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1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179章
    刘金玲留了个心眼, 并没有一口气把那些红薯都交出去, 而是先交了三千斤,其他的先暂时捏在手里。这些红薯是她的底气和后盾, 一口气全交出去了, 对方过河拆桥咋办?
    更重要的是, 这些年的窘迫让她好久没回娘家了,好不容易手里有了点东西,也有了工作,咋能不回去照顾照顾娘家人呢?之前那是没办法呀。再者,说出来也让他们骄傲骄傲——她刘金玲生了这样出息的闺女!刘家的风水好, 尽能生能干女儿!
    当然,刘金玲知道自己小女儿不待见她姥家,所以这些想法没有说出口,而是打算等得空了再悄悄回去。王卫国那边也最好不告诉, 他吃了王老太那次的大亏后有些神经兮兮的,听不得孝顺顾家啥的之类话。
    可事情就是这么巧。刘金玲还没来得及回娘家, 刘双喜就主动上门了!
    刘双喜前两年和她妈一起来过一回,是为了找工作的事情, 发现刘金玲已经没能耐到这种事都解决不了后失望地走了,后头两家的交往就有些不咸不淡,同在省城的刘栓子更是从来没有主动上门看过自己的大姐和大姐夫。刘金玲并没有因此寒心,反而还觉得怪对不住双喜的,心里有点愧疚。这次见她主动上门,十分欢喜, 忙不迭地帮忙接行李裹儿:“现在乡下正忙着呢,咋有空过来了?”
    刘双喜的神情有些淡淡的,然而说出来的话还算是过得去:“好些年没上来了,奶让我没事多和几个姑走动走动,不然以后结婚嫁人了就更疏远了,那多生分啊。”
    刘金玲听到这话心里头一暖,紧紧地握住刘双喜的手,感慨道:“可不是吗?时间过得真快呀,以前还不觉得,这人一到了一个年纪,那日子就和眨眼似的呼嗖呼嗖地过去了!闪不知的,你已经出落成一个这么漂亮的大姑娘啦。”
    刘金玲不说这个还好,一说这个,刘双喜的神色就变了,半晌才勉强笑道:“大姑你就知道哄我,我哪里赶得上春枝儿姐和冬枝儿妹一半漂亮?天天在乡下苦得灰头土脸的,还没嫁人就成黄脸婆了。哪像她们,福气好……”
    刘双喜这话并不是自谦。虽然她还没见着那俩姐妹,可她闭着眼睛也能想出来。这城里的生活,能和刘家村比吗?
    常年的辛苦劳作和营养不良让她原本白皙的皮肤变差了略带粗糙的菜色,清秀的脸也因为瘦削而颧骨凸起,显得有些刻薄尖锐起来。
    如果一开始就和其他乡下女孩儿没有什么区别,倒也罢了,至少还能和其他人一样按部就班地劳作,结婚,生子,平平稳稳地度过一生。
    可偏偏刘双喜从小就生得有那么几分秀丽,又因为几位姑姑的原因过了几年娇气日子,心里头生出了点儿野望,总觉得自己和其他人不一样,一定能飞上枝头变凤凰。
    尤其是刘栓子成了省城的一名工人后,刘双喜更是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每天夜里做梦都是大姑把她带到省城去读书了,然后找了个好工作,嫁了个刘家村所有姑娘都不敢奢想的好男人,然后生儿育女,每年逢年过节的时候打扮打扮,顶好是坐个小车回村子里,耀武扬威……
    可刘双喜的人生最巅峰时期就停留在了刘栓子进城这件事上,越往后,她的日子就过得越坏了。
    起初刘金玲满口答应把她弄省城去读书,可后来拖了许久许久,直到她的年龄完全不适合念中学了,才勉强把刘住根给弄到省城去读书,而且还是借读,没有学籍,读完就要回来的那种。
    失望过后,她安慰自己:不能读书也就算了,女孩子读那么多书也不好,能找个省城里的工作就行!
