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81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旋即,他表情又恢复过来,说道:“我死之后,吴王必定会厚待老母和妻儿,不让他们风餐露宿,我死无忧。”
    “迂腐!”
    魏延见太史慈继续坚持,低声说了一句。
    王灿看着太史慈,心中却越看越喜欢。
    对于王灿这样的君王来说,越是忠勇之士,心下就越喜欢。若是太史慈被抓后立刻倒地归顺,王灿心中肯定看不起太史慈,即使太史慈武艺精湛也同样看不起。因为王灿帐下不乏武艺高强之辈,所爱的是太史慈的那份忠义之心。
    典韦摇头叹息一声,没有说话。
    “唉!!!!”
    王灿叹了口气,脸上露出无奈的神情,说道:“太史慈,你真是一块臭石头!”
    太史慈说道:“蜀王说是,那就是。”
    王灿从座位上站起来,大步走到太史慈的旁边,竟然动手给太史慈解开捆绑在身上的绳索。典韦伸手摁在腰间的佩剑上,立刻戒备起来,害怕太史慈暴起伤人。
    吕蒙、魏延、庞德等人都盯着王灿,脸上露出不解的神情。唯独徐庶和郭嘉相视一望,脸上露出了然之色。
    片刻工夫,王灿把太史慈身上的绳索解开了。
    王灿摆手说道:“子义,你不愿降,我也不为难你,你走吧。”
    太史慈神色复杂的看着王灿,默默地转身离开。
    当太史慈走出中军大帐的瞬间,王灿大喝道:“且慢!”太史慈转过身,望着王灿,说道:“蜀王后悔了吗?若是后悔,还来得及。”
    王灿摇头说道:“你的武器尚在军中,你的坐骑也被杀死,徒步离开,耗时颇多。我有一坐骑名叫乌骓马,是从西域购买的,神骏无比,能日行千里,今日就送给子义吧,让它带我送子义返回吴国。”
    当下,王灿吩咐士兵牵来坐骑。
    同时,又让士兵把太史慈的武器拿出来。
    吕蒙、庞德、张绣等人看见后,眼中都露出灼热的目光。
    王灿麾下唯有赵云的白龙驹是王灿送的,其余各将的战马都是从马场中挑选的上等好马,没有王灿赐马这样的优待。
    太史慈看着牵来的乌骓马,眼中也闪过一丝火热。
    他也是识货的人,一眼就看出乌骓马的不凡。
    身为武将,最爱的无非是神兵利器和绝世好马,王灿把乌骓马送出,令太史慈心中无比的感动。单是这份重视,就足以令太史慈怦然心动。可惜孙策和周瑜在前,太史慈的心还是没有动摇,没有归顺王灿的打算。
    太史慈抱拳说道:“蜀王,无功不受禄,这匹马慈不能要。”
    王灿正色道:“子义忠勇无双,我心中钦佩,当得起这匹好马。我不能送子义离开,就让它替我送子义返回,请吧!”
