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7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若我不放呢?”
    “若我不放呢?”
    他陡然提了音量,一连问了两声,“纪姜,你忘了你在青州府衙前和我的约定了吗?”
    哦,还有那个约定啊。
    顾有悔挡在纪姜和宋简之间,提声道:“宋大人,你不要太过分了!”
    “有悔,你让开。”
    顾有悔扯住缰绳,“糊涂公主,你还在顾及他的感受,你睁大眼睛好好看看,他有半分体恤你吗?他如今妻妾成群,身在高位,掌控整个内阁大权,而公主你呢,你落得是个什么下场!他现在还有脸跟你提那什么狗屁的约定,他……”
    “别说了。”
    一瞬见,顾有悔有些无力,他无数次得想要带她走,带她脱离宋简身边的苦海,她都拒绝了,如今,纪姜终于主动要跟他离开,顾有悔实在不肯看她再受折磨。
    然而,无论周遭如何热闹,这白水河畔的春夜之中,却似乎还是只有纪姜与宋简两个人而已。其余的人,都被风吹成了沙和絮一般,莫名地消隐了。
    “你真还要我守那个约定吗?”
    纪姜轻轻声问宋简。
    其实也不是的,他只是真的没有其他的法子了。纪姜要离开他了,曾经那个在青州被他伤得遍体鳞伤也不曾怨恨她一声的女人要离开他了。他才陡然在一种无以言状的冰冷和空洞中明白过来,从前的“恨意”原来都是虚相。
    “我……”
    他想开口说些温柔的话,遮过将才那句胡言,然而他的话还没有说完,纪姜却向他伸出了一双手,细弱的手腕半遮在轻软的衣缎之中,仿若一握即断。
    “你若要我守那个约定,今日就将我绑回去!”
    一句话入耳,竟令宋简心痛难当。生怕在她眼前红眼,他忙仰起头来,漆黑的天幕在他头顶,春夜云薄,星移斗转皆清晰可见。
    他的肩膀不由自主地轻轻颤抖,纪姜喉咙里也发不出声音来了。
    两人一齐沉默,周遭也没有一个人敢发出声音来。
    良久,宋简才垂下头来,“纪姜,我再也不会折辱和伤害你。”
    他慢慢转过身,往后走了几步。“六年来,宋简和公主博弈无数回,从来不曾在你手中赢过半颗子,这回也一样,你要离开我,好……好……”
    他停顿下来。“纪姜,我尊重你。至于那个约定……”
    他吐出一口气,“我来守……你不需要再守了。”
    说完,他重新翻身上马。
    两人在火把跳跃的光影间遥遥相望。这一眼,似乎回到六年前的那个喜夜,他在半醉之中,撩起了她的喜帕,那时她初为人妇,眉眼之间是如雾气一般化不开的温柔。她没有宋简想象之中的公主威严,低垂着眉目,轻声对他道:“为妻之道,还请夫君日后不吝赐教。”
    在这一点上,她其实的确没有做得太好,可是这仍然不妨宋简,爱上她玲珑精致的那颗心。
    “纪姜。”
    他抑平语调,重新唤了她一声。
    “为臣之道,还望公主日后,不吝赐教。”
    说着,他在马上拱手弯腰,向她行过一礼,而后侧面对张乾道:“备船,送公主渡河。”
    “爷,这……”
    “照做。”
    所谓“临川当别”,恐怕真的是一句谶言。
    人们举着火把照亮纪姜登船的路,河上白浪翻滚,即便是在夜中,也发着青灰色水光。
    顾有悔牵马立在船头,船将离岸,一个东西却迎面向他打来,他抬手一把握住,低头看时,却见是那装着银锭子的锦囊。
    顾有悔抬起来,河岸边,垂柳招摇。宋简扬起的手还没有落下。
    第77章 母女
    天降磅礴的大雨。
    黄洞庭与李娥同撑一把伞侯在正云门前。宫门新涂过一层红漆, 小太监们撑着雨布在如的刀林般的大雨中立着。天暗地厉害。李娥伸长脖颈, 身子已经挪了一大半在伞外。黄洞庭将伞悄悄地往她那边撑去。
    “我说你候着吧,既说是今日入宫, 定是会过来的。”
    李娥没有回头,她手上带着绞银的镯子,这会儿正磕撞在门前的青石兽头雕上。一声一声, 伶仃悠扬地回荡在雨中。
    “说是入宫, 可你瞧瞧,若不是你与唐幸在这里杵着,殿下那还不成擅创宫门的疯妇人了。太后娘娘那边也连一声话都不能传, 咱们迎的是公主,可如今这光景……”
    黄洞庭一向说不过她,又知她是为纪姜不平,不好出言劝她, 只能尽力地把她的身子护入伞下。两人立了很久,天空中闷闷地响了一声雷。
    “怎么还不来。”
    “哪里能那么快,公主身子……哎……”
    李娥回过头来, “哎什么,你人前人后的藏话慎重, 不心乏的?”
