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4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朱建设对马玉兰和他们的孩子好到什么程度呢?好到自己每天饿着肚子,在地里拼命的干活,只为给家里人提供更好的生活。
    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和过于艰苦,朱建设一个星期前,晕倒在了地里,被人发现后赶紧送到医院,才发现是长期劳作造成的劳损,半边身体都没法动弹了。
    他才多大啊,不过才四十岁而已,正值年轻力壮的时候,结果居然碰到了这样的事。
    马玉兰在这边省吃俭用,把从学校领到的粮票还有钱存下来寄回家。就是想让家里人日子好过一点,她也和朱建设说过,让他不要那么拼命,他们现在日子还过得下去。
    但朱建设没听,瞒着马玉兰,偷偷的干活。
    马玉兰因为在学校读书,一直也没发现。
    结果这下,朱建设就出事了。
    他们县里的医院说,这病没法治,只能送到大医院去看看,没准还有救。
    朱建设说不治了,甚至这一个星期里还跟马玉兰提了离婚的事,马玉兰知道他是不想拖累自己,其实从自己考上大学后,朱建设那么努力干活就可以看得出来,他觉得他配不上自己了。
    现在他又半边偏瘫,就更不想拖累前途一片光明的马玉兰了。
    马玉兰怎么可能愿意呢?她最艰难的时候,是朱建设的护着他,这么多年的相互扶持,这份感情是不能轻松被抹去的,所以她骂了朱建设一顿,然后把家里孩子都安顿好,带着他来到了s城,想到这边出名的医院来看看,不管怎么说,总要试一试,能治好就治,治不好,她也要养着他一辈子。
    至于离婚,那是不可能的。
    可是他们家条件一般,在医院每天都要花钱,很快就把家里的积蓄全部花干净了。
    医院那边说可以做手术,成功率不是很高,马玉兰坚持要治,只要有一丝希望,都要试试。
    做手术需要花钱,她没钱,就来找王思婉借。
    原本她很忐忑,但王思婉二话没说,就让许安拿了一千块给她,要说不感动那是不可能的。
    她现在无比庆幸,她考上了大学,认识到了王思婉和许安这么好的朋友。
    送走了马玉兰,王思婉心里也很难受,她和马玉兰的际遇差不多,如果她没有空间,没有原身的母亲留下来给她的那些钱财,而许安也同朱建设是一样的话。
    他们的日子是不是就和马玉兰他们一样?她相信,就凭许安对她的用心程度,肯定也会和朱建设一样,闷不吭声的自己干活,拼死拼活也想让她日子过得更好一些。
    她心里又有些庆幸,他们不是马玉兰和朱建设。
    因为这件事,当天晚上,王思婉很主动的腻腻乎乎的黏着许安,被他欺负得再狠,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哭着叫疼,而是手脚并用的攀着他,抱得紧紧的。
    她突然这么热情,许安自然是喜欢的,于是就毫不留情的又来了两次。
    等结束后,王思婉有气无力的躺在床上,感觉自己腿根子都快被掰折了,一边颤抖着,一边努力把腿合上,结果还合不上。
    这一刻,她决定再也不随便带入情绪了,许安太是人了,就会乘人之危。
    哼。
    第二天,王思婉想着马玉兰一家的事,突然有了个主意,拉着韩瑶还有班里其他人都商量了一下。
    马玉兰家里的事比较特殊,家庭条件确实一般,这次治病,已经花去了他们家的所有积蓄,后面只能来找王思婉借钱。不管这个病有没有治好,后面的日子也都是不好过的。
    他们还有三个孩子,马玉兰除非不读了,不然这一家的生活都会很成问题。
    所以他们决定,在学校里组织一次募捐。
    作者有话要说:  我来啦啦啦啦啦,晚上九点,接着见啦啦啦
    第174章
    他们这个班的感情很好, 男生们都是称兄道弟的, 女生们也是姐妹相称。一听说马玉兰家的里事情之后,纷纷提出要捐钱给马玉兰。
    于是, 他们才会想做一次募捐的,先从他们自己班里做起。
    家里条件好的,比如胡明韩瑶,直接就是三百块, 家里条件一般的,也拿出五块十块的。更不好的,就从自己平时省吃俭用存下来的钱里,拿出三四块钱。
    不论多少, 都是心意。
    王思婉和许安商量之后又额外拿出了五百块,和之前借出去的一千块一起,都算捐的。
    随后他们班在下课后,利用晚边和中午吃饭的时间,在学校食堂,进行了募捐行动, 班里的同学全部出动了,五个人一个小组,一部分负责解释马玉兰家里的情况,一部分登记捐钱同学的人名,一部分则负责统计钱数。
    只进行了三天,全部人一起努力,最后足足募捐到了三千块钱以及一本记录了许多人名的小册子。这里面有师兄师姐们捐的, 也有师弟师妹捐的,还有学校的教职工。
    最后,大家挑了一个周末的时间,全班人都去了她丈夫治疗的医院,把这本小册子和三千块钱交到了他们手里。
    朱建设当时听说进来的人都是马玉兰的同学时,其实还是比较羞窘的,他现在这个样子,是给玉兰丢人了。
