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我靠吃火遍全网 第13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一集 结束,进入广告时间。
    一口气看到这里,颇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原来羊肉还能塞到鱼肚子里去,这做法我头一次见,得是什么滋味儿啊?”丁兴海还没吃过这个菜,被电视里的画面勾起了好奇心。
    “味道很鲜美,我们是在一家当地老字号里吃的,据说那店已经传承了整整四代人。等您忙完有时间,我带您去徽省吃?”丁灵说。
    “成啊,那等以后有机会的吧。”
    丁兴海刚才一直专注看纪录片,这时才注意到,碗里的饭已经凉了,他摸了下装着榛蘑饭的砂锅,只剩一点点余温,“你们也没吃饱吧,要不我去热一下?”
    两集纪录片之间这个广告,有五分多钟,丁灵站起身,“我帮您一起热吧。”
    说着拿起另外两只盘子。
    风干肠和炸带鱼不需要热,把青椒炒红肠和炒合菜用微波炉“叮”一下就行。
    最后三人一起进了厨房,丁兴海把砂锅往火上一架,就开始说:“你们这个纪录片拍的真好,既有美食又有美景,还有各种美食由来的典故,和这些店家背后的小故事。我不知道人家专业的怎么评价,但在我看来,就算我只是个普通观众,这不是我闺女拍的,我也照样会追着看。”
    丁兴海的评价朴实却真诚。
    除了他,许多人也给出这部纪录片极高的评价。
    …
    庞家。
    庞爷爷、庞乐,还有庞乐的爸妈、姑姑姑父、表弟表妹,此时都坐在客厅,共同观看“食在华夏”。
    庞爷爷是位资深美食爱好者,尤其爱吃甜滋滋或肥腻的东西,先前丁灵做的栗子酱,和丁家小馆打包的宝塔扣肉,就深得他心。
    大孙子参与制作的美食纪录片,在中央台播出,这在庞爷爷看来是个大事儿,便张罗了全家一起到他这里吃完饭,边吃边一同观看。
    庞乐的表弟表妹都在读中学,倒是不排斥来姥爷家聚会,他们都听说过“铃铛吃不饱”,也挺好奇她的纪录片会是什么样子,还有就是爷爷家的菜色丰盛,好吃的多,过来吃饭总比在家被老爸老妈按头苦学要舒坦。
    但庞乐的姑姑和姑父,其实是不大乐意来这一趟的,尤其是庞姑父,他是高中历史老师,平时工作挺忙,空余时间也全用来盯两个孩子学习了。
    在他看来,有这功夫看纪录片,还不如多写两张卷子,背几篇课文呢。
    但他还是挺给老爷子面子,带着两个孩子来了,就是吃饭的时候一直肃着个脸,只吃饭,眼神根本不往电视那边瞟。
    可他不看画面,却是能听到声音的……
    一个个有关美食的典故故事传入耳中,勾起他的兴趣,不知不觉他已经捧着饭碗转过身,目不转睛地看向屏幕。
    中间广告的时候,庞表妹打趣道:“爸,您还说您不看,这不看得比谁都认真?”
    “就是,姥爷喊您赶紧吃饭,别放凉了,您那筷子差点都戳鼻孔里去。”庞表弟也笑嘻嘻得说。
    庞姑父放下碗,又恢复平时那副严肃的样子,突然开口:“你们也看了,那我考考你们,这豆腐是由哪一位皇帝,在什么朝代发源的?鱼咬羊,又是哪一位学者命名的?”
    “………”
    饭桌上一时陷入沉默。
    庞表弟和庞表妹面面相觑。
    庞乐一扶额角,心中感慨,他这姑父的职业病,可真病得不轻!
    庞姑父却说:“这部纪录片不错,虽然这些典故不能算作正史,但也可以帮助学习历史文化。比如学生们可以根据各种美食故事,加深对历史朝代的记忆。”
    “对了,这个纪录片在网上能看回放吗?”
    庞姑父问完说:“回头我就整理一下,在课上讲给学生听。”
    “有的,之后会在铃铛吃不饱的个人主页,以及中央台线上视频平台、橙子视频和优乐视频播出。”庞乐恍恍惚惚地回答。
    就连他自己都没想到,美食纪录片还能有这用处!
    …
    宋爷爷此时也在电视机前。
    二儿子和二儿媳一个在外应酬,一个在书房开视频会,这会儿只有他一个人坐在偌大的客厅里,电视上刚刚播完“食在华夏”第一集 。
    以他的评价眼光来看,这是一部相当出色的纪录片,无论是剧情节奏、还是光影构图、又或是剪辑配音,全部无可挑剔。
    这片子,确实够得上格儿在中央台播。
    他事先就听宋熙和说过,这个纪录片里的拍摄内容全部是丁灵定的,他主要是负责摄影和画面视觉上的把控。
    宋爷爷承认,这部片子的视觉效果确实极好,但一部片子的灵魂,却不是视觉,而是内容。
    只有好内容,才能引人深想,令人反复品味。
    无疑,这部片子做到了!
