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0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没想到韩爷爷真的答应了啊?”王思婉感慨。
    这可是关系到一整个市的命运,容不得半点疏忽,虽然她和许安已经商量好了说辞,但地震这种东西,本来就没人能预测准确,就算有这些异状,也不能说明就真的会发生地震啊。但韩友书相信了他们, 并且还匆匆的出去要安排这件事。
    在他的心里,人民群众高于一切,他才是真正有大义的人。
    而韩友书则匆匆走进他的办公地点,早上他没来,就是特意在等王思婉和许安过来,能抽出一上午的时间,已经是尽力了,这也足以说他对王思婉和许安的重视。
    他一进去,就有人围了上来,手里拿着各处发来的电报和文件,他接过去,边往自己的办公室走,边看,看完后重新塞给那个人,“整理一下,咱们下午三点开个会,现在你去联系汪老请过来。”
    那人愣了下,“是汪主任吗。”
    “嗯。”他淡淡的应了声,然后转身对边上另一位助手说道:“现在发电报到山市,问问那边,最近是不是有异动,比如井水浑浊冒泡,还有家里养的鸡鸭乱叫,或者是老鼠或者是蛇当街行走,重点是看井水。一定要快,让他们多探访一些地方,不要拖拉,我晚上就要知道结果。”
    助手应了下来,却有点愣,这是这是什么情况,韩老关注的向来是大事,怎么突然关心起井水这种小到不能再小的事了?
    等汪主任匆匆赶来,就被带进了韩友书的办公室。
    而韩友书在跟他确认了这些情况之后,便陷入了沉思。
    汪主任沉心地质研究,曾经到多个国家讲授过地质学,如果说最了解这个国家地质的人,那就非他莫属了。而且他专门在日国学习过,那可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可以说,他在地震研究方面也非常的有经验。
    “你说真的?真的发现了这么情况?在山市?”汪主任焦急的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他和韩友书关系好,这会也毫不掩饰自己的情绪。
    “之前我在日国的时候,看过不少书,里面确实有这种说法,你也知道的,现在还没法做到百分百预测准确,可这些说法一旦属实,那就说明当地的地壳运动确实在发生变化了,动物向来是最敏感的,有天生的直觉。如果,山市那边传回来的资料是真的,以防万一,恐怕真的要安排人撤离了。因为这种情况,一般是巨大灾害才会出现的。”
    韩友书眸中闪过骇然,“当真?真的是巨大灾害?”
    汪主任点头,认真且严肃的回道:“真的,至少是山崩地裂那种,不然,不会出现这么明显的异动的。”
    韩友书握紧了拳头,思考了片刻之后,看向汪主任,“老汪,恐怕需要你帮点忙了。”
    在晚上山市那边传来的电报中,确认多出发生韩友书所说的异动之后,整个办公室的人都开始动了起来,韩友书带着人开了一整晚的会议,最后双眼通红之下,他在一份由汪主任带领团队执笔的文件上,签下了自己的大名,然后递交了上去。
    等签好名后,他挣扎着站了起来,走回自己的办公室,站在窗几明净的窗前,他看着外面微微发亮的天空,那是山市的方向,此时仿佛被浓浓的一层雾霭蒙住一般,那一片的天空,都显得格外的阴沉。
    就像他的心一般,被层层雾霭笼罩得严严实实。
    王思婉和许安在韩友书这呆着,而韩友书几天没有回来,他们也不在意,毕竟这是一件大事,足够让京城这边顶端的人都忙活起来,他们也可以想象道,韩友书如果确认了,会如何去争取让整个山市的人民群众撤离。
    远在山市的刘晓梅家里,早上起来后,她照常从井中打起一桶水,看着浑浊的井水,她皱了皱眉,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都快十天了,这井水突然间变成这样,喝也喝不得,做菜也嫌脏,只能每天早晚都打起几桶,然后沉淀一下,露出清澈的水才能用来洗衣做饭。
    她正要把水提进去的时候,外面大街上突然传来整齐的脚步声,声声振耳,像是有很多很多的人,步伐一致的跑过来一般。
    她妈突然推开了窗,很不耐烦的大声喊道:“怎么回事啊?晓梅,你是不是把东西摔了,怎么这么响啊?”
