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6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曾经他力所能及的时候,这些要求对他而言不过是亲情上甜蜜的负担,然而现在的他能力有限,这些信便成了一道又一道沉重的枷锁,让他有些窒息。
    王卫国把脸埋进双掌里,沉重地叹了一口气……
    第92章
    自从听了程冬至的劝, 王卫国每次寄回家的钱都有所保留, 而且在钱的花销方面渐渐的更加大胆了些, 比如故意报点花账啥的, 攒下了些真正属于他的私房钱,王老太算不到的那种。
    倒不是有什么私心, 而是他想到了一个问题——春枝儿已经大了,再过两年就要嫁人了。
    听冬枝儿那口气,刘金玲这个做妈的心压根不在女儿身上,指望她攒孩子的嫁妆不现实,还得他这边做点准备。不说啥值钱的大件, 脸盆被子总得有一套?爸爸做副厂长, 叫女儿光着身子去婆家, 说出去一辈子都难听!
    王卫国的这点“进步思想”不完全是程冬至的功劳, 也有厂里同事们的影响在。
    以前天天出生入死,对寻常市井生活理解不够,只有一股单纯而不懂世事的士兵气。现在从战场上回到了人间,他渐渐醒悟了点什么。虽然不够多,也不够彻底, 可至少也是可喜的转变。
    第二次和王春枝见面,是王卫国主动去找她的。
    王春枝正蹲大水盆那儿洗菜呢,王卫国挪到她身边, 把她脑袋拍了一下:“你过来!”
    王春枝看了跟着的大师傅一眼, 大师傅笑着点点头, 她就去了。
    “咋了?”王春枝有点警觉。
    “你来这边工作, 不要没事到处张扬自己是我闺女,更不能仗着我是副厂长到处欺负人,知道了吗?”
    王卫国一脸严肃。
    王春枝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没说话——她不屑于回答这种可笑的问题。他王卫国有啥势?她是那样的人吗?
    王卫国训斥了一长篇话,无非是要王春枝认真工作,好好学习,争取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等等。不愧是当过一段时间副厂的人物,大大小小的活动参加得多了,一些词用得还是很熟练的,听起来有点会议上压轴演讲的气势。
    就在王春枝听得差点打哈欠的时候,王卫国左右看看,趁没人把一个发皱的小信封塞到她手里,低声道:“别说出去!自己拿着买点啥。”
    说着慌慌张张地走了。
    厂里并没有人监督做父亲的是否给女儿钱,可王卫国总是有些心虚,老觉着王老太在某个角落里瞪着他。虽没有明说过,可王老太的意思一向很明显,她不许儿子们有自己的主意,尤其是这么多的钱的花用!几毛几块的也就算了,几十块那能行?
    所以,王卫国才跑的这么快,生怕被人看到。要是这事七拐八弯传到老母亲耳朵里,那可就糟了!
    王春枝有点没反应过来,她打开信封看到里面旧旧但很整齐的一小叠钱后,微微楞了一下。
    这是太阳打西边儿出来了?
    不过,怎么说都是头一次从父亲这里拿到钱,王春枝说不高兴那是假的。她浑身轻快地回了厨下,动作比之前更加有劲儿了。
    过日子就像那麻雀扑腾着往远处飞,有时候高一阵子,有时候低一阵子。
    大概是刘家村那事低得太狠了,姐妹俩接下来的生活过得意外地平静和顺利。
    王春枝渐渐地在食堂站稳了脚,不出意外的话,下一次招工肯定有她转实习工的份儿。程冬至在学校里的学习生活也很顺坦,初一下学期的期末考试中拿了全年级第二,比第一只低个一分,拿到了一个崭新的软壳本子作为奖励。
    宿舍里的人都替她感到可惜:“要是再多个两分就好了!那个硬壳本子就是你的了。”
    程冬至本人倒不觉得有啥可惜的,何必一定要拿第一呢?第二也挺好的!
    期末考试完了就是暑假。王春枝抽不开身,程冬至便独自一人回了一趟断尾村,给夏枝儿和太婆带了老些东西,就连给王有孝夫妇的也没落下。
    原本她和王春枝还很担心太婆在乡下的生活,自打夏枝儿把太婆和王有孝夫妇紧密地联系在一块儿后,这个担心便很有些多余了。
    董三姐是个受尽苦楚的人,头两个婆婆和自己的母亲那都是心狠的人,她不怕她们,可也对她们亲近不起来。太婆的出现填补了她这方面的渴求,让她头一次产生了有娘家人可以依靠的幻觉。
    太婆把夏枝儿带得很好,又是个顶好说话的人,有这么一个慈祥的长辈在家里带他们的娃娃,董三姐和王有孝在外面卖力气那叫一个后顾无忧,完全不担心娃娃被王老太或者王雪花欺负,或者渴了饿了冷了热了。
    乡下人带娃娃的方式都很粗糙,要么把几个年纪差不多的搁炕上一扔然后不管,要么拿个绳儿捆在窗边怕淘气爬出去了,还有更落后的,比如拿个麻袋子装半袋子沙土,把娃娃的下半身埋在里面,既不会让娃娃跑失了,还能免去了换屎尿片子的困扰——回来的时候把混了屎尿的沙土铲掉,再换半袋新的就是了。
    这不是把孩子当盆栽养吗?和后世金贵的养娃方式比,这简直就是不把孩子当人看了。可那时候条件差,大人们也忙着挣口饭吃,只能用这么糙的法子,孩子生得很多,最后能活几个全看天意。
    太婆带孩子的方式很细致耐心,再加上有程冬至带回的奶粉滋养着,夏枝儿一天比一天茁壮起来,个头比当初占尽王家吃喝的王雪花长得还快。董三姐看在眼里,嘴上不说什么,却早已把太婆这边当自己娘家看顾,时不时过来帮把手,让老人和孩子都舒坦。
    程冬至也注意到了这个可喜的转变,心里轻松一截。
    大姐已经到了省城里,她最放心不下的人便是太婆了。如今太婆也有了靠谱的人看顾,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让她高兴的呢?
