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2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守传达室的是个老大爷,检查了王思婉和许安的学生证之后,就让他们信给带走了。
    王思婉的有三封,她看了一下,一封是冯月娥的,一封是刘珍,还有一封是余学清的。许安就一封,是从京城寄来的,也就只有韩友书了。
    到了家之后,王思婉和许安把书都放下,然后才拆开信来看。
    王思婉没看自己的,而是跟许安一块看了那封京城寄来的信。
    之前韩友书希望他们能到京城去读书,不过许安和王思婉写了封信,告诉他他们会报s大。将原由也都说清楚了。
    韩友书虽然失望,但回过来的信也表示了支持。
    毕竟这是孩子们的选择,他就算失望,也不可能强迫孩子们必须报到京城。后来他俩拿到通知书,第二天许安去买车票的时候,也发了条电报告诉他,他们已经拿到通知书了。
    这次写来的信里,先是对他们考到s大表达了高度的肯定,并且很满意他们真的考上了。然后又是说了一下s大的校训,勉励他们要认真学习,以后要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贡献。然后就是叮嘱他们有时间,把许逸带到京城去玩。最后,又隐晦的提了一下,如果他们碰到麻烦,可以去找谁帮忙。
    从这封信里,完全可以看出来一位老人对自家后辈的爱重和殷切期盼。
    王思婉看着许安把信收起来,笑着说道:“也不知道韩爷爷的儿女有没有回去?他身边有没有人陪着。”
    可能别人看到的,是他站在顶端的样子。但王思婉却还记得那时候为了那场地震,韩友书熬了多少天,回来的时候整个人都瘦脱形了。
    站在他那个位置,只会更不容易。
    “晚上,咱们写封信问问。”许安把信交给王思婉,“这个收进空间吧。”这份信不适合留在外面,最好还是藏起来。
    王思婉接过信,这份信瞬间就消失在她的手中。
    随后她又开始拆自己的信,许安凑过来和她一起看。她先拆的余学清的,虽然还没打开,但王思婉大概能知道是什么内容,八九不离十是说他考上了大学。
    许安眼睛在余学清那三个字扫了一下,然后眉头轻挑。
    王思婉把信打开,直接摊开来,跟许安一块看,果然余学清在里面写的就是他也收到了通知书,也是s城的学校,不过距离他们学校有点远。看到那所学校名的时候,王思婉的心也落了地,跟书里的学校是一样的。里面还说了张巧巧和梁启华,居然都考上了,虽然只是大专,但至少这些学校也都是包分配的。
    他还在信中说,到时候过来看他们一家,请他们吃顿饭,感谢他们之前把书借给他之类的。
    许安眼睛在那句过来看他们上面扫了几下,然后嘟囔着:“不就是借了点书嘛,哪里需要他特意过来看我们。”
    王思婉把信放到一边,伸手捏了一下许安的耳朵,“人家就是客气说说,你还当真了?”
    在第六大队的时候,顶多也就是王思婉还跟余学清偶尔碰到会说两句话,至于照顾,也就是王思婉会给张巧巧杨静他们送点瓜果蔬菜之类的,更大的照顾就是考试前的借书了,其他的就没有什么了。
    王思婉因为不想过多的干涉余学清和杨静之间的纠葛,所以一直在尽量的避开他们。
    可大家到底都是知青,就算她嫁人了,已经不是知青了。可到底她还跟余学清之前是老同学,大队的人都知道。所以这关系是如何都撇不开的,王思婉只能说尽量不去管他们之间的事。但其他的,就是普通朋友的关系。
    许安将脑袋搁在王思婉的肩膀上,撒娇似的蹭蹭,“就不喜欢看到他。”
    虽然他从来没把余学清看在眼里,可这么一个男人,一直默默的守护着你的媳妇儿,你能高兴嘛!
