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0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程冬至开车运来一车厢的种子,其中大部分是扁扁儿的,带着点难以形容的类似发酵的味道,其他的那些则是五花八门的,什么样的都有。放下种子后,她从口袋里掏出角上的地图,把画圈儿的地方指给他们看。
    “看到这些我画出来的地儿没有?我都给标好号了,人也分配好了,俩人一组,一个筢地,一个放种子盖土就成。不用筢得太深,随便撒一点儿,不用太密太匀。这些东西肯长,挨着土就能活。”
    “这些是啥?”蔡鹏程愣愣地问。
    程冬至摸出一把扁扁的种子:“这个是改良过的紫云英新品种。”
    说着,她又抓起一把杂色儿种子:“这些混的品种就多了,红浆果,大野豆,碗盖子花,糖根儿,梭瓜瓜,酸枣儿……”
    宋二马听傻眼了,这些名字其他人可能接触的少,可他却是再清楚不过的了:“大姐,你是不是被骗了,这些好多都是野草野果子啥的哇!哪还有专门种这些的?不都是随着长的吗?”
    以前他帮姥姥姥爷做农活儿的时候,其中有一项很重的活计就是除野草,野草多烦人啊!有时候脾气上来的时候恨不得一把火烧了。这玩意儿,想着法子除去都来不及,咋还能种上了呢?
    程冬至笑:“我知道呀,这些不是普通的野草,是对我们有好处的野草。”
    “啥好处?”
    “咱们一共才二十多个人,这个角上有多大,你们想过没有?”
    大家互相看看,摇摇头,又点点头。
    “现在机械啥的不好弄,弄过来还容易出别的问题,光靠咱们这点儿人手能种的地有限,其他地方不种就这样荒着太可惜了。所以我想的是,空着的地方得利用起来。就说这改良紫云英,你别瞧它是野草,可能肥地了呢,种个几季这地的肥力就能翻好几番!它的嫩尖儿能当菜吃,其他地方还能喂猪喂鸡啥的,全身都是宝。哪天机械弄过来了,再铲了就是,一点儿都不耽误。”
    宋二马恍然大悟,连连点头,迫不及待地问:“那其他的呢?”
    “大野豆的根茎叶子啥的也是喂猪的好材料,也能肥地,关键是它这个豆子熟了后炒鸡蛋可好吃了,以后咱们养的鸡下蛋了,可以拿它来炒。就算不爱这样吃,其他吃法也挺多的,除了口感糙了点儿比不上黄豆以外,营养还算可以。”
    “还有这红浆果,成熟了后酸酸甜甜的,味道好,咱们吃了能补充维生素。虽然根不能肥地,可它是个固土的玩意儿,咱们辛辛苦苦运过来铺好的土,要是被风给刮散了,你们心得有多痛哇?平常叶子根茎啥的也能凑合着当饲料使。糖根儿就不用我说了,你们都吃过……”
    程冬至耐心地把每一个种子的用处都和大家解释了,听完后,全场意外地安静。
    每一个人都一脸神往地想象着将来的角上的风景:郁郁葱葱,绿中带红,鸟语花香,遍地都是能吃能用的小玩意儿。不用一直喂那些成本高昂的饲料了,野草经常换着季长,随便砍一篓子回来就能解决对付好长时间。最可喜的是,地还变得越来越肥了,手一握,能拧出一把油……
    其实程冬至没有把话说全。这些野果野草带来的好处是隐藏的而巨大的,将来还会给大家更多的馈赠。不过惊喜这个东西还是得慢慢儿地一个个来比较好,一下子爆太多也会撑坏人的胃口,后头就没什么劲儿了。
    除了大美二丽和程冬至以外,其他人都组队去埋种子去了,就连蔡鹏程的两个小弟弟也不例外,兴高采烈地带着草帽做活儿,比过家家还高兴。
    大美和二丽也没闲着。她们从早到晚地忙,洗衣服做饭,缝补洗刷,顺带着喂猪喂鸡鸭,像个陀螺似的转一天,不比下地的人要轻松到哪儿去。
    即便是累到回屋后沾床就入梦乡,他们也不觉得自己有多苦,反而还充满了干劲与满足。
    忙点儿咋了?做做事,出出汗,吃啥啥香,睡哪哪香!比起那些充满了危险还吃不饱的开荒团,他们已经足够快活了,每天不但能吃饱,还能吃好!
