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33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皇帝也上前了一步,大声道,“快给太后诊脉。”
    太医们自觉医术不及孙大夫,都看向孙大夫。
    孙大夫立即上前,给太后把脉,片刻后,他开口道,“太后是急火攻心暂时昏迷,并无大碍。”
    皇帝松了一口气,云迟如此情形,太后若是再出什么事儿,他真不知道怎么办了。幸好太后无事,他立即吩咐,“快,先将太后扶去暖阁歇着。”
    周嬷嬷等人连忙应是,扶着太后去了暖阁。
    皇帝在太后被扶下去后,看了众人一眼,脚步虚弱地又进了云迟的内室。
    朝臣们对看一眼,都从各自的脸上看到了不妙的神色,赵宰辅上前,对孙大夫询问,“孙大夫,殿下身体当真……已是油尽灯枯的脉象?”
    孙大夫拱手,“殿下身体的确显示此脉象。”
    赵宰辅脸色也不好看,回身对常随急声道,“快去,吩咐府中人赶紧找五百年以上的人参。”
    赵府的常随应是,立即去了。
    敬国公、安阳王等一众人也连忙叫过自己的常随,同样吩咐了下去。
    武威候府的常随匆匆来道,对武威候摇头禀告,“侯爷,府中药库没有五百年以上的人参,奴才特意去了子斩公子院落,牧禾说子斩公子那里也没有了。”
    武威候立即挥手,“让侯府的人也赶紧出去找。”
    那常随应是,立即去了。
    众人吩咐完,你看我,我看你,面面相觑。太子殿下自出生起就被立为储君,是南楚江山的希望,如今太子殿下突然倒下,让他们心里都跟着没底起来。
    云影早在听闻孙大夫说鬼怪之说时,就立即传信让人去半壁山清水寺请德远大师和方丈了。
    于是,皇帝进屋坐在云迟床边不久后,便听人禀告,“皇上,德远大师与方丈大师来了。”
    皇帝大喜,“快请!”
    东宫的人匆匆将德远大师与方丈大师请进了凤凰东苑。
    德远大师与方丈大师大踏步而来,额头皆有汗水滴落,僧袍落了一层寒风刮染的冰霜。
    小忠子虽不信太子殿下被鬼怪近身了,但见了这二人还是像见了救星,“快,大师、方丈,快里面请。”
    福管家也赶紧亲自挑开了门帘。
    德远大师和方丈大师匆匆迈进了门槛,皇帝腾地站了起来,让开了床前,不等二人见礼,立即说,“大师、方丈不必多礼,快给太子看看。”
    德远大师双手合十打个佛偈,来到床前,先是看云迟面相,这一看,悚然一惊,然后,细细端详片刻,又给云迟把脉,之后,他震惊地说,“怎么会这样!”
    皇帝大急,“大师,太子怎样?”
    德远大师撤回手,立在床前,又道了声“阿弥陀佛”,才惊骇地开口,“太子殿下这像是……”他想说什么,又住了口,转身让开床前,对方丈道,“方丈,你来给太子诊诊脉。”
    方丈闻言上前,给云迟把脉,碰触到云迟的脉象,方丈也是震惊不已。
    片刻后,方丈放下手,看看云迟面相,又看看德远大师,二人对视,似都有些凝重。
    “大师、方丈,你们倒是说啊。”皇帝急着催促二人。
    德远大师对皇帝拱手,“皇上,鬼怪之说不可妄谈,亦不可妄信,依老衲给太子把脉来看,太子殿下似中了迷障。”
    “迷障?”皇帝不解,“请大师赐教,何为迷障?”
    德远大师回身看了一眼,内室的门开着,外面隐隐约约立着无数人影。
    皇帝意会,吩咐,“小忠子,传朕旨意,所有人,都退出东苑。”
    小忠子应是,立即退了出去,关上了房门,同时传达了皇帝的旨意。
    立在门口的群臣们太医们闻言都躬身出了凤凰东苑。
    室内除了云迟、皇帝,只余德远大师与主持方丈,德远大师才又道了声“阿弥陀佛”,才压低声音开口,“老衲探太子殿下脉象,虽像是油尽灯枯之脉,但似也有些不对劲,很像是入了迷障,迷障之说,所谓情迷则障。太子殿下用情至深,怕是因情而幻动,使得自身着相了。”
    皇帝依旧不解,闻言看向云迟。
    云迟也愣了一下,“请大师赐教。”
    德远大师看向方丈,“还是让主持方丈来说吧,他昔年曾有幸见识过与太子殿下一样的脉象!”