    “二伯娘,我回省城那边去啦。太婆这边,还得麻烦你多费心了!夏枝儿奶粉不够了,你写信去学里找我,我给想办法。”
    临走时,程冬至郑重其事地拜托董三姐。
    董三姐点点头:“你就放心!”
    说着,她从衣服里头的口袋里摸出一把零零碎碎的票子出来,脸有点红:“这些钱还不够奶粉零头的哩。你先收着,夏枝儿也就这两年喝一喝,我和你二伯还能做几十年活儿,咋地也不能让你们做姐的帮着我们大人养娃娃。”
    程冬至笑着接过了。
    王有孝请了一天假,帮程冬至扛行李去县城坐火车。王老太知道了,又是一顿好骂。
    “变了天了!连老二都长奸心眼子了,知道拍省城大小姐的马屁!你老妹儿在家这么多天了,见你引着她去县城玩过一次没有?娶啥样儿的老婆就跟着变啥样的人儿,家门不幸哇,咱们老王家就没娶着一个好儿媳!”
    董三姐不做声,就只当王老太是在放屁。
    起初的时候她老实,时间长了也看清了。这个老太婆理不得,越理她越来劲,然后抓着理她的人欺负。还不如就这样晾着,等她叫唤完了就没事儿了。
    王雪花本来还在炕上乐滋滋地啃红薯干,听到这个茬儿又开始红了眼:“娘,我也要去省城念书!”
    王老太心里更酸楚,忙胡乱安慰着自己的爱女:“好好好,等你三哥那边安定了,就把你弄过去念书!”
    尽管嘴上给王雪花画了饼,可王老太心里清楚,老三那边也开始藏心眼子了。别的不说,每个月的工资他居然敢想各种由头扣老些下来!这放以前是不敢想的事情哇。
    然而,王老太也知道,不能把老三逼紧了。老二已经变心了,要是再招翻了这个,那她在王家可真的是孤掌难鸣了。
    所以,王老太只能跟着老闺女一起红了眼,不住地低低念叨着,变了天了,变了天咯!
    已经坐上火车的程冬至并不知道王老太母女的悲惨戚戚,她的心情非常好,心里头有老些事可以盼望。
    学校还没开学,她现在回省城主要是为了和王春枝住一段时候,想想就开心。
    另外,她还要尽可能地多去考察考察省城的商店,研究研究当下的行情,看能不能做点儿别的合适生意。老是卖肥皂袜子有个什么意思呢!况且这几样商品也该停一段时间了,再往外继续拿的话,薛师娘她们嘴上不说,心里肯定认为刘金玲这是把肥皂厂给端了?虽然她们肯定不会告密就是了,心里多少有点别扭。
    下了火车后,程冬至直接坐车到了夜校,熟门熟路地到了王春枝的房间,掏出钥匙开门进去。钥匙一共有两把,一把王春枝自己拿着,另一把自然是给了她。
    才一进门,程冬至就闻到了点儿不同寻常的香气。
    循着香气,她发现房间里头的煤炉子上有个大瓦罐,里面咕噜咕噜的似乎是在煮啥东西。
    程冬至好奇地找了块抹布,裹着手揭开瓦罐上的搪瓷盖儿,喝!是熬白菜!
    大姐平常总是舍不得吃舍不得喝的,为啥今儿忽然想着要弄熬白菜呢?应该不是用来招待她的,因为当初没有说定回来的日子,王春枝不可能知道自己妹儿今天这个时候回来,难道是有别的客人?
    第93章
    谜底很快就揭晓了。
    敲门声响起, 程冬至跑去开了门, 只见高爱国穿着簇新的劳动布套装, 大包小包, 一脸傻笑地出现在了房间门口。
    最引人注意的还数他新剪的头发,不知道是不是找断尾村口的那个著名的王师傅动的剪子, 好好一个精神小伙儿居然给剪了个西瓜头大中分!
