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闹到这份上,薛花花跟孙桂仙的梁子是结下了,尤其第二天,队长把全村的人叫到保管室开会,点名要她和李雪梅负责猪场的活后,孙桂仙气得眼珠快跳出来了。
    组织有分配,薛花花义不容辞的接受安排,有些女同志有意见也没用,谁让孙桂仙做了个不好的表率呢,养猪是大事,交到没责任心的人手里陆建国不放心,薛花花和李雪梅养猪的这段时间,猪长得好,交给她两陆建国放心。
    积极分子刘云芳立刻表示赞同,带着一拨陆家人点头。
    薛花花和李雪梅养猪的事,就这么定下了。
    作者有话要说:  完成第一步,养猪~最晚修文没更新,今天更新两章,顺便发红包弥补大家等了一晚上,红包二十四小时有效噶,记得不要多次留评,这样作者君发红包会累……
    喜欢的话记得收藏宝宝专栏哦~
    「戳一戳」作者君专栏:
    电脑戳:
    手机戳:
    第一十三章  极品婆婆
    孙桂仙臃肿着脸,再不服气也不敢多言,昨晚回到家里,儿子儿媳都怪她得了轻松的活不知好,丢了全家人的脸,老头子也怒骂她是惹事精,她挨打受了委屈,没人安慰两句就算了,反而得了通数落,心里憋屈得想打人。
    她咬着后槽牙,重重吐了口痰,这个仇,她算是记下了。
    薛花花并没把孙桂仙放在心上,副业队长把猪带回来了,她指挥人把猪放到隔离起来的笼子里,以免传染给其他猪。
    她挥着柳树条,轻轻拍着猪的后背,嘴里喃喃自语喊着‘过去过去’,动作娴熟,像是养猪的老手,副业队长看得啧啧称奇,忍不住问她,“花花,你怎么知道公社有专门给猪看病的?”
    想起给猪打针的情况,副业队长觉得自己长见识了,他不知道猪生病跟人似的打针就会好,要不是薛花花提醒陆建国,他们估计就放弃这头猪了。
    猪生病会传染,十几年前村里出过这样的事,一只猪生病没引起重视,害得另一头猪也染病死了。后来闹饥荒,人都没吃的,哪儿有粮食喂猪,所以猪场就闲置了下来,四年前陆建国才征求村民们意见重新开始养猪的。
    这方面,他承认经验不够。
    见猪进了笼子,薛花花搁下柳树条,抓了捧猪草扔进去,回答得理所应当,“时代在进步,这有什么好稀奇的,我带明文去公社那天,还看着有人给鸡喂药呢。”她没有骗人,公社有人会这个她也觉得好奇,兽医在以后是个常见的职业,但这会儿没人会以这个谋生,而且也不会被认同。
    副业队长想了想,薛花花说的对,闹饥荒那会,他哪儿想得到生产队能养四头猪?条件终归是越来越好的。
    薛花花喂了猪,又把猪圈扫了遍,李雪梅在边上搭不上手,有些不好意思,“婶子,有没有我能做的,你说一声。”
    昨天她下工早,经过保管室就听见孙桂仙声泪俱下污蔑她和薛花花把猪弄病的,她上前和孙桂仙理论了两句,孙桂仙就骂她成分不好,仗着城里来的欺负她,她被骂得哑口无言,还是刘云芳闻讯而来把她叫走了,后来的事,她听陆明说的。
    薛花花没把自己牵扯进去,终究是份好心。以孙桂仙无赖的劲儿,真咬着她家里的事不放,她也没办法。
    “你去保管室借两把镰刀把院子周围的草割了吧,草深容易进蛇,以后咱两个女同志进进出出的,多害怕啊。”薛花花也是看她无聊了才想让她做点事打发时间。
    李雪梅哎了声,拖着背篓就走了。
    猪圈外有个不大不小的院坝,围了圈竹篱笆,四周长满了杂草,深的快到人膝盖,薛花花劝她割草前先拿棍子敲一敲,以防里边真的有蛇。
