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5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他先打了遍草稿,本是想试试,谁知真的算出来的,他暗自狂喜,偷偷觑视了眼旁边的陆明文,用左手挡在右手前,兴奋不已的答题。
    最难的题让他做了出来,陆建勋信心大增,每道题打了遍草稿后,像抄课文似的照着草稿上的抄,他做完所有题,陆明文他们还在打草稿呢,他嘴角抑制不住的上扬,大致检查了遍,豪迈的阖上本子,朝院坝喊,“妈,我写完了。”
    陆明文和陆德文不约而同抬头看向他,最后停在他手里的本子上,“你全做完了?”
    “对啊,全做完了。”写完作业该把本子交给陆红英,他担心有人偷窥他的答案,抓起本子,昂首挺胸的走向薛花花,“妈,我做完了,你要不要先打分数。”要不说农场的人闲得慌呢,没到题目的后边还写了分数的,以前考试每道题的分数平均,最难的两道题不做也没关系,现在不同了,越难的题分数越高,如果不做,前边全部正确都弥补不起来。
    “这么快?”
    “还好吧,这次的题不难。”
    堂屋里的人听了想打人,难成这样子还说不难,陆建勋考得是有多好?
    不过依陆建勋脸上的表情来看,数学肯定考得不错,得瑟,该他得瑟。
    第五十三章  极品婆婆
    受了刺激的陆德文和陆明文,重新低头阅读题目,反正要三个人写完薛花花才催促交本子,时间多的是,想清楚这点,他们倒没之前慌了,快做完最后道题的时候,薛花花去灶房端热好的饭菜,“下午还要干活,你们速度快点,迟到了队长会扣工分的。”
    “妈,好了,马上就好。”数学不像语文,可以无逻辑的乱写,数学得依照顺序逻辑,抽丝剥茧,从楼梯的底层慢慢到高楼,陆明文不管自己写得对不对,只得按照自己的办法写,哪怕最后答案不正确,过程是对的也会有分数。
    赵彩芝和陆红英先收本子,赵彩芝对高中课程力不从心,尤其是数学这种,每次考试能得三十分就谢天谢地了,70分她根本不奢求,且薛花花对她的要求低,45分算通过,很多是赵彩芝不会做的,继续也是浪费时间,她把本子递给陆红英,去灶房帮薛花花的忙。
    碗筷摆好,陆德文和陆明文还在书写,薛花花催促两人快点,不会做就算了,两人害怕扣钱,说什么都不肯,最后,还是陆建勋出手把两人本子抢了才停笔,陆建勋瞄了眼两人的最后道题,答案和他不一样,三兄弟三个答案,不知道谁是对的。
    陆建勋急不可耐的让薛花花对照正确答案先给他打分,薛花花倪他眼,“考得好就该骄傲了是不是,去猪场我就给你打分,考得不好看我怎么收拾你。”
    陆建勋不敢说话了,因为没底气,他写完的时候感觉是正确的,瞅了陆明文的答案后,隐隐觉得自己忽视了什么,埋头专心吃饭,吃了饭就叫陆明文去秧田。
    路上两人对照答案,越对照陆建勋心里越慌,最后两道题的过程和陆明文不同,不知为何,他觉得陆明文的做法才是正确的,以自己的算法,最后道题似乎有点简单了,不应该啊。
    关于这种答题的预感,陆建勋还是挺强烈的,尤其他问过陆德文后,脸上的表情维持不住了,纵使陆德文和陆明文的答案不同,但分析的手法和步骤是相同的,估计哪个环节的答案错了而已,陆建勋脸白了下午,多次想去猪场问问,又怕考得不好遭薛花花骂,胆战心惊到傍晚,陆明文问他要不要去猪场,他狂摇头,“不用吧,考试的地点不是在家里吗,妈估计已经回去了,咱还是直接回家吧。”
    说实话,他真的有种羞于面对的感觉。
    到家的时候,薛花花果然已经在了,陆建勋小心翼翼观察她的面部表情,试图从她脸上发现点什么,奈何薛花花面无表情,脸上啥都看不出来。
    “历史和地理同时考,考完了吃饭,数学作业等你们考完了再公布。”
    完了,听到这话,陆建勋心底涌起不安的感觉,战战兢兢拉开凳子坐下,本子直接翻到了历史题目的页面,若要看数学成绩,得往前翻,然而前边的页面压在下边,翻的话动作必不会小,待薛花花去院坝干活,陆建勋小声问陆红英,“三姐,问能看看成绩不?”