    自打来角上,程冬至就为了大家的生活起居操碎了心,处处都想得很周到。
    如今地里还没开始长粮,她就从外头一车车地运进来,堆在之前放羊毛的那几个仓库里,满满当当的,每天都按照吃饱的分量做,不许大美省。除了主食,她也尽可能地使大家的菜色丰富一些——院子里的新鲜瓜菜暂时还没长好,她就弄来菜干和干货,以及罐头粉条之类耐放好保存的东西,让大美变着花样给大家做饭。
    如今角上的伙食习惯基本固定下来了:为了方便好煮,一般早上吃大馒头咸菜就玉米粥,中午吃干饭,有时候吃馅饼和包子啥的来点儿新鲜劲;晚上吃面。半夜饿了也不要紧,每间屋子里都放着一个大篓子,篓子里装着几袋子备用的散称饼干,薄脆带芝麻的那种,吃完了随时补满,谁都不用抢。
    一个星期打一次牙祭。要么是程冬至去弄些肉回来煮一大锅吃个痛快;要么炖一大锅从渔民手里弄来的海鱼,在海边这个比肉好弄,总之是得带油水的,不然人干活儿都没劲。除了这个固定的“节日”,有时候程冬至心血来潮了也会用“土烤箱”做一些简单的蛋糕面包给大家吃,虽然样子不敢恭维,可好歹有面有蛋有糖有油的,没人觉得不好吃,一个个都赞不绝口。
    种子全部弄完的时候已经是深秋了,天气凉了下来,白天也变短了。
    有些长得快的野草已经迫不及待地冒出了头,虽然还只是些试探性的嫩芽芽,颜色也不甚惹眼,却也让角上多了许多生气。猛地一看,就像一个男人几天没刮脸冒出了点儿小胡茬一样。
    种子撒完就不用管了。大家闷头结结实实地睡了几天,睡了个天昏地暗,醒来又是一个个生龙活虎的棒小伙子。
    “大姐,这是啥?”
    宋二马觉得程冬至真不愧是他大姐,主意一出又一出的。这不种子的事儿才弄完,她又运回了几大车不知道是啥东西,从其中露出来的一角里,看着仿佛还有木板子之类的材料。
    “芦苇叶和薄木板,还有些锤子斧头锯子啥的之类工具。”
    宋二马已经期待地搓起了手:“这是要干啥呢?盖房子?编席子?”
    “都不是。现在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楚,我先让阿则试着做两个样品出来,你们到时候学着做就行了。”
    “成!”
    阿则看了看车里的东西,程冬至还没来得及给他看自己画的图纸,他就转过身来,问:“姐,你这是要做芦苇编笼和木板窝吗?”
    程冬至愣住了,大家也都愣住了。
    其他人楞,是不知道阿则说的是什么东西,和这些材料又有什么关系。
    程冬至楞,是她觉得头一次发现阿则竟然这么聪明,聪明到有点儿可怕的地步。
    她明明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透露,居然就叫他给猜得八.九不离十了!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小天使捉虫,已修改
    第159章
    程冬至看着阿则的眼睛, 半天竟然想不出该说的话。
    他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说的话有多么让人惊讶, 就是很寻常地应对着程冬至的目光,除了询问并没有其他情绪。
    程冬至把图纸掏出来, 递给阿则看,有点结巴地问:“这个……你, 你能做吗?”