    宋爷爷看完这一集后,内心油然而生出股自豪感来,可惜客厅只有他一人,无处显摆,想了想拿出手机,拨通在海市的老友电话。
    “老宋,大晚上的找我什么事啊?”电话那头的老爷子姓白,是位书法大家,同时也是一家资产数十亿的民营企业的老董事长。
    “老白,吃了吗?”宋爷爷唠家常似的,随口一问。
    “吃了,我夫人今天难得有雅兴,亲自下厨做了一道腌笃鲜,那滋味儿,鲜的啊。可惜你回京市了,要不请你也尝尝。”白老爷子语气颇有几分得瑟。
    宋爷爷撇撇着,他不像白老爷子好运,老来有伴儿,他的爱人早在十几年前就早早离开。
    以往白老爷子得瑟自己夫人做了什么的时候,宋爷爷总是忍不住呛他几句,今天却没有,大有一副心情很好,不与他计较的意思。
    白老爷子纳闷儿了,“你到底找我什么事啊?”
    “也没什么特别的事,这不我们熙和谈了个对象吗,小姑娘特别出色,她拍的纪录片今儿在中央台播了,我刚看了一集,确实好看。这不,怕你错过这么好的片子,提醒你一声,现在打开中央台纪录频道,还来得及看第二集 。”
    宋爷爷一股脑说了一串,一看广告结束,丢下一句,“记得看啊,不跟你说了,我接着看了。”
    接着匆匆挂断电话,重新将视线落回电视,嘴角不经意翘起,心里美滋滋的。
    还别说,这显摆一通,就是爽啊!
    …
    广告过后,第二集 继续播放。
    这一集开篇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臭鳜鱼,接下来毛豆腐、刀板香、一品锅、黄山烧饼陆续登场。
    最后结尾处,景色由近及远,俯瞰整片黄山,接着山影急剧缩小,逐渐化作地图上的一个点。
    徽省的轮廓在地图上用红色勾勒出来,接着色彩闪烁两下,逐渐淡去,只余一张完整的华夏地图。
    食在华夏第一部 分“食在徽省”,就此全部播放完毕。
    丁灵和宋熙和的手机同时震了起来,工作室小群里的消息,就没断过。
    此外还有许多同行、视频网站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同学、朋友,在联系她,几乎都是在说自己刚刚看了那两集纪录片,观感体验很好,向她发来祝贺。
    宋熙和那边则先后接到了宋爷爷、宋嘉乐的电话,还收到了不少之前工作上认识的人发来的v信。
    比起他们,丁兴海也一点没闲着。
    第二集 刚刚结束,他就接到了舅爷爷那打来的电话。
    这会儿已经九点多了,舅爷爷舅奶奶老两口还挺精神,电话里说:“灵灵这个纪录片,我们从头看到尾,拍的真不错。你知道我的哦,我一向不爱看那种文绉绉的纪录片,没想到灵灵这个,我一下子就看进去了。”
    舅奶奶也跟着说:“也不光是我们俩看了,隔壁小胡他们家也在看呢,小胡刚刚还跟我们说,这个纪录片是她看过最吸引她的一部纪录片呢。看完恨不得明天就让农家乐歇业,买张机票,上徽省去玩。”
    “行,我一会儿转告灵灵。”
    丁兴海劝了一句:“大舅,舅妈,你们早点睡啊,这眼瞅着就要九点半了,别搞得太兴奋,等下睡不着。”
    舅爷爷敷衍说:“马上睡马上睡。”
    这头电话还没挂呢,丁兴海已经听到手机里传来他舅妈和老姐妹显摆的声音了。
    挂了电话,丁兴海看着手机里源源不断涌入的新消息,也忍不住勾起嘴角。
    没办法,闺女太优秀,搁谁谁不想显摆呢?
    …
    中央台纪录频道,其实是一个收视率不高的频道,尤其在周末这个时间段,收视率是远远比不上地方卫视那些花样百出的娱乐综艺的。
    这是多少年都没变过的规律。
    可这规律,却在今天被打破了。
    从六点到九点,纪录频道的收视率一直在上涨,到了广告之后,第二集 播出的时候,更是呈现喷涌式增长。
    收视率最高的时候,几乎是橙子卫视王牌节目“特工家族”的两倍。
    这数据,属实惊呆不少业内人士。
    谁能想得到,一部美食纪录片的数据这么能打?
    竟一举领先了好几个当下火爆的综艺。
    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部未来可期的纪录片,甚至很有可能成为这一领域的“标杆”,在所有国民中普及。
    不少商家开始后悔,怎么没早点知道这个纪录片,要是早早联络,混上个赞助机会,在里面宣传宣传,现在可就赚翻了。
    但后悔也没用,因为他们听说,“食在华夏”根本不接受广告植入,里面录制的所有内容,都与推广无关。完全是纪录片工作组自己调查、寻找出的真正的美食。
    真实性百分之百,不掺半点水分。
    当晚,“食在华夏”就接连上了好几条热搜。
    热搜话题分别是——
    “食在华夏”
    “食在徽省”
    “徽省美食地图”
    “豆腐宴、鱼咬羊、臭鳜鱼”
    “你想去徽省旅游吗?”
    还有与“食在华夏”前两集内容无关,乍一看以为跟这部纪录片没有半点关系的话题——
    “完美搭档”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