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2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童贯道:“谢丞相。”
    蔡京看看童贯满脸疤痕,面露关切道:“童大人脸上伤势怎样?”
    童贯道:“已无大碍,李宪这个老东西,死不足惜。”
    蔡京道:“李宪死掉,毕竟也少了咱们一个后患。”
    两人冷笑两声。一阵疾风吹过,园中花木胡乱摆动。
    第二卷(本卷章目调寄“青门饮”) 第十九章 负马狂奔腾。为誓言,自尽而终(4)
    更新时间:2012-1-9 16:21:40 本章字数:2323
    就在黄裳出使金、辽两国期间,一代大侠李宪含恨而死。
    童贯一直认为除李宪外,自己武功已是天下第一,没想到在一个月之内,连连遇到黄裳、独孤求败两位高手,虽然自己并未明显战败,但也非此两人之对手。童贯想到李宪还未将《葵花宝典》武功全数传给自己,怒火不由涌上心头。童贯与独孤求败比武归来,当日便去找了李宪。
    童贯来到李宪小院,李宪正坐在院中小石凳上,欣赏着周围各色花草,神情平静而悠闲。那童贯虽心存不满,却也不敢造次。童贯上前躬身道:“义父大人在上,请受孩儿一拜。”李宪略略一笑,道:“我等你很久了,我知道你一定会来。”童贯故做欢颜,道:“孩儿今日特来看望义父,义父一切可好?”李宪淡淡道:“你已经六七年没来我这小院了吧,你今日来看我,却为何事?”童贯道:“孩儿无有他事,只是来看望义父。”李宪道:“我还无恙,你这片孝心我领了,你走吧。”童贯迟疑道:“孩儿确有一事,孩儿想请义父将《葵花宝典》中另两套武功传授于我。”李宪哈哈大笑,道:“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你拿我传授给你的武功为非作歹,残害忠良,欺压百姓,迷惑圣听,你有何面目去见你九泉之下的父亲?”童贯强装欢笑,道:“义父大人教训的是,孩儿以后定会按义父吩咐做事,请义父将《葵花宝典》的‘花谢果实’、‘花香依旧’两套武功传授给孩儿。”
    李宪淡笑道:“按我的吩咐做事?我让你弃恶从善,你能做到吗?”童贯道:“孩儿一定不再作恶,只行善事,望义父能传授孩儿武功。”李宪道:“那好,你力谏皇上,停止征收花石纲,如若你真能弃善从恶,我自会传授给你另两套武功。”李宪说完转过脸去。童贯轻声道:“征收花石纲乃是皇上旨意,孩儿恐怕难能说服皇上。”李宪怒道:“是你和蔡京迷惑圣听,诱惑皇上征收花石纲,你以为我不知道吗?”
    童贯沉默不语,许久,童贯低沉道:“义父大人,你曾发过毒誓,要将身上的所有武功都传授给我,义父大人难道背信誓言吗?”李宪淡淡道:“我知道你会说这句话的。”李宪转身看着童贯,认真道:“我再问你一次,我让你弃善从恶,力谏皇上停止征收花石纲,你能做到吗?”童贯低声道:“还请义父大人不要违背誓言。”李宪叹了一口气,道:“我是不会违背誓言的。”童贯脸色转喜,道:“那就请义父教我武功吧。”
    李宪缓缓道:“我那《葵花宝典》武功,包含有八套武功路数,分别为‘葵花绽放’、‘葵花争艳’、‘葵花向日’、‘葵花含羞’、‘葵花飘香’、‘葵花散尽’、‘花谢果实’和‘花香依旧’,这《葵花宝典》武功,是我费尽半生精力创造而成,你可知道?”童贯忙道:“这个孩儿知道。”李宪继续道:“不是我夸口,当今世上,还没有哪套武功能超过《葵花宝典》,你虽然学了其中的六套武功,但还不及《葵花宝典》全部功力的十分之一。”童贯慌道:“孩儿知道,孩儿就学了这点功夫,便在天下无有敌手,只是黄裳和独孤求败武功略略比孩儿高一点。”李宪道:“我还以为只有黄裳一人呢,没想到还有一人。独孤求败,这名字是挺气魄的,不过太傲气了。”童贯急道:“义父大人说的是,独孤求败这个人向来高傲自大,请义父再传授给孩儿些许武功,孩儿一定能打败他们。”
    李宪淡笑道:“以前你来让我教你另两套武功,我说那两套武功还未练成,那只是我在敷衍你,其实那两套武功已经练成了,你知道我为什么不教给你吗?”童贯道:“孩儿不知。”李宪慢慢道:“因为你作恶多端,你武功越高,作恶越多,造孽越多,我不想让你罪孽太多。你罪孽太多,也是我的罪过。”童贯脸色骤变,低头斜视李宪。
    李宪继续道:“其实,如果你真能学到《葵花宝典》全部八套武功,那八套武功之间蕴含了奇妙的八卦变幻之术,那是我将诸葛恐明的八卦阵融入到了《葵花宝典》中,八套武功融合施展,比单套武功高出百倍,当真是天下无敌!”