    但他没想到的是,这些人都亲亲热热的喊他姐夫,还告诉他好好治病,其他的都不用担心和着急,玉兰姐是他们的姐,他就是他们的姐夫,作为一家人,他们一家碰到了事,那就是他们碰到了事,大家伙会帮助他们度过这次难关的。
    而马玉兰手里拿着那本小册子和整整一个布包装着的三千块钱,没忍住抱着他们班的这伙可爱的同学哭了起来。
    没有生病的时候,你是不知道原来生病会花这么多钱的。
    在这个她因为上大学才来的城市,对于医院,她是迷茫的,这几天她跟着主治跑,商量治疗方案,她跟着护士学按摩,然后自己每天帮助自己丈夫按摩,生怕他肌肉萎缩,影响恢复。
    吃饭要花钱,住院要花钱,吃药要花钱,她没有办法去学校上课,只能请假。舍不得花钱在外面租房子,她就只能在医院走廊里打地铺睡觉。
    还要担心家里的孩子,这所有的一切她都没法跟别人说。借来的一千块钱,她得省着花,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这是他一家唯一的钱了。
    王思婉说不着急还,可她不能真的不着急。甚至她都准备好要放弃学校的学业,干脆去找个工作,或者是摆摊做生意了。
    但现在她的同学们,她的朋友们,给她带了三千块钱过来,是他们学校的师生们凑起来的。
    这不是三百块钱,这可是三千块钱,相当于一户普通人间十年的收入了。
    有了这个钱,无论朱建设能不能治好,至少是可以支撑她完成学业的,还能让她在外面租上房子,把孩子接过来,等她读完书,分配好了工作,就能赚钱了,至少一家人的生活是有了保障的。
    班里的同学没有久呆,留下他们带来水果吃食,就走了。
    王思婉在他们都走后,塞给马玉兰一把钥匙,“玉兰姐,你知道的嘛,我家以前是大资本家,别的不多,就是房子多,这医院边上呢,就有一套房子,晚上如果不能陪床,你就去那边住去,我没有打扫过的,还得麻烦你打扫卫生了。”
    马玉兰推辞,这可是s城一套房子的钥匙,“不不不,我住在这里挺好的,还能就近照顾人。”
    王思婉佯怒,“玉兰姐,你不收那就是不给我面子了,我房子多得很,这就是其中一小套而已,而且,你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姐夫考虑,在那房子住着你还能给姐夫做点吃的,就不用天天吃医院里清汤寡水的东西,你说是不是?”
    如果只是让马玉兰自己住得舒服点,那马玉兰肯定是不愿意的,但如果提到了朱建设,她就犹豫了。是啊,他们这几天不敢花钱,吃的都是医院里的东西,虽然不贵,但味道也就那样,要是有厨房,她也可以给朱建设炖些汤出来,好歹也补补身体。
    他这些年吃不舍得吃,身体亏空得厉害,这次病成这样,就更消瘦了,皮包着骨头,就剩一副大骨架子撑着了。
    她自己看着都心疼坏了。
    “那,那我给你付房租。”马玉兰说道。
    王思婉点点头,“可以啊,不过房租就不着急了,你们先配合医院把手术给做了,好好把身体养好。这医院呢,离学校不是太远,等姐夫做完了手术,能出院了,就把姐夫接到那房子里好好养养身体。还有家里那三个孩子,咱们学校的老师也知道了你这里的情况,咱们指导员说你要是愿意的话,可以把孩子接过来,他来安排孩子读书的问题。就近照顾,总比放在老家要安心些吧?而且你最小的孩子才几岁大,还是接过来的好。”
    王思婉知道马玉兰现在肯定担心死家里的孩子了,但是因为这个病,实在是没有办法把孩子接过来。所以她和许安之前就和他们的指导员商量了这件事,他们的指导员也不是一般人,当时就说干脆把孩子接过来,学校的问题他来安排。所以王思婉才在这跟马玉兰说起这个。
    马玉兰没想到指导员居然还把她的孩子给安排好了,索性接受了这么多帮忙,她也不差这一个,当下就点点头,“好好好,等建设做完手术,我看看恢复情况,我们家老大也不小了,之前也说要来帮忙照顾他爸的,我没答应,如果他也过来的话,还能帮上点忙。等我回学校了,我再找指导员道谢去。”
    王思婉微微一笑,带着安抚的力量,“没事,对了玉兰姐,我和许安带了些东西过来,你让姐夫平时多吃一些,像这个蜂蜜,是我们老家那边的,对身体很好的。还有这个麦乳精,是之前家里亲戚送来的,我们家很多,我就拿了几罐子来,姐夫要是饿了,您就直接冲一杯给他喝,还有这两瓶参片,也是亲戚送来的,是补气的好东西,我看姐夫身体亏空得厉害,平时没事就泡一片给他喝,对身体恢复总是有点用的。”
    这蜂蜜里面自然是用灵泉水兑了的,许安说身体偏瘫应该是神经出了问题,所以不知道灵泉水有没有用,但王思婉还是送来了两瓶试试,麦乳精是之前宋婶买来的,他们家都没人愿意喝,所以王思婉就装了带过来,参片则是空间里种的人参做的,补气的好东西。
    王思婉不是太看重这些,所以说出来的时候,也是轻描淡写的。
    马玉兰和朱建设却是听得脑子发晕,不知道该从哪感谢起来了。
    等王思婉和许安也告辞离开,朱建设小心翼翼的看着马玉兰,轻声问道:“玉,玉兰,你这个同学,怎么那么好?”