    刘晓梅淡定的往外面指了指,“不知道,是外面的声音,我去看看。妈,你快起来做饭吧,不然待会赶不及上工了。”
    她麻溜的放下手中水桶,打开院门跑了出去,街道还在巷子外面,她得跑过巷子才行。
    刘晓梅她妈还没来得及让死丫头停下,就见她像鱼儿似的窜了出去,她恨恨的关上窗,“个懒丫头,就是不想做饭。“
    刘晓梅可不知道她妈是怎么嫌弃她的,她一溜小跑的穿过巷子,有路过的老人给她打招呼,“晓梅起来了,这是去哪儿啊?”
    刘晓梅笑着点头,“我去前面看看,奶奶,外面怎么这么吵啊?”
    那奶奶神秘兮兮的笑了笑,“不知道哩,看到好多当兵的过来,特别特别多。”
    刘晓梅最喜欢的就是当兵的,她大哥就是当兵的,是他们家的骄傲,一听是特别多兵,就更兴奋了。她挥挥手,“奶奶你回去吧,我去看看。”欢呼跳跃的样子像一只活泼的小鸟一般,看得那奶奶笑出了一脸的褶子。
    刘晓梅小心的巴着巷子口,就朝外面的看去,然后微微瞪大了眼睛,好多当兵的啊,全都站在街上,从头看不到尾诶。
    然后,她就听到拴在街口柱子上的大喇叭里传来一个尖锐的女声,那女声很焦急,一直在重复的说着一句话,穿到了每个围观的市民耳朵里。
    这句话如烈火烹油一般,瞬间炸开了一向平静的,山市人的生活。
    刘晓梅回来的时候已经没有去时的兴奋,她脸色苍白,脚步虚浮的推开院门。她妈几乎一瞬间杀了出来,“怎么回事啊?去那么久?”
    但看到刘晓梅的脸色后,她又愣住了,焦急的上前摸了摸她的脑袋,“咋了?咋突然这样了?是不是病了?”
    刘晓梅摇摇头,看向她妈,“妈,外面说,咱们这要发生大地震了,让咱们赶紧跑。”
    “地震?啥地震啊?你妈我在这从小生活到大,怎么不知道要发生地震了?”刘晓梅妈妈震惊的说道,然后轻松的笑笑,“哎呀,哪里会发生地震哦,别人哄你的吧?”
    “不是的,外面来了很多当兵的,让咱们迅速在他们的帮助下撤离,咱们是第一批撤离的。”刘晓梅说道。
    “啥?撤离?”
    几乎是同样的问话,出现在山市无数人的空中,他们都像刘晓梅的妈妈一样,不相信这里真的会发生地震。甚至有些老人,声称自己在这生活了一辈子,五六十年了,也没有地震啥的,撒泼打滚的不愿意走。
    但一向宽容的子弟兵们,却一反常态的冷酷起来,不走也得走,住的地方都已经安排好了,就在几千公里外的邻省,过不了多久,就会让你们回来,又不是不让你们回来。
    几乎全国的军队都在赶往这座不算大的山市,所有的火车也都开往山市不大的火车站,送走一批又一批惶恐不安人,送来了一批又一批年纪不大的子弟兵们。
    全国的物资也都调动了起来,无论是吃的还是住的用的穿的,全部都送往了山市人要去往的地方,确保他们到了新地方,也能安稳的生活。
    在这样的铁血政策和温情安抚下,人们的抵抗变得很弱很弱。都顺从着去往一个陌生的地方。
    等到了七号,整个山市几乎变成了一座空城,有被扔下的家畜在城中惶恐不安的晃荡。
    当最后一队子弟兵也撤离完成后,收到消息的韩友书才松了口气,他环顾了下办公室所有看着他的下属,叹了口气,“这么大的阵仗,咱们也算是豁出去了。”
    8号凌晨,睡梦中的王思婉突然惊醒,她看向同样感受到震动的许安,眸中都是终于来了的情绪。
    不止是他们,不止是京城感受到了震动,整个北省周边的省市,都仿佛末日来临一般,尤其是山市周围,更是山崩地裂,地动山摇。
    这一晚,无数孩子被吓到哭泣,无数人感恩着这场撤离。
    而几夜未眠的韩友书,也在同时睁着眼睛看向陪着他熬着的下属们,“你们感受到了吗?”