    黄洞庭别过头去道:“我藏什么话,是怕说了, 你又要难受的。”
    李娥目光软下来:“也是,公主才丧子,身子和心神都伤得厉害。说起来, 若是放在从前,这是宋家满门陪葬都抵不了罪……”
    黄洞庭拍了拍她的肩膀:“别说了,都过去多少年了,如今还是宋家的大人在当权,太后娘娘都不能多说什么,你何必把自己的嘴往刀子下送呢……”
    李娥冷冷笑了一声:“你不体谅公主,混是拼命的涨别人的威风,你叫我什么时候看得上你。”
    黄洞庭服软道:“你别恼你别恼,横竖这不啃声就是。还陪着你恭恭敬敬候着。”,话音刚落,靠在墙下的唐幸开口道:“来了。”
    李娥忙转身看去。街道尽头渐渐行来一两马车,黄洞庭忙撑伞迎上去。顾有悔从车上跳下,接过黄洞庭手上的伞,人却退到一旁,候李娥来搀纪姜下车。
    “殿下可算回来了,咱们李姑姑等得要失魂了。”
    李娥却是悲喜交加,“快别说在殿下面前浑说,惹殿下不快,还不赶紧再撑把伞过来,殿下身子弱,受不得这些雨。”
    她终于算是回来了,比起一年前离宫并没有热闹多少,李娥眼尾添了些皱纹,但黄洞庭还是老样子。大齐的皇宫历经百年的瑰丽色彩,撑着她过去二十多年的骄傲,也撑着她的脊梁,不在市井之中弯折。
    纪姜扶着李娥的手,走向正云门,行过门洞时,她不由得停下脚步,头顶青灰色的石纹与新涂的红漆门辉映,再往前看时间,柔情万种的宫廷楼阁掩映在苍茫的雨帘之中,一行宫人撑着伞从她面前行过。行在前面的两三个却在垂泪。
    李娥道:“殿下看什么呢。”
    他这一问,黄洞庭却忙向她使眼色,李娥看了一眼那行在雨中女人们,自知失言,忙道:“殿下,太后娘娘在慈寿宫候着您的。”
    纪姜没有挪步,轻道:“她们哭什么?”