    扫干净猪圈,她出去和李雪梅一块割草,镰刀贴着地,抓住草根一使劲就成,她动作迅速,不一会儿篱笆周围就敞亮了,快到中午时,下工的村民们经过外边,远远的就吆喝,“花花,这草一割,你们在猪场做什么就看得清清楚楚咯。”
    换作以往,村民们不敢和薛花花开玩笑,一则不熟悉,二则薛花花的性格太沉闷,怕她不高兴。
    现在不同了,从薛花花打骂孙桂仙的事就知道她并非寡淡冷清之人,心头火热着呢,故而才敢这么调侃。
    薛花花把割来的草跟李雪梅分了,笑着道,“身正不怕影子斜,有大家监督,我和陆明家的会更努力,争取过年家家户户都分到块大肥肉。”薛花花提了提李雪梅的背篓,有点沉,她朝田的方向喊陆明过来接他媳妇,引得路上的人哈哈大笑,扯着嗓子,帮着一起喊。
    平静疲惫的晌午,因着此起彼伏的呐喊声而热闹了许多。
    陆德文和陆明前后脚来的,陆明五官清秀,笑起来嘴角有两个酒窝,难怪李雪梅愿意嫁给农民,冲着陆明的长相,比好多城里人都英俊,见着她,陆明亲切地喊婶子,“婶子,雪梅说多亏有你帮忙她才轻松些,以后有啥事,你叫一声,我保证随叫随到。”
    看面相,二人就像夫妻,薛花花打趣,“成啊,你自己说的,到时候不来,我跑你家里闹去。”
    “婶子有需要,我肯定帮忙。”一看镰刀还搁地上,他没有任何迟疑捡了起来,“婶子,我先去保管室把镰刀还了啊。”
    薛花花笑着答了声好,调转视线,目光落到陆德文身上,他最近老实干活,身体瘦了点,好在精气神不错,提起背篓的绳子自然的往肩上甩,“妈,咱走吧。”语气干脆利落,和前些日子的畏畏缩缩截然不同。
    “雪梅,我们先回了啊,吃了午饭你在家睡一会儿,我过来时叫你啊。”太阳晒,割回来的猪草焉哒哒的,不如傍晚的新鲜。
    猪场的活分给她们了,怎么做,她们说了算。
    保管室外的岔口,与挑着两箩筐草回家的李明霞不期而遇,陆德文想起她怂恿自己的事,面上露出尴尬来,看看李明霞,又看看薛花花,不知道该不该喊人。
    李明霞双手前后搭在扁担上,抬头看是二人,竖着眉直直撞了上去,箩筐里的草滴着水,随着她动作一晃,洒了不少水滴在薛花花身上,她像个没看见似的,嚷嚷,“让开让开,要撞上了。”说着话,故意朝薛花花晃了晃箩筐,陆德文恼了,“婶子,你的水洒在我妈身上了。”
    “我不是提醒你们让开的吗?自己耳朵聋怪谁?”李明霞挑了挑眉,得意之色显露无疑。没错,她就是不满薛花花得了养猪的活,陆建国答应得好好的村里女同志轮着来,转眼就反悔,追根究底,不就是照顾姓陆的自己人吗?
    口口声声说公平公正,还不是说给外村人听的。
    陆德文语噎,拉过薛花花站在另一侧,用背篓朝着李明霞,“妈,我们走吧。”
    薛花花不着痕迹看了李明霞眼,没说什么,回家后,见赵彩芝端着饭碗从灶房出来,西西围着她打转,她心头纳闷,“彩芝,不是三妹做饭吗,她哪儿去了?”
    赵彩芝体力恢复得差不多了,生这个孩子没遭罪,薛花花几乎天天都给她煮荷包蛋,奶。水足,孩子长得好,要不是薛花花不肯,她早上工干活了,这时候听薛花花问起,她解释,“知青房有人找三妹有事,三妹出去了,估计快回来了吧。”
    她在房间,具体发生了什么陆红英没和她说,把西西交给她就走了。
    陆德文把草摊开晒在院坝里,随即走出院坝,站在小路上大喊,“三妹,三妹,回家吃饭了。”
    等了几分钟都不见有人回答,陆德文再次放声大喊,猪场离知青房不远,一个在保管室的东边,一个在西边,陆德文问薛花花,“要不要我去知青房看看?”