    可刘金玲又让她失望了一次,工作的事情老早就答应,可一直都没给信儿。等忍不住了一问一催,好,她自己的工作都没了,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即便是如此,她还是抱着点希望,婉转地托自己母亲给刘金玲带话,让她帮忙在王卫国的厂子里找个条件好的年轻人介绍介绍,虽然她学历不高也没城里户口,可至少年轻漂亮身体也健康,这就是她最大的资本。只要对方条件好,哪怕不那么年轻,她也肯。都说女人结婚是第二次投胎,她第一次没投到好地方,这第二次机会怎么地也要给抓住了。
    刘金玲倒是诚心诚意地替她打听留心着,由于是自己嫡亲的侄女儿,她选侄女婿的条件比选驸马还严苛,不肯让稍微差一点儿的把刘双喜给埋没了。于是,条件不行的她看不上,条件好的听说刘双喜只是个乡下户口后除了年轻好看没别的优点后,连人都不肯见一面就婉拒了,耽误了好些时都没找出个合适的人。
    刘双喜和她妈赵红不知道刘金玲辛苦奔跑打听的事情,见这么久没消息,还以为对方心肠变了,不肯出力卖好儿了,背地里没少翻来覆去地埋怨刘金玲。
    倒是刘老太对自己的女儿十分了解,没有产生她们那样的误会:“金玲不是这样的人,她现在不比以往,说话顶啥用?不是我说,双喜你还是趁现在多学学做家里活儿,找个老实肯干的过日子。”
    刘老太嘴上说得好听,说是叫刘双喜做家里活儿,到后来渐渐的连地里的活儿都要她去做了,一切都发生得那么突兀又理所当然——住根在省城借读,处处花销大,你一个做姐的不想着法子减轻家里负担,那还是个人吗?
    赵红再怎么心疼女儿,一旦涉及到儿子那也是要靠边的。刘老太和她分析得很清楚:双喜这孩子,没有那个做人上人的命,趁早把心思歇了。这些年,咱们也对得住她!有在她身上瞎琢磨的功夫,还不如多省点钱给住根,让他吃好喝好点儿,别把人都给饿偻了,学习学习不行,工作工作也不行。将来咱们几个女人,还不是得靠他风光享福吗?
    就这样,一个原本娇养着的姑娘褪去了曾经优越生活而养成的水色,和其他普普通通的乡下女孩儿似乎也没什么分别了。这个落差折磨了刘双喜很久,她看出来刘家人是不会再给她什么帮助了,便决定破釜沉舟,来刘金玲这里最后再试一试。这次来并不是刘老太的主意,她编造了几个并不高明的理由,把两边都给骗住了。
    刘金玲现在再怎么落魄,那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总比刘家那几个强。
    再说了,即便没碰着也没什么关系。她往后这日子再坏还能更坏到哪儿去吗?不能!所以还有啥不来的理由呢?
    刘金玲被刘双喜的话说得一愣,一向能言善道的她竟然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自己的侄女儿。
    刘双喜咬住嘴唇,竭力克制着内心翻滚着的这些想法,挤出一个带着点渴求热切的笑:“大姑,你这里忙不忙?好些时没见着你了,我怪欠你的!”
    刘金玲听出了刘双喜的潜台词,笑着说:“不忙不忙,你多住几天,正好你冬枝儿妹也在,你俩好好亲香亲香!她去你春枝儿姐那了,估摸着晚上才回来呢。”
    听见冬枝儿居然也在,刘双喜的脸色顿时僵了降,但很快就又挤出笑容:“那真好,我也可欠她了呢!”
    刘金玲见刘双喜着实憔悴了不少,既心疼又唏嘘,忙招呼她先做着好好休息休息,自己去厨下忙开了。由于刘双喜来得突然,刘金玲没来得及去准备菜,只好用家里现有的食材准备。好在程冬至带回来的不止红薯,还有许多其他东西,刘金玲的厨艺本来就高超,没多久就麻利地端上了热乎乎的几样吃食,热情地不住地劝刘双喜多吃点儿。
    “你大姑这儿就和你自个儿家似的,别拘着,多吃点!”
