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穿书七零之反派们的悍妇亲娘 第16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言外之意就是,四嫂才是阻碍他们兄弟之间和睦的那一个不稳定因素。
    “那女人就是一个祸害,要不是因为她,你们兄弟之间怎么又会闹成这个样子?”果然顾老太听见儿子这么说,恨的牙痒痒,在她心里又何尝不是这么想的呢。
    顾老头叹了口气,“老五,想不到你在里面确实挺有长进的,现在连说话都这么会说了。不过以你的这点本事,就别想着挑拨你四哥和四嫂了,人家两口子关系好着呢。”
    “ 爹,您这说的是哪里的话呢?我怎么会挑拨四哥四嫂的关系?”顾青福的小伎俩被自己老爹识破了,有些羞赧的说道。
    “行了行了,从开始吃饭到现在就一直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耳朵都听麻了。”正在一旁默默吃饭的顾青美不耐烦的说道。
    这么多年过去了,周茵家过的是什么日子?她是一直看在眼里的,现在她早就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骄傲。
    只觉得自己就像深陷泥沼一般,怎么样都脱离不了。
    顾老头不再理会他们娘几个,忙自己的活去了。
    这件对周茵来说只是一个小插曲而已很快就解决掉了。
    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尽快筹备好甘蔗制糖项目小组,等明年开春之后就要种植甘蔗了。
    好在资金够充足,厂房筹备的进度还是很快的。
    因为是涉及到大队的集体产业,上面也算是给顾利民开了绿灯,但凡是他需要申请的材料都优先批准。
    秦煦阳的统筹工作能力也是挺强的。
    而且他懂得知识也挺多,这厂房的设计,他还给出了不少的建议。
    比如厂房的格局,还有里面的各种工作间、以及办公区等,秦煦阳都划分得挺好。
    周茵看了他的设计图之后很是满意,不愧是男主角,知识面涉及的可真广。
    “真不错,不愧是秦知青,各种规划做得都挺好的,我觉得让你当组长都是可以的。”周茵夸赞道。
    秦煦阳不好意思,挠挠头,“周茵阿姨您过奖了,我不过就是多看了点书,这些也都只是从书上得来的理论而已。”
    “但是涉及到实践的东西,我懂得可就少了,这些还得是周茵阿姨比较有经验。”
    “你真是太谦虚了,我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咱们的这个项目肯定会取得成功的。”周茵给他加油打气。
    她觉得秦煦阳这个人毅力、还有能力,都是有的,但就是性格上比较忧愁了一点,要是他能够欢脱一点,估计活得也不会这么累。
    第275章 又是一年春节到
    秦煦阳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性格短板,说起来就是不太自信,虽然懂得多,学的也多,可是因为缺乏实践行动的证明,所以很多时候他对自己所做的决定都不是那么的有把握。
    看到周茵又给自己鼓励,秦煦阳默默点头,心想周茵阿姨这么看好自己呢,可不能再消极应对了,打起精神来,他一定会把这个项目做好。
    一转眼一年的春节又要到了。
    这是秦煦阳他们这批知青到农村插队后的第1个春节,他们格外重视。
    老早就已经计划好,这个年要怎么过,过年的时候要弄什么好吃的。
    家里也给他们寄过来了一些吃的用的,都是让他们过年的时候对自己好一点。
    而且按照平田大队以往的惯例,春节期间都是会分肉的。
    这下大队里分了肉,家里又寄来了好吃的吃,今年的这个春节肯定过得不会太差。
    但是因为他们的厨艺确实个个都不咋地,所以最后决定还是包饺子和炖肉比较实在。
    一直在王焕英家搭伙吃饭的张建文,居然破天荒的想要回来和秦煦阳他们搭伙过年。
    大过年的大家心情都很好,也就没有跟他计较什么,只要他不是过来白吃的,该出多少出多少。
    那大家自然也就没有意意见,再说了,这大过年的人家王焕英家一家子欢欢喜喜的,他一个知青在人家杵着也不是个事儿。
    所以秦煦阳他们也就没有拒绝张建文。
    “还是知青点好,唉!”张建文若有感触的说道。
    张琳琳听了这话,就忍不住问他怎么了,“你以前不是觉得知青点挺麻烦的吗?
    还要轮流做饭,怎么今天又觉得知青点好?
    我可告诉你了,知青点的活不会少的,你在外面闲惯了,回来可能会不习惯哦。”
    张琳琳生怕张建文后悔了,想要回来跟他们一起搭伙吃饭。
    这家伙那么懒,而且话又多,他们才不想跟他搭伙呢。
    张建文摇头叹气的,“唉,在社员家,你们以为有多好,我那口粮不知道被他们家讹了多少呢,每天就是青菜白菜,都没见过肉。”
    “那你想吃肉肯定要自己去买啊,你还指望人家社员把自己家的肉拿出来给你吃,你想的太多了吧。“赵兰花也是毫不客气的说道。
    张建文摆摆手道,“兰花还真被你说中了,我确实是把我的肉票拿出来给他们了,可是呢,我根本就没有吃到过肉!