    “你去看看吧,把饭菜给你们留着,我先吃了去山里捡柴。”眼下时间充裕了,得多找些事情干,这个季节捡柴的人少,她得趁机多捡些回来,免得入秋后再跟人抢。赵彩芝煮了半锅野菜粥,汤多米少野菜少,除了薛花花碗里的能看到几粒米,其他碗里的算得上是野菜汤。
    赵彩芝精打细算,怕粮食不够,顿顿都是清汤寡水的粥,她们受伤躺在床上,每天吃的就是这种。
    “彩芝,孙家背了六十多斤米过来,吃到秋收不是问题,你别太省了,尤其是西西,他还长身体呢。”薛花花把碗和陆德文的对调,“这碗留给德文,他上工勤快了很多,只喝汤,下午饿晕在田里怎么办。”她没有丁点埋怨赵彩芝的意思,相反,要不是赵彩芝,她估计重生都没命活下来,太穷了,又受着伤,不能自理的生活压抑得她喘不上气来,多年来她倚仗的就是靠手脚吃饭,猛地躺在床上不能动弹要人照顾,她接受无能,还是赵彩芝任劳任怨的性格让她渐渐适应下来。
    “彩芝,好好养着,满月了再出门,别仗着年轻就不把身体当回事,以后会后悔的。”薛花花语重心长劝道。
    赵彩芝神色动容,“妈,我知道了,我就是怕……”余下的话她没说完,薛花花知道是什么,怕她们又不好了,一家的担子全落在她身上,上有老下有小,连死都不敢死。
    “不会了,彩芝,有妈呢,妈不会再让类似的事情发生了。”
    赵彩芝眼角泛红的点了点头,想到灶房还有野菜,“妈,红英挖了很多野菜,洗干净晾在筲箕里的,要不我去煮了。”
    “中午就这样将就着吃,晚上再煮吧。”薛花花喝了碗汤,又去锅里舀了碗,咕噜咕噜灌下肚,抱着东东在堂屋里等陆德文他们回来,坐等右等不见人影,她把东东放回床上,背着背篓去了山里。
    陆建勋和陆明文看到碗里的清粥并没抱怨什么,吃过午饭,陆建勋嚷嚷着要干活,赵彩芝拦不住,只得告诉他薛花花去了山里,陆建勋应声,奔着后山的方向去了。
    他妈说齐心协力一家人才会过上好日子,他大了,能帮她分担些活了,再不会偷懒。
    他想吃饱饭。
    干了活才有饭吃。
    作者有话要说:  周末愉快,晚上给大家发红包噶,上一章的哦~
    第一十四章  极品婆婆
    仁安村属丘陵地带,坡度较缓,山脚栽种了成片的竹林,往上是稀稀疏疏的树木,其间有条窄窄的小路,是通往山那边生产队的,薛花花沿着小路,认真捡着树上掉下的枯枝,这个时节,人人忙着田地的农活,少有来山里捡柴的,一路走来,她捡着不少晒干的枯枝,她带了几根稻草,把枯枝码好捆起来放进背篓,背在肩上更轻松些。
    到半山腰时,她被旁边一簇的绿植吸引,炫耀的阳光下,一粒粒鲜红娇艳的小果子晃着脑袋,如夜空中闪动的星星,光泽而耀眼,她放下背篓,慢慢走了过去,走近了才认出是农村漫山遍野都有的刺泡儿,村里孩子争着抢着摘来吃的小果子。
    因刺藤上长满了刺儿,孩子们没少被扎流血,饶是如此,他们仍乐此不疲,田野间的刺泡儿还是青疙瘩许多孩子就按耐不住摘来吃了,若有哪处的刺泡儿成熟为红色,会让孩子们惊呼不已,哪怕是大人不允许的山坡,她们也会偷偷爬上去摘。
    薛花花伸手稳住枝干,避着刺儿,小心翼翼摘下放进右边的衣兜,陆建勋看到的便是这副场景,他妈站在杂草深处,光打在她头上,发黄的头发染上了层金色,陆建勋喊了声妈,一步一步走了过去,“这不是刺泡儿吗?妈摘这个做什么?”
    小孩们闲来无事喜欢摘这个吃,大人们却是不太喜欢的,酸溜溜的,牙齿受不住。而且摘刺泡儿费事,有那个时间,不如多去地里挖两锄头地呢。
    见是他,薛花花没有停下,刺泡儿多,她挑大的红的摘,“西西该会喜欢,摘回去给他尝尝。”农村人眼里不值钱的野果子,营养相当丰富,她记得清扫街道时遇着有卖的,二十九块钱一小盒,买的人多得很,她好奇问了两句才知其价值。
    陆建勋两根手指提着叶子,尖着拇指去摘,薛花花失笑,“你在边上站着,你这样,最容易被扎到了。”
    话声刚落,就听陆建勋‘哎哟’一声,食指果真被扎到了,薛花花赶紧让他走开,“快出去,我摘不了多少,很快就好了,对了,你怎么来了?脚好了?”
    “早好得差不多了。”陆建勋甩了甩发疼的手,不再坚持,“妈,我捡柴去。”
    杂草丛里,枯枝零零星星的散落着,他动作不敢太大,捡起来就朝背篓的方向扔,免得来来回回跑麻烦,连续捡着三根枯枝,他显摆给薛花花看,“妈,你看我捡柴厉害吧?我明天也来山里捡柴怎么样?”