    刘双喜本不想露出八辈子没吃饱的馋相,可眼前的饭菜实在是太诱人了,渐渐的她开始控制不住自己的筷子,几乎整张脸闷在了饭碗里,狼吞虎咽的。不但就着菜狠扒下了两大海碗苞米饭,还把几个豌豆面儿馍全沾着汤吃了。那可是结实得不行的豌豆面儿馍啊,成年男人都要嚼好久才能咽下去的实心子馍馍!
    刘金玲看得心惊胆战的,心疼不已地看着刘双喜,这孩子,得是遭了多少罪哇?
    眼见着刘双喜快要把桌上的东西吃尽了,刘金玲果断地起身去厨下又炒了一盘子鸡蛋,蒸了几个饼,拿到了刘双喜面前。这孩子吃不吃得下去是一回事,她这个做大姑的,咋说也不能叫侄女儿来吃的第一顿饭就见底儿了,回去要是让弟媳知道了岂不是心里头会有想法?
    刘金玲一边看着刘双喜吃,一边和她聊着天,说着些家里的近况。就在刘双喜吃得浑身是汗的时候,门开了,程冬至回来了。
    “你今儿咋回这么早哇!”刘金玲惊喜不已。
    “大姐家里来客了,我看坐不下就先回来了。这是?”
    不是她有意让对方出丑,实在是太长时间没见了,再加上对方的变化有点大,她一下子没想起来这号人物。
    刘双喜顿了顿,笑:“是我,我是你双喜姐!好些年没见了,你都认不出来我了。”
    程冬至恍然大悟,笑着说:“原来是双喜姐啊,是好长时间没见了,姥她身体还康健不?”
    “挺好的,就是后槽牙有些松,其他啥毛病都没有,硬硬朗朗的。”
    两人都是成年人了,自然知道该怎么寒暄起来不至于冷场,气氛乍一看倒也还算融洽正常。
    刘双喜一边回答程冬至的问题,一边不住地朝程冬至身上打量,越看心里头越酸涩苦楚。
    她自认为自己的“苗儿”不比程冬至的差,可现在两个人这样面对面地坐着,简直就像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把她的憔悴和寒酸衬托得无比生动明显。
    程冬至扎了个马尾辫,身上穿着一套颜色不甚显眼但是做工很结实细致的袄裤,一看就知道是好料子。这些也就算了,最让刘双喜嫉妒的还属她的皮肤,白白嫩嫩的,尤其是那一双手!
    不仅手看着精致白皙,指甲修剪得齐齐整整,连指甲盖儿都是莹润的,一点脏污劈裂都没有。这一看就是从来不咋做重活儿的,说不定连碗都不洗,大姑还说她去乡下开荒受苦了,屁!开荒受苦的人能有这么一双嫩手?
    其实这一点是刘双喜冤枉程冬至了,她在角上干活儿虽少,却也是会做辛苦活儿的,之所以皮肤保养得这么好是因为继承了王卫国的白嫩基因,再加上每天都会注意用清洁保湿和防晒,时不时涂系统特制高级护肤品,偶尔得空了还会做个全身护理,才会有这种效果。
    刘双喜在打量程冬至的时候,程冬至也下意识地打量了起了她。
    以前她对这个表姐的印象不算很好,现在忽然看到她这个样子,一下子说不出来是什么感受。
    刘双喜剪了短发,原本还算白净的皮肤变得很暗沉粗糙了,身上穿着的也是又旧又起线头不知道什么布料的衣服,改变最明显的还是她看人的眼神。以前充满着高高在上的优越感,现在却充满了难以言述的自卑和阴沉,时不时还会长出牙来咬人一口那种。
    虽然这一切并不是拜程冬至所赐,可她还是多少有些唏嘘。
    “冬枝儿,你双喜姐在咱们家住几天,你和她挤一挤,行不?”刘金玲略微带着讨好地问。
    “别啊,双喜姐难得来咱们家,咋好意思让她和我挤啊?我就睡那个小绷子床,不碍事儿。”
    刘金玲松了口气,眼睛里放出欣慰的光:“行,我家冬枝儿长大了,知道让着姐妹了!”
