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穿书七零之反派们的悍妇亲娘 第15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秦煦阳点点头,“对,大队长说,要到公社里去给我讨点什么奖励来呢。”
    “秦知青,你真的挺优秀的,想不到才下乡这么短时间,就已经给咱们大队设计出了改善性的方案,别看这玉米脱粒机只是小小的一个东西,这要是能够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开来,那真的能够大大提高我们农村社员干活的效率呢。”周茵对秦煦阳的设计成果也是很称赞的。
    只是她知道这个年代的人肯定想的没有那多,而且也还没有什么专利意识,像这种东西设计出来了,最多也就在本大队里面使用一下,根本就想不到要去推广到全国。
    果然周茵才说完,秦煦阳有些不可置信地看着周茵,“周茵阿姨,你是说把这个东西,在全国范围内都推广开来吗?应该不大方便操作吧。”
    “而且这个东西的成品,跟我想象中的有些不一样,太笨重了,一个人搬都费劲。”秦煦阳有些不自信的说道。
    “事在人为,只要你愿意往这方面想,肯定是可以做的,你你可以问一下你父母,他们肯定认识各个行业的人,你可以把这个设计图寄回去给他们,让他们去找更加精准的师傅,帮你把产品弄出来。
    因为我们这里,毕竟是乡下老铁匠做出来的,肯定跟你设计理念有很多差距。
    但是如果你觉得这个东西还不够好,那你可以继续优化,优化之后再把设计图寄回去就行了。
    对了这个东西是你设计出来的,一定要记得署名权是你的。”周茵耐心的跟他解释道。
    秦煦阳听完之后在脑海里畅想了一下,如果这个东西真的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那真的是想都不敢想的。
    全国有很多地方都是种植玉米的,每年玉米收回来之后,全靠手工去一颗一颗的剥下来。
    确实浪费很多人力资源,如果有这个东西,那整个大队甚至只需要派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奶奶,坐在那里剥玉米就可以了。
    “谢谢你,周茵阿姨,我这就回去重新优化设计方案,然后联系我的父母。”秦煦阳开心地站了起来,道了谢就往知青点跑回去了。
    “娘,你说的方法真的可行吗?”景玉看着秦煦阳离去的背影,有些怀疑。
    这推广到全国去是什么概念,她根本就想象不到,她觉得能够在公社里推广都已经不错了。
    “肯定是可以的,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东西谁不喜欢呢?”周茵自信的说道。
    此时遥远的城市,一个家属院里,秦母和秦父刚下班回来。
    手上拎着一个包裹。
    秦母表情忧伤,“哎,老秦,咱儿子终于给我们来信了,还寄了东西回来,不知道是啥呢?走赶紧回家拆开看看是什么。”
    “行,你呀,也不用担心,唉声叹气的。咱儿子那么优秀,去哪里过得不好。我都跟你说了,只要他安顿下来,肯定会尽快给我们来信的,这不。就已经收到了来信。还收到了包裹。你就放心吧,老爷子说了,给他安排去的那个叫做蕴丰公社的地方,条件不是很差,只要他积极劳动,肯定能够养活自己。”秦父拍了拍自己夫人的手安慰道。
    回到家里,秦家老太太知道自己孙子终于来信了,还寄来了包裹也是差点老泪纵横。
    嘴里叨念着孙子出去受苦了。
    “娘,您就别说这样的话了,咱们家煦阳是去学习劳动,那是光荣的,怎么会是去吃苦呢?你看他还给我们寄包裹来了,咱们快拆开看看里面是什么吧。”秦父安慰了一下自己的老娘,老人心疼孙子,他理解。
    但这下乡的事情,也不能简单地定性为是去吃苦。
    伟人都说了,农村肯定大有作为。
    他相信自家的儿子这么优秀,就算是在乡下,也会闯出一番天地来的。
    拆开包裹,发现儿子寄来的东西居然是几块红糖。
    “这孩子怎么想的,竟然给我们寄红糖来呢?”