    有人熬到晕眩,但还是点了点头,“刚刚,动了一下,很明显。”
    “所以,这是真的咯?”韩友书不敢相信,这么多天,他虽然一直在调度,下达了一条又一条命令,可在他心里,还是由衷的期望着不要发生地震,人可以撤离,可家不能撤离,如果真的发生了地震,那家就真的毁了。
    而就在这时,放在韩友书桌子上的电话突然响了,他扑过去抓了起来。
    那端传来了汪主任哽咽的声音,“是真的,老韩,是真的,很明显的震感,说明级数非常的大,我这边的团队正在出数据,我们,我们救了几十万人的性命。”
    温热的泪水顺着韩友书的脸颊滑落,他捂着脸,心中百感交集。这几天他的压力巨大,几乎是顶着所有的反对,下达的命令。但此刻,他的心情豁然明朗了,只是家而已,没了,他们再盖。他们经历了这么多苦难,重建一个市而已,他们可以的。
    只要人还在,只要人还在,就有希望。
    作者有话要说:  像这样的大撤离,如果在那个年代真的发生了,那就是举倾国之力了,所以韩友书的压力,可想而知。
    写年代文最不好的一点呢,就是很多都不能写,怕被封,所以不少人物啊内容啊我都只能含糊一下,嘿嘿嘿,你们都懂的啦。
    好了,今天的劳模曹依然勤奋营业,明天中午12点,接着见啦。
    第110章
    这场撤离, 后来被外媒称之为世纪大撤离, 在无法探测到地震是否真的会发生的时候,就倾尽全国的力量, 撤离一座人口大市,将地震可能带来的伤亡降到了最低。
    这些外媒纷纷涌入探查,然后发现了一个更令他们惊讶的事,在这场地震中, 几乎没有伤亡,所有的伤亡只是一些没带走的家畜。
    这太不可思议,这简直就像做梦一般。
    地震的调查结果也出来了,7.8级, 多么可怕的数字啊,再看看已经被毁灭的山市。若是没有撤离,那等待他们的将是大多数人被掩盖在倒塌的房屋下面。
    更何况,地震开始时,是凌晨,正是睡梦中的时候, 一旦地震,那就意味着所有人都来不及反应。
    太可怕了,幸好所有人都撤离出去了。
    等这些人回去,就开始在报纸上大肆宣扬华国这次成功的世纪大撤离,而汪主任更是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因为韩友书说,是他的团队发现了山市的各种异常, 也是他本人来到韩友书面前说明了这次要发生地震的可能性。
    全国的报纸都在夸赞汪主任,说他救了几十万人,而山市人民,更是准备给他立一座雕像。
    而汪主任只能在背后苦笑:老韩啊老韩,你可算是把我推到浪尖上了。
    好在他多年研究地质,对这些本就颇有研究,在各个院校讲学时也丝毫不惧,而面对国外院校的邀请,他也欣然赴之。根据这次的地震,他们团队又有了更多的发现,相信这些院校还有那些地质专家们,很愿意同他交流心得的。
    而韩友书也接受了秘密表彰,这次的大功也记了他一件,正因为此,他在这个圈子,站得更稳固了。
    “真的要走?不多留几天?”韩友书抱着许逸,站在门口依依不舍的说道。
    他的头发白了不少,穿着一身以前王思婉给他做的中山装,以前穿得还合身的衣服,这会穿都有些空荡了。这几天王思婉也知道了韩友书是有多忙,每天早出晚归,一点空闲的时间都没有。