    “我在他们家搭伙吃饭这么久了,真的是一次都没见过肉。
    今晚这顿饺子,还有炖肉,是我下乡以来第1次沾到肉腥味。”
    众人听见他这么说忍不住笑了出来。
    “哟,看来张知青你当初算错了呢,看样子那家人也不是好相与的哦,居然把你的肉票都给霸占了,还不给肉吃,我们就不一样了,肉、鱼都有吃过好几次了。”
    “不过我们可先说好了,现在我们知青点这里也是四分五裂的,不像以前一样一人轮流一天了。
    你要回来的话,也是你自己做,我们是不会跟你合伙的。”张明明是个直来直往的性子,毫不客气的警告。
    张建文连连点头,“放心吧,放心吧,就算我回来,我也绝对不会给你们添堵。“
    其实今晚这一顿过年晚宴之后,张建文就决定了,以后还是不去王焕英家搭伙了。
    自己那么多肉票交了给他们家,却连一次都没有吃过肉,这也实在是太恶心了,关键是自己还要给伙食费呢,真是非常的不划算。
    “嗯,反正你自己决定吧,我们也没有权利不让你回知青点,只不过我们的小组已经满员了,你回来自己做自己的吧。“秦煦阳也是一点面子都不给。
    张建文很是懊恼,当初都怪自己太懒惰了,竟然着了王焕英一家的道。
    说完了张建文的事情,大家也就都不放在心上,继续开开心心的吃饺子,一顿年夜饭吃的开心又满足,他们觉得在知青点过年也挺热闹的。
    周茵他们家的年夜饭吃的也很丰盛,两口子单位都发了很多过年的福利,肉,粮,油,这些自然不必说。
    今年也是又给他们发了羊肉,才拿到羊肉的时候,四娃和三娃就计划好了,今年过年还要吃火锅。
    孩子们有这个请求,周茵自然也不会拒绝他们的,虽然自打她穿来之后,每年过年都是火锅为主……
    可是孩子们觉得新鲜,平时不过年不过节的时候,也不可能去准备这么多食材。
    所以周茵也就由着他们。
    今年周茵准备的食材还挺丰富的,各种肉类鱼类都有,关键是还买了一点年糕回来。
    涮火锅的时候放点年糕进去,那软软糯糯的口感是周茵最爱的。
    一家子热热闹闹地围着气团团的火锅,又过了一个好年。
    平田大队里景玉他们一家欢欢喜喜的吃了火锅,坐在院子里聊天。
    然而县城里的周泽逸却觉得百无聊赖,以往过年多开心啊,但是他今年却觉得过年一点意思都没有。
    “泽逸,都喊你吃饭好几次了,还一直窝在房间不出来到底是几个意思。“周泽逸的母亲在餐厅又喊了一遍,这已经是第5遍喊他出来吃饭了。
    “就是,你这小子怎么回事,今天可是过年了要吃团年饭,你这样闷闷不乐的是啥意思呀?”周泽逸的父亲今年过年也回来了,看到自己儿子一整天都窝在房间里,简直恨铁不成钢。
    “我去劝劝吧,舅舅,舅妈。”陈鸣放下手中的瓜子,去到周泽逸的房间。
    半靠着门,看着床上翻来覆去的人道,“哎哟我的泽逸哥,这是犯了相思病吗?怎么连年夜饭都不吃了?赶紧起来吧,都喊你几遍了,菜马上就好了。”
    周泽逸坐了起来,满脸的不耐烦道,“不想吃,过年而已,有什么好热闹的,无聊死了。”
    “哦,真不想吃啊,那我就去告诉舅舅,舅妈,说你犯相思病了,不愿意吃饭。”陈鸣说了一声,转身就想走。
    周泽逸一个箭步冲上来拉着他道,“你是想害死我吗?要是让他们知道了那还得了,你可真是我的好弟弟哦。”专门坑表哥的那种!
    “那你好不好好吃饭?”陈鸣环着手,好笑的看着周泽逸。
    周子逸无奈点头,道“吃就吃,走吧。”
    饭桌上周泽逸一点兴致都没有,就低头只顾扒饭,他老爹看着无奈叹气。
    本想好好教育一番的,但是他又听说这家伙期末考试的时候居然考了第3名,还真的挺出乎他意料的。
    所以也就懒得骂他了,一旦开口说了他,老爷子估计又要护着。
    第276章 小事情,越描越黑
    每年过年的流程其实都差不多,但人们还是很开心。
    按照习俗,大年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
    这两年周茵跟娘家那边关系搞得还挺好的,所以老早就说好了,大年初二这天全家都要回丹霞大队吃饭。
    周家人的态度一向比较谦和。
    这几年周茵家的条件越来越好,人家那边也没有过来多说啥,那种想着法子的,让嫁出去的女儿贴补娘家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所以,大年初二过去,就是正常的吃一顿饭。
    周父周母他们想的挺好的,想着说周芳和周茵这两个嫁出去的女儿全都回家了,这一天家里肯定会需要人手。
    所以,儿媳妇们想回娘家的就回娘家,不想回娘家的,可以把娘家人叫过来一起吃一顿饭。
    这本身也不算什么,在农村这种事情还是很常见的,大家就图过年热热闹闹的聚一聚,也不存在说娘家人去婆家人过年,丢人这种说法。
    所以大年初二这一天,周家就聚集了很多人,周茵三个嫂子的娘家人也都来了,人多了就会生出口舌之争来。
    主要是周茵上面的三个哥哥到现在都还没有分家,一个大家庭一起过日子,难免会有点小磕碰。
    嫁出去的女儿都这样,在婆家受了点什么小委屈,都会回娘家去随口说说。
    本来就一点点小事,如果不说,两口子可能早上吵,第2天就和好了。
    但是一旦回娘家去说了之后,在娘家人眼里那就不一样了,那就是女儿受了莫大的委屈。
    周三嫂要说性格的话,其实都还不错,就是嫁到周家这么多年了,到现在才生了一个孩子,后面怀过两次,因为各种原因,没能生下来。
    这就成了她自己的一个心病,每次回娘家,难免会说上两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