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1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许安略微皱起了眉,像是对他的打量很不满一般,但还是很有教养的忍着怒气,“没有,我们刚刚到这,什么都没看到。”
    那男人困惑的挠了挠脑袋,难不成是消息错了?举报说就是在这个地方的啊?怎么会没有人呢?那可能是在另一条街吧。对王思婉和许安倒是半点没起疑,因为他们俩现在可不是那种裹得严严实实的打扮,而是衣服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像是来买东西的,不像是卖东西的。
    急着想要立功的男人匆匆对许安点了点头,“谢谢同志啊,我再去找找人。”
    说完这句,这男人就跑小巷子,准备到另一条街去。
    王思婉看着那人离开的背影,走到许安旁边,“这是,来抓人的?”
    卖过好几年的水果,王思婉现在也能认出来,哪些人是真心实意想要买水果的。像这个男人,一看就不是来买水果的,更像是找人的。
    “许安给她整理了一下衣领子,一点也不在意那个男人,依然沉稳的样子,”嗯,下午咱们去国营商店买些东西,就不卖水果了。”
    上午的时候还有人说下午要带人过来买呢,但看看现在的情况,估计就是被人举报了,那这确实是卖不了。
    想到空间里还有那么多,王思婉叹了口气,“行吧,不卖了,咱们下午买东西去。”
    作者有话要说:  我来惹,晚上九点,接着见啦啦啦
    第133章
    王思婉一买起东西来就有些收不住, 现在国营商店又跟以前不一样了, 很多衣服鞋子的款式都是更新的。
    像一些收音机手表缝纫机更是摆在最显眼的地方。
    这会结婚也跟那时候不一样,现在结婚讲究三大件, 什么自行车、缝纫机还有手表,结婚要是有这些,那就特别有面,脸上有光, 大家都羡慕的。
    在城里可能还好一点,但要是在乡下,有这样的三大件,那整个大队都得轰动。
    像他们大队, 他们有一辆自行车,刚买来的时候,大家就围观过来,里里外外有三层人。
    后面慢慢的,队里又有几户人家买了,这稀罕劲才算过去。
    在s城呢, 六几年的时候,这边人上街要么就是坐电车,要么就是走路,很少有骑自行车的。但现在不一样,街上的下了班的工人年轻人,几乎都骑着自行车。一窝蜂的小年轻,把车骑得飞快, 这是这个年代独有的青春记忆。
    王思婉和许安买东西的时候就注意到这些缝纫机手表边上有不少人围着,很有可能就是年后家里要办喜事特意过来挑的。现在买这些可不是你有钱就能买的,还得要票呢。这普通人可没有什么自行车票的,还得托人找关系,找那种能拿到票的人换一下。
    当然了,谁家都有亲戚,这亲戚里呢也有混得还不错的,加点钱或者是拿其他票来换,稍微给多一点,其实弄到票不算太难。
    许安还跟王思婉说过,黑市里面,其实是最容易弄到这些票的,有些人家遇到什么事了,就把这种票拿出来卖,低价卖的也有。当然大多数都是高价卖的,一票难求,成为现在的社会现实。
    王思婉作为一个古人,还是来自一个经济发展得很不错的年代,看到这种情况,颇有兴趣。
    在她看来,为什么后来这个国家的发展速度会那么迅速,很大部分原因,就是这么多年消费需求被遏制。等到彻底开放的时候,所有的行业都井喷式的冒出来,到时候各种各样大家不常见的物品不再被票限制,只要有钱你就能买,那压制了这么多年的需求,自然也不受控制的爆发了。
    王思婉很期待,那个时候的到来。
    拎着东西回去的时候,许逸被宋婶牵着在外面散步回来,远远的看到自己的爸爸妈妈,许逸脸上带着甜甜的笑,松开被宋婶牵着的手,兴高采烈的跑了过来。
    “妈妈,爸爸,你们买了什么好东西啊?”他弯着小腰,低着头,围着王思婉和许安拿着饿东西,兴奋的问道。
    王思婉从其中一个袋子里拿出一袋糖来,递給他,“你喜欢吃的牛奶糖。”他很小的时候就爱吃糖,只是那时候他们不让他多吃,后来呢,家里的牛奶糖也一直会备着。许安说吃多了糖对牙不好,稍微长大点之后,就只准他一天吃一颗。好在他很听话,只能吃一颗那就吃一颗,每天等着王思婉发给他,眼睛都亮晶晶的。
    现在都这么大了,对牛奶糖的喜欢也一直没变过。这次来家里没有牛奶糖,今天在国营商店就称了一些回来。
    许逸开心的接过去,小奶音很懂礼貌的说道,“谢谢爸爸妈妈。”
    许安看着许逸笑眯眯的样子,用袋子推了一下他,“一天只能吃一颗,不能多吃,小心牙齿掉了。”
    许逸手里紧紧的拎着袋子,“放心放心,我牙齿好着呢。”说罢,还张大嘴,让他爸看看他白白的小米牙。
    许安意味不明的哼了一声。
    年初一的时候,外面响起了很多鞭炮声,王思婉还在床上躺着呢,就听到门口噼里啪啦的敲门的声音吵得很欢腾,还有许逸很大的叫喊声。
    “妈妈,妈妈们,爸爸。”这声音中都带了哭腔了。
    王思婉心里一紧,赶紧从床上爬起来,把外套披上,许安也撑着自己起来。
    “怎么回事?”
