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穿书七零之反派们的悍妇亲娘 第13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难怪原书里景玉那娃一眼就爱上了......
    第219章 队伍分配
    想到原书的这些剧情,周茵忍不住一阵恶寒。
    再怎么好也还是不要来我们大队了,省得到时候景玉看到了不知道会发生啥事。
    虽然这两年她已经给景玉言传身教了好多,景玉非常自信有见识,
    但是谁知道会不会因为受到原剧情的威力,导致景玉见了男主后产生什么样的情感呢。
    所以周茵才会把他们俩送到镇安大队去了,刚好成全他们俩未来的伟大事业。
    周茵看着这两个人陷入了自己的思维当中,也许是她看得太久了,秦煦阳和韩思娜似乎意识到正在被人偷窥了。
    眼神四下转了转,一看就看到走廊旁边有一个医生打扮的人,正在盯着他们看,眼神似乎有些许的打量。
    秦煦阳有些不自在,心想怎么才来就被人这样盯着看呢?
    难道是因为自己太与众不同了吗?
    也对,现在周围的这些知青个个的哭爹喊娘的,就只有自己是这么欢脱,难怪会被人看了去。
    “嗯,不说了不说了,等会儿就要被分到不同大队去了,不知道咱们俩会不会分到同一个大队去。”秦煦阳看了一眼周茵,然后回头跟身边的韩思娜低声说道。
    韩丝娜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按照名单上来说,咱俩肯定不会被分到同一个大队去了,不过不管分到哪都是一样的,总归是在同一个公社,以后大家联系起来也方便。”
    “也对。”秦煦阳爽朗一笑点点头。
    “你们两个怎么一点都看不出来悲伤啊,被分到这种穷乡僻壤来了,还这么开心的样子,真是太难得了。”旁边一个男知青,很是不解的看着两人。
    “就是啊,你们俩不也是在来的火车上才认识的吗?怎么现在聊天的口气就跟认识了几十年的革命战友一样?”
    旁边一个女知青擦了擦眼泪,不解的问道。
    “这有什么,本来就是为了响应伟人的号召,来到广阔的农村嘛,像你们哭成这样又能改变啥呢?还不如安心接受这件事情呢。”韩思娜笑了笑,大方的说道。
    她其实是想安慰这些知青的,毕竟一路上都在哭,有的年纪小的都已经哭得眼睛都肿了。
    她想着用自己的开朗乐观感染一下别人,谁知道这话说出去旁边的知青并不愿意接受,纷纷摇头侧目。
    “韩思娜你说的轻松,你以为人人的条件都跟你一样啊,你看你身上穿的哪一样不是比我们好,大家都是知青,可是条件不一样呀,对于你来说,到哪都是一样,反正不愁吃穿,对我们就不一样了,东拼西凑才凑了下来的车费,以后吃一颗米喝一口水都得靠下地赚工分换呢。”
    “就是就是,一路上就听到你和秦煦阳两个在这里叽叽喳喳的聊,还说啥未来的农村发展规划什么的,也不怕闪了舌头。”
    “现在又来做什么好人还劝我们乐观接受呢,谁要接,受谁接受去!”