    作者有话要说:  明日加更!
    第180章
    程冬至笑了笑, 她才不是让着刘双喜呢,纯粹是膈应和她挤一张床。都这么些年了, 刘双喜看人的眼神不但没有改善, 反而更加地让人不舒服。别说刘双喜了, 连和刘金玲挤着睡她都嫌不自在,这辈子程冬至就只愿意挨着大姐和太婆睡, 对了, 还有爱宝!
    小家伙越来越聪明了,明明平时见她的机会不多, 隔老长时间才去看一次, 没想到今天去的时候小家伙居然会口齿清晰地喊姨姨了!还知道亲香她,一口啃在了她的腮帮子上,口水滴滴答的。也没人在旁边教她提点她,咋就这么机灵?肯定是随大姐。
    虽然不待见刘双喜, 可程冬至并没有冷淡她,相反对她还不错。
    她带刘双喜去泡澡堂子, 逛街买衣服,吃馆子, 看电影……当然都是她付的钱。刘双喜全身上下就只有几毛钱,程冬至肯定不会让她买单,更何况刘双喜从头到尾都没有流露出一丝要买单的意思。
    同样是受程冬至盛情的款待, 刘双喜不像孙芽儿那样受宠若惊连连推辞,反而十分理所当然,理直气壮——她们家有钱!为啥不花?该的!
    并且, 刘双喜还不是很满足,觉得程冬至抠抠索索的,拿她当外人看。刘双喜难得来一次省城,刘金玲自然会带着她去看看王春枝,看着王春枝身上穿的用的,再看看程冬至给她买的那身新衣裳,居然只是普通的棉衬子劳动布,刘双喜嘴上不说什么,心里早就不满上了。
    可刘双喜的智商毕竟是要比王雪花高一个层次的,尽管心里头有所不满,可她并没有表现出来,反而尽力使自己笑吟吟的,一副感激的模样。
    她本来就是过来求她姑给她找事情做的,再加上听说刘金玲居然又有了一份体面的工作,这使她对刘金玲又产生了新的热情和崇拜。甭管对方一家子再怎么不地道,她现在也是有求于人,再怎么不高兴的事儿,咋地也得等到自己的事情办成后再算。
    这天,程冬至从外头回来,用草绳儿提着一大条草鱼回来了,笑嘻嘻地对刘金玲说:“今儿做鱼吃!”
    刘双喜顶喜欢吃鱼,看到这个也眼睛一亮。刘金玲喲了一声,小跑着赶过来诚惶诚恐地接过这条腮还在鼓动的鲜鱼,嗔道:“打哪儿弄来这么条大鱼的,这起码得有两斤多!”
    “不止,快三斤半了。是我一朋友从外地带过来的,用水桶装着的,给我的时候这鱼还蹦得挺有劲儿!”
    “哪个朋友啊?姓叶的那小子?”刘金玲挤了一下眼睛,笑嘻嘻的。
    “不是他。”程冬至问:“妈你会做酸菜鱼吗?”
    “咋地不会?等着瞧!”刘金玲觉得自己被质疑了,立即提着鱼去收拾了,决心要大显身手让女儿好好看清她的厨艺水平。程冬至看看离吃午饭时间还早,又不太愿意和刘双喜说那些假客气的套话,便对刘金玲说:“我再出去一趟,吃饭前回来!”
    “这都啥点儿了,马上就要吃饭了,你出去瞎逛啥?你双喜姐好不容易来一次,你就不能多陪陪她说话咋地?”刘金玲不满地刮着鱼鳞。
    “我拿鱼回来的时候看到有人在偷偷儿卖米捂熟柿子,难得碰着这机会,这不想给双喜姐买点儿水果吃吃吗?她来这么久,也没给她吃过啥像样的好东西。”程冬至的理由很充分,谦虚中带着长辈们喜欢的礼数。
    刘双喜忙笑:“抛费那钱做啥,我不吃柿子,别去了!”