    王思婉摇头,“不知道啊?”
    她心里着急,打开门许逸就像个小炮仗似的冲进来,哭得眼泪哗啦的,“妈妈,我昨天就多吃了一颗糖,今天牙齿掉了。”他惶恐的把手举高,手心里有一颗小米牙。
    王思婉见他委屈极了的模样,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许安这会换好了衣服,走过来一把将他抱起来,“让你别多吃糖吧?一天就只能吃一颗,来张嘴给爸爸看一下。”
    他伸手抹了一把许逸脸上的泪水,小家伙哭得脸都红了。
    许逸张开门,得,门牙掉了一颗。
    王思婉歪着脑袋好奇的看着,“门牙掉了诶,像小老头似的。”
    不说还好,一说许逸就更委屈了,“我才不是小老头呢。”
    王思婉笑眯眯的扯了扯他的肉脸蛋,“行吧行吧,不是小老头。”
    她心里琢磨着这孩子是不是挺缺心眼的,他上了二年级,班里有不少同学都在换牙啊,怎么还真信了他爸的话。
    她哪知道这小子以前见到有同学换牙,压根就没关心过,还美滋滋的觉得自己牙又白又好看。
    再加上刚睡醒自己去刷牙的时候,一刷觉得不对,掉了颗牙下来一下子就想到了他爸说的。然后昨晚他又没忍住偷偷多吃了一颗糖,还以为是多吃了一颗糖才会这样的呢。
    脸也没来得及洗,就赶紧跑上楼来找他爸妈了。
    许安抱着许逸先下了楼,一路上就给他解释为什么牙齿会掉,原本让许逸以为是因为多吃了糖果才掉牙的理由挺好的。但许安觉得孩子最好是通过这种事了解一下小知识,就给他说到了他这个年龄,都会掉牙齿的,然后就会长出更坚固的牙齿。小家伙听得认真,也不哭了。
    但许安又说了,就算是会长出坚固的牙齿,也不要每天吃太多的糖,而且晚上睡觉前也一定要刷牙。
    到卫生间让他再把口漱一漱,宋婶之前给他弄好的热水还温着呢,许安将毛巾浸湿后拧干,直接糊在许逸脸上,让他自己用手捂着毛巾擦擦脸。
    “耳朵脖子都擦一擦。”许安给自己的牙刷上挤好牙膏,一边叮嘱着许逸。
    许逸把脸擦了一遍,又听他爸的擦了擦耳朵和脖子,把毛巾一放,“我都擦好啦。”
    许安刷着牙看了他一眼,然后摆摆手,含糊不清的说道:“找泥妈去。”
    许逸转身就跑,神清气爽的又上楼找他妈擦香香了。
    王思婉给他直接用的玉容膏,他还很小的时候,见到王思婉每次洗完脸用这个,就要求自己也用。
    反正他们家别的不多,玉容膏是管够的,小孩子皮肤又本来就好,用点玉容膏也没什么。
    觉得自己香喷喷的许逸又被王思婉拉着换了一件新衣服,是王思婉拿红色棉布做的一件棉袄,棉布上王思婉绣了不少福字,看着就喜庆极了。许逸美滋滋的拍着小脸跑下楼,跑到厨房去找忙着做早饭的宋婶展示他身上穿的新衣服。
    大年初一就是各家各户的小孩串门拜年,他们这里也来了不少孩子。像这种拜年的小孩,一般就是抓一点糖还有瓜子花生之类的。
    王思婉不大认识这些孩子,前几年都是宋婶去第六大队的过年的。这些年,这边各家各户的孩子都添了不少。原身他们搬到这边后,认识的也都是那些房子没充公以前住的人,而不是现在这些租在这边住的人。
    宋婶一一边笑眯眯的给孩子们抓糖抓瓜子放在口袋,一边给王思婉介绍。
    许逸之前都是在第六大队跟着队里的小伙伴去拜年的,到了这里没有认识的小伙伴,就窝在许安怀里看着这些孩子。
    等孩子们拜年拜完了之后,宋婶就带着王思婉还有许安许逸出了门,三十晚上宋婶就提议说第二天他们一家人也找街坊邻居拜拜年,王思婉和许安都同意了。
    宋婶带着去的都是她平日里都玩得还算可以的人家,比如张红英那,这些人也不会那么没眼色的当着面甩脸子,对于王思婉他们的到来还很热情。
    王思婉和许安顺着宋婶介绍的话叫人,和和气气的样子。俩人一个高大俊朗,一个优雅娇美,带着一个很好看的孩子,任哪一家看到这样的人上门,心里都会挺开心的。