    皇帝和云迟闻言看向方丈。
    方丈也道了声“阿弥陀佛”,缓缓开口,“老衲听闻云族灵术,得传承之大者,有通天地之广,兼万物之灵,得四海千幻万变,少时,却不信,故而走访临安。恰巧遇到了临安上一代家主夫人得了重病,那病就是人好好的,突然浑身无力疼痛不能动,如四海之水干涸,正是油尽灯枯之脉。”
    皇帝闻言竖起耳朵。
    云迟也凝神静听。
    方丈继续道,“那病得的十分稀奇,遍寻良医,都说是无治,幸而临安好药无数,每日以人参润养吊命,这样过了三个月,外出游历的临安上一代家主回来了,她见了人,突然好了。后来方知,原来是临安上一代家主为救人,动用了自身传承的本源灵术,导致身体枯竭,而他与夫人情意深重,她因丈夫受伤煎熬,而自己深有所感,中了迷障。”
    “什么?”皇帝惊得睁大了眼睛,“竟有如此奇事儿?”
    方丈颔首,“老衲承蒙花家厚待,在临安住了一年,所以,此中事体,十分清楚。回来与德远师兄谈起,他也啧啧称奇,老衲当初也是把过那位夫人脉象,与如今殿下脉象一般无二,所以,虽过了三四十年,依旧记忆犹新。”
    云迟闻言忽地坐起身,因起得太猛,一阵钻心的疼痛,让他又疼得无力地重新躺回了榻上。
    “你躺着别动。”皇帝立即喝了一句。
    云迟嘴唇轻抖,“依大师和方丈所言,本宫是因为太子妃?太子妃动用了传承的本源灵力,受伤至此?本宫感同身受?”
    方丈闻言道,“十有八九。”
    云迟一手捂着心口,一手撑着床,“她轻易不动用云族灵术,想必遇到了十分难为之事,才会让自己不得不施为。本宫一个男子都受不了,她该是何等疼痛?”话落,他对皇帝道,“父皇,我要去北地。”
    皇帝断然道,“不行,你这副样子,焉能去北地?”话落,他又惊又骇,没想到云迟待花颜如此情深义重,竟然为她感同身受,他的儿子身为太子,一国储君,焉能用情至深?
    云迟摇头,“她受了如此重伤,儿臣都已如此煎熬难受,更遑论她?”话落,他说服皇帝,“父皇,方丈大师已说了,只要我见到她,就会好了,不必用药,如今五百年以上的人参难找,不如儿臣去一趟北地。”
    皇帝闻言觉得有理,一时有些犹豫,“可是你走了这京城……”
    “儿臣今夜悄悄离京,京城就交给父皇了,儿臣会安排好一切。”云迟道,“今日之事大张旗鼓,背后之人也会斟酌观望。”话落,补充,“就请德远大师与方丈大师待在东宫,对外放言为本宫做法医治,儿臣一定要去北地。”
    皇帝不语。
    德远大师与方丈大师对看一眼,皆没说话。
    云迟虚弱地说,“太子妃是儿臣的命,重若天下,她为我南楚江山辛劳至此,儿臣既已知她受如此重伤,焉能待得住?更何况,儿臣一早就想去北地,京城虽重,但北地之事亦重,儿臣也想去看看,求父皇允许。”
    说着,他忽然咳嗽起来。
    皇帝立即拿了一块帕子递给他。
    云迟伸手接住,捂住嘴角,感觉喉咙一阵阵腥甜,更是揪紧了心,须臾,他止了咳,摊开手,手帕上斑斑血迹。
    皇帝见了再也坐不住了,咬牙说,“既如此,朕答应你,你去吧!朕虽识人不明,但还不过于窝囊,你放心京城。”
    第四十一章 (一更)
    皇帝吐口答应,云迟松了一口气,叫出了云影,吩咐安排了下去。
    十二云卫都清楚太子殿下和太子妃情深意厚,殿下将太子妃看得重过江山性命,但也没想到会发生如此感同身受的着相迷障之事。既觉得惊骇惊奇,又担心忧急不已,期盼着太子妃一定无事儿,否则殿下也会出事儿。
    东宫的幕僚们齐齐被叫进了内室,听从云迟吩咐。
    云迟只说了一句,“东宫一切事务,在本宫不行事体期间,皆请父皇做主。”至于前往北地,与他的病事,并未详说,以防走漏消息。
    东宫的幕僚们满面愁容地齐齐应是,看着云迟躺在榻上的模样,没敢多问。
    东宫的幕僚们退下后,皇帝看着云迟道,“你何时回京?”