    童贯神情时喜时忧,心中已是急不可待,童贯低声道:“还请义父将《葵花宝典》武功传授于我,遵守义父誓言。”李宪道:“我会遵守誓言的,我会将身上的所有武功都传授给你的。在传授你之前,我先让你见识见识《葵花宝典》的威力。”童贯欣喜道:“孩儿叩谢义父。”李宪高声道:“你身上的那六套武功威力已很巨大,把你认为最厉害的招式施展出来!”童贯忙道:“是,义父。”
    童贯后退一步,摆开架势,亮出“葵花争艳”中的招式,那“葵花争艳”融入了世间女子的邪恶丑陋之气,只见童贯身姿扭捏,腰臀摆动,右手做粘花之状,拇指轻轻将中指弹出,弹指之间,院内一个石蹲已经粉碎。李宪道:“我没让你毁坏我的小院,向我进攻。”童贯嘻嘻陪笑道:“孩儿不敢,若义父愿意,孩儿愿为义父置办一座比这小院大百倍的大宅……”童贯还未说完,只觉眼前一晃,脸上已“咣咣”挨了两记耳光,童贯定睛看去,李宪就在远处,并未有半分移动迹痕。李宪道:“向我进攻。”童贯道:“是。”童贯说完,凝神定气,弹指向李宪击去,只见李宪身影一晃,自己又挨了两记耳光。童贯凝神细看,李宪仍在远处。童贯喜道:“宝典神功实在高深莫测,孩儿从未见过如此神奇武功!若义父此招攻击敌方死穴,谁人能是对手?”童贯刚刚说完,脸上又挨了两记耳光。童贯忙变化招式,施出“葵花含羞”招式,那“葵花含羞”乃是极快武功,招式快似电闪火石,只见童贯身形如同鬼魅,绕着李宪迅速旋转。突然,只听“咣咣”两声清脆响声,童贯脸上又挨了两记耳光。
    第二卷(本卷章目调寄“青门饮”) 第十九章 负马狂奔腾。为誓言,自尽而终(5)
    更新时间:2012-1-9 16:21:40 本章字数:2223
    童贯身形稍停,看那李宪仍坐在小凳之上,童贯双腿猛地用力,一刹那间,已欺到李宪面前,当真是快似闪电。童贯伸指向李宪面部“太阳穴”点去。童贯手指刚刚挨到李宪,只见李宪身影一晃,小凳上已没了李宪踪迹,童贯只感觉脸上一阵酸痛,脸颊后侧又挨了两记耳光。童贯忙转身后看,却不见任何人影,就在这时,只觉眼前一晃,两记耳光又打在自己脸上。童贯忙后退数步,刚要凝神观看,脸上又是“咣咣”两记耳光。
    片刻功夫,童贯脸上已挨了十几个耳光,初始童贯发现宝典武功如此厉害,还有些欣喜,而此时已是恼羞成怒。童贯飞身上到屋顶,脚步刚刚站稳,脸上便挨了两记耳光,童贯怒声道:“你这是何意?”童贯刚刚说完,脸上又是两记耳光。童贯不再顾及挨打,定神看去,只见李宪稳稳坐在小凳之上,似未有任何移动。童贯纵身从房顶跃下,施出““葵花向日”招式,向李宪攻去。童贯身子刚刚落下,只见李宪忽地消失,就在同时,童贯脸上又挨了数记耳光。
