肉宅屋

第66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当然,还有一个办法,除非我不负责此事。别人怎么安排,我就管不了了。”楚天齐又补充道,“恐怕你做不到吧?那就老老实实的奉命行*事,少说什么这个不利,那个不行的。既然我们拿着政府给的薪酬,那就得给政府办事,否则政府又何必花这钱?”
    曹、常二人都听出来了,楚天齐的话明着是说曹金海,其实也在指桑骂槐,在说常胜拿钱不办事。
    常胜站了起来:“我可以走了吗?”
    “可以。”楚天齐道,“但是,请你把我刚才说的任务完成,我这是代表政府做要求。”
    “不劳提醒。”说完,常胜向门口走去。
    楚天齐声音再次响起:“常顾问,政府和你签的聘用协议中,具体顾问内容第七条专门强调‘应客户要求,讲授法律实务知识’,所以以后还会随时请你讲授的。我想,只要是做政府法律顾问的人,都必须履行这条约定,否则就是违约。”
    常胜没有说话,拉开屋门走了出去,屋门在他身后“咣”的一声关上了。
    “市长,我可以回去了吗?”曹金海胆怵的问。
    “可以。”说完,楚天齐低下头,看起了手中文档。
    曹金海嘴唇动了动,没有说出什么,走向门口。在拉开屋门瞬间,回头望了望办公桌方向,见楚天齐没有任何反应,便走了出去。
    ……
    来在楼道中,曹金海暗叹了一声:何必呢?
    刚才自己非要没事找事,非要变相提出撂挑子。这倒好,不但没推掉这事,反被楚天齐当成了指桑骂槐中的“桑”,还被对方下了通牒,要自己从城建局长与推掉此事中二选一。这不是没事找事,引火烧身吗?
    曹金海也不禁奇怪,楚天齐今天哪来那么大的火,为什么要对自己和常胜发火。楚天齐现在被众常委逼到了一个险地,按说他应该多依靠下面这些人,大家齐心协力去处理这件事才对。可他为什么这么做,这不也相当于引火烧身吗?
    曹金海又想到了常胜,这个常胜确实差劲,根本就不像政府的法律顾问,倒像是鹏燕公司的代表。他常胜既然挣着政府的钱,就应该为政府出力才对,就应该和政府领导和平相处才对。可常胜不但立场有问题,今天怎么还对楚天齐讥讽不断呢?他这不也是引火烧身吗,难道他不知道楚天齐难对付?
    现在看来,三人似乎都在引火烧身,那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引火烧身?曹金海疑惑了。
    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好饭不怕揭锅晚
    屋子里只剩下了自己,楚天齐身子向后一仰,靠在椅背上,想着刚才的事情。
    今天楚天齐本不准备发火,可常胜这一段时间的表现确实差劲。
    刚进入小组时,常胜那是劲头十足,讲了好多对甲方有利的操作手法,甚至立马就能实施。当时楚天齐很高兴,但没有操之过急,而是让常胜一步步的来,先发函件。
    可自从第一次接到对方回函那天起,常胜的态度就出现了变化,消极好多。当时楚天齐只以为常胜是在体现律师的客观与理智,就没有计较,而且还对曹金海口出微词予以了提醒。第二次收到回函时,常胜还是站在对方立场上,这似乎有些理智过头了。今天这是第三次收回函,常胜不但仍站在对立面说话,还讥讽自己的安排。
    常胜的做法实在太过分,不得不令楚天齐生疑。做为法律顾问,市政府就是你常胜的雇主,我楚天齐现在就代表雇主,你理应对雇主更尊敬,理应顺着雇主才对。可你却要反其道而行之,那就怪不得我了。本来我对你迁就,是为了表示对专业人士尊重,是请你多在这件事中*出力。但迁就不是没有底线,你常胜既然想挑战,那咱们就试试。
    忽然,楚天齐的满脸怒气随之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嘴角的一抹笑容。他心中暗道:常胜啊常胜,如果你要是知道我现在正需要你这么一个不知好歹的人,不知你会做何感想?
    ……
    市长办公室。
    王永新正在批阅文件,手机适时响了。看了眼来显示,他按下了接听键。
    不容王永新说话,对方的声音已经传了过来:“老王,飞天、四海项目处理的怎么样了?”
    王永新回答:“已经给鹏燕公司发了三次函,鹏燕也回了三次,但鹏燕态度很强硬,并没有派人来商谈,看样子也不准备派人来。目前就是这样,我们暂时还没有更有效的策略,正在想办法。”
    对方打断王永新:“光发函有什么用?连对方人影都没见到。我可听说,三次函件往来,政府总是提出一些可笑的理由,被人家驳的毫无还手之力。我还听说,你的副手却脾气大的很,光知道跟自己人发火,见谁训谁,都没人敢着他的面儿了。他那无名邪火都是哪里来的?奈何不了鹏燕,被鹏燕折了面子,也不能拿自己人出气吧?”