    余学清有很多机会可以回城,可就是不愿意回城,就连张三虎,还特意找到他去说,他要是回城,队里保证给推荐信证明。
    但他不愿意,为了什么。别人可能还以为他是喜欢第六大队,想改造第六大队。但他作为男人,却看得一清二楚,只是因为这里,有他要留下的理由。这个理由,就和自己媳妇有关。
    要不是自己媳妇儿真的对他没意思,甚至还避开他。他早就使手段让他回城了,不回也得回的那种。
    现在他也相信,余学清可能真的放下了。但他媳妇儿有多好,他是知道的,不是没有死灰复燃的可能。所以,最好是别见面,省得他又重燃对自己媳妇儿的感情。
    “好,那咱们就不见他。”王思婉哄着他说道,也就是哄哄,她也清楚如果人家真找上门了,许安也不可能真不见面的。
    看完了余学清的,就看刘珍的。刘珍信里的内容也是她考上了学校,是师范,她做了这么多年的老师,已经喜欢上了这个工作,所以考一个师范,系统的学习一下,以后再分配到更好的学校里去。
    而冯光荣,则落榜了,没有消息。所以他们只能分开,而且因为要读书,她不可能将孩子带在身边。
    孩子呢,也小,冯光荣一个人带着也没法去干活,这就成了难题了。不过刘珍家里伸了手帮忙,她父母帮忙带着。
    刘珍报的学校,就在她老家,平时节假日,她还能回去看孩子。
    在信中,刘珍不可避免的抱怨了一下冯光荣的父母,他们自己的孙子,居然一点都不管,就像没有似的。明明他们的家离学校也不远,却不说一句。也不说给冯光荣安排工作,让他回城。
    现在他们一家三口,要分居三地,他们家里也什么话都没有说。
    刘珍在信中说她很失望,当初结婚的时候,冯光荣家里就态度一般,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更是过分。
    冯光荣作为家中的老二,为家里付出了很多,却换来这样的结局。
    最后刘珍也说了,她总算明白了靠人不如靠己的意思,也决定要对自己的父母更加孝顺。但冯光荣的家人,这隔阂就没那么容易消除了。
    看完了刘珍的信,王思婉也叹了一口气。她没有公公婆婆,其实也不大能理解这种感受。但以前她也有出嫁早的小姐妹,跟她说,公公婆婆如何对嫡子幼子更好,对隔中间的反而不那么疼爱。
    冯光荣就是这隔中间的,明明付出了不少,可家里人却看不到他。
    好在刘珍是心疼自己丈夫,信中也多是为自己男人抱不平。
    相信冯光荣也不是傻的,会明白谁才是他真正的家人。
    徐月娥的信中,主要也是来问他们在学校怎么样,然后表达了一些思念之情,最后就是这个月她那边要多少的量,还寄来了一页的账单,里面将账目记得清清楚楚的。
    王思婉把信看完了,又仔细看了账单,确定了没有任何问题。
    账单是徐月娥记的,亲兄弟还明算账呢,她俩这账单,就是要对账算账的,毕竟牵扯到金钱往来,所以这些是必须要记清楚的。
    徐月娥也很细心,这么多年了,从来没有记错过,也从来不多拿。
    所以王思婉对她很放心。
    作者有话要说:  我来惹,哈哈哈哈哈哈,下午六点咱们接着见啦
    第147章
    许安没跟着一块看刘珍和徐月娥的信, 而是坐在房间的椅子上拿出一本新借来的书看。
    王思婉看了眼时间, 才四点多还早得很,就干脆把回信写一写, 到时候统一都寄出去。
    李延早年是是专门在报纸上写一些文章、或者是发表诗歌的。才气嘛,是真的不低。但后来因为在报纸上发表了一些不当的言论,被下放了。乡下的生活是不可能磨灭他的斗志的。所以他又找到以前的一些老友,走动了关系。
    s大就把他聘为教授, 让他到学校任职。
    说是说任职,其实就是上一些文学课,因为他的名气不低,学生们还挺捧场的, 这就越发的让他觉得自己能耐了。
    他呢之前是住在学校外面,也是学校给安排的房子,还挺好的,他们一家住在里面也安逸。
    结果后来人房管所那边,突然说这房子是有主的,人家要收回去, 房子不能住了。
    原本吧,这也不是个什么大事。收回去就收回去呗,毕竟本来也不是他们的房子,人家想收回去你还能硬住着?
    但当初学校是说了的,这房子呢是从资本家手里没收的,相当于公租房,他可以长期住在里面, 等以后啊,学校把这边的房子买下来,就当做是分配给他的房子了。
    所以他们一家人,都觉得这房子就是他们的。而且这房子又宽敞采光又好,傻子才不喜欢呢。
    而且李延的小儿子,带了个对象,跟对象也说了,这房子就是他们家的。人家本来挺满意的,但也不知道从哪来的消息,听说了这房子要收回去的事。
    现在房子不说紧缺吧,但其实还是很紧缺的,大多数人家都是好几口人挤在一间房子里。
    像李延的身份,能分到这么好的房子,其实还是高看了他的。若真论起来,其实是分不到这么好的房子。只是当时李延回来得匆忙,学校里的教师宿舍都给分完了,才在学校外面租了这么个房子,给李延一家住着。
    李延小儿子的对象,身份也挺不一般的,一听说他们家其实连自己的房子的都没有,就回家去了,这结婚不结婚的,就再说吧。
    其实要买房子,也简单,现在房子也不贵,李延工资也不低,买一套还是可以的。