    知青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怒怼韩思娜,韩思娜一时之间想不到要用什么话来回她们了,本来自己只是一副好心呢。
    “这,我不是这个意思!”韩思娜连忙辩解。
    “行啊,你们这些人还真是奇怪,你们自己的心态不好,韩思娜同志劝慰你们一句怎么啦?爱听就听,不听就不听呗,说那么多做什么。你们接受不了下乡?那又能怎么样,现在还不是被送到农村来了,你们能回去吗?难道韩思娜说的不对吗?与其抱怨不如去接受,心里还好过一点,至于你们要不要听,那是你们自己的事,走了思娜,我们到那边去。”秦煦阳毫不客气的把周围说难听话的知青们怼了一遍,不管其他人铁黑的脸色拉着韩思娜到队伍的另一边去。
    刚好撞上了周茵的视线。
    秦煦阳抬起头客气地跟周茵点了点头,笑了一下。
    周茵也连忙点点头,对两人笑了笑,赶紧转移了视线,不再研究这两人了。
    她已经明白了,从刚刚这两个人跟周围人说的话来看,确实是与众不同,而且男主对女主还是很宠滴,才认识不久呢,就这么维护了。
    顾青林由着这些知青们吵嚷了一会儿,才开始公布分到每个大队的名单。
    分到了新知青的这些大队,早就已经派了专门的人过来接应了。
    平田大队来的是顾利民的小儿子,顾青源,这些年也是一直跟着顾青林手底下做事的,现在顾青林的职位又升了,顾青源他们这些一开始就跟着他做事情的人,现在也已经脱产了,如今他们都是蕴丰大队治安纠察队的一员。
    这一波分到平田大队的知青,总共四男四女,顾青源赶着牛车,呼拉一车就拉走了,其他大队的人也陆陆续续的走了。
    这时候卫生院那边也有人喊周茵他们回去干活了,她想着既然队伍都已经分配好了,应该也不会再有什么事端了,就回卫生所干自己的活儿去了。
    可是镇安大队的负责人却一直没有过来,秦煦阳和韩思娜他们8个人等了好久都没看到人来。
    顾青林也觉得奇怪,咋说好了今天来接人呢,到现在都还没来。
    这几个知青早就已经饿得饥肠辘辘的样子了,有几个甚至是饿得脸色发白,坐在行李包上冒虚汗。
    又等了好一会儿,孙良才才带着一个赶牛车的人过来了。
    “顾局长,实在是不好意思,我得跟你请求一件事,我们大队那边实在是容纳不了8个知青,这两天做了好多思想工作也找了好多地方,其中答应借住的一家,今儿个老人去了,这会正办丧事呢。眼下实在是找不到那么多安置的地方,我想着,你们平田大队不是有专属知青点吗?要不少安排给我两个,我就接接纳六个怎么样?”
    原来孙良才是盲者,安去找知青的落脚点了,原本定好的人家,今天早上老人突然去了,于是才拖到现在。
    而且,以往他们大队也就去过一两个知青而已,想不到今年一下子来了八个,但是他们大队还没有设置专门的知青点呢,现在再盖也来不及了。
    大队里能借住的人家都找遍了,实在是塞不进去那么多。
    “可是名单已经分配好了,再插到平田大队来,只怕是大队长要跟我干仗了。”顾青林也有些为难。
    “那实在是没辙了。”孙良才很是不好意思的说道。
    “孙队长,虽说这些知青安排到大队去,要给他们分工分、分粮食,但是知青工作做得好,对大队评优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你这么做可不利于大队的评优呀?”李志国拿着知青文件,细细的给孙良才解释。
    孙良才也是叹口气,“李副局说的这我也知道呀,可是咱大队实在是接纳不了这么多,要不这样吧,我去跟顾利民老哥商量商量,反正你们大队不是有专门的知青点,听他说盖的还挺大,至少能容纳10个人呢。”
    然后孙良才也不急着接知青,又跑去平田大队跟顾利民商量了一通,不知道他是怎么说的,最终同意平田大队帮他分担一个名额。
    第220章 迎新
    然后孙良才就拿着名单,随便圈了一个人出来分到平田大队去。
    这个被他圈出来的人就是秦煦阳。
    本来秦煦阳跟韩思娜想着,能够分到同一个大队去还挺开心的,毕竟能够遇上一个志同道合的人,那可是非常难得呢。
    想不到这阴差阳错的又被分开了。
    但两人也不想说什么,反正平田大队跟镇安大队距离不远,平常交流往来也不算麻烦,也就点点头同意了。
    “那行吧,既然大队长同意了,我也不说啥,秦煦阳是吗?待会儿我下班了,你再跟我一同回平田大队去吧,现在他们接人的牛车已经走了。”
    顾青林客气的跟秦煦阳说道。
    他也留意到,在知青队伍当中,这个人看起来跟周围的知青有所不一样。
    这让他联想到了自己的大儿子景凯,不过秦煦阳跟景凯是截然不同的两个类型。
    秦煦阳应该是属于翩翩公子类型,而景凯则是属于内敛沉稳的类型。
    “好的,那就麻烦顾局长了。”秦煦阳也是客气的点了点头,就规规矩矩的坐到一边去等着了。
    哪怕他从早上到现在一滴水都没有进,肚子已经非常饿了,但也没有抱怨。
    这一下来,各大队可就有的热闹了。
    新的知青插队到大队来,这可是一个大消息。
    平田大队的社员们自然也少不了要去凑热闹的,老早就已经围在知青点旁边等人了。
    远远的看到顾青源把人带回来了,都在指指点点的讨论开来。
    “真想不明白为啥一次性来那么多知青,往年最多也就一两个,今年一下子来了8个,哎呦,咱们平时大队以后可有的热闹了,你们看看这届的知青年纪都好小,10来岁的样子吧。”
    “可不是嘛,还是一帮小娃娃呢,都说是下来参加劳动,我看这个样子哪像是能下地劳动的?”