    “楚市长也有他的难处,本来那事就挺不好办的,否则也不会把这事套他头上。”王永新解释着。
    “这事是有些难办,可什么事好办?而且同时进行三件事,就这件事毫无进展,还闹笑话,怎么另两件事就进展顺利?好多事情之所以办不好,有些时候是因为能力问题,不过这还好说,只要多下些辛苦,往往还能以勤补拙。可要是态度出了问题,比如根本就无心去做,那这事是绝对成功不了。”对方停了一下,又说,“历史上可是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样的故事。别到头来,那两件事都大功告成了,这事却还连鹏燕的面都没见到。”
    “不会吧。”王永新道,“我觉得他不是那样的人。”
    “老王,这么大的人了,看问题要更理性一些才对,不能只凭感觉。”对方声音戛然而止。
    王永新摇摇头,把手机放到桌面,然后身子向后一仰,靠在椅背上,沉思起来。
    ……
    上午快下班的时候,李子藤来了。他进门就说:“市长,城建局曹局长又来了,说是要向您汇报思想。”
    “你告诉他,我没时间。”楚天齐随口道。
    李子藤“哦”了一声,转身走去。
    “等等。”楚天齐叫住对方,“让他过来吧。”
    “好的。”李子藤答应一声,走出了屋子。
    很快,曹金海推门走了进来。他掩好屋门,不停的冲着楚天齐讪笑,走向办公桌。
    笑了半天,见对方没有任何反应,连自己看都不看,曹金海干脆坐到对面椅子上。从桌上烟盒取出一支香烟,递向对方:“市长,抽支烟,消消火。”
    任由对方举了几十秒,楚天齐坐直身体,接过香烟,叼在嘴上。
    曹金海马上打着火机,递了过去,给对方点着了香烟。然后自己也点着一支,自语着:“我也抽一支,老烟民烟瘾也犯了。”
    楚天齐吸着香烟,仍不说话,脸上表情冷冷的。
    对方已经接过香烟,曹金海心中一丝窃喜,觉得对方该开口了,只要开口就好,训上几句也无所谓,自己就是专门来挨训的。可现在对方只抽烟,还是一言不发,他不禁心中忐忑不已,在想着二次上门究竟对不对。
    曹金海二次上门,是回到单位很长时间后,经过思考,又做出的决定。他之所以这么做,有他的考虑。
    刚离开楚天齐办公室的时候,曹金海只觉得楚天齐今天有些不可理喻,自己成了替罪羊。连续三次发函,都被对方公司坚决驳回,而且还被政府法律顾问讥讽,难免心中不快,有些火气,可你楚天齐也不应该冲我发呀。
    曹金海当时想,在常委会上,书记、市长以及其它常委把你楚天齐套住,把处理两个烂尾工程的破事扣到你身上,让你与鹏燕公司交涉,让你去和鹏燕公司的靠山硬碰硬。这实际是市委领导在忽悠你,在让你这个小年轻去炸碉堡,让你孤身涉险,你的处境非常危急。在这种情况下,我曹金海还能追随你,与你一同战斗,你应该多倚重我才对,可你竟然吹毛求疵,拿我敲打常胜,这也太的分不清好赖人了。所以,曹金海也是带着一肚子火气,回的土地局。
    回到局里后,曹金海的火气渐渐消了,人也冷静下来,他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考虑的不对。先不论楚天齐今天发火对不对,但自己却不能得罪楚天齐,虽然恭敬楚天齐未必就能得什么好处,但如果惹恼了楚天齐,指定没好处,自己可是领教过的。一旦真到那时的话,怕是自己的领导都未必能帮自己,而且近段时间领导本身离自己就疏远了一些。
    想到这里,曹金海不禁有些担忧,担心楚天齐会继续把火撒到自己头上,会继续挑自己的毛病。虽然刚才自己没敢用话呛楚天齐,但在那种情况下离开,如果不把事说清楚,怕是对方也要怪罪自己。于是曹金海才通过给李子藤打电话,再次来约见楚天齐。
    “老曹,你眼珠乱转,神色变换不定,在动什么心眼?”楚天齐忽然说了话。
    “啊?我……”曹金海赶忙收回心神,“我没动什么心眼。就是担心惹你生气,不敢随便说话。”
    “希望你说的是真的。”楚天齐道,“我还以为你担心什么呢。”
    曹金海急忙摇头:“我没什么可担心的。就是刚才被常胜气的够呛,他做为政府法律顾问,找不准自己的位置,竟然还讲话乖张,实在可恨,想起来就生气。”
    楚天齐一笑:“你不担心最好,其实没什么可担心的。鹏燕公司的信息你可能也知道一些,其实我早就知道,不就是有一个后台吗,这并没什么。再说了,我是和鹏燕公司讲理,好像那个人也管不着吧。我既然明知道这些,却还敢接手这个任务,那我肯定就有取胜的信心。”停了一下,他又说,“你对我也多少了解一些,应该知道我的性格,我这人除非不做,要做就要达到目的。”