    王思婉看在眼里,却也知道韩友书现在的地位不一般,他可能再也无法像以前一样,拎着钓竿,晃晃荡荡的去钓鱼了。也没办法再向以前一样盯着许逸写大字了。
    虽然是来了京城,可王思婉和许安也没有心情去逛逛京城,之前是因为忧心地震的事,后来是因为王思婉每天在厨房给韩友书做各种酱,牛肉酱香菇酱水果酱,都用灵泉水调了。还腌了不少酱菜,甚至连蜂蜜都留下了几瓶给他。
    他现在不在身边,没法吃着王思婉空间里的灵泉水还有那些蔬菜水果,只能靠这种方法来给他调理了。
    “不了,队里还忙着呢,就请了十天的假,得赶回去才行。”王思婉笑着说道,见许逸还搂着韩友书的脖子不愿意撒手的样子,就板着脸。
    “许逸,你这么重,曾祖父要抱不动了,快下来,咱们得回去了。”
    许逸小脸一扭,声音都带着哭腔,“我不走,我要和曾祖父在一起,曾祖父,我和爸爸妈妈都留下来陪你好不好?”
    他这么可爱,韩友书又向来最疼他了,但这回却没顺着他,而是摸着他的小脑袋说道:“宝宝,等你再写100篇大字的时候,你们就可以来这里陪曾祖父啦。”
    “为什么现在不能陪曾祖父啊?”许逸之前就把自己的大字给韩友书看了,得了好一顿夸奖呢。
    韩友书爽朗的笑了笑,“因为曾祖父要去打坏人,打完坏人后,这里就安全了,你们就可以过来了呀。”
    王思婉和许安对视一眼,纷纷从中听出了不同寻常的意味。
    院子外面刘朝把车开过来了,许安伸手把许逸抱过来,“好了好了,曾祖父还要忙呢,咱们回家吧,等你写完100篇大字,咱们再来。”
    许逸抹了把眼泪,乖乖的同韩友书挥挥手,“曾祖父,我们走啦。你一定要把坏人打跑哦,到时候宝宝就可以来找你了。”
    韩友书的眼中难掩不舍,“好,曾祖父一定会把坏人打跑的。”
    王思婉手里提着行李,对韩友书说道:“韩爷爷,你要保重身体啊,你喜欢的牛肉酱啥的,我都做了放在厨房冰箱里,还有我腌的酱菜,带来的蜂蜜,你都要吃啊。”
    “好,你放心吧,我肯定得吃,你看看,你们来啥地方也没去成,倒是给我做厨娘做了不少东西,麻烦你了。”韩友书将手背在身后,叹了口气,“行了,走吧,我马上也得走了,你们啊,好好过日子。等以后啊……”
    他话没说完,又低下头笑了笑,“没事,走吧。”
    许安点头,“好,你照顾好自己,我们走了。”
    许逸拼命的挥着小手,“曾祖父,我们走了,等我写完大字再来看你啊。”
    韩友书也挥挥手,“好,我等宝宝来看我。”
    车子开出去很顺畅,没有检查,行驶在路上的时候,许逸因为离开了韩友书有些奄奄的,王思婉把他抱在怀里,轻轻的拍着。
    刘朝从后视镜看着他们,原本以为这是来打秋风的,却没想到人家还真的是来看韩友书的,临走前除了带几份京城的特产,怎么来的就怎么走的。
    而且,韩友书对他们的态度,就跟正经家人没什么区别了。
    他想了想,也收起了之前的想法,将视线收回,专心的开着车。
    回去的时候坐的是软卧,一个包间里就他们一家三口,没有其他人来。到了向阳县之后,就带着孩子下了车。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