    陆红英是小组长,问她是没错的。
    “妈说了考完再说,你要翻就翻吧,妈生气的话我是不管的。”陆红英专心致志开始答题,眼神不乱瞄,极为认真,陆建勋想了想,不敢翻成绩,老老实实坐着答题。
    历史和地理不像语文好写,很多知识点会搞混淆,尤其是人物和时间,稍微不注意就记错了,而且错了你本人还发现不了,历史分为是非题,填空题和问答题,对他们而言,是非题判断正误是最难的,觉得它是对的吧,好像哪儿不对劲,说是错误的话,好像又是对的。
    陆建勋时不时抬头瞄向院坝里挽柴的薛花花,不经意间撇过赵彩芝翻到第二页了,他嘴角抽搐了两下,“大嫂,你的速度是不是太快了点。”25道是非题,眨眼的功夫赵彩芝就做完了,以他对赵彩芝水平的鉴定,百分之九十的题都是懵的,记得有次他第一次注意到赵彩芝答题像坐火箭的时候,心头慌得不行,几兄妹里,赵彩芝成绩是最差的,突然做题这么迅速,吓得陆建勋静不下心来,光想着追上赵彩芝,没仔细审题,最后成绩出来,一碗红薯稀饭都没保得住。
    又看赵彩芝只顾速度不顾质量,陆建勋好意提醒她,“大嫂,题目的答案都是课堂上讲过的,要是记不住的话你先翻后边题目,有些题里会有前边题目的答案。”
    赵彩芝抬头笑了笑,“好,四弟也赶紧写吧,交了本子后我去帮妈干活,你们慢慢写。”
    陆建勋嗯了声,重新投入到做题中。
    除了赵彩芝,四兄妹答题的速度差不多,地理在最末,写完最后道题后,陆红英起身收本子,刚好薛花花拍着衣服上的灰进屋,“我把分数打出来,你们把院坝里剩余的草挽了,要洗澡的去烧水洗,洗完了吃饭。”
    陆建勋想着数学答案,抓心挠肺的不舒服,“妈,妈给我看看数学成绩行不?”
    薛花花洗了手,似笑非笑的扬唇笑,吓得陆建勋心扑通扑通直跳,白着脸问,“妈,是不是考得不好啊,没关系,下次我争取考好点。”
    “你倒是心宽,你的成绩,71。”
    陆建勋心跳漏了半拍,脸上的表情愣住了,“71,是好还是不好呢?”不用罚钱他当然高兴,然而看这个成绩,怎么都不可能是最好的,米饭鸡蛋估计没希望了吧。
    “你自己说呢?”薛花花尾音上调,陆建勋急忙摇头,“不好,非常不好。”去年考试,数学满分都是可能的,才多少时间,数学就降到70多分了,现在都这样,以后高二高三的课程不得降到五六十?
    “不算好,也不算不好。”薛花花又说了陆德文他们的成绩,陆德文73,陆明文74,陆红英62,赵彩芝39,听到赵彩芝的成绩不到40,陆建勋怎么都掩饰不住笑,“大嫂39啊……”
    “咋滴了,很有成就感是不是,比比你大哥和二哥,比你优秀,你这次怎么考的,以前不是挺能耐的吗,咋会出现这么大的纰漏。”填空题和计算题看不清他们答题的思路和步骤,最后几道题看得清清楚楚,薛花花和陆建勋说,“考试前不是教会你们审题了吗,以为有些话是多余的是不是?”
    很多时候,题目里有小括号解释,比如a≠0之类的,陆建勋似乎不考虑这种,看着题目就开跑,最后两道题全是错的,陆德文和陆明文至少答题思路是正确的,错的是答案。
    陆建勋讪讪,“我打草稿的时候很快把答案算出来,罗知青不是说了吗,数学不像语文,似是而非的就能答题,数学要列清步骤,只要完完整整的从开头到结尾能得出不复杂的答案,基本上都是对的,所以我没多想。”
    “以后就好好想想。”
    薛花花草草吃过饭,先把历史和地理的分数打出来,陆红英的历史最高,陆明文的地理最高,综合总体成绩,陆明文考得最好,陆德文次之,也就是说,这次考试两兄弟吃米饭蒸鸡蛋,至于分数低于70的,该扣钱扣钱,薛花花找出个本子,挨着挨着做上记号,本来信心十足的陆建勋,结果扣了2分,心情抑郁得不得了,晚上也不睡觉了,坐在床上背书,吵得陆明文毫不客气揍了他两拳,“睡觉,明天再学习不好啊,要是晚上睡不好,上课打瞌睡,我就告你状。”
    老实说,他对考试结果也不满意,相较于去年,成绩普遍下降了许多,高中课本难是难,不至于学得这么差劲吧,“建勋,明个儿起咱得努力了。”因为薛花花说了,如果考满分的话,能加钱,试想,如果月月考试四门成绩都满分,每个月能挣四分钱,一年就是四毛八,两年就是九毛六……
    努力,必须要更努力才行。
    陆建勋努了努嘴,“我现在不就是在努力吗?”