    此时,童贯双脸已经肿如皮球。那童贯几十年来,总是高高再上,哪受过如此污辱,童贯怒骂道:“老匹夫,你不教我武功,却要打死我吗?”童贯此言刚出,只觉得数百只手朝自己双脸打来,童贯双臂前后左右拦击阻挡,却碰不到任何什物,只听得“咣咣咣”一阵乱响,双脸已不知挨了多少耳光。童贯撒开脚步,在屋顶、房檐、树冠、墙角一阵疾跑,但不管到了哪里,总有数百只手朝自己脸上打来,一时间,“咣咣”声响遍了小院每个角落。童贯方才感到愤怒,此时却觉得无比悲伤,只听童贯“哇”地一声,呜呜地哭了起来。
    猛地,那“咣咣”声消失,童贯凝神观看,李宪仍坐在小凳之上,神态安详自然。童贯环顾四周,见身旁有颗落地松,童贯猛地抓起两把松叶,祭出“葵花散尽”招式,向李宪击去。在《葵花宝典》八套武功中,唯这套“葵花散尽”只有一招,但这招武功厉害之极,能将柔弱细丝的什物变为万千利箭。只见童贯手中几百根松叶似钢针般向李宪急飞而去,李宪眉头微皱,摇头叹道:“你已不能改悔了!”李宪左手轻轻一挥,那几百根松叶瞬间掉头,猛地向童贯飞去。童贯大骇,忙跨步躲闪,已是躲之不及,几百根松叶同时扎入童贯脸庞。那每根松叶刺入皮肤均是半寸左右,长长一段还露在外面,几百根松叶竖立在童贯脸上,咋一看去,就像一只肥胖刺猬。
    童贯疼得“啊啊”大叫,破口大骂道:“老匹夫,你要杀便杀,不要这般折磨人!”李宪面无表情,淡淡道:“我是不会杀你的。是我没有教育好你,你才会这样,我已对不住童大哥了,因为没有教育好你而杀了你,我更对不住童大哥。”童贯大声道:“你违背誓言,自毁誓约,你有何面目教训我?你自命清高,其实是无耻之极。”李宪叹了口气,慢慢从小凳上站起,道:“我不会违背誓约的。我曾对天明誓,要将身上所有武功全部传授给你,现在我就履行誓言。”李宪说完,双手猛一用力,只听“咯噔”一声,李宪瘫坐在小凳上,竟然费掉了自己的武功!
    李宪淡然道:“我现在身上没有了武功,是否履行了誓言?”李宪此言一出,童贯大吃一惊,继而是万分愤怒,童贯嘶叫道:“老匹夫,你竟然……你竟然……”童贯说着,举拳向李宪打去,李宪扑通倒在地上,身上已无一点功力,当真是武功全失!
    童贯气急败坏,双拳猛地打向李宪,瞬间李宪血流满面,童贯嘶吼道:“老匹夫,你竟然自费武功,你竟然这样对我……”童贯停下拳头,抬腿向李宪踢去,李宪身子径直飞向屋顶,撞在屋檐上,又重重地摔落在地。此时,李宪已是筋骨俱断,浑身是血,李宪双手扶墙,大叫一声,身子竟颤颤站了起来,李宪淡淡道:“你杀了我,你是恶上加恶,我不能再对不住童大哥了。”李宪说完,双唇猛地一动,一缕鲜血从嘴角流出,已经是咬舌自尽!
