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4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她不知道,只能痛痛快快的在被子里大哭。
    王思婉和许安第二天照常去上了课,他们一进班里,大家伙就一直盯着他们看。王思婉和许安像平常一样,王思婉去了马玉兰那,许安则去了胡明那。
    王思婉刚坐下,马玉兰就关心的看着她,“你没事吧?那个郑怡然,怎么能想出这种损招啊?还好安子没中招,不然你们……”
    马玉兰是一直不大喜欢郑怡然的,觉得她心眼多,她好歹年纪大了这么多,看到的人也不少,所以当初看郑怡然一眼的时候,就觉得她的眼神不对,里面有太多事了。
    昨天她没去参加她的生日会,反正也不大熟,去不去无所谓。
    结果就错过了这么一出。
    晚上听到那些回来的女生说的时候,她就开始担心,虽然安子没中招,但这对夫妻俩的之间的感情,没准就造成了什么影响呢?
    一晚上忐忑的等到了今天,看到人她就赶紧观察王思婉,没从她面上看出什么异样来,才松了口气。
    “没事的,我们也没想到她会这样,还好许安比较警惕,之前就发现不对了。”王思婉淡淡一笑,见周围不少女生都竖着耳朵听着这边的动静,大大方方的就说出来了。
    昨天还有一个身形跟许安那么像的人,又不是他们学校的,所以就干脆大方承认他们这边也早有准备。
    “放心,她没出什么事,至于床上那些血,是她故意自己把手划破了。”王思婉又接了一嘴。
    马玉兰是经了事的,自然知道血是怎么回事,她嫌恶的撇了撇嘴,“呵,准备得还真全面。”
    而前面的许安,坐在胡明身边,胡明悄悄的凑过来,小声问道:“许哥,昨晚,你和嫂子没吵架吧?”
    许安淡淡的睨他一眼,“你盼着我们吵架?”
    胡明听出了里面的冷意,赶紧摇头,谄媚的笑道:“怎么可能呢?我巴不得你和嫂子好好的呢,就是嫂子离开的时候,我看她脸色不大好,担心她跟你闹脾气呢。是我想岔了,嫂子脾气这么好的人,怎么可能会跟你吵架呢,那是不可能的。”
    许安想起昨晚上哼哼唧唧比以往更黏他的王思婉,眸色渐渐转为柔和,他低头翻开书,嘴角轻勾,笑出一个温柔的笑脸来,“嗯,确实不可能。”
    胡明:感觉自己被喂了一口什么。
    中午上完课之后带着许逸一块回了家,结果就在门口看到了等在那的郑教授。许安让王思婉带着不明所以的许逸先进去,他则和郑教授站在院子里。
    对于他来的目的,许安大概也能猜到。
    “我是来道歉的,我很抱歉没有教好我的女儿,导致她做出这样的事。”他看着许安,羞愧的说道。
    他对许安和王思婉其实没有什么太多的印象,顶多就是学生,第一次是房子的事,说起来还是他老友那边做得不对。第二次就是他们俩被联防队抓了,他正好看到,就解了下围。
    他的课程,王思婉和许安都没有报,所以双方的交集几乎可以说是没有。
    说起来,那次送茶叶蛋,还是自己女儿提出来的。当时他也没多想,恐怕那时候自己女儿就起了心思吧。
    想到这,他又叹了一口气。
    “教授,我看在你的面子上,才没有追究的,至于你女儿,我希望她能离开我我们的视线。”许安神色冷淡,但对于郑教授,还是保持着一个基本的尊敬。
    “好,我会带她离开的。”郑教授松了口气,无论如何,是她女儿做错了,对方不追究,还是看在他面子上,他已经很满意了。至于离开,自己女儿这样,在这里肯定也待不下去了,所以他还是带着一块离开吧。
    没过两天,郑教授就提出了离开学校,因为郑怡然的事闹得挺大的,校长他们也都清楚,虽然惋惜学校失去了这么优秀的一位教授,但也能理解。
    毕竟人言可畏,郑怡然确实不适合呆在这儿了。
    对于郑教授的离开,反弹最大的其实是那些学生,他们都喜欢郑教授,是不愿意他离开的。甚至还有想,虽然郑教授的女儿做了这种事,但不是也没对王思婉和许安有什么影响吗?
    所以,郑教授干嘛要带着女儿走啊?
