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张巧巧冷着一张脸看着她们,然后撇开眼睛,“能不借就不借吧。”
    王思婉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而杨静却有些莫名,张巧巧和顾芳的关系,看起来不是挺好的吗?
    看过书的王思婉却知道,这张巧巧和顾芳,也不过是表面上看起来很好而已。
    可以说,这个知青点看似平和,但其实底下每个人都各怀心思。
    “巧姐,你不是和芳姐关系挺好的吗?”杨静直直的问了出来,平时张巧巧可都是跟顾芳同进同出的,怎么现在?
    “听不听随你们吧。”张巧巧没有回答,扔下这句话后便离开了。
    杨静有些莫名,她来得时间不长,拢共两个月不到,白天大家都在上工,哪怕是住一个院子,接触也不是太多,所以还真没看出这知青点里的问题。
    王思婉见她莫名的模样,心里摇了摇头,然后一派天真的说道:“静静,虽然我不太清楚巧姐为什么来说这个,但我能感觉到巧姐是好心提醒我们的。虽然她平时不大待见我们,但也没怎么招惹咱们。上次你跟我说芳姐老跟我借东西的时候,我仔细想了想。你说芳姐为什么要跟咱们借粮票啊?明明她和巧姐他们才比较熟,要是真有急事的,跟巧姐他们借的话,他们也会借给她的吧。但为什么偏偏就来找我们借呢?”
    杨静没搞清楚情况,听王思婉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有点道理,“是啊,她为什么偏偏就找咱们借啊。不行,我得去问问学清,可能巧姐也去找了他,我得提醒他一下。”
    王思婉点点头,“嗯嗯,待会下工的时候,你就去找余学清吧。”
    顺便你们俩男女主角交流一下感情,王思婉想着。
    收了工之后,杨静到了知青点,就把余学清叫了出去。
    过了好一会,杨静就气呼呼的冲了进来。
    “余学清居然借了一些粮票给顾芳,还说他手里还剩了一些,既然顾芳急用,借给她也没关系,我都要被他气死了。回来的时候碰到了黄国庆,他说以前顾芳就跟他们借过,但是到现在都没还,所以他们都不敢再借给顾芳了。”杨静气得瞪着眼睛,余学清那个榆木脑袋,居然什么原因都没问,就把粮票借出去了。
    “你知道顾芳为什么要借粮票吗?说她家里没有粮食了,但她每年都这么说,借了的从来不还。我看余学清这点粮票,是要不回来了。”
    王思婉自然是知道这些的,在书中,顾芳借粮票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她家里让寄粮票回去。
    但是大义公社比较穷苦,每年知青能分到的粮食都是有限的,更何况顾芳又是个女知青,哪怕她再厉害,每天也做不满10工分的,更何况她干活也不算认真,能分到的粮食只能说勉勉强强混个饱肚子,多余粮食其实是给不了家里的。
    但偏偏,顾芳的父母是吸血虫般的存在,一直对顾芳说,等顾芳年纪大一点的时候,就让她回来顶替她母亲的工作。
    顾芳想回去,在这里呆着她早就呆够了,她做梦都想回去,更何况她年纪大了,要是再不回去,她只能嫁给村子里的人,或者是找个知青结婚。然后一起在这里呆着,扎根农村,过一辈子。
    可她不想啊,她想回城里,她不想面对数不尽的农活,不想看到自己越来越苍老的样子,明明她才20出头,看起来却像是三十多的老妇女。
    所以她把她父母所说的,顶替她母亲的工作,当成救命稻草,对她父母的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所以她父母要粮票,她自然是答应的。
    因为知青是只能分到粮食和钱,分不到粮票的,倒是可以到粮库用粮食换粮票,但是她哪里有余粮去换粮票啊。
    所以她就打上了跟同院的知青借粮票的主意。毕竟村里那些人同样是没什么粮票的,有粮票不会借给她。而知青都是城里来的,手里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粮票。
    其实她这个主意打得挺好,因为她呆的时间长,每次来新人她都很热情,一般新知青对她的感觉都还不错,她借的话,一般就一借一个准。
    至于还?这里的知青点每年都有新人来,有些知青呆一段时间就通过城里的招工,招兵走了。这人一走,那这借的粮票,自然就不用还了。
    至于留下来的张巧巧等人,他们自然也是借给她过的,可她脸皮厚,我借了没错,可我的情况大家也知道,还的话就得饿肚子了。大家都是一个知青点的,没必要把事情做得那么绝吧。
    所以黄国庆等人要了一次两次,后面也就不再提了,当然这个教训,是暗暗记在了心里的。
    这次王思婉三个人来,顾芳也是打上了主意,她首先注意到的,就是王思婉,因为她看起来就是家里条件好的,最主要的是,既单纯又好说话,平时借点东西啥的,都会答应。
    她以为这粮票是好借到手的,却没想到一贯好说话的王思婉,直接拒绝了她。
    这自然是让她心里暗恨不已,明明她有粮票,又用不上,借给她怎么就不行了?