    阿则看了几眼:“木板的能做, 芦苇叶那个不太熟, 我先试试。”
    说着, 就拿着图纸往材料那边去了。
    程冬至和其他人互相看看,她无可奈何地笑了。
    事实证明, 阿则是一个太谦虚的孩子。他所说的“不太熟”,竟然就是研究尝试了一段时间后, 很快就编出了一个十分精巧结实的小巧开口笼。要不是程冬至是全程看着他做的,她都以为是去集市上找那种熟练的老手直接现买的呢。
    不太熟的尚且如此出色, 就更别提他说“能做”的了。
    阿则把木板窝做好后,程冬至爱不释手地看了好一阵子,忽然舍不得把他做的这个放草地那边去:“阿则,以后你要是有空的话给我做点儿小东西好不好?”
    “好。”
    在两个样品的示范下,开荒团很快就掀起了做手工的热潮。就连负责家务的大美二丽她们也会趁空编几个笼子玩, 既打发时间又能帮忙, 还有趣儿!
    程冬至没有参与这个手工活儿,她负责出去拖材料。一趟又一趟的,不仅堆满了院子里和空出来的仓库,角口那边一排仓库也填满了。
    一是要做的木板窝和笼子太多, 二是这些材料以后也很用得着。芦苇叶可真是个宝!可以做席子,做鞋包,做蒸窝窝头的扁屉……放久了还能用来引火烧造啥的。木板就更不用说了,这种百搭建材啥时候都能用得上,不愁没地方使。
    不知不觉间,第一场小雪飘落了下来,大家来这个角上也差不多快一年了。
    所有人都觉得,时间过得真快啊!
    在这种算是与世隔绝的小天地里,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身处其中的时候还觉得时间过得很慢;意识到的时候,时间又从指缝里溜走了。
    角上的冬天潮冷潮冷的,潮冷到蔡鹏程开玩笑般提议做几个土炕,没想到这个建议居然得到了绝大部分的支持,大家都撺掇着他试试动手弄弄看。在这种天气,睡上热乎乎的炕是多美的享受啊!别的不说,炕的热力还能把房间里的寒气与潮气烘干,别提多舒爽了。
    蔡鹏程苦笑道:“我哪儿知道怎么做炕啊!阿则呢,你知道不?”
    阿则也摇摇头,蔡鹏程倒吸一口气:“居然还有你不知道的事!”
    程冬至笑:“他不知道的多了去呢,你当他是啥都知道的神仙啊!不过还真别说,这边儿靠海,冷天的时候,我晚上睡觉骨头缝子里都是黏答答冷飕飕的,真怕以后年纪大了有老寒腿啊。”
    阿则说:“我记得我房里好像有本书写到过这个,等我回去看看。”
    程冬至眼睛顿时亮了:“真的啊?那你赶紧地琢磨琢磨,要是能行的话,帮我做一个!”
    蔡鹏程撇撇嘴,扭了扭脖子,和个小姑娘闹别扭似的瞅着阿则:“我是看出来了,这孩子眼里就只有他姐!以后咱们有啥事儿了就让菩萨说说,保准能解决了!我咋就没有这样一个弟弟呢?”
    程冬至得意又骄傲:“这不废话吗,我弟不护着我护谁啊,你家四个弟弟妹妹对你也不差,别尽瞅着人家家里的眼热!”
    大美和二丽都拿了拳头捶蔡鹏程,力气不大和按摩似的,蔡鹏程却故意装作一副苦相叫嚷着:“唉哟,唉哟,快要把我打死了!小姑奶奶们,我错了!”
    大家被蔡鹏程滑稽的表情逗得前仰后合,阿则没怎么笑。不过,过了一会儿后,他也笑了。
    吃完晚饭后,程冬至随着阿则去了他的房间里。
    猴子他们练过几次手后,又请教了一下角外的行家,硬是又搭出了好些个砖木屋,这样一来住处越发宽松了,俩人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单独房间。程冬至不是不喜欢大美二丽她们,主要是有些事情需要避开人做,所以就搬出来了,俩小姑娘住得也能更宽敞舒服点儿。
    程冬至和阿则俩房间就在隔壁,平时很方便,就像一个家里的两个相邻的房间一样。
    阿则一个人独居后,布置房间的天分和审美水平就显现出来了。有时候程冬至怎么都弄不懂,明明是差不多的家具,差不多的装饰品,为啥他一摆弄就显得格外有情调氛围,自己的就像一个普通的乡下木屋呢?