    童贯“啊”地叫了一声,大吼道:“老匹夫,谁让你死的,你想一了百了吗?”童贯飞身过去,双腿猛地踢向李宪,童贯嘶声道:“你说我作恶多端,那你告诉我,何为善?何为恶?你说为民谋福叫善,残害百姓叫做恶,如果不向那些贱民征收捐税,那皇帝老儿赵佶怎能享受荣华富贵?我是凭自己本事才争得这个地位,如果那些贱民地位比我高,他们同样压迫我,残害我!”童贯气喘吁吁,继续道:“你说万物皆有灵性,你养这些花,他们愿意被你圈养吗?他们愿意被你修剪吗?你同样是在残害他们。我喜欢高高在上,修理天下,就像你喜欢修剪花草一样,你又如何教训得我?”
    此时李宪已是面目全非,童贯停住双腿,手指李宪道:“你说我辱灭先祖,我倒让你看看,我是辱灭先祖,还是光宗耀祖?”童贯压低声音,狠狠道:“你可知道,蔡京那厮心怀野心,想要谋反篡位,想要自己当皇帝,他利用我给他排除异己,清除篡位障碍。你又可知道,蔡京那厮的诡计不会得逞,我是不会被他利用的,等他扫清障碍,准备登基的那一天,我就会把他杀掉,那时,皇位就是我的!从古至今,哪一个宦官能够当得皇帝,只有我童贯一人!你武功再高,不也就在这个小院残度余生吗?我童贯将是天下第一个当皇帝的宦官!”童贯又向李宪踢了一脚,冷冷道:“老匹夫,没有你,我照样能够当上皇上,你阴界有灵,瞪大眼睛给我瞧着,看看我能不能光宗耀祖!”童贯说完,气冲冲走出小院。
    第二卷(本卷章目调寄“青门饮”) 第二十章 书信寄托哀情,归家万事清净(1)
    更新时间:2012-1-9 16:21:40 本章字数:2043
    黄裳出使金、辽两国归来,宋徽宗大排宴席三日,为黄裳接风庆贺,震惊了整个汴京城。几日以来,来黄裳府上拜访的人络绎不绝,更有不少达官显贵带来厚礼。黄裳应付前来拜访客人,但感觉大多却是趋炎附势之徒,而对所送礼物是一概不收。
    这一日,有人来报说李纲求见,黄裳赶忙吩咐快快迎接。那李纲与黄裳关系甚好,两人同朝共事,但出使归来之后,朝廷中却没了李纲踪迹,黄裳也再没见过李纲。黄裳忙将李纲迎入府内,主客分宾主落座。李纲从袖中拿出一封信,交给黄裳道:“这是李宪李大人给你的一封书信,他让我必须亲自交给你。”
    黄裳一听是李宪书信,不禁大为欣喜,黄裳自回汴京以来,始终没有好友李宪的消息,黄裳很想去李宪小院,和李宪畅谈一番,却一直疲于应付各种应酬,而无闲暇。黄裳接过信来,看了两句,心中不禁一凉,黄裳忙往下看去,但见李宪信中写道:
    黄裳小友:
    吾作此书与汝永别哉。吾本想见汝一面,但世事难料,恐不能等汝之归来,故先作此书,一述别离之情。
    吾与汝性情相投,本性相似,虽年岁相差甚大,然吾与汝乃忘年之交,莫逆知己。汝忠义聪慧,文治武功,上天有眼,降汝于我大宋,此乃社稷之福,国家之幸也。唯望汝能竭尽全力,报效朝廷,恩惠万民。
    吾八岁入宫,侍奉圣上,亦曾收河州,复河湟,战牛精谷,拔珂诺城。神宗之时,吾受命征讨夏国,领兵取兴、灵,复凉州,平夏人于高川石峡,烧南牟府库,凯歌而还。当今天下,百姓疾苦,官吏不治,吾屡屡奏本荐言,然圣上不谘诹吾道,察纳雅言,吾之奈何?当今圣上对汝恩爱有加,正是施展汝之才华之时机。朝廷有汝一人,国家必能兴旺强盛,百姓必能安居乐业,如此,吾可以安息矣。
    童贯孽障,残害百姓,迷惑圣听,其罪滔天。“子不教,父之过”,童贯若此,吾之罪过也。临终之时,吾仍望其能改过自新、弃恶从善,然皆吾之一厢情愿耳。九泉之下,吾无颜面见其父也。
    汝与童贯同朝听政,汝当以社稷为重,有益于社稷,当联合之,利用之,无益于社稷,自当排除之。然凡事不可意气用事,切记,勿忘!