    再然后就是杨静,同样没借到手。只除了余学清,可余学清一个人手里的粮票不多,跟她家里要的数目相差太大了。
    她家里后面写来的信中,就说这工作已经给了她三妹了,本来是要给她的,但她三妹那边给的粮票更多,所以就给她三妹了。
    她唯一的希望,就是这份工作。早就在这呆够了的顾芳怎么能忍受工作没了,而已经失去救命稻草的顾芳,把所有责任都推给了没借粮票给她的王思婉和杨静。只要借了粮票给她,她就可以回城了,但现在她不能回城了,怪谁呢?就怪王思婉和杨静。
    怀恨在心的顾芳,表面上依然是一副大姐的模样,平日里笑盈盈的,可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的心恨得像掺了毒汁的墨水一般,黑透顶了。
    当然,其实也不止她自己知道,看过书的王思婉也一清二楚。
    自从自己和杨静都没把粮票借给顾芳后,王思婉就时刻注意着顾芳,哪怕她表面上看起来和平常并没有什么两样,对人依然是一派笑脸模样,但王思婉知道,顾芳能疯狂到什么程度。
    毕竟,在这本书中,顾芳能惹出来的事,可不止一件两件。
    作者有话要说:  我来啦,之前不是说过v后日万吗?但是我忘了还有上夹子的事,为了夹子上的排位,所以我得控制一下字数。
    这本书的成绩很一般,所以夹子的排位对我来说很重要。
    因此一直到上夹子那一天的章节,都还是3000字。(磕头认错)
    这几天差的字数就先欠着了(拍桌),夹子过后就会开始日万了(认真脸)
    本章评论的宝宝依然有红包(撒花)
    第23章 (有红包)
    这天地里没什么活, 知青就没上工, 早上吃过饭后,顾芳走进王思婉和杨静住的房间里。
    见着她进来, 杨静有些意外,虽然拒绝了借粮票给顾芳,但顾芳这段时间对她们的态度也没啥变化,就跟没发生过这事一般, 反而是杨静,看到她有些不自在。
    “芳姐,你过来有啥事吗?”杨静放下手里的书,开口问道。
    “思婉、静静, 咱们要不要一块去山上看看,我上工的时候听村里的几个婶子说,这山上有挺多蘑菇的,咱们可以去山上采点蘑菇,到时候晒干了,过年的时候, 当成山货带回去也挺好的。”顾芳笑盈盈的说道。
    杨静微微睁大了眼睛,她倒是不知道这山上有很多蘑菇,一听顾芳这么说的,她是有些意动的。
    她家里现在就靠大弟还有她妈的工作养着家,饿是饿不着,但想要生活条件多好,那是不可能。这要是过年背点山货回去, 那倒是还挺好的。
    她回头问王思婉:“思婉,你觉得怎么样啊?”
    王思婉见她眼睛亮晶晶,就知道她很是心动,不过她摇了摇头:“你和芳姐去吧,我今天想休息一下。”
    杨静有些犹豫,但过年能带一些山货回去的诱惑还是占了上风,她转回头对顾芳说道:“那我和芳姐你一块去吧”
    顾芳原想着让王思婉和杨静一块去的,但王思婉居然拒绝了,她心中暗恨,咬着牙想这次就放过这小妮子。
    “好,现在也不早了,咱们现在就出发吧,早去早回。”顾芳笑眯了眼睛。
    张巧巧前两天着了凉,也没跟着,男知青不愿意去做采蘑菇这种女孩子才干的事,于是就只有顾芳和杨静俩人过去。
    第六大队因为在山里面,周围群山环绕,山货还是不少的,顾芳背着一个小筐在前面引路。
    现在是深秋,眼看着就要进入冬天,所以一进林子,就踩上了厚厚的落叶,发出咯吱的声音。
    “这山里我来过好几次,以前这个季节的时候,都会跟着村里的女人过来采一些山货的。”顾芳手里拿着一根削尖了毛刺的棍子,当成借力的工具。
    杨静还是第一次到这种山林中,目前还在山林边缘,一路上也能看到一些村子里女人在采些野菜啥的,所以她也不觉得害怕,反而兴致勃勃,“我以前听奶奶说,像这种老林子里有可多吃的了,当年他们闹饥荒的时候,只要靠在山边,就饿不死,她说有林子就相当于有块宝地。”
    顾芳点点头,“是啊,别看咱们第六大队在山里,平时地里的收成不是太好,但每年咱们第六大队组织上山采山货,都能有不少收入,就是人多,分到各家各户就不多了。现在山上其实没什么东西了,咱们就是来捡个漏的。”
    杨静左顾右盼,然后眼尖的看到有一颗板栗树,欢呼一声,就往那边走去。“这是板栗吧,咱们装点板栗回去。”
    顾芳回头看她毫无所觉的样子,嘴角若有似无的勾起一抹冷笑,“行,咱们装点蘑菇回去。”
    地上掉落的板栗多,不一小会,俩人就装了半篓。
    顾芳见差不多了,就开口催促道:“差不多了,咱们还是去采点蘑菇吧,我知道一个地方蘑菇挺多的,抄近路带你过去,省点力气,现在天黑得早,咱们要早点回去,不然呆在山上不安全。咱们今天尽量多采点,到时候也能多带点回家。”
    因为顾芳态度还是如之前一样,这一路过来也好说话的很,杨静也没多疑,想也没想就点点头,“好,都听芳姐的。”
    顾芳压下眼中的恶意,眯着眼睛笑笑,“那就跟我走吧,我保证,很快就到的。”
    顾芳带的路是一条小路,边上全是枝丫横生的小树,越往里走,这树长得就越粗壮越高,树叶也密压压的,让人连路都要看不清了。
    不同于林子外围还有些鸟叫声,这里面除了她们踩在落叶上的声音,也就只有扑凌一下的振翅声。在这密林中,格外的吓人。
    杨静注意着周围的环境,有些疑惑,“芳姐,咱们还往里面去吗?”