    “黑灯瞎火的,你看得见啥啊,睡觉。”陆明文抢过他的本子,豪迈的往地上一扔,“明早捡。”
    受了金钱的刺激,几兄妹又积极投入学习中,偶尔会打瞌睡,彼此会互相监督,谁要打瞌睡,伸手就狠狠掐两把,度过前面五天后,几兄妹几乎战胜了瞌睡,上课专心听讲做笔记,回家认真背书写作业。
    随着农忙来临,生产队忙得热火朝天,今年的小麦比去年好,麦穗饱满,麦秆金黄,哪怕所有人出动,还是忙不过来,为了不影响进度,陆建国要求上工提前半小时,下工晚一小时,对其他人来说没什么区别,然而对陆德文他们影响就有点大,为了响应陆建国号召,几兄妹的学习又做了调整,以前每天学习两门课改为每天学习一门,担心他们忘记前边学的内容,作业增多了些。
    每个生产队都抢收的时间里,竟还有人闲得发慌来仁安村转悠,几个十几岁的小姑娘,争着抢着帮陆明文干活,陆明文负责割麦子,几人各自借了镰刀来地里帮忙,不管其他人什么看法,使劲往陆明文身边凑。
    其他地里多是两人负责四行,而陆明文所在的地里,四人负责一行,以致于离得近的陆建勋想跟自家二哥说句话都要扯着嗓门吼,否则陆明文听不见。
    “明文同志,听说你们后年扫盲就结束了,那时候你想做什么啊?”
    陆明文怕镰刀割到她们的收,两分钟要提醒她们离远点,“没想过,照目前的进度,后年恐怕结束不了。”薛花花的要求是速度慢点没关系,每个章节的内容必须全部弄懂扫盲的目的是学习,若学的不好,违背扫盲的初衷。
    “是吗,听说有介绍人给你张罗对象,你咋想的啊?”
    婚事上,陆明文是不敢自己做主了,孙宝琴就是他自己选的,结果呢,他斩钉截铁的回答,“听我妈的,我妈说怎么样就怎么样。”薛花花不会害他的,有些事情面,多听老人的话不会吃亏,尤其在看人方面,他妈是火眼金睛,就拿他大嫂来说,打着灯笼都不好找的儿媳妇。
    吴小红顿了顿,嗲着声问,“婶子喜欢什么样的儿媳妇啊,前不久杨兰菊到处说你跟她处对象呢,婶子不喜欢她吧?”
    “我妈喜欢孝顺善良勤快的,性格强势点没关系,遇着事情要有自己的主见,我妈说了,妇女能顶半边天,要撑得起半边天的。”陆明文实话实说。
    吴小红喜上眉梢,“婶子说的话就是有文化,明文同志,你觉得婶子会喜欢我吗?”
    吴小红拨了拨额头的刘海,抿着唇,露出个柔和的笑,陆明文转头看了眼,心里想说不喜欢,怕伤害吴小红的自尊,委婉道,“你要是孝顺善良勤快遇事有主见的,我妈应该不会讨厌。”吴小红对号入座的想了想,别说,她还真是薛花花喜欢的类型,不由得心花怒放,“明文同志,你还没回答前面那个问题呢。”
    陆明文低头想了遍前面问题是啥,对了,他妈喜不喜欢杨兰菊,额,这个答案和刚才他回答的没什么两样吧,正想把话重新说遍,旁边插进来另外个女孩的声音,“还用的着说吗,当然不喜欢了,婶子是勤快人,怎么可能喜欢杨兰菊那个懒人,都是杨兰菊那个死不要脸的乱说的。”
    陆明文轻轻笑了笑,不说话。
    只听女孩问,“明文同志,婶子会喜欢我吗?”
    又来了,陆明文强颜欢笑道,“你要是个孝顺善良勤快遇事有主见的,我妈不会讨厌你的。”
    旁边又挤过来个女孩,缠着追问他,同样的问题,相同的答案,陆明文回答了三遍,完了提醒她们,“我得抓紧时间割麦子,要不你们先回家,有时间了咱再说话?”