    “信里说了呢,说这是他们在大队里认识的一户人家,自己手工制作的红糖,说是味道挺不错,比我们在供销社买的还好吃,那咱们就试一下看吧。”秦母说着,便把红糖弄成小块。
    又泡了点糖水给秦奶奶一碗。
    剩下的则直接在嘴里啃着吃,才吃到嘴里,就觉得这红糖确实清甜可口,有一种原汁原味的香醇。
    “我孙子没骗人呢,这可真是好东西,这泡成的糖水,也比较好喝,真甜!”秦奶奶喝了糖水也是赞不绝口。
    “看见了吧,我就说煦阳在乡下的日子不会太难过,这不,甜丝丝的糖都寄到家里来了,你们就不用担心了,信里煦也阳还说了,他所插队的这个地方物产丰富,气候资源良好,这糖也是社员自己尝试着做,想不到一做就成功了。”秦父看完了心宽慰道。
    第249章 从小爱赚钱的韩知青
    与此同时张琳琳和韩思娜家里人也收到了蕴丰公社寄过来的包裹和信件。
    张琳琳则是让家里给她把所有的画画工具都寄下去。
    而韩思娜呢,她的性子就跟周芳一样,天生就喜欢做生意。
    她在信里就跟家里人说了,如果这个糖吃了之后觉得还不错的话,记得跟周围的亲戚朋友们推荐一下,可以把她寄回来的糖拿去给亲戚朋友们先试试。
    如果觉得不错的话,以后买糖就要从她这里买啦。
    “哈哈,这孩子说的是什么话呢,说以后买糖都要从她这里买。真是掉钱眼里去咯。”韩母拿着信没好气的说道。
    这女儿赚钱的点子都算到家里人头上来了,不过满脸的笑容,掩饰不住她对女儿的赞赏。
    “是咱女儿没错了,从小到大就喜欢捣鼓钱,你还记得吧,那一年她过生日,我给她送的礼物,她转手就卖出去了。”韩父幽怨的说道。
    “谁让你给她买什么芭比娃娃呢,咱女儿从小就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你又不是不知道。”韩母得意的笑道。
    女儿的性子她太了解了,当时女儿满14岁生日,老头非要给她买什么芭比娃娃,说女孩子家就要送这种小公主一样的东西。
    可是呢,思娜却一点都不给她父亲面子,拿到芭比娃娃,表面上笑着跟爸爸道谢,“谢谢爸爸,女儿很喜欢呢,芭比娃娃太美了。”
    实际到才第2天,那芭比娃娃就被她以三倍的价格卖出去了。
    这就成了韩父心中的一个心病。
    “那把比娃娃我费了好大劲呢,说是国外进来的货!”韩父到现在说起这事儿,还觉得惋惜。
    他家女儿长得好看,就应该娇娇气气的,抱着一个芭比娃娃,跟个小公主一样乖乖的多好呀。
    可惜呢,他女儿不知道是遗传了谁,一心只想着研究怎么把手里的东西卖出去换钱。
    还说她那是在搞经济建设。
    这下好了,从遥远的乡下寄糖回来,还不忘记给自己拉客户呢。
    “买买买,女儿说让我们从她那里买糖,我们就从她那里买糖,赶紧吃了饭,把这些糖分到各个叔叔伯伯家去,跟他们说好,以后买糖都只能从思娜这里买了。”
    韩父大手一挥,笑呵呵的把信收起来放好。
    “也就你这样惯着女儿了,真不知道她在乡下过得怎么样啊,不过我看她来信上的语气,似乎过得很不错的样子,还有心思去研究她的经济呢。”韩母笑着说道。
    “放心吧,就凭咱女儿这头脑,去到哪都吃不了亏的。”韩父点点头,谈起女儿来他是说几天都说不腻的。
    “真是的,一说到女儿,你就夸的没边了,好了,快吃饭吧,吃了饭赶紧去帮你女儿把这些红糖都散出去。”
    于是韩家父母吃了饭之后,便把韩思娜寄回来的红糖分成小块,拿着去亲戚朋友家做客去了。
    韩父想着,不过就是一点红糖罢了,就是在亲戚朋友之间的小圈子里说一说而已,也构不成所谓的投机倒把。
    把这些红糖都依次散发出去之后,也是收获到了一致的好评,他们这些大城市里的人,从来都没有去过乡下,在他们的印象当中,红糖那都是工厂出来的,想不到思娜才下乡这么几天,都能制糖了,而且做出来的红糖口感还这么好。
    韩家的亲戚朋友都说,之后如果是思娜边还有的话多寄点回来,她想要钱和票都可以给。
    与此同时,正安大队周芳他们的第2批红糖早就已经制出来了。
    等到韩思娜收到家人寄来的回信的时候,他们的这一批糖已经全部都交公上去了,气得韩思娜只能跺脚。
    “韩知青,怎么看了家里人寄来的信之后,却气呼呼的样子呢?”周芳在旁边笑着问道,韩思娜就把自己的想法跟周芳讲了。
    “想不到韩知青这么有想法,不过咱做的红糖主要还是给大队交公的,我们只是领分红而已,毕竟现在都是集体经济嘛,你也不用遗憾,下一批出来的时候可以寄一点回家去。”周芳安慰她。
    “好,芳阿姨我觉得这种模式一定会有所改变的。”韩思娜若有所思的说道。
    她看过很多书籍,书上就曾经提到,当生产力达到一定的水平,就不需要再实行这种集体计划的经济模式了。
    不过这都是国外流传进来的书,她只是私底下偷偷看过,并不敢声张出去。
    “嗯,我相信韩知青说的。这也可真巧了,我五妹也曾经跟我说过差不多的话,她的意思也是,让我现在就安安分分的跟大队保持合作,拿自己的那一份分红就行了,至于私底下去买卖的事情,又辛苦又危险,不值当。”周芳有些惊讶。
    想不到自己妹妹的想法居然跟韩知青从书上看到的理论概念差不多,那么自己这个五妹这些年到底进步了多少?
