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1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收完黄金薯的那天,晚饭十分丰盛。
    烤黄金薯,切生薯片,黄金薯粥,薯块烧兔子肉……
    生的黄金薯口感十分脆甜清爽,简直接近高甜度的水果,弄熟了吃后更是软糯香甜,烧兔肉也别有风味。再加上这是大家劳动的果实,吃在嘴里,心里的幸福感更上一层楼了。
    “大姐,这黄金薯,咱们每人能带多少回去啊?”宋二马壮着胆子问。
    他有预感,这弄熟的黄金薯姥姥和姥爷肯定爱吃!老人家谁不爱吃口软的甜的?
    “这薯能种两季,以后怕是要堆起来,就先一人带三百斤回去。咋说这也是你们头一次种出来的粮,和家里人好好分享分享!”
    三百斤!这几乎是一个成年人一年左右的口粮了,要是带回去不知道能给家里省多少!
    虽然嘴上没说什么,可大家心里头都默默地记住了这件事。如果说一开始来大家各有目的动机的话,这次大家是真的决定死心塌地跟着程冬至混了。她说的没错:跟着她可能会吃苦,但绝对不会吃亏!她和大哥是一号儿的仗义人!
    回去的顺序由抽签决定,毕竟加上兔子肉和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回去的行李差不多有四五百斤了,得开着卡车回才行。一个卡车两个人刚好,先回其中一个的家里,住几天后再回另外一个家里,然后回角上来!
    宋二马和小六子被分到了一组,因为他俩家里人住得近,就隔一个村儿,还能各自回家多住上几天。想着小六子比自己小挺多,宋二马就发挥了做哥的风格,先把他送到了家里。
    “舅,舅娘,我回来啦!”小六子悄悄喊窗户,没多久一对夫妇就点着灯出来了,看到他后十分高兴。
    小六子的遭遇和宋二马有点类似,他娘死了,爹没死,可后妈的拳头比云后的日头还狠,他在家里立不住。要不是这些年舅舅和舅娘给他吃的穿的,说不定他早就冻死饿死在哪个街头巷尾了。
    “你咋回了呢?不是去开荒了吗!”小六子的舅娘笑着问。
    “放假了!你们快来看看,我给你们带回了啥?”
    “你这孩子,自己苦溜溜的,还带啥东西?人回来就不错。”
    “放心,那里自留地多,能吃饱!”
    “这都是啥呀?我看看。哎呀妈呀,咋这么多红……”小六子舅后面一句话被自己媳妇捂回去了,大概是不能惊动邻居。小六子的表弟表妹也醒了,过来抱着小六子不松手,一口一个哥地叫。
    趁着小六子抱着俩弟妹亲香的时候,宋二马帮着把东西一样样地给搬到了小六子舅家里。门关上了,小六子舅夫妇激动不已地特地点了两盏灯,好看清这些东西具体是些什么。
    黄金薯,兔子肉,还有些茄子萝卜腌鸭蛋腌鸡蛋啥的满满当当装了一大袋,总共是五袋。
    小六子他舅话都不会说了,点着了烟管儿冷静冷静。小六子舅娘眼睛红了,声音也哑了:“小六,你这傻驴子!自己肯定都舍不得吃,攒下这么老些带回来,你也不怕你在地里头饿昏了!咱们留一些就行,其他的你还是带回去!”
    离今年分粮还有一段日子,家里已经断了顿。前些时她回娘家去借粮,没敢大开口,只敢借几斤杂合面兑点儿糊糊撑一撑,等队里发粮了一定还。娘家所在的大队收成好,今年提前分了粮正是充裕的时候,俩外孙眼睛都饿绿了,可她狠心的爹娘却一点儿都不肯借,说的话还特别难听。
    “你家俩娃饿,我家孙儿就不饿了?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你不说往家里带点啥回来,还舔着个脸借粮?不孝顺的东西,滚滚滚!”
    正心灰意冷的时候,没想到小六子带了这么老些吃的回来,让人既感动又难过!
    小六子情真意切地说:“舅,舅娘,我娘死得早,爹和死了差不多,你们就是我的爹娘!以前我老吃你们家的饭,现在我长大了能挣吃的了,该你们吃我的了!”
    一家子人抱在一块儿哭成了一团,宋二马没好意思惊动这感人的一幕,悄悄地出去了。
    他之前早就就和小六子约好,这个时候也不用特地辞别,直接开着车回了姥姥姥爷的村子。
    两位老人现在都下不得地,只能做些轻省活儿,平常全靠宋二马寄回去的钱粮过活。自打跟了程冬至倒货后,宋二马手里宽松,俩老人身上衣服不破了,脸上也挂了肉,是村子里备受羡慕的对象。都说他们这个外孙一点儿也不外,比亲孙子还孝顺呢!