    书不尽言,至此绝笔。
    李宪
    黄裳看毕,心中骤然悲伤。黄裳仍不相信李伯伯已离世而去,问李纲道:“李宪伯伯怎么了?”李纲低沉道:“李大人已经归天。”黄裳大恸,哀声道:“李宪伯伯怎能死去?李伯伯是怎么死的?”李纲道:“应该是咬石自尽而死,但李大人身体也有许多伤痕,想必是死后又遭人毒打。”黄裳怒声道:“是谁这么狠毒?”李纲道:“你出使后第三日,李大人找到我,让我将这封书信亲手交给你。现在想来,当时李大人神情便和往日不同,只是我没有发觉。后来我被朝廷罢官,呆在家中无事,便时常去李大人宅中,同李大人闲聊一番。但那一日,估摸是你出行一个月之后,我又去找李大人,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李大人竟死在了院中!当时李大人浑身血迹,在李大人尸体旁,我看到了李大人的断舌。”黄裳怒声道:“李伯伯武功高强,没人能够害得了他,李伯伯是被人逼死的,我知道这个人是谁!”黄裳咬牙道:“李伯伯,我要为你报仇!”李纲道:“李大人让我给你这封信时,让我要再三叮嘱你,凡事以社稷为重,切不可意气用事。”
    黄裳泪水不停溢出眼眶,黄裳缓缓道:“李伯伯已想到了所有事情,李伯伯知道我不会放过凶手,所以才让你叮嘱我。李伯伯早以决定了自尽归天。李伯伯一生刚正,却遭此下场,老天不公啊!”李纲叹声道:“李大人生性刚烈,不为朝中大臣所容,可惜李大人文武全才,终究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黄裳道:“李伯伯葬在何处?”李纲道:“我将李大人葬在了汴京郊外。”黄裳道:“多谢李兄埋葬李伯伯。”李纲道:“我与李大人交情虽不及黄大人,但李大人也是在下一好友,黄大人不必在意。”黄裳道:“我想去李伯伯坟上一拜,还请李兄帮忙指路。”李纲道:“黄大人客气了,在下只是一介草民,黄大人尽管吩咐便是。”黄裳道:“方才李兄说被朝廷罢官,却是为何?”李纲道:“当前圣上罕管朝政,朝廷政事皆由蔡京、童贯把持,蔡京、童贯排斥异己,结党营私。因为我与此他们政见不同,他们便告我贪污税银,你走后不久,朝廷便将我削官为民了。”黄裳怒道:“朝廷怎能如此行为,李兄秉性我最知晓,我必奏明圣上。”李纲道:“当前朝中皆是蔡京、童贯之人,黄大人虽被圣上恩宠,但凡事也要小心呀!”黄裳点头道:“我大宋百姓对蔡京、童贯颇有微词,朝政由此二人把持,我大宋形势危机呀!”李纲叹了口气,转言道:“黄大人若拜祭李大人,在下可为黄大人引路。”黄裳道:“多谢李兄。”
    第二卷(本卷章目调寄“青门饮”) 第二十章 书信寄托哀情,归家万事清净(2)
    更新时间:2012-1-9 16:21:40 本章字数:1768