    “是吗?周茵阿姨居然这么说的?”韩思娜也是挺惊讶的,上次跟周茵交流过,她就觉得周医生懂的东西非常的多,非常有先见之明。
    她想着,看来自己要多往平田大队去走动走动,多跟周医生聊聊天,也许能学到不少东西。
    想到平田大队,她摸了摸自己的额头,上次撞的包早就消了,不过那感觉,似乎烙在了上面,脸上不自觉的就泛上了一层红晕。
    韩思娜摸了摸自己发烫的脸蛋,到底怎么回事呢?
    为啥想到平田大队,就会不自觉的想到那个男孩子,哎呀,停停停,自己下乡来可是学习成长的,心不静怎么学习!
    “芳阿姨,我进屋里看书去了。”韩丝娜可不想让周芳看到自己现在窘迫的样子。
    回到房间打开书本认认真真的看起来,韩思娜的心才慢慢平静了下来,果然还是看书比较容易让自己心静。
    她一边看,一边总结了许多的笔记,有关于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测,也有甘蔗制糖方面的经验、技巧总结等等。
    自从她参与到周芳他们的制糖工坊以后,她就深深的爱上了这个行业。
    看着一根根的甘蔗,变成一块一块红澄澄、甜蜜蜜的糖,她就觉得好像自己的心也跟着变甜了。
    第250章 “一只”马?“一只”狗?
    张琳琳也收到了家里寄来的绘画工具。
    想不到,家里人竟然给她寄来了满满三个大箱子。
    又重又沉,自己肯定拿不回来,就想着去朱秀琴家,麻烦她男人张富贵帮忙赶着大队的马去驮回来一下。
    朱秀琴倒是挺乐意帮忙的,她对张琳琳和赵兰花这两个小知青没有恶意,觉得她们虽然是大城市来的,但吃苦耐劳,检牛粪都干得那么投入,所以自然就没有拒绝。
    “不过不巧,我和你富贵叔,这会有事情要忙,让虎子去帮你驮回来吧,才三个箱子,简单。”
    朱秀琴爽朗的说道,然后又朝屋里喊虎子,“虎子!虎子!你窝在屋子里干嘛?快出来去帮张知青拿点东西去。”
    “谢谢秀琴阿姨,给你们添麻烦了。”张琳琳乖巧客气的道谢。
    “别客气,闺女儿,一点小忙而已。虎子,虎子!你给我出来呀,干啥磨磨蹭蹭的今天?”朱秀琴中气十足的朝屋里喊。
    这大儿子今天是咋的啦?平时一喊就到,今天喊几遍都不从屋里出来。
    “来了,来了”虎子从屋子里出来,表情有些不自然的跟他娘说道。
    “刚刚娘说的都听见了吧?你去大队里牵那匹白马,它性子温顺,然后跟张知青去县里,帮她驮点东西回来。”朱秀琴交代道。
    “听见了,听见了,声音那么大,耳朵都要被炸聋了!”虎子低着头,语气赧赧道,然后就出门往大队马厩去了。
    “那行,张志青你快跟虎子一起去,早点把你的东西驮回来吧,趁着这会儿天色还早。”朱秀琴换上了一副温柔的笑脸,跟张琳琳说道。
    “好的,谢谢秀琴阿姨了,那我就先走了。”张琳琳道了谢,连忙往外跑追上虎子的步伐。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