    但很快,他们就发现,郑教授是走了,可来接郑教授课程的,却是国内另一位国学大拿,论知名度,比郑教授的知名度还要高。
    于是,王思婉和许安逼着郑教授走了的议论声,才渐渐消失。
    作者有话要说:  来了来了,明天中午十二点见啦
    第171章
    十一月, 一场会议正在严肃的进行中。
    但远在云省, 却爆发了一场知青们的集体反抗,声势浩大, 远在s大的学生们,都根据从云省那边考进来的知青们,知道了部分消息。
    王思婉他们班的一位来自云省的知青,在学校里读了快一年的书了, 还是穿着那么一件单薄的衣服,听跟他一个宿舍的人说,他只有几件衣服,稍微冷一点的时候, 外面就套着一件薄薄的夹袄。
    他夏天的衣服只有一身,一般都是晚上洗完,白天再穿上,他每天都在努力的保持着自己的体面。
    他是来自云省的知青,一个条件特别艰苦的地方。
    “同学们,我们必须团结起来, 不能因为我们考上了大学,就不管我们那些还在下面吃苦受罪的知青同志们?他们只是想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你们知道吗?我在那边呆了十年,住的一直都是下雨下雪都要漏水的茅草房,到了冬天,墙缝里刮进来的风,能直接吹到你骨头里去。我的手脚, 在这十年里,烂了一次又一次,我们提过很多次,还是只能住在这样的地方。运气好,我们能分到粮食,吃上饭,但吃饱肚子,那是不可能的。运气不好,大半年的时间,我们只能靠喝盐水汤度过,我没有在夸大事实,我说的都是真的。当地的老百姓仇视我们,觉得我们抢了他们的粮食,我们就算干再多的活,分到的粮食也是有限的。”他说到这,声音都哽咽了,他狠狠的擦了一把眼泪,看着下面的同学们,继续说道。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我不知道你们之前是在哪做的知青,但我们那,医疗条件特别差,你们知道每年有多少人,因为治疗不及时,而失去生命吗?这次,唯一的一名医生,因为喝得烂醉,导致一位怀着身孕的女知青死在了医疗点的产床上,她徒步走了好几公里,就是为了想平平安安的在医院生下孩子。她怎么也没想到,她信赖的医生,才是断绝了她性命的终结者。”
    “我不知道该怎么和你们说,我们同一个知青点的关系很好,只有我考上了学校。但是我每次在吃饭的时候,能领到免费汤的时候,我都在想,这种加了蛋的蛋花汤,在云省,只有过年的时候,我们才舍得打上一份蛋花汤。”
    “我知道我的伙伴们,他们没有那么高的要求,他们只是想要生活得更好一点。他们没有抱怨什么,之前下乡,大家也都是自愿的。”
    这就是目前为止,云省知青们的现状了。
    王思婉听了之后,其实也是很震惊的,她以为自己去的第六大队已经是很穷的地方了,没想到还有云省,那么一个甚至只能靠野菜汤,盐水汤填饱肚子的地方。
    第六大队因为在山里,种植面积有限,所以能收获的粮食也是有限的。
    不过有一点好,那就是他们知青处于插队知青,归大队管理,如果队长够好,那知青们就受不了什么罪,而他们运气很好的,就是碰到了好的大队长。就算李大柱没有做得那么好,但他至少没有克扣知青们能分到的粮食。
    而且因为靠山,山上能找到的吃的也多,只要你勤快点,就算不说完全填饱肚子,但至少半饱是有的。
    所以,对比那位云省来的同学所说的话,他们的日子已经好到不行了。
    最终让云省知青彻底爆发的,是会议开完,颁布的一条政策,那就是让边疆农场(兵团)知识青年按照国营企业职工对待,,不再列入国家政策照顾。
    这说明了什么?他们连知青都不是了,只是农场职工。知青是可以回城的,但作为农场职工,他们就连回城都回不了了。也就是说,他们被抛弃了。
    云省的知青几度请愿,一直到王思婉他们放假,他们还在闹腾。
    王思婉和许安都清楚,如果不是云省知青们的奋力反抗,禁锢了知青们快二十年的禁令还不知道要到多久才能结束。正因为他们的坚持,从此知青能自由回城,而知青这两个字,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记忆。
    等到云省那边传来千人大绝食的消息的时候,王思婉知道,这场战役,快结束了,而知青们,会获得他们想要的。
    要么回城,要么死亡。在如此壮烈的抵抗下,他们胜利了,他们获得了回城了权利。
    全国的知青都能够自由回城了。