    说来也是奇怪。平常这个点儿两位老人早歇下了,今儿不但没歇,屋里头亮着煤油灯,门居然还是虚掩着的,从里头漏出一丝光。
    这是咋回事?难道家里有客吗?
    宋二马停了车,带着疑虑走进了屋里……
    第166章
    “谁呀?”
    他推开门的时候, 就听见了姥姥熟悉而亲切的声音。
    “姥, 姥爷, 是我!”
    “哎!!还真是, 真是灵了!!”
    原来,两个老人昨夜做了个梦,梦中宋二马骑着一条金色的大鱼回来看他们了。俩老人新思想贯彻的不够, 对这个梦很在意,不知道是吉是凶,就这样点着灯等着看看, 没想到居然把二马给盼回来了!
    两位老人都欢喜得直流泪, 不住地拿手把宋二马的脸摸了又摸,宋二马只是黑了点儿, 并没有瘦还壮了不少,可他们坚持说他瘦了,心疼得不行。
    宋二马借着灯光把两位老人看了看, 又提着灯看了看家里,心里才安定了下来。还好, 俩人精神还算不错,家里也还干净, 看来在他不在省城这边的时候, 二老没生过啥大病!
    宋二马把黄金薯拿出来放灶里烤了, 切好了吹吹端给俩老人尝。果然,姥姥和姥爷都十分喜欢这个东西,扁着嘴慢慢儿地嚼, 眼睛都眯起来了。
    “这红薯真甜啊,咋这么甜呢?”
    “还软和,我就喜欢沙瓤儿的,槽牙子没了吃起来舒服。”
    宋二马笑呵呵地看着两位老人吃黄金薯:“要是喜欢,以后我经常给你们捎回来!咱们角上可是个好地方,不缺吃的!”
    说着,宋二马绘声绘色地向两位老人描述了望天角上的丰饶境况,两位老人都听呆了,连黄金薯都忘记吃了。
    “这么好?随随便便就能吃着肥兔子?”
    “那可不?这次我给带了不少兔肉干回来,还有三对儿活兔子呢!我给你俩做兔头吃!”
    “好,好,我好些年没吃着兔头了!”
    “对了,您俩可别声张!说其他的可以,别说咱们那里吃得特别饱,就说有兔子有红薯,得啦!”
    有兔子和红薯不是啥稀奇事,很多地方都有。
    “好,好,放心,咱们还没老糊涂!这一说吃得特别饱,不就都来借粮啦?”
    “是,姥你真聪明!”
    一小二老聊了许久许久的天,两位老人谈到大家都对他们挺照顾,尤其是村子里新来的一个下乡的后生,家里好像挺不一般的,看着像个书呆子,实际上很懂得照料牲畜,上次家里的几个鸡发瘟,多亏他帮忙想法子给保住了,等等。
    次日一大早,宋二马拿了些腌蛋和兔肉干啥的,给姥姥姥爷家的左邻右舍送去了。
    他不能常回家看望两位老人,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平常还得这几户人家帮忙照应照应。老人年纪大了总会有些跌跤啥意外,没有个邻居帮忙是真不便。
    宋二马在邻里之间的名声一向很好,小伙子有文化是个高中生,能挣钱,还孝顺!要不是下了乡不知道啥时候回来,好几家都想把自己的闺女嫁给他呢。
    再加上他拿的这些在眼下算得上是很重的礼,大家都忙不迭地推辞,实在推不过只好小心翼翼地收下了,抢着倒水给他喝。
    宋二马说:“我不在村儿里的时候,姥姥和姥爷就麻烦你们帮忙照看一下了,等我从那边回来了,一定忘不了你们的恩。”
    “这话咋说的,这么多年的老乡亲了,照看照看不是该的吗!”
    大家聊着聊着,话题不知咋的又扯到那个下乡的知青身上去了。
    “那小伙子人真不错!平常看着呆呆的,没想到居然挺能摆弄猪牛啥的,鸡也会看,还会种花儿和果树呢。”
    “他家里好像是啥干部来着?咋干部家的孩子也会这些玩意儿啊。”
    “这你就不懂了,人家摆弄牲畜是当耍子玩儿的,那叫逗趣儿,和咱们混饭吃不一样。”
    “说的也是!”
    宋二马被说得好奇了起来,这到底是个什么人物啊,咋听起来怪有意思的呢?