    他是穷人家孩子出生,还真没看过谁看个病人送这么大手笔的东西的,在他们村,送两颗鸡蛋都是顶天了的。这又是借房子又是送麦乳精还有什么参片的,听的他都心惊肉跳的。
    马玉兰跟王思婉做了这么几年的朋友,王思婉什么性格,家里又是什么条件那自然是清清楚楚的。能在两年前就买上小汽车的家庭,说简单的有钱已经不足以形容了。
    刚认识的第一年暑假,她就能给自家孩子买回力鞋,后来的每一年她寒暑假回家,王思婉都能给她的三个孩子买各种东西,有吃的有玩的有穿的。她是真正的把自己当朋友,要不然也不会这么费劲心思的准备这些东西。
    蜂蜜是老家的,因为对身体好,麦乳精也是因为对身体好,参片依然是因为对身体好,所以她才会带过来。她知道王思婉的性格,这些东西她不看重价格,只看重功能,只是因为它们对人的身体好而已。
    “因为我们是朋友啊!”马玉兰上前,坐在他身边,翻开放在床头  的那本小册子。
    王思婉许安:捐赠500元整。
    她松了一口气,轻轻的笑了起来。
    朱建设做完手术后,偏瘫的身体只是恢复了一点知觉,要想完全康复,可能还需要几次手术,但能恢复知觉,就有了希望。
    马玉兰把朱建设接到了王思婉提供的那间房子里,还把乡下的三个儿女给接了过来。安排学校的问题之后,她自己也恢复了上学。
    王思婉和许安经常去看他们,马玉兰的大儿子和二女儿都被教得很好,很懂礼貌,每次他们过去的时候,都会很开心端茶倒水,嘴巴也很甜的叫着人。
    最小的儿子还很小,连学都没有上,但已经会自己穿衣服吃饭了,也很乖巧。
    许安见朱建设每天只能躺在床上,要么就是撑着拐杖走动,就去给他弄来了一张轮椅,然后告诉他,虽然他现在身体不便,但其实也是可以做很多事的。不能将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女人身上。
    朱建设也知道这一点,他土生土长农村长大的,眼力有限,一场大病已经夺去了他不少的精神气,他想赚钱,却不知道自己这个样子还能做什么。
    许安听说他很会做木工活,就给他画了几张图纸,那是一些衣柜还有梳妆台的式样,可以在家里做这些,然后拉出去卖。现在年轻人结婚,家里都是需要衣橱衣柜的,所以完全可以从他擅长的方面入手。
    朱建设一开始很担心,但情况已经这样,就不如去试试,于是咬咬牙,就买来一批木材,在家里专心做起了衣柜。
    他干活细致,以前跟着老师傅学过雕花,许安给的图纸上面的衣柜都是新颖的款式,做出来的衣柜很高端大气。
    做出来后他一开始还担心买家,结果隔壁就有一户人家,正巧儿子结婚,偶然听马玉兰说起她男人正在做衣柜来卖,过来一看,就喜欢上了,价格也不贵,才200块,就能买上这么大的一个衣柜,划算得不得了。当下就拍板买走了。
    成功的第一单生意,让朱建设兴奋了很久,他终于意识到,哪怕他现在这样了,只有一只手和一条腿有直觉,其实也是可以靠自己,为家里赚钱,来养活老婆孩子的。
    尽管做这些很吃力,但习惯了,就好了。
    渐渐的,他的名声也在周围打了出去,凡是家里有孩子要结婚,或者是想买衣橱衣柜的,都会来他这,说好想要的款式,付好定金。
    马玉兰见他虽然有些累,但心里很满足,而且做这些东西也能帮助恢复他的知觉,便没有拦着。
    无论如何,日子还是要过下去的。
    八二年的一月一号,一项历史性的改革出台了。
    每一个农村人,都能分到田地啦,也就是说,所有田地不再归大队统一管理,种出来的粮食也不是按工分分配了。
    他们有了自己的田,按人头分,种多少都将是那户人家自己的。
    农村人,在这一年,爆发出了巨大的激情,他们有了自己的地,那种地的热情就更多了。人人都想让自己地里,长出许多许多的粮食,伺候起自己家的地,也更加用心了。
    作者有话要说:  呀,我来啦,明天中午十二点,接着见啦
    第175章
    如果说分田到户是一次历史性的改革, 那么82年的一次会议上则确定了个体经济的合法性, 也就是说大家可以随意做生意了,再也不会有人说你资本家, 说你投机倒把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