    但还是那句话,资源紧缺啊,房子可不是你想买就能买的,现在大家伙都是自己住自己的,就那么一套房子,而且现在不少人平凡了,以前的没收的房子都得还回去,导致不少人连租房子都没得租了,更别提买了。
    学校倒是还好,又给安排了房子,住教师宿舍,可这教师宿舍,条件那可就比外面要差远了。独立厕所浴室是没有,也没个小院子啥的,就是那种空间小小的筒子楼。
    他媳妇儿和儿子都不乐意了,李延在自己好友过来的时候,就随口抱怨了下这个事,原本的意思呢,就是说这房子当初学校说给他的,那他就觉得是自己的房子了,结果人家说还回去就还回去,导致他们家现在只能搬进阴冷潮湿的筒子楼里。
    结果他老友呢,也是个爆脾气的,还觉得这收回房子的原来不愧是资本家,就爱干这种压迫人的事。所以就出现了,之前王思婉他们来,被人指着鼻子骂的事。
    他们都是搞文学创作的,有个特点,那就是视金钱如粪土啊,就看不惯什么资本家满身的铜臭味。
    而后来房子被糟践成那样,实话说,还真不是李延干的。
    李延当初被下放,又能弯腰低头找人帮忙,那是拿得起放得下的,说他有什么傲骨,还真没有,不仅没有,还很灵活的懂得如何求生存。
    所以人家房管所说让走,那就只能走呗,这都成了有主的房子,不可能赖着啊。但是他媳妇儿和儿子不肯啊。
    他媳妇儿是后娶的,之前有一个媳妇儿,老式的那种,后来大家不是都追求新式夫人嘛,他就离了婚也娶了一个读过点书的。一开始还挺好的,后来呢,这女人的暴露了,爱贪小便宜,还很泼辣。当然,把李延还是拿得死死的。
    要不怎么说娶妻娶贤呢,这新式夫人确实带得出门。但私底下小毛病却不少,之前李延日子过得不错,这新式妻子吧就天天参加什么沙龙,梳妆描眉的打扮,穿穿好看的衣服。后来李延被下放了,这新式妻子就每天挑三拣四的骂骂咧咧,差点就要发声明跟他断绝关系了。
    而且,她生的儿子,也没教好,跟她一个性格。
    所以这房子的事,其实就是他这个所谓的新式妻子还有小儿子干的事。这是还瞒着他,没让他知道呢。
    结果等人房管所那边找上了门,李延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家里还把人房子给毁了。
    可把他给气得呀,他也不是傻子,人家当初被没收了,除了是有权的,那就是有钱的。而且还是平反了的,你以为平反那么容易啊,多少人想平反都没有路子呢。这要不是有点关系,有人帮衬着,哪里那么容易就能平反?
    总之,这人肯定不是他能惹的啊?所以房管所说人家这房子没法住了,他就赶紧把自己这几年的工资从他新式妻子那拿了出来,也不管她怎么撒泼打滚的,该咋赔偿就怎么赔偿。
    从老友那打听到这房子的主人还是自己学校的学生时,他才松了一口气,好歹他是学校的教授,现在学生尊师重道这一点还是做得不错的。
    只要赔偿了,后续麻烦应该是不多的。
    而且他另一位老友,周明生教授,还告诫他这次是他们的错,所以无论他们是不是自己的学生,都应该诚恳的道歉,这才是作为一个长辈师者应该拥有的气度的和胸襟。
    许安原想着这个叫老李的会不会怀恨在心,都做好了准备,要把老李给拉下来了,至少是得从学校消失的。
    结果人家二话不说就赔了钱,还送来了一封言辞诚恳的致歉信,里面清清楚楚的说明了缘由。
    这倒是让许安有些意外了,所以这准备把老李从学校弄走的心思也暂时歇了,再看看,若是这老李只是按兵不动的话,等他有所动手,那也是他离开的时候了。
    李延还不知道,正是因为他的谨小慎微,还有虚心听了老朋友的建议,倒是让他能继续保住现在的这份工作。
    房子那边重新修缮的事,是许安去处理的。王思婉也不知道许安明明一天到晚都跟她一起,怎么就能做那么多事,再次见到祥子的时候她也一点都不意外。
    许安把房子修缮的事直接交给了祥子,还给了他一笔钱,让他好好盯着。
    自己则让人拉了一车的砖回来,直接就在挨着他们住的这边的围墙那,又建了一个小厨房,以后他们家做饭就直接在这个小厨房里做了。
    王思婉和许安这其实主要就是图自己舒服,那个破厨房就那么大,他们去做饭的时候,除了菊英,另外两个就喜欢偷偷的看,还时不时要说一句什么你们今天又吃肉啊?你们今天又吃鱼啊?你们家的蛋怎么那么多?
    这也就算了,他们家的煤是不缺的,买的还不是散煤,是那种块的,好烧一些,烟也少。王思婉平时不大注意这些的,但有一天拿煤的时候,一看,怎么少了整整一排的煤?
    还能怎么着,被偷了呗。至于被谁偷的,王思婉心里也有个数,唐春花还有谢湘妹这俩人应该都有参与,至于张菊英,是个老实人,应该不会做这种事。
    其实那一排煤也就几块,钱还真不止几个钱,但你要借着用,跟她说一声,她和许安大大方方的,随你借呗,一点煤的事。
    但你要偷,那问题就大了。
    所以王思婉当时就每家每户的去问了,唐春花和谢湘妹眼神都闪烁,所以这事就八九不离十了。王思婉的性格吧,也不可能说跟人像泼妇似的骂街,那就意有所指的说点不好听的,把唐春花和谢湘妹说得脸臊红的。
    心里大概也清楚了,这新来的租客虽然是读书人,但也不是好惹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