    黄裳带了阿虎、王一叶,随李纲一同向汴京城外走去。出了汴京城,又行了二十所里,只见许多坟墓连成一片。李纲带黄裳来到一座新坟旁,对黄裳道:“这便是李大人之墓。”黄裳心头一阵悲凉,扑通跪在坟前,泣声道:“李伯伯,你我虽为挚友,却是情同父子,今日你突然离去,黄裳何其悲伤!”黄裳说罢,放声痛哭。黄裳哭道:“李伯伯,你含恨而死,死后又遭人玷污,黄裳不能为你报仇雪耻,黄裳实在是痛心疾首!”众人皆垂泪不止。
    黄裳让阿虎将所带供香锡箔拿来,祭于坟台之上。坟台前有些新烧纸灰,想必是谁刚刚祭拜过,黄裳稍稍安心。黄裳道:“李大人可知是谁祭奠了李伯伯?”李纲道:“我最后一次上坟还是在半月之前,在下不知李大人还有何亲人。”黄裳道:“李伯伯下葬之时一定很是冷清。”李纲道:“在下埋葬李大人之时,确实很少有人跟随。”黄裳长叹一声,自言道:“二十年前,李伯伯曾统兵征讨西夏,部众甚多,想必是李伯伯旧部前来祭奠。李伯伯,今日黄裳来看你了,你在地下安息吧。”
    黄裳将所带锡箔点燃,跪立许久,方才离去。黄裳等人刚走不远,坟地四周野鸟急飞而来,胡乱啄食祭奠贡品,黄裳大怒道:“李伯伯忠心报国,一生向善,老天为何如此对待李伯伯?”黄裳飞身过去,抓起一把碎土,将坟前野鸟统统打落。黄裳刚刚离开,又有许多野鸟飞落下来。李纲道:“世事若此,黄大人不必悲伤。李大人一生行善积德,必能升入天堂,永祥安乐。”黄裳悲伤道:“但愿如此。”
    黄裳上了马匹,众人向回行去。李纲道:“我听说童贯乃是李大人的义子,但李大人仙逝之后,我去找童贯,童贯相当冷漠。李大人下葬之时,童贯甚至没有前来。”黄裳道:“你可知是谁逼死了李伯伯?”李纲道:“在下不知。”黄裳愤怒道:“毒打李伯伯尸首之人,便是逼死李伯伯之人。”李纲道:“难道黄大人知道是谁?”黄裳道:“我也不知道,但我猜此人除了李伯伯的义子童贯,别无他人!”李纲惊道:“童贯即为李大人义子,为何要逼死李大人?还如此歹毒地鞭打李大人尸首?”黄裳道:“依你看来,童贯武功如何?”李纲道:“童贯武功高强,世上鲜有对手,但上次黄大人与童贯在大殿比武,黄大人似有意谦让童贯。依我看来,童贯武功不及黄大人。”黄裳道:“童贯武功皆是李伯伯所传,童贯大殿比武胜不了我,所以便逼李伯伯再传授武功给他,因为李伯伯曾发誓将自己的所有武功都传授给他。李伯伯知道,传授给童贯武功越多,童贯作恶越多,所以李伯伯只能自尽身亡。童贯见李伯伯就是死也不传授给自己武功,所以才会毒打李伯伯尸首。”李纲满脸愤怒,道:“那李大人为何不除掉童贯这个逆子?”黄裳道:“李伯伯一身正气,他也许怕对不住童贯的父亲,童贯父亲曾救过李伯伯性命。”李纲叹道:“李大人如此刚毅之人,武功又如此高强,若圣上加以重用,我大宋何愁不兴盛!”