    社员们看着这些细皮嫩肉的知青,打心眼里就觉得他们不是干农活的料。
    “行了行了,你们就少说两句吧,人都已经来了,少说这些话,省得这些小知青听得心里难受。”顾利民摆摆手,让正在讨论的人停下来。
    眼下,这人都送到自家大队来了,老嫌弃他们也不是个事情。
    与其嫌弃他们干不了活,不如想办法让他们发挥一下自己的实力。
    知青,知青,那就是知识青年。
    顾利民想,知青读了那么多年的书,总得让这些吃到肚子里的知识发挥点用处吧?只不过眼下他也还没搞清,除了干农活还能让这些知青们干啥?
    社员们听到顾利民这么说,也就不敢再多嘴讨论了。
    调整了一下自己的精神风貌,迎接这八个新成员。
    三娃他们这些调皮的小娃娃也站成一排,知青们的牛车到了,三娃立马带头一边拍手,一边喊,“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四娃和李壮壮这种气氛组的看到这架势,瞬间就跟着燃起来了,“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原本大人们还不好意思这么闹腾,见到孩子们这么热情,顾利民也跟着拍手鼓掌,社员们也跟着热情的欢迎起来。
    牛车上的知青们,一时间有点反应不过来,刚还没到这儿的时候,就看到知青点围满了熙熙攘攘的社员。
    刚开始还挺不自在的,但是现在看到了眼前的景象,社员们这么热烈的欢迎自己的到来,顿时离家之后忧伤心情,总算是得到了大大的缓解。
    人群安静下来,顾利民还是照例说了一段见面的必读语录,“坚决维护伟人提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方针政策,广阔的农村,将大有作为......”
    “各位知青同志,我呢也挺理解你们的心情的,不过呢,咱们大队的条件还算是不错的,相信只要你们勤勤恳恳地干活,总不可能会把你们饿死,上面的政策就是这样,你们呢,就把眼泪收一收,省省力气,现在赶紧去知青点休息休息,咱大队今晚给你们准备了一个迎新晚会,到时候去晒场那边集合。”
    知青们一听,今晚居然还有迎新晚会,这对他们简直是太好了呀。
    怎么感觉跟他们印象中的知青下乡不一样呢,他们以前都听那些老知青说,下乡之后多么的辛苦。
    而且最关键的是,还会被本地人排斥的不行,总觉得他们知青就是不好。
    可是这田大队不仅队员们热烈欢迎他们,就连大队长也是这么的和蔼可亲。
    “今天你们刚到,你们也来不及做饭了,已经帮你们安排好了吃的,不过呢,毕竟咱们是农村吃的,可就没有你们在城里那么好了啊,只是一点稀粥和菜汤罢了。”顾利民继续说道。
    知青们一听,居然连饭都已经准备好了?这待遇可真是听都没有听说过的。
    “好,好,谢谢大队长,谢谢各位乡亲。”知青们也连连道谢,感动的又流了眼泪。
    “行了,赶紧去放好行李,整顿整顿吧。”顾利民笑呵呵的说道,很是一副慈祥老爷爷的样子。
    不过围观的社员们可知道,这只是表面上的,每次知青来都会这样给他们安排一个迎新晚会什么的。
    但是第2天开始,顾利民的本性就会暴露的。
    到时候这些感激涕零的知青们就会哭着喊着问,为什么大队长会变得这么可怕?
    不过这些知青们现在可管不了那么多了,去到宿舍把东西放好之后,随便洗了一下就去吃饭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