    顾芳握着棍子的手一顿,然后自然的说道:“马上就到了,再往前走几分钟就到了。”
    杨静放下心来,“那咱们快点吧,我看像是要下雨的样子,这天越来越黑了。
    “好,等会就到了。”
    如顾芳所言,又走了几分钟,果然到了一处有一颗很大的腐木所在的地方,周围长了好些肥嫩的蘑菇。
    顾芳伸手抹了抹头上的汗水,“到了,就是这儿了,咱们赶紧开始采吧,采完了早点回去。”
    这还是以前她跟着村里的女人上山采东西的时候发现的,这地方已经到了山林很深处了,村里的女人也不大敢进来。她有个舅舅是打猎的,小时候跟着他上过好几次山,又有点打猎的经验在,胆子也大,所以上山对她来说,没什么好怕的。
    她是不怕,但杨静这个从未来过山里的女孩子就不一样了。因为没有经验,又找不到回去的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姑娘呆在这山里,运气好没出事,那也得吓得够呛,这要是运气不好嘛,受点伤什么的,那也是活该。
    她没想让杨静去死,她特意打听过,这山里已经好些年没见过比较凶猛的野兽了,顶多就是碰到野猪而已。但既然害她不能回城,不让杨静吃点苦头,她这个心,怎么着都不好过。
    她渐渐的退到这片林地外面,然后高声说道:“我去那边看看,你在这接着采,要回去了我来叫你们。”
    杨静正沉浸在采蘑菇的喜悦之中,听到顾芳说的丝毫没有怀疑,“行,那芳姐你去吧,差不多了来叫我就行。”
    顾芳回头看了一眼,然后毫不犹豫的走出来这片林子。
    肥嫩饱满的蘑菇遍地,杨静采摘得很是开心,等她察觉到顾芳已经很久没出现的时候,天色都已经暗了下来。
    凉风吹过,她紧了紧身上的衣服,扬声喊道:“芳姐,你在吗?芳姐?”
    但回应她的,除了飒飒的风吹树叶声,只有她喊出去的回音。
    仿佛这一大片密林中,只有她一个人一般。
    等杨静和顾芳走后,王思婉便将房门锁上,一个闪念进入了空间之中。
    因为看过书,所以王思婉知道杨静不会出事,此时虽然对杨静愧疚,但并不是很担心。
    她先是去看了眼种植的桑树,此时桑叶已经长得肥厚,她摘下一些桑叶放进小筐里。然后抬着到了院子中间。
    这会院子中的石凳上放着几个簸箕,这还是她前段时间,跟村里专门做簸箕的老人买的。
    还未走近,就能听到簸箕里传来的沙沙声。
    这是她跟村里几个小娃娃要的蚕卵,她贴身放着好几天才孵出来的。
    她身上的皮肤越来越娇嫩了,穿着轻薄柔软的棉衣都有些不大舒服,所以她想做一些丝绸出来然后制成衣服穿上。
    好在以前在阁中无事,她看过一本书,里面详细的介绍了如何缫丝织造,不然她也不会有自己做丝绸的想法。
    白白胖胖的蚕养了好几天,这会吃得正是开心,她将刚摘回来的桑叶一一铺上,只等这下面的小肥蚕们吃个够了。
    做完这些事,她又坐到纺车面前,开始纺线。
    她也没想到自己想要纺车,空间居然就给她变出来了,不仅如此,织布机也一起变了出来。
    因为她母亲留下的嫁妆里就有一个庄园是专门做丝绸锦缎的,她在那园子里住过一段时间,接触过纺车和织布机,所以如何操作还是比较清楚的。
    纺好了一小团线之后,她伸了个懒腰,便出了空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