    “我们来就是帮你干活的,你别撵我们走啊。”三个女孩子得了自己想听的话,开始低头干活,关于陆明文的情况,她们打听得清清楚楚,当年追求孙宝琴就是天天帮孙家人干活感动孙宝琴的,她们要用同样的办法感动陆明文,和陆明文处对象。
    本来对陆明文干活拖沓的人们有些意见,犹豫着要不要开口吼两声,忽然看陆明文前边的麦子晃动起来,四个人,以风卷残云的速度,身旁的麦子倒了一地,他们倒是不好说什么了,而且接下来,在陆明文的带领下,干活的效率大幅度提高,三个女孩为了挣表现,午饭都不回家吃,所有人收工她们还在地里干活,弄得生产队的人反倒不好意思了。
    包括陆建国,他转悠到地里是想叫三个小姑娘回家的,结果人家在地里挥汗如雨的,天边又乌云滚滚下大雨的样子,他咬了咬牙,索性捂着嘴巴不开口,私底下和副业队长他们商量,大不了忙完这个月给她们分点粮食,天阴沉沉的,要是连着几天下雨,庄稼就烂在地里的,损失更严重,其他三人没意见,陆建国就没撵她们。
    天气不好,为了抢收,几乎跟时间赛跑,猪场的人都全部去地里干活,午饭就在地里吃,叫家里的孩子送饭,争取把麦子收回保管室再说。
    这种情况下,薛花花全家学习的计划自然暂停下来,包括全村扫盲的事儿也搁置,全力以赴的收麦子,白天收公家的,晚上得摸黑收自留地的,连续忙活五六天,大片庄稼的地的麦子收回保管室了,就剩下两个地里割完的没挑回去,陆德文他们刚把麦穗架在扁担上,但看天空滚过两道闪电,豆大的雨滴哗哗落下,陆德文挑起麦穗在小路上狂奔,几秒的时间,大雨倾盆而下,远处秧田里干活的人们惊声大叫,顾不得秧苗了,纷纷跑向麦地,抱着来不及捆好的麦穗就跑,干爽的衣服,很快仿佛流水似的哗哗哗淌着水。
    天,很快就黑了下来。
    陆建国在保管室打麦穗,惊觉要下雨,院坝里的麦子提前收进了保管室,宁肯不晒太阳,也不能淋雨,所以保管室这边的麦子没有遭殃。
    陆德文挑着麦穗到保管室时,正挑麦穗都在滴水,保管室聚集了很多干活的人,纷纷上前搭把手,把麦穗的稻草绳解开,小把小把的挂在墙上,除了保管室干活的人没有淋湿,其余所有人淋得跟落汤鸡似的,便是薛花花和孙桂仙她们浑身上下都打湿了。
    “幸亏咱生产队的动作快,你们看其他生产队,半个坡头的麦子都在地里呢。”看这架势,雨恐怕要落个几天,麦穗淋雨潮湿掉在地里会生根发芽,这么一来,大批粮食都遭殃了。
    下雨必会刮风,风吹得树枝东倒西歪,树叶随风坠地,孙桂仙拧着衣服的水,站在檐廊上皱眉,“花花,猪场的猪草够吃几天啊?”下雨的时候她们在秧田插秧,雨来得又快又急,跑回猪场的速度还是慢了,衣服裤子湿得透透的,不过孙桂仙高兴,“听陆建国说,咱生产队又是大丰收,得好好感谢咱养猪。”
    拧干衣服的水,孙桂仙弯腰拧裤脚,她站过的地儿都是湿的,惦记自家院坝晒着的麦子,她朝薛花花道,“花花,没啥事的话我先回去了啊,家里没人,院坝里的麦子肯定打湿了,傍晚还得去公社接大宝他们,事情多,忙不过来啊。”
    薛花花摆手,“你赶紧家去吧,家家户户院坝都晒着麦子,不知道咋样了呢。”她让刘云芳她们也赶紧回家看看,刘云芳不着急,“花花,猪场的事情交给我,我和老头子自留地没种多少麦子,前两天晒在檐廊上的,淋不了雨,你们忙活自己的事情吧,对了,待会雨小点了我来接小明啊。”天气不好,她担心下雨小明感冒,叫李雪梅把孩子送给陆红英看着,陆红英在家晒麦子,不会到处走,她也放心点。
    这么来看,幸好没带着小明,否则非感冒不可。
    “成,我回家看看,猪场的事情就交给你了啊。”薛花花不太放心院坝晒的麦子,刘云芳开了口,也不跟她客气,放下镰刀和背篓就回去了,大雨滂沱,路上遇到很多人纷纷往家里走,边走边喊问家里晒了麦子没,到岔口时,遇到从保管室出来的陆德文,“妈,家里的情况咋样了。”