    王灿大袖一拂,转身回到大帐中。
    太史慈接过士兵手中的武器,深吸口气,朝王灿抱拳行了一礼,便翻身上马,离开了蜀军大营。夜色浓稠,太史慈连夜离开,返回吴国。
    吕蒙一脸的惋惜,叹息道:“老师,太史慈宁死不降,这样的人的确可敬,但必定是我军的敌人。您把乌骓马赠给太史慈,这是资敌,末将知道老师爱才心切,想着借此办法感化太史慈,但太史慈心如铁石,不可能成功的。”
    王灿说道:“能不能成功,将来才知道,现在下定论太早。”
    郭嘉点点头,认同了王灿的说法。
    众将听了王灿的话,心中都有些不以为然,却没有一个人开口劝说。连吕蒙都碰了一鼻子灰,他们劝说也没用。
    ps:保底三更之二;
    第十五卷 定江东 第1123章 鲁肃的忧虑
    海棠书屋 更新时间:2012-5-22 1:22:02 本章字数:3097
    秋风起,天气转凉。
    走在街道上,行人已经能感受到丝丝寒意。
    冬日临近,孙坚好像也成了落幕的老人,眼角出现皱纹,两鬓斑白,颌下的虬髯染上了风霜,并且一根一根的掉落,日渐稀疏。孙坚已经四十开外,步入了人生的后半段,伴随着孙策被杀,白发人送黑发人更让孙坚心情低沉,很是伤心。
    这一年,可以说是孙坚的灾年。
    亦或者说,是王灿影响了孙坚的运道。
    孙坚和王灿交锋,老下属兼老兄弟韩当被庞德一刀杀死,随后程普中箭病故。现如今,孙策又被贾诩一把大火烧得尸骨无存。
    一桩桩,一件件,都让孙坚难以释怀。
    这段时间,孙权时时入宫,在孙坚膝下尽孝,孙权很少说话,都是多做事。
    如此,孙坚对孙权多了几分认可。
    王宫内,孙权一如既往的站在孙坚的旁边,和孙坚一起处理政事。孙坚抬起头,沉声说道:“仲谋,父王若是让你署理吴国政事,你能办到吗?”
    孙权神色平静的说道:“父王年富力强,正值壮年,有父王在,吴国政令畅通,儿子只需要在父王膝下尽孝即可,暂时不用考虑其他事情。”
    回答很谨慎,丝毫不提政事。
    孙坚双眸紧紧的盯着孙权,见孙权没有丝毫变化,反而哈哈大笑起来。
    若说孙权心里面一点想法都没有,孙坚肯定是不相信的。然而孙权的应对,至少说明孙权有心计,不会把内心的想法说出来,即使他是孙权的父亲也不行。
    这一点,证明孙权有城府。
    程普临终之前,曾劝孙坚立下世子。
    这件事一直在孙坚心中盘旋,但是孙策和孙权之间,可以说是梅兰竹菊各有千秋,难以抉择。不过孙策有嫡长子的身份,比孙权略有优势。孙策骤然去世,使得孙权的地位稳固不可动摇,成了继承孙坚位置的不二人选。
    孙坚有其他的儿子,能让孙坚入眼的,只剩下孙权一人。
    再加上孙策死后孙权行事愈加低调,并且时常在孙坚身旁尽孝,已经打动了孙坚。各方面的原因叠加起来,孙坚便有了决定。
    孙坚吩咐道:“仲谋,你去召集朝中文武,父王有要事宣布。”
    “诺!”
    孙权站起身,躬身离开了大殿。
    他走出大殿后,长长的舒了口气,如释重负。孙权名声没有孙策响亮,却也是才华出众,智慧高深,已经猜到了孙坚的意图。孙坚出征前,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就得定下吴国的继承人,以免吴国出现内乱。
    孙权料到了这件事,心中没有什么意外,有的是淡淡的喜意。
    半个时辰后,文臣武将齐聚大殿中。
    孙坚坐在王座上,目光逐一的扫过下方的文武重臣,最后落在孙权身上。
    孙坚招了招手,让孙权走到他的身旁。
    张昭、张纮等老臣看见后,眉头一挑,都察觉到今日的朝议有所不同。鲁肃坐在大殿的左侧,并无喜色,反而有着浓浓的忧虑。
    孙坚沉声说道:“今日召集诸公,是为了确定吴国世子,以备将来继承大业。吴氏所生四子,策、权、翊、匡,长子孙策不幸殁于鄱阳湖,难继孤创下的基业;三子孙翊勇猛果断,却勇而无谋,不足以继承大业;孙匡年幼,还是垂髫童子,不通政事。唯有次子孙权,敦厚仁德,可以继承孤创下的大业。”
    “今日,敕封孙权为吴国世子,孤百年后由孙权继承大业。诸公才华卓著,是辅国重臣,望诸公好生辅佐仲谋。”
    “臣等遵命!”