    曹金海脸一红:“了解,我相信。”他显然是想到了楚天齐收拾他和赵顺的事。然后又问道,“那这事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这不是着急的事,两年多都耗下来了,要是三、四周就解决的话,那也太容易了。说实话,这件事从订立合同开始,我们就处于被动位置,现在不但被对方停了工,而且对方手里还扣着我们的钱,我们就更被动。我们现在的情况,好比学生读书,基础本身就差,中途又不努力,课程就欠下很多。所以,我们现在要‘补课’,把课补足了,成绩自然就有了。”楚天齐缓缓道来。
    “补课?”曹金海显然不太明了。
    “你现在不明白也没什么,你只需坚决听我的就行。你也无需担忧,不要怕这个怕那,就是天蹋下来,还有个高的顶着。再说了,天可不是谁都能捅的,弄不好的话,先砸的就是那个捅天的人。”楚天齐的话很是霸气,“老曹,大丈夫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危险和机遇是并存的,这就是‘危机’二字的真谛,要想获得机会就得适当冒险。你肯定也看到有些人好像升的很快,那可不只是靠关系就行的,必须得干点硬碰硬的事,才行。”
    对方的话很明白,有靠山,敢碰硬。曹金海马上又想到了“首都老人家”,不禁信心大增,忍不住喜形于色:“市长说的对,我坚决不再打退堂鼓,就跟着您往前冲。”
    “你放心,好饭不怕揭锅晚,最后肯定是我们大胜。”楚天齐说的很是自信。然后又道,“你在处理这事的同时,也要督促周家林和常玉州,那两件事比这事还要急。”
    曹金海点点头:“明白,我听您的。”说完,站起了身形。
    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经费卡脖
    与常胜发生不愉快已经两天,时间到了十二月十日。常胜并没有送来文字性法律意见,也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说明。
    虽然对方未按要求出具法律意见,但楚天齐却没找对方,也没有向市长进行反映,整个感觉就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该干什么还干什么。
    下午刚上班,常玉州来了。
    看到常玉州的脸色,楚天齐就知有事,直接问:“怎么啦,工作进展不顺利?”
    常玉州道:“工作比较顺利,在定野市上报的房改试点名单中,有我们成康市。这次全定野只有两家(市)县申请,我们争取到的机会很大。省里那边我也已建立上了联系,有什么进展或是有特殊情况,对方会第一时间告诉我,听对方的语气,希望挺大。
    可现在资金遇到了问题。当时申报房改试点时,组委会给市里打了报告,您批了,市长也签了字。财政局回复说这个月能够到位,要我们先自己想办法,于是这一段的费用,都是拿房管所办公经费垫付着。房管所平时本身就没什么钱,那点钱应付日常办公都捉襟见肘,再一垫付这笔费用,所里的日常办公都多少受到了影响。所里的那点经费用没了,我又从自己家拿了一万块钱,也先垫了进去。
    从上月底,我们就开始打听这个月的费用,说是十二月上旬肯定能拨付。刚到月初,我们就几乎天天询问财政局,得到的答复都是“快了,快了”。上周四的时候,财政局直接回复“下周”,本周一问他们,又说“周二、三”。今天就是周三,上午再次打听的时候,财政局又说暂时拨不下来了。给出的理由是全市正全力筹措那两个项目的居民补偿欠款,根本挤不出这笔钱。
    我直接去财政局找,和他们说市领导都批了,事情很急,请他们想想办法。财政局主管沈副局长说,哪笔拨款没有市领导签批,哪笔资金不急?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他还说,现在财政局重点就是筹措那笔拆迁补偿款,连各单位的正常经费都卡了好多,像这种超出年初预算的费用就更难以保证了。我准备去找局长,沈副局长又告诉我,找局长也没用,而且局长早躲起来了,根本找不到。他说,要想拿这笔钱,必须有王市长和彭市长亲笔签条,注明从拆迁补偿款里支出,他们才能照办。”说到这里,常玉州停了下来。
    看到对方期盼的眼神,楚天齐明白,这是让自己找王市长批条呢。
    为了这笔经费,值得找市长吗?楚天齐不禁自问着。
    想了一会儿,楚天齐拿出手机,拨了一个电话。
    手机刚一接通,里面就传来曹金海的声音:“市长,您找我?”