    想到这个知青对姥姥姥爷也算是帮过忙,宋二马干脆也拿着点东西去找他道个谢了,顺便瞅瞅是个啥人。
    大家口中的书呆子叫赵敬伦,带着一副厚厚的眼镜儿,头发略长乱如杂草,身材有些单薄,可看起来不招人厌,一直笑嘻嘻的,像个脑子不太好的人。
    宋二马表明自己的来意后,赵敬伦连连摆手:“这是小事,我该做的。礼太重了,我不能收。”
    东西他不肯收,笑嘻嘻地扛着锄头走了。
    宋二马看着他的背影,感慨:真是个好人啊!这年头还有人肯不要肉干,真不容易!
    尽管舍不得二老,时间差不多到了后,宋二马还是狠狠心上车了。
    临走之前,他特地检查了一下家里的粮袋子,又检查了一下他上次走时留给二老的粮票。程冬至当初给他们的大红包,他一分钱都没自个儿留,和平时攒的粮票一起全给两位老人了,以防要用着的时候。俩老人过得很省检,到现在为止居然才花了五十多块,还是买杂合面的时候花的。
    “姥,姥爷,我走啦!钱别省,越省越不值钱!”
    “咳,知道啦!下次啥时候回来啊?”
    “还不知道,我尽快!”
    老人舍不得,可他们都知道这不能留,得笑着送他离开村子里。等看不到二马那辆威风凛凛的大卡车了,两位老人不住地抹泪。
    大家基本都回去过探亲了,程冬至见角上这边没有什么太要紧需要看着的事情,终于自己也踏上了回省城的路。
    之前王春枝生孩子的时候她去看过一次,后来事情一多一忙就再机会再去看了。不知道她的小外甥女爱宝长成啥样儿了呢?
    程冬至作为开荒团的团长,额外地享有一个“特权”——一人独占一辆卡车,车上满满当当载着的都是东西。为了不引人注目,她在上面盖了麻布袋子,还故意露出了些晒过的薯藤,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送饲料去城里了。
    黄金薯收获过后,满地里的藤叶都是宝,稍微处理一下就可以供养着的那些猪冬天吃个美,是很难得的储青好饲料。
    爱宝已经满一岁了,托她小姨的福,从来没有缺过奶水喝,长得白白胖胖的。
    王春枝已经不在纺织厂食堂里做事了,高家给她在高爱国的厂子里找了个事儿做,虽然暂时还是临时工,可过一两年就能转正,平常回家啥的也近,方便。
    这天,王春枝才下班回家,才进楼道里就听到爱宝响亮的咯咯声,仿佛十分高兴。
    这是咋回事儿,家里来人了?
    小姑奶奶是个人来疯,平常看到他们夫妻俩都是宠辱不惊的平静脸,只有家里来喜欢的客人了才会笑得这么开心。
    王春枝打开门,当她看清椅子上坐着的是谁后,惊喜地嚷嚷得比爱宝还响亮:“妹儿,你回来啦!!”
    第167章
    “哎, 才回的!姐你咋瘦了?”
    “咋瘦了?还不是你抱着的那个给折腾的!整宿整宿地闹, 白天我去上班倒是睡得雷打不动的!今天是你来,平常还要接着睡呢。人家都说七.八岁来狗也嫌, 现在就皮得不得了, 以后可咋办哦!”尽管嘴上如此抱怨着, 可王春枝的神情显然都是对这个小闺女满满的爱意。
    “爱宝, 你妈说你皮呢,你皮不皮呀?”程冬至逗爱宝。
    爱宝哪里听得懂她的话, 依旧是一阵惊天动地地咯咯大笑,胖乎乎的小爪子紧紧拽着程冬至的袖子, 口水直滴在她衣服上。
    高爱国忙接过爱宝,他怕程冬至抱久了胳膊酸:“你姐回来了, 你俩好好说说话, 我给爱宝去洗个澡。”
    “你洗快着点儿,现在天凉!”王春枝叮嘱。
    “放心, 肯定凉不着咱爱宝!”
    王春枝把东西都放了,捏捏程冬至的手背, 又仔细端详了一阵她的脸, 点点头:“还成,没黑瘦得太厉害!最近那边儿咋样了?”
    “挺好, 你看那屋子里堆的那些东西,都是角上弄来的。”程冬至指了指小房。这个房是平时备着来亲戚客人的时候睡的,今天她把卡车开过来的时候,高爱国很是被吓了一跳, 客厅里实在放不下去,只好把这间房给腾出来了。
    “你又带啥来了?”王春枝推开小房的门,被里面的东西吓得差点倒退几步踩到程冬至的脚!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