    “没什么……许是出宫没有着落吧……”
    一旁的顾有悔却道:“你们不告诉殿下,殿下迟早也会知道,听说梁有善从今年恩放出宫的宫人中,挑度了三四个女人,到宋府去伺候,她们是听说了宋府侍妾陈氏惨死的事,这才下破了魂。”
    黄洞庭见拦不住,还是让纪姜听去,忙解释道:“这也是东厂太监们和内阁这几年堆叠起来的腌臜规矩,总拿宫里这些可怜女人去孝敬官老爷们,如今内阁新组,宋大人又似个起头的,梁有善才动这些心思,她们也是无法,殿下……”
    他一口气说了很多,说到后面,连自个也莫名其妙得开始心虚起来,却不知道是在替宋简开解,还是替这些女人们开解。
    纪姜望着其中一个撑伞的女人,容颜静秀,额心有一颗美人痣,眉目间竟与自己有几分淡淡的相似,行在前面的那几个女人之中,独她没有流泪,一手撑着伞,一手静静捏着梅花暗绣的衣襟。这一相错,竟令她有些恍惚。她不曾亲眼目见的陆以芳出宫的场景,却似乎能从这个女人身上窥见一二。
    轰隆隆的一声雷响,女人们都在宫墙边停下脚步,抬头看去。
    后面的内监催促道:“磨蹭什么呢,好容易出了宫,后半辈子要富贵有富贵,要痛苦有痛苦,你们哭个啥。”
    女人们没有说话,雷声隐下来,队伍在太监们的催促下从新起行,纪姜侧身让到一旁,留出道给这些内心千疮百孔,却依旧年轻的女人们。那行在前面的女子从纪姜身边行过时,却停住了脚步。而后屈膝躬身,向她行了一礼。
    然而,也只是行了一礼,便又行进队伍之中,渐消弥于雨中。
    “李娥,他叫什么名字。”
    “窦悬儿。原是……”
    李娥回头看了一眼站在城门阴影里的唐辛。他今日不当值,是以只穿了一件暗紫色的袍衫。
    李娥犹豫了一下,仍是续道“唐少监的菜户娘子。今年十八岁了,照理还没到外放出宫的年纪,又是与内监对过食的,今年也不知怎么的……”
    唐幸撑去身子来的,遥遥地向雨中望了一眼。
    太监是不能意淫贵人们的,哪怕心里头有再深的执念,也规规矩矩地按压下去,以至于如今,他真正想看的人在眼前,他也不敢看,只能让目光追着那个相似的背影去了。
    不过,无论是唐幸还是纪姜,在此时此刻都不曾想到,这个与纪姜长相相似的窦悬儿,会在日后,给纪姜和宋简,带来多么巨大的伤痛。
    “殿下,走吧,慈寿宫娘娘还等着您呢。”
    许太后立在慈寿宫的殿门前等她。
    离家一载,她终于从市井之中走回到金碧辉煌的宫殿来。
    身着素绸,头戴银簪,一副民间妇人的打扮,带着宋简留给她永远无法消除的伤痕,行过悬于天下的雨帘,慢慢走到许太后面前。
    李娥将伞垂下,她屈膝就要行跪。当她膝盖触碰到石阶上时候,许太后的背脊也跟着凌厉地起了一阵寒疼。她垂头含泪看纪姜行过三跪九叩的大礼。手掌交叠,无辜地按在地上,额头叩枕于手背,每一个动作,都深蕴着宫廷千百年沉淀的教养和优雅。
    等她行毕大礼,许太后这才让周围的人去扶她起来。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许太后的声音有些颤抖,“姜儿,以后让母亲好好照顾你。”
    纪姜摇了摇头,反而伸手去搀扶许太后,“母后保重身子。”
    她还和从前一样,虽然衣着朴素,但身段,姿态,隐忍克制的语气,仍然彰显公主的身份与风范,可这却着实令许太后心疼。她不是不明白,丧子之痛有多伤人,她宁可女儿在自己身边痛哭一场,然而,纪姜只是垂头搀着她往里行,连哀伤都藏敛到了眼底。
    “身子调理好了吗?”
    “谢母后关心,大底都好了。”
    许太后拭去眼泪:“好好,那个……王太医呢,宣他进宫来,再好好为公主调理身子。”
    黄洞庭回道:“王太医之前被宋大人带到陆庄去了,如今恐怕还没回帝京,不过太医院已经命周太医候着了。”
    “母后,我已喝了半月多苦药,想歇歇。”
    说着,她扶着许太后在榻上坐下,侧身就要去替她端茶,许太后哪里肯让她动,“让宫人们做,你坐下,母后陪你说会儿子话。”
    她依言坐下来,抬手将耳旁的碎发向后挽去。
    “母后,我知道,我回宫有损皇家颜面的,但请您原谅我,姜儿,是无处可去了。”
    “姜儿不要说这样的话,是母后和顾大人对不起你。”
    说着,她眼底浸出了泪:“听顾家的孩子说,是你不计前嫌,设法救了顾仲濂的性命,你不光是大齐的恩人,也是母后的恩人。”
    有人端了烛火进来的,光从她的脸上晃过,一年多的挣扎和折磨,她的容颜上依旧不见棱角,却像是观音殿上刻意修模过的偶像轮廓。
    “我……不想做您的恩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