    黄裳道:“上次在大殿之上,你反对联金伐辽,却是为何?”李纲道:“我大宋看似强盛,实则危机重重。黄大人可知,当前百姓苛税繁多,尤其是征收花石纲之后,各地百姓已是苦不堪言,而朝廷各级官吏贪污腐败,政令不通,我大宋已是岌岌可危。如若仓促开战,必然又要征收捐税,其后果不堪设想。当前我大宋应该作的是整治官吏,恩惠万民,而不是开启战事。”黄裳道:“李兄有如此高见,我必当奏明圣上,恢复李兄职位。”李纲道:“在下绝非贪官恋位之人,然身为大宋子民,谁又不肯为我大宋效尽死力!眼看我大宋危机四伏,在下又于心何忍?效力无门,在下只能昼夜兴叹。”黄裳叹声道:“朝廷弃李兄而不用,乃是朝廷一大损失。”
    两人说着,不觉已进了汴京城,黄裳道:“李兄可暂时回府,李兄心思我已知道,我自会奏明圣上。”李纲道:“黄大人不可,在下自认与黄大人相交甚厚,黄大人若为我之事请奏圣上,却有徇私之嫌。”黄裳道:“李伯伯让我凡事以社稷为重,我自由分寸。”李纲道:“那在下先行告辞。”黄裳道:“李兄请。”李纲掉马先行而去。
    黄裳驻马而立,王一叶上前道:“黄大哥,咱们是不是要回府?”黄裳道:“不,咱们现在要去皇宫,我要拜见圣上。”说着向皇宫行去。
    第二卷(本卷章目调寄“青门饮”) 第二十章 书信寄托哀情,归家万事清净(3)
    更新时间:2012-1-9 16:21:40 本章字数:2291
    皇宫坤宁殿内阁,宋徽宗手持画笔,轻点丹青,正在挥毫做画,数十名侍女太监在一旁伺候。宋徽宗画完最后一笔,长吁口气,站立画前,面露微笑。这时,一太监轻声对宋徽宗道:“陛下,黄裳大人求见,已在殿外恭候很久,是否宣黄大人进见?”宋徽宗斥道:“怎么不早禀报,快快宣黄爱卿进见!”那太监忙道:“是。”那太监赶忙出殿通报。宋徽宗自语道:“今大作初成,正好让黄爱卿评论一番。”
    黄裳进入殿中,俯首叩拜。徽宗道:“此乃朕之内阁,黄爱卿不必多礼。这幅《写生珍禽图》,朕刚刚完成,黄爱卿有何高见?”黄裳道:“陛下画作笔调朴质简逸,禽鸟花草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全图虽为写生描绘,但形感质感强烈,出神入化。禽鸟之羽毛想必是用淡墨轻擦出形,又以较浓笔墨覆染,再以浓墨点染鸟的头尾、羽梢等位,如此层迭描绘,却似一只只鸟儿落在画中一般。陛下画功之厚度、意境之深度世上无人能及,陛下笔力已达到炉火纯青之境界。”徽宗笑道:“人们都说黄爱卿不会吹捧奉承,黄爱卿如此夸赞朕这幅《写生珍禽图》,想必此图当真是好了。”黄裳道:“陛下画作清奇高远,确实不同凡俗。”徽宗道:“朕现在还在思索,图上那只欲飞的鸟儿,是左脚先离枝,还是右脚先离枝?”黄裳道:“陛下,臣出使辽国之时,辽主耶律延禧正在狩猎,耶律延禧能将平生捕获猎物数量都一一铭记,耶律延禧也十分通晓各种猎物的习性,辽主痴迷狩猎若此。臣以为作为一国之主,应以国事为重,切不可太过沉迷于各种玩物。”
    徽宗瞪眼看看黄裳,沉思片刻,道:“朝中大臣均未说过这样的话,爱卿如此荐言,真乃忠义之臣也,所谓‘众人之唯唯,不若直士之愕愕’,朕没有看错爱卿!”黄裳躬身道:“陛下对臣恩重如山,臣万事不敢不以陛下大业为重。臣遇到陛下这样的明君,乃是臣之福份!”徽宗感叹道:“朕有爱卿这样的臣子,亦是朕之福份。”
    黄裳道:“臣闻陛下修建艮岳万岁山,要招募民间女子一万名,不知陛下为何要招募如此多的女子?”徽宗道:“灵素道长向朕进言,朕虽有万年之寿,但仍需修炼阳体,灵素道长向朕进献一仙方,可益寿延年,长生不老,招募这些女子乃是灵素道长仙方中的采阴补阳之术。”黄裳道:“陛下乃是真龙天子,陛下阳体自有上天佑护,又怎能相信一江湖道士之胡言?”徽宗道:“爱卿此言差矣,灵素道长有通天晓地之本领,道长仙方也绝非一般。”黄裳道:“圣人老子道成脱世,化为太上老君,乃是道家之始祖,老子所著《道德经》乃是道家之真经,那《道德经》有八十一章,从未有过采阴补阳之说。招募民间女子,已致使许多百姓家破人亡,还望陛下三思呀!”