    楚天齐说:“常所长那里,争取房改试点的经费还没有下来,局里先给想想办法,弄点钱。”
    “我马上就到您那,正准备汇报这事,一会儿就到。”曹金海道。
    “好吧。那你直接过来。”说完,楚天齐挂断手机。
    从曹金海的语气来看,似乎城建局也遇到了问题,还是等他到了再说。于是,楚天齐暂时抛开这个话题,问了试点争取的一些细节。常玉州做了回答,但显然心不在焉。
    很快,曹金海到了,和他一同前来的,还有周家林。
    看到二人结伴而来,再看二人的无奈表情,楚天齐就知道是什么事。但他还是问道:“是不是城市规划设计经费没下来?”
    周家林说了话:“就是。项目刚开始启动时,财政局答复十二月份给拨付首批经费,曹局长就先从局里办公经费给拆借了五万块钱。设计院的专家们效率挺快,亲自到现场、查资料,很快就开展了论证城市发展性质、估算人口规模等工作。上月下旬的时候,整个规划设计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同时也需要我们支付二十万的费用。当时费用没下来,我就找设计项目负责人沟通,对方同意再延期十天支付。从这个月开始,对方两次催要,我都一直在请对方体谅。上周的时候,对方给出了最后时间限定,必须在十二月十日支付这笔费用,否则只能暂时中止设计工作。可是……”
    在周家林的整个讲述中,到财政要钱经过,和常玉州如出一辙。所不同的是,周家林只见到了国库支付中心主任,局长和副局长早都躲开了,打电话也不通。
    楚天齐看向曹金海:“曹局长,这两笔经费都没到帐,看来就得局里先帮着想点办法了。”
    “市长,局里也没钱呀,我正要汇报这事呢,这个月局里办公经费被扣了一半。”曹金海一张苦瓜脸。
    “哦,为什么?”楚天齐反问。
    曹金海道:“财政局答复是,筹措补偿款。他们说,按照原定计划,资金还有缺口,只好再从其它单位经费‘借’一部分。我了解了一下,除了城建局外,土地局也被扣了一半,其它局好像都没扣。”
    楚天齐疑惑:“这有点不公平吧?”
    “是呀,太不公平了。为此,王成霞和财务科长刚刚又去了一趟财政局,就这事提出疑义。对方面对质疑,说的那叫一个理直气壮。他们说,之所以全市财政经费这么紧张,主要是筹措拆迁补偿款,是在给城建处理烂摊事,是各单位在帮城建的忙,所以城建局理应‘借’出点经费。钱被他们扣了不算,他们还说风凉话,说这只是‘借’,又不是不还,还奚落城建局觉悟低,没有大局意识。”曹金海很是无奈,“当时王成霞气的想跟他们吵,可又担心惹不起对方,只好憋了一肚子火,回去跟我发牢骚。”
    三人不再说话,都看着楚天齐,都在等对方的进一步指示。
    楚天齐也没有马上表态,而是想着这些事情。
    其实从常玉州今天来找,讲说经费的事时,楚天齐就感觉这事绝不是没钱的问题。就是经费再紧,几十万块钱,对于成康市财政局来说,都是小菜一碟。尤其市里还曾经专门召开会议,宣布了房改试点争取、城市规划设计、处理飞天和四海烂尾项目事宜。在会上,王永新、彭少根更是特意要求,要财政局大力支持。财政局长还在会后特意找了自己,表态绝对支持。因此,没有财政局长放话,没有王永新或彭少根点头,财政局绝对不会打这笔钱的主意。
    可事实却是,不但争取房改试点经费没到位,城市规划设计专项经费也没到位,而且还扣了城建局一半的办公经费。听曹金海所言,土地局的经费也被扣了一半。那这事就太明显了,表面看似卡了城建、土地的经费,但实际绝对不是钱的事,而是专门针对我楚某人。
    好啊,那就来吧,我还就看看,能把我怎么样?想到这里,楚天齐道:“曹局长,我知道局里现在经费紧张,但房改试点的事必须保证。现在这笔经费没到位,那你就帮着先挤出一些,千万不能让这事中途停摆,那样是要误事的。”
    曹金海忙道:“市长,局里的钱也真的……”
    楚天齐打断对方:“别找理由,这事就这么定了。还有,城建规划的事,可以排在第二位,但最好也要先付设计院一些钱,由周局做做对方工作,这事最好也别停。”说到这里,楚天齐把头转向周、常二人,“你俩先回去,经费的事就找曹局长,最迟本周五到位。如果到不了,就找我告状。”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