    而许逸呢也听着王思婉的话叫着这个奶奶,那个爷爷还有什么叔叔阿姨婶子的,一张小嘴叭叭叭的可甜了。
    这些人家里也有孩子,就算再怎么觉得自家孩子好,看到许逸,也会觉得这小家伙长得可真够好看,小脸面团似的,眼睛又大又黑,睫毛还长。
    尤其是上了年纪的,看到许逸更是开心得不行了。这么个年画娃娃般的小家伙,穿着又喜庆,谁会不喜欢啊。
    因为这个儿子,王思婉被那些老人拉着手说下次有时间带着孩子来玩啊,来家里吃饭啊什么的。
    总之,许逸是他们家的社交主力。
    这一趟下来,倒是认识了不少周围住着的邻居。王思婉也看到了这些人居住环境的情况,一间房用帘子拉好几道,这边住着夫妻俩,那边就住着自家的孩子,另一边又住着孩子的爷爷奶奶。一间十平都不到的房子里,可能住了不下六个人,一家老小全挤在里面。
    不止一家是这样呢,有不少人家都是这样的。
    出来的时候,宋婶往楼上指了指,说道:“上面还有更多人挤在一块的呢,这还算好的。”
    而许安看着这一片的房区,和王思婉一起跟在宋婶后面,小声对王思婉说道:“以后,这里会成为一个著名的景点。”
    他梦里的那个人就有产业在这边,这边会成为这座城市,最著名的一个景点。
    作者有话要说:  我来惹,明天中午十二点,不见不散啦
    第134章
    过完年后, 等到各个机关单位开始重新上班了。
    王思婉和许安拿着那份从韩友书那寄过来的信, 去把原身以前被没收的产业给拿了回来,整整一叠的产业证明, 里面只有s城各地的房产证明。
    王思婉知道还有一片厂房被充公了的,因为韩友书上面印的红戳太有用了。王思婉直接按照许安的叮嘱,只要了其中一半,那些正在运行的工厂都没要, 而是要了几个废弃的工厂,然后把另一半工厂换成了城西郊外的一块地。那块地现在荒凉得很,没有人住。
    王思婉如果非要工厂,其实也是能要回去的。但现在要是要, 那就等于在跟国家抢东西。所以还不如换成更有价值的。
    比如城西那块地,到了九十年代初,被s城的政府开发,做新区,到那会,这块地的价值就飙升, 端端十年时间,就寸土寸金了。
    许安有记忆作弊,和王思婉一起毫不手软的画出了未来最贵的那片地。
    但这片地在现在看来,就是荒郊野外,住那的还全都是乡下人呢,所以王思婉和许安说要那块地的时候,专门负责处理他们这些事务的人都要以为他们是傻子了。
    但王思婉和许安就是要那一块地。
    再加上之前被没收的一些古董字画啥的, 能找回来的都还了,找不回来的也只能算了。
    这已经是很好的了,全靠韩友书信上红戳。这要其他人,除非是房产,其他被没收的那就是没了。
    还有一些额外的赔偿和补贴,总之又是一大叠的各种票证。
    王思婉把那些产权证书拿回去的时候,宋婶抹着眼泪一张张看过去,然后郑重的交给王思婉,说这都是她外公留下来的东西,得好好收着。至于那些票证,王思婉直接拿了一半给宋婶,让她收起来留着慢慢花。宋婶也没客气,孩子给着她就收着,至于花,她一个老太太花不了多少的,还不如等孩子需要的时候再给她。
    又陪了宋婶几天,一家三口就要回去了。
    高考的时间是12月份,改试卷再到学校出通知书,后面又要过年,所以通知书应该不会那么快到,最快应该也得到一月底了。
    王思婉告诉宋婶,顶多就是到四月之前,他们应该就能回来了了。
    回到第六大队的时候,王思婉就马不停蹄的和蔡小燕一块,做着玉容膏。然后送一批到徐月娥那,又寄了一批到邵娟那。
    回来没几天呢,刘珍就带着冯光荣还有孩子过来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