    徽宗沉思道:“爱卿所言亦有道理,但那些招募女子均是自愿而来,爱卿言之‘家破人亡’,怎能如此严重?”黄裳道:“虽有自愿之女子,但大多却是被迫而来,臣乃是亲眼所见,还望陛下明察!”徽宗异道:“竟有这样事情?招募女子之事乃是蔡丞相所管,朕要问个究竟。”
    黄裳道:“陛下,自从征收花石纲以来,许多百姓凿墙拆屋,掘地数尺,寻找奇珍异石,而广大农田却荒于耕作,更有许多地方官吏欺下罔上,借征收花石纲之名盘剥百姓,闹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臣以为应停收花石纲。”徽宗惊道:“真若爱卿所言,花石纲应该停收!民以食为天,百姓为寻奇石而致田地荒芜,那我大宋百姓将如何生活?”黄裳道:“陛下圣明,臣所言均是臣出使路上亲眼所见!”
    徽宗道:“爱卿这一路辛苦了,爱卿还有何奏言,尽管禀奏于朕。”黄裳道:“陛下,天下十八道,惟河北最重;河北三十六州军,惟定州最重,可是那定州知州却玩忽职守,整日寻欢作乐,致使军纪不整,政令荒废。臣奏请陛下,查办定州知州。”徽宗怒道:“这些官员也太过放肆,食朝廷俸禄,却腐蚀朝廷基业,传朕谕旨,立即将定州知州革职为民。”黄裳高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黄裳道:“陛下,那定州乃是天下要冲之最,是我大宋北方之咽喉,臣想奏请陛下,赴任定州知州。”徽宗忙道:“不可,不可,爱卿就任定州知州,真正是大材小用。朕还想让爱卿就任丞相之职,爱卿怎能就职一个小小知州?”黄裳道:“臣所言就任定州知州,多则半年,少则三四个月,臣必使定州政令畅通,军纪严明!”徽宗摇头道:“朕离不开爱卿,此事爱卿不必再提。”黄裳俯首道:“臣蒙得陛下如此厚爱,感激涕泠,臣谨遵陛下圣旨。”
    黄裳接着道:“臣还有一事请奏陛下。”徽宗道:“爱卿请讲。”黄裳道:“陛下,臣闻李纲、宇文虚中,邓洵武等人被罢官还家,不知是何原因?”徽宗道:“童贯禀奏于朕,说李纲等人贪污受贿,所以朕便罢了他们的官。”黄裳道:“不知童大人有证据否?”徽宗道:“这个朕还没在意。”黄裳道:“陛下,李纲为人臣最清楚,李纲绝非贪污受贿之人,还望陛下明察!”徽宗思道:“朕也觉得李纲非贪腐之人。”黄裳道:“臣子遭受辱名而被罢官,恐怕有损朝廷威信。”徽宗道:“爱卿如此说来,那么朕将李纲恢复原职。”黄裳道:“臣替李纲叩谢陛下。陛下恢复李纲职位,李纲必感恩戴德,誓死效忠陛下。”
    徽宗点点头,道:“爱卿为我大宋日夜操劳,今日已近戌时,爱卿就在这崇庆殿与朕共餐。”黄裳躬身道:“谢陛下!”徽宗道:“朕加封爱卿为护部御史,爱卿今后可随时出入朕之皇宫!”黄裳俯首拜道:“谢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