    阿则去找那本书,程冬至坐在他的椅子上,出神地打量着他的房间。
    明明已经来过无数次,可每次来都有不同的发现。阿则真的是把他的一些习惯发挥到了极致,不但收拾得一尘不染,还会根据季节的变化微微改动屋内的装饰,从细节处体现非常不俗的美丽,不张扬且令人很舒服的那种。比如这个他自己做的土瓶,里面就是随便插了几根略修剪过的枯树枝,偏偏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味道。
    要是让程冬至来弄,是无论如何都弄不成这样的感觉的。她只会把开得热热闹闹的花塞满整个土瓶,满到要漫出去的那种,充满了粗俗而饱满的喜悦。说花其实都是抬举她了,其实她更愿意往里头塞带着果子的那种树枝,不但好看喜气洋洋,还能摘下来吃,多好啊!
    就在程冬至胡思乱想的时候,阿则找到书了,拿过来给她看。
    程冬至看了几页,发现很难看懂,就果断地把这玩意儿还给了他,语重心长:“你好好研究去,等你琢磨出来了,就暂时不用去干其他活儿了,帮忙给大家的屋子里都弄上炕,不用急,慢慢来也行。这么多人,又都是省城那边儿过来的,就我一个人睡炕的话有点儿不好意思。”
    阿则笑:“嗯,我知道,姐你放心。”
    程冬至看着懂事的阿则,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心中的满足之情,伸出手想揉揉他的脑袋,却尴尬地发现自己好像得站起来踮脚尖才行。
    阿则看懂了她的尴尬,主动地半跪了下来,仰脸看着她。这样一来,他的高度就可以随便揉脑袋了。
    程冬至几乎要“嗷儿”一声出来!
    这么可爱的孩子,真像个大金毛哇!
    唉,要是他一直这么大就好了。再过几年,肯定是不能这么揉他了。趁现在揉个够。
    做好的木板窝与芦苇笼越积攒越多,几乎要把最后一间仓库也给占满了。程冬至看了看数目,觉得够了,叫大家别弄了,准备着过年!
    这是大家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聚在一起块儿过年,并且没有其他外人在旁边盯着,就没必要缩手缩脚的顾忌什么。程冬至决定了,她得开卡车“出去”几趟,多运些年货回来,让辛劳了一年的大家好好休息休息,娱乐放松一下。
    就在她满载而归的时候,宋二马给她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大姐,咱们今年过年的时候能杀自家养的猪吗?”
    程冬至愣了。
    虽然当初把猪崽子交给他们的时候,她就想过这个问题,不过没想出来答案,后来事情一多就忘记了,由着那几个小猪崽子胡吃海喝长肉。
    她提供的饲料是不含激素的,纯粹营养好成分好,这几头猪都长到可以出栏的重量了。
    杀一头猪吃没什么,理所应当,过年嘛。可问题是,谁来杀猪呢?
    程冬至问了这个更有意义的问题,没人敢举手。
    这回,甚至没人把求助和希冀的目光看向阿则了,因为谁也不觉得白白净净的阿则会和这种事扯上关系,说不出为什么。就是……感觉那画面挺奇怪的!
    杀猪不比造房子打木板和种地,是一种需要技术和心理素质的活儿。
    程冬至和大家一样,直接忽略了阿则这个选项,忧愁地看着圈里几头只顾着哼哼不知道大难临头的肥猪。
    蔡鹏程试探着说:“要不,去请角上的人?”
    程冬至摇了摇头。
    大家知道她摇头的原因,齐齐叹了口气。蔡鹏程也觉得自己提了一个很蠢的建议,轻轻地拍了一下自己的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