    刘金玲很欣慰:“去!去!早点回来!”
    程冬至趁机一溜烟地出去了。
    刘双喜很高兴,今天既有鱼吃又有柿子吃,这一趟是来对了!
    更重要的是,她也很愿意看到冬枝儿此时出门,因为她有话想问刘金玲。
    刘双喜挨到刘金玲的身边,一边帮着她打下手,一边用活泼轻松的口气低声打探着:“姑,你刚刚说那姓叶的,是不是以前给咱冬枝儿妹送东西那人呀?”
    刘金玲笑:“可不是吗!”
    “这人还惦记着咱冬枝儿妹啊?那俩人是不是能……”她也挤了挤眼睛。
    刘金玲很得意。她年轻的时候喜欢卖弄自己的能耐,现在自己的能耐褪色了,便卖弄女儿的能耐。她要强惯了,很希望娘家人继续高看她一眼,嘴里的话难免有点飘,不太尽实:“咋会呢,人家是啥身份,咱家哪里般配得上哦!不过我瞧那小子对咱冬枝儿是真上心,从小到大都这么死心眼的不多见了,以后的事儿还真有点说不准!现在不是闹啥自由恋爱吗,说不定哪天一个不小心,俩人就成了呢?”
    刘双喜一怔,很快就非常欣慰又安心的笑了:“那太好了!冬枝儿要是能嫁到那种人家去,咱们刘家也能沾沾光哇。”
    刘金玲哈哈笑了:“放心,到时候肯定忘不了刘家人,咋说也是至亲的姥舅娘家人嘛。别说俩人成了,这俩人还没成,咱家好处就占了不少了!”
    刘双喜惊讶道:“啥好处?”
    刘金玲压低声音:“我听厂子里的人说了,你姑父这副厂长当初就和那叶家的熟人有点子牵扯在里头!这事儿也是听人说的,没啥证据,可我心里头觉得怕是差不离。本来嘛,虽然你姑父也是够格的人选,可够格的人选那么多,没有人帮忙介绍介绍的话,咋就那么巧偏偏轮到他头上呢?”
    刘双喜心里头翻滚不已,忍不住脱口而出:“既然这样,那姑你当年为啥不找叶家人帮我问问学校和工作的事儿?”
    刘金玲打从心底把刘双喜当至亲看,完全没有介意,反而遗憾道:“你还说呢,当初我咋没想过这法子了?特特地去找你冬枝儿妹牵线,结果人都没见到一面,上哪儿找人帮忙去。那时候不还没捅破窗户纸吗,我也是最近才知道你姑父的事儿是啥原因,要是早知道那小子还能帮忙这种事,我就让他帮我也找个工作了!”
    刘双喜心里头平气了一点儿,但还是有点怀疑:“那,姑你这个采购员的工作是咋来的?”
    刘金玲很想炫耀是女儿的功劳,可程冬至嘱咐过她叫她别招摇这事儿,便只好强行压在了心里头,拐个弯儿又秀了一把叶家的关系:“是我以前的一个院儿里做保姆的小姐妹帮的忙,这不你姑父副厂长咋来的事儿被人透了风,以前不来往的又亲热起来了,真是眼尖耳聪的。”
    刘双喜笑了笑:“那敢情好!姑你们家有了这样一个大贵人,以后干啥事都比别人少走弯路了。”
    刘金玲矜持地摇摇头:“谁知道以后咋回事儿呢!现在能享点儿福是一点儿,反正不吃亏!”
    刘双喜笑笑,低下头剥水盆里的菜梗子,半天却剥不干净几颗。
    临到吃午饭的点儿时,程冬至回来了,却是空着手的:“我找了好半天都没找着卖柿子那人,估计是走了。”
    刘金玲说:“买不着就算了,有鱼吃就行!赶紧洗手去。”
    “哎!”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