    等到s城再次开学,上了差不多两周的课后,那位云省的同学,有一天,狂奔着跑进教室,兴高采烈的挥舞着手里的信,“他们成功了,大家都能自由回家了。”
    自由回家?对,就是自由回家。就算在教室里的,因为考上大学,都已经获得了自由。但大多数人,都是做过知青的,他们都知道,这种真正的自由,有多难得。
    有女生在后面压抑着哭着,男生们也有不少忘形的在教室里高喊起来。
    他们都是高兴的,为了知青们的命运能被改写,为了他们的坚持,才让全国的知青都能真正的获得自由。
    除了王思婉和许安,没有人知道,有一个小村,在78年11月秘密的签订了一条协议,而这条协议,将是一个历史性的改革。
    2月底的时候,王思婉和许安因为张三虎的一封信,跟学校请了假,匆匆赶回了第六大队。
    因为一月底的时候,上面给地主还有富农分子摘帽子了,也就是说,他们将享受人民公社社员的待遇。
    许安家,当初因为他爷爷的及时捐出所有家产,才让他们免收迫害,不过有一个没有捐出去却被没收的地方,那就是原来的知青点,曾经是属于许安家的。
    这次上面摘帽子,许安这边就收到了张三虎写来的信。
    他的那套房子,要还给他了。
    所以,王思婉和许安让宋婶过来带许逸,他们俩则匆匆赶回第六大队,来处理这个房子的事。
    他们已经有差不多两年没回来了,除了知青们几乎都走完了之外,大队里的人,似乎都没有什么变化。
    也是有变化的,比如玉香婶,她的头发更白了。
    见到王思婉和许安回来,拉着他们俩都不舍得松手。硬是让他们在她家吃了一顿饭,才让走人。
    回到阔别已久的房子,王思婉随便收拾了一下房间,许安跟着张三虎去了公社,要去处理房子的事情了。
    他们在这呆不了多久,包括周末不上课的时间,其实总共也就请了两天假,加起来就是四天的假期。
    王思婉把房间整理好,也才下午三点多,没什么事干,就决定出门转转。结果走到蔡小燕家门口的时候,就看到了一个头发斑白的,面容苍老的女人,在蔡小燕家院子里坐着。
    她仔细辨认了下,才认出来那是汤玲。
    她不是去找刘天佑了吗?怎么现在一个人在这呢?而且,看她的样子,似乎,是在这住着的。
    王思婉不知道的是,当初汤玲确实去找了刘天佑,而刘天佑对她也确实有一点感情。但那感情,少得可怜。
    刘天佑毕竟年轻,汤玲那么大的年纪,跟她好这么多年,也就是他贪恋汤玲的身体而已。
    但当他拿着汤玲给的钱,找了关系,有了一份工作的时候,他就厌烦了汤玲那一副,要不是她出的钱,他是不可能找到这份工作的样子。
    他也受不了,汤玲对他管东管西,连他出去吃饭都要唠叨的态度。
    说到底,他和汤玲,一点关系都没有好吗?他俩只是偷情而已,虽然汤玲生的两个孩子都是他的,但那时汤玲不知廉耻的勾搭他啊。
    男人就是这样,外面的shi,他都觉得比家里的要香,更何况是人呢?
    当你是外面的人时,他会捧着你。当你成为屋里人时,他就厌弃你。
    汤玲很快就被刘天佑赶了出来,她不可能回娘家,所以就只能回到第六大队。她的两个儿子,已经不认她了。因为刘天佑的父母并不喜欢汤玲,所以天天在她的两个儿子面前,说汤玲是个人尽可夫的□□,不配做他们的母亲。
    于是,这两个她一直宠着的孩子,就这么轻易的抛弃了他。
    蔡小燕也走了,没有人再给她做那些家务。蔡兴还被关着,也没有人拼命干活养活她了。
    她就只能自己每天上工,才勉勉强强的不让自己饿死。
    短短的两年时间,就让她从一个风韵犹存的俏妇人,变成了现在这种老态横生的样子。
    她应该庆幸的是,虽然大队的人讨厌她,但至少不会赶她走,而且她名义上,还是蔡兴的老婆,所以这房子,她是有资格回来住的。
    王思婉面无表情的看了她一眼,正要走的时候,汤玲看到了她,并且站起来喊住了她。
    “王思婉,王知青?是你吗?你回来了呀?”汤玲谄媚的喊道。
    王思婉看了她一眼,并不想理她,准备回家的时候,汤玲以一种很敏捷的速度拦在了王思婉的面前。
    作者有话要说:  哇,我来了,下午三点,接着见啦。
    第172章
    “哈哈哈哈, 王知青, 你怎么回来了我们家小燕呢?有没有一块回来啊?”汤玲笑得谄媚,眼睛往王思婉他们家那边看去。
    今天队里没活, 她就呆在家里没有出去,刚好天气又还不错,就坐在院子里晒晒太阳,结果就看到王思婉。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