    云迟抿唇,“说不准,若太子妃无事儿,儿臣见了她后,便尽快回京。”
    皇帝点点头,对于他这个儿子,他是骄傲的,但是却没想到他重情至斯,他深深地叹了口气,“南楚江山有花颜为太子妃,朕如今真不知是福是祸。”
    “自然是福。”云迟断然道。
    皇帝看着云迟,无奈地说,“罢了,你这都副样子,还让朕半分话都说不得。此去北地,一定小心。”
    云迟颔首,“父皇在京城,也万事小心谨慎。”
    “嗯,朕知道。”皇帝点头,如今南楚江山面临这样的情形,云迟不说,他身为皇帝,也不敢大意。
    于是,就在皇帝张贴皇榜,满朝文武重臣派出无数人满天下为太子殿下寻求五百年以上的人参,朝野上下因太子重病危在旦夕沸沸扬扬时,当日夜,云迟在十二云卫的护送下,悄无声息地出了东宫,出了京城,绕半壁山清水寺,前往北地。
    当日夜,京城万家灯火明,各大府邸都在议论太子殿下重病之事。
    赵清溪看着满面忧愁的赵宰辅,心也跟着提了起来,“父亲,太子殿下当真如此不好了?”
    赵宰辅颔首。
    赵清溪又问,“父亲可见到太子殿下了?”
    赵宰辅又颔首,“我等在德远大师与方丈大师准备为太子殿下做法前,被召进内殿见了太子殿下一面。殿下实在是……不大好。”
    赵夫人立即说,“不是说有五百年以上的人参就能得救吗?”
    赵宰辅深深地叹了口气,“孙大夫也只是说五百年以上的人参可以滋养回两分殿下的身体,至于以后,不好说。”
    赵清溪脸色发白,“用不了多久,就到太子殿下的大婚之期了。”
    赵宰辅抬眼看赵清溪,见她不避讳地说出太子殿下的大婚之期,可见是真正地放下了,如今无非是为太子殿下身体忧急,他叹了口气,“太子殿下如今的情形,怕是大婚之期要拖延了。”
    他后面没说的话是,太子殿下若身体真是油尽灯枯,这南楚江山怕是危矣。
    赵清溪聪明,看到赵宰辅的神色,便猜出了几分,脸色又变了几变。
    太后在东宫的暖阁里醒来时,已是深夜,她忽地一下子坐起,惊问,“太子呢?太子如何了?”说着,就要下床。
    周嬷嬷一直陪在太后身边,连忙扶住她,“太后莫急,皇上从半壁山清水寺请来了德远大师与主持方丈,正在为太子殿下做法祛除邪祟,太子殿下目前无碍。”
    太后松了一口气,“哀家真是老了,不中用了,怎么就昏过去了?快,扶哀家去见云迟。”
    周嬷嬷摇头,“您过去了,也见不到太子殿下,德远大师和方丈大师封了凤凰东苑,任何人不得打扰,就连皇上都被请了出来。”
    太后闻言慢下动作,“说要做法多久?”
    周嬷嬷摇头,“德远大师与主持方丈没说,奴婢也不知。”
    太后问,“皇上呢?”
    周嬷嬷道,“皇上暂时住在了东宫,担心太子殿下,未曾回宫。”
    太后立即说,“哀家这就去见皇上。”
    周嬷嬷点头,扶着太后去见皇帝。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