    众位大臣都躬身揖首,答应下来。
    孙坚点点头,脸上露出一抹笑容,他说话的速度很慢,语气低沉,甚至有托孤的意味在其中。若是平常的立世子,孙坚只要一道诏书传达下去,就能确定孙权的世子之位,孙坚却召集朝中重臣在大殿上宣布,这就不同寻常。
    孙权站在孙坚旁边,神色平静。
    若是孙策不死,吴国世子的位置恐怕难以落到他的头上。
    孙坚继续说道:“一月之期只剩下六天时间,望诸公多多准备,务必在六天内完成粮草军械的筹备,并且完成士兵的征募。六天后,孤率军出征,讨伐王灿。”
    “诺!”
    文臣武将齐声回答,应允了下来。
    孙坚摆手让大殿中的文臣武将离开,孙权也没有留下。
    孙权回到府上,立刻把鲁肃找来。
    书房中,孙权脸上带着喜色,笑说道:“子敬,我终于成了吴王世子,终于成了。”孙权压在心底的兴奋,在这一刻全都爆发了出来,非常高兴。
    鲁肃神色凝重,脸上没有半分喜色。
    孙权皱眉道:“子敬,我当上世子,你不高兴吗?”
    鲁肃沉声说道:“公子,您被主公任命为世子,的确是可喜可贺,但从大局而言,您的世子之位朝不保夕,随时都可能被拿下。”
    孙权一脸不信的表情,说道:“父王说得明明白白,三弟勇而无谋,四弟年幼不能成事。虽说还有一个庶出的孙朗,更是不放在眼中,我这世子之位,已经是囊中之物,怎么会被人拿下,你不会糊弄我吧。”
    说话时,孙权的语气都发生了细微的变化。
    鲁肃正色道:“公子,我说的并非是来自于几位公子的威胁,而是来自于外部的威胁。王灿率众杀来,主公召集三十万大军迎敌,若是成功的击退了蜀军,公子的世子之位当然是不可动摇。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一旦主公率领的三十万大军兵败,吴国的战力急剧下降,蜀军趁势杀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呢?公子的世子之位,还能保持吗?”
    孙权听后,身体冷不禁的打了一个寒颤。
    一旦孙坚率领的大军失败,吴国就是即将倒塌的房屋,危在旦夕。
    吴国败了,孙权的地位也就随之消失。
    孙权深吸口气,脸上的笑容瞬间就消失得干干净净,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忧愁。他拱手拜道:“子敬,你是当世智者,定有良策,请子敬教我。”
    鲁肃说道:“这一次孙、王会战,是关系天下局势分布的重要之战。若是吴国胜,就能让王灿退回荆州,甚至于退回益州,保持魏国、蜀国、吴国三国鼎立于世的局面。若是主公兵败,吴国危在旦夕,天下局势大变,我们必须打赢此战。”
    “主公决议出战,已经定下了攻打王灿的方针,难以插手。目前能做的是寻求外部的力量支持,我认为可以请交州士燮(xie)出兵,从南方出兵牵制王灿,分化王灿的兵力;再修书给曹操,请曹操从北方出兵,佯攻洛阳,牵制王灿的一部分兵力。几方势力同时出击,迫使王灿分兵,削弱主公正面迎击的力量,增加我军的胜机。”
    鲁肃说道:“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就是寻求外援。双方交战后,再捕捉战机,争取在正面的战场上击溃王灿,取得胜利。”
    孙权点头说道:“你的建议,稍后我修书请父王过目,然后派出使节游说曹操和士燮,为父王制造机会。”顿了顿,孙权又说道:“子敬,你肯定会跟随父王出征,到时候请你竭尽全力,多为父王出谋划策,保我吴国平安。”
    说完后,孙权躬身朝鲁肃揖了一礼。
    鲁肃赶忙回礼,说道:“公子放心,肃定然竭尽全力,辅佐主公。”
    一君一臣,商讨着吴国接下来面对的局面。
    ps:保底三更完成,晚上会有加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