    程冬至看着高爱国直笑,肚子都笑痛了。
    本来嘛,高二傻长得不差,拾掇拾掇是个帅小伙,拿到后世也能参加个选秀出道当个小鲜肉啥的, 偏偏审美这么怪, 弄这样一个发型, 看着像电视剧里给皇军带路的汉奸。
    高爱国憨憨地摸了摸脑袋, 并不知道程冬至在笑啥。还是程冬至自己良心上过不去,笑了一会儿后不笑了,赶紧帮忙把高爱国的东西给带进来,又给他冲了一碗糖水,白糖放得多多的。看他这样子肯定刚刚从火车上下来, 大热天的容易上火,喝点这个降火。
    高爱国问程冬至:“班上的同学都还处得来吗?我听说这省城里的人惯是看不起咱们下面乡镇的。”
    “还好!我们班的人和我宿舍的人都挺不错的,没人为难我, 大家都拿我和其他同学一样看待。”
    “那就好, 这得亏是你脑袋聪明, 念书厉害, 就算有看不起乡镇下面人的也要佩服你。”
    两人说着说着,门忽然开了,是王春枝回来了。
    “呀,你今天回来了啊!早知道我去多买点菜了!”
    王春枝直接忽视了翘首以盼的高爱国,喜滋滋地跑到程冬至面前,不住地看她瘦了没,黑了没。
    程冬至感受到了高爱国的小小失落,忙道:“我才回去半个多月,姐你这么夸张干嘛?你看看这是谁,高大哥来啦!”
    王春枝笑:“我早知道他今天来,都提前几天打了电报过来了,有啥稀奇的!你看这熬白菜,就是我特地为他煨上的。”
    高爱国顿时释怀了,本来也是嘛,他早早就打过招呼了,春枝儿一点都不意外也是正常的。
    程冬至同情地看着高爱国释怀的模样,这小子,被大姐吃得死死的!
    高爱国也是来读夜校的,其实他的文化水平早就过了关,来这个夜校不过是走个过场镀个金,拿了文凭后具体到时候去哪儿高家早就安排好了。
    趁着高爱国和王春枝说话的空当,程冬至溜了出去。
    她在附近溜了一圈,腿都快跑断了依旧没碰着什么像样的东西,只能从系统里拿了一把细挂面和两个小些的罐头出来带回了夜校,说是在供销商店凑巧买到的。
    高爱国和高家对大姐没得说,只让人家吃个熬白菜实在太说不过去了!
    王春枝看到妹儿居然又弄了吃的回来,本来一开始有点心疼妹儿的钱,然而想想招待的人是高爱国,便也不觉得浪费了,而是很赞许妹儿的眼力劲。
    “还是你机灵!我咋就没想着去商店里买现成的呢?就这熬白菜,还是我求爷爷告奶奶换了票本儿,东一颗白菜,西一点肉皮子,排了几天的队才凑齐的。虽说这省城的人有供应粮,还是赶不上咱们乡下活泛!咱们自留地勤快着点儿,啥菜没有?”
    “各有各的好,乡下也要看年成,年成不好的时候,饭都吃不起了菜抵啥事儿,还是城里商品粮户口好,旱涝保收。”
    程冬至觉得还是省城好,要不然为啥那么多人削尖了脑袋想混个城市户口呢?人是铁粮是纲,菜是锦上添花当不得饭,乡下粮食歉收的时候,大家都是糠菜半年粮——这可不是什么好词儿。
    高爱国的重点就不太一样了,他受宠若惊,不住地搓手:“太见外了,有熬白菜吃就是上算了,咋还弄这么好的东西来?太浪费了!”
    程冬至笑着说:“也没啥好东西,算是给高大哥你接接风,我也沾沾光。”
    这个“接风宴”实在是很朴素,王春枝把挂面下在了熬白菜里,便成了熬白菜面。俩罐头打开,端端正正地摆在高爱国面前,高爱国却很少吃,不住地让姐妹俩。东西不多,却足足吃了近两个小时,每个人都饱饱儿的。
    吃完饭后,王春枝帮忙把高爱国的东西搬到了他的宿舍里,还帮忙铺了被子打扫卫生。两人的宿舍挨得还算近,再加上是老乡,还有过去种种亲密的合作关系,两人说话的时候俨然是老相识派头,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在处对象呢。
    程冬至瞅了瞅他们和谐的身影,心里有点踏实,也有点说不出的失落。
    这回连高大哥也来了,以后大姐这边就不用她怎么过分担心啦。
    可是为啥心里总有点不得劲呢?
    暑假结束后,程冬至怀着这点若有若无的沮丧感,回到了学校里。
    初二的时候重新分了班,按照成绩的排行分成一到十个班级,程冬至妥妥地成为了初二一班的学生,再加上个子矮,被老师特别关照放在了第一排,距离讲台特别近,一瞅黑板就几乎要对成斗鸡眼。
    宿舍倒还是原来的没有变化,可喜可贺!要是新舍友里有那么一两个像张豁嘴那样的,那程冬至可要郁闷老长一段时间了。
    不知道是不是班上全都是尖子生的缘故,无论是上课还是休息时间,教室里的氛围都和之前的班级截然不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