    “等你脚好了有你干活的时候,现在不急。”有陆明文的例子在前,薛花花决定让陆建勋彻底好了再说,别不小心又伤着了,得不偿失。
    陆建勋急了,怎么不急,中午一碗饭都是水和野菜,再过几天,估计野菜都没了,他要干活,他要吃饭。
    “妈,我都好了,腿上的疤已经掉了,不影响干活的,而且我不像二哥帮别人干活自己遭罪,我就来山里捡柴,捡柴又不累。”陆建勋决定无论如何坚决不能继续在家吃白饭,他出门前,陆明文把他叫进屋说了会儿话,听陆明文的口气,也是想干活的,不过他的情况严重点,没办法出门而已。
    怕薛花花不答应,陆建勋索性耍赖,“妈,你不让我来我就偷偷来。”
    薛花花有些忍俊不禁,想了想,说道,“你要来就来吧,不过注意你的脚,要是不小心伤着,又得像你二哥继续躺着了。”
    陆建勋咧嘴,“我才不像他那么没用呢。”打架的时候,陆明文吓得瑟瑟发抖,躺在地上蜷缩着身子,抱头直喊救命,跟窝囊废似的连反抗都不会,他就不一样了,动手就动手,他要喊一个怕字把他陆建勋的名字倒过来写,那天他手里没锄头就是了,要是他有锄头,非将所有人打趴下不可。
    新中国成立了,他们还敢跟群未开化的土匪似的上门挑衅,他真要当缩头乌龟就是丢共。产。党。的脸,他连日本鬼子都不怕,还怕几个挥锄头的农民?想到薛花花教他的‘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他兴奋道,“妈,你等着,这个仇,我迟早要报回来。”
    薛花花一头雾水,下意识的反问,“什么仇?”
    “就是刘华仙带人打我们的仇啊,我本来是想伤好后去生产四队跟她打一架的,后来想想不划算,我才十三岁,力气没她大,所以我继续等,等我到四十一岁的时候,她不得七老八十了,看她到时候还是不是我的对手。”
    打输了后他脑海里反反复复出现那天打架的情形,他太傻了没反应过来,他该扑过去抢一把锄头过来的,然后一锄头一个一锄头一个,打得他们满地找牙。
    见他义愤填膺,薛花花好笑又好气,真等他四十一岁,心境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哪儿会记得这桩事,她杨唇,“行,你要是活到那个岁数还怀恨在心的话,可以去生产队找她,妈要还在,妈跟你一块去。”
    几十年后的事,知道得很多,但对这件事,她挺好奇的。
    “妈,那时候你不在能去哪儿?到时候我扛着锄头,你记得站远些,看我怎么收拾她。”陆建勋说得咬牙切齿,青涩的脸上满是愤慨,薛花花笑得更欢,“好啊,那你之前可不准去找她,等你四十一岁再去。”
    陆建勋拍了拍胸脯,“那当然,她四十一岁打了我,我也四十一岁打她。”不占她便宜。
    陆建勋的想法完全是孩子对愤怒的体现,薛花花没有说他不对,而是想好好加以引到,十三岁到四十一岁,足够他想明白很多事,用不着泼冷水。
    薛花花摘了两衣兜刺泡儿,把陆建勋捡的柴装进背篓,叫他今天先回去了,待会她要去割猪草,有事情忙。
    枯枝竖着装进背篓,看着有不少,陆建勋笑得满是骄傲,“妈,我陪你回去,你去割猪草,我背着背篓一个人来就是了。”空背篓轻,他没问题的,“等背篓装满了我就叫大哥,让他来背。”
    干活使人快乐,他爱干活。
    薛花花没有打击他的积极性,只是提醒,“你走路看着点,草深的地方用棍子先拍两下,小心蛇。”
    “不就是蛇,我才不怕它,它要真敢露面,保管把它炖了吃。”陆建勋不是吹牛,他八岁的时候就抓过蛇炖来吃了,像他这么大的人,都不怕蛇,巴不得抓着条开荤呢。
    薛花花嘴角抽了抽,继而竖着眉,严肃的瞪陆建勋眼,“看着给我离远点,咬你一口你还不知道咋死的,听到没?”没毒的蛇就算了,要是有剧毒的蛇,跑公社都来不接了,怕陆建勋不当回事,一巴掌打向他肩膀,凌厉道,“听到没?”
    陆建勋吃疼,忙点头,“听到了听到了,我就是看见也不抓它。”
    回到家,薛花花将背篓里的柴倒出来,摊开晒一晒,陆建勋背着空背篓,斗志昂扬地走了,薛花花再次提醒他草里有蛇,晒好柴,她去灶房倒水喝,刚走上檐廊,陆红英就红着眼眶从堂屋里出来,眼角湿哒哒的,脸上的泪痕还没干,薛花花诧异,“三妹,怎么哭了?”
    她一问,陆红英眼泪又如决堤的洪水爆发开来,朝薛花花摇摇头,端起地上的盆朝外走,背影又快又急,像是跟人赌气似的,薛花花不明就里,喊了两声三妹,陆红英没有理她,房间里抱着孩子的赵彩芝出来了,她等陆红英不见人影了才小声和薛花花说,“三妹和知青房的人吵起来了,她们说三妹偷了东西……”
    陆德文简单说了两句就上工去了,具体啥事,赵彩芝也不清楚,“我问三妹,三妹不肯说,妈,你去问问吧。”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