    上百斤麦子,要是遭了殃,接下来的日子咋个整。
    雨水模糊了陆德文的脸,地面被雨水冲刷得滑溜溜的,薛花花提醒他慢点,大声道,“不知道啥情况呢,三妹在家,多多少少会抢些麦子。”
    两人面色凝重的赶回家,出乎意料的是,院坝里没有她们想象的糟糕,陆明文和陆建勋从房间出来,边用手擦拭着头发,甩头发上的水,边朝薛花花说,“妈,咱家的麦子没遭殃,三妹说队长在山坡上喊过家里有人的把麦子收了,她怕一个人忙不过来,就把麦子收了。”
    陆建国还是挺靠谱的,黑压压的天几天没下雨,他时时刻刻注意着状况,稍微感觉天气有变化就嚷嚷着收麦子,陆红英听了陆建国的话,毫不迟疑把麦子收了。
    陆德文狂喜,“真的吗,三妹真是能干,挑着麦穗的时候我就担心咱家的麦子怎么办,想喊你和建勋跑快点,一路都没见着你们人影。”
    “哪儿用得着你喊,刚下雨我和建勋拔腿就往家跑了。”麦子收得差不多了,所有人都在田里插秧,雨拍在脸上,他们丢了秧苗就往回家赶,这会儿才想起,装秧苗的箩筐还在秧田里呢,刚把湿衣服换下来,总不能又穿上,问薛花花怎么办。
    “你们就在家,我去秧田把箩筐收了。”说着,陆德文就往外边走,薛花花让他慢点,收了箩筐就回来,至于秧田里没插的秧苗,等雨停了再说。
    陆建国通知过的缘故,家里但凡有人的麦子都没遭殃,孙桂仙家里也是如此,两个孙女在田埂上撬折耳根,听到陆建国的声音就匆匆忙跑回家把麦子收了。
    仁安村生产队的粮食没怎么遭殃,其他生产队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倒不是晒在院坝的麦子遭了殃,而是留在地里的,他们生产队的庄稼产量和往年没什么不同,干活也没仁安村生产队拼,照着往年的速度收割麦子,公家的麦子剩下小部分,大多是自留地的,风大雨大,麦穗成片的倒,种庄稼的人都知道,倒成一片的麦穗会给收割带来很大的麻烦,割麦穗的时候不容易找位置,割下来时麦穗的麦子容易掉在地里,遇着这种情况,麦子的产量至少会减少三分之一。
    三分之一的产量,足够很多人发愁了。
    尤其连着下了两天的雨过后,队长也坐不住了,召集村民,冒雨也要把麦穗割回来,否则再下两天雨,麦穗就要地里生秧了,故而好多生产队的人都冒雨干活,雨势太大,淋两天雨下来好多人都承受不住感冒了,队长们没办法,只得叫大家在家歇息。
    想到烂在地里的粮食,队长们悔不当初,尤其是离仁安村生产队近的生产队,看陆建国吆喝着不准大家回家吃午饭,干活到天黑才收工他们还抱不平,觉得陆建国自从当上先进生产队队长就开始盛气凌人了,五月的天不热,但长时间干活没人遭受得住,陆建国太不把会为村民们考虑了。
    如今再想想,恨不得抽几个大嘴巴子,咋就不能跟着学呢,累点有什么关系,起码把粮食抢回来了啊。
    鉴于雨没有停的迹象,公社干部又召集开会,就交的公粮数目再做最后的定论,公社干部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下雨过后庄稼收成如何他们心里大概有数。
    几个生产队的队长坐在一起,无不抱怨老天爷坑人,早不下雨晚不下雨偏偏最关键的时候来场雨,这下好了,粮食都收不回来了,纵使收回来晒不干发霉也是白搭,想想当机立断的陆建国,很多人投去酸酸的眼神,阴阳怪气道,“陆队长,你们生产队的粮食全收回去了吧?”
    陆建国捂着搪瓷缸,唉声叹气道,“别说了,好不容易产量好,雨全给冲没了,保管室外的打场和院坝地势高,下雨的时候冲走大半呢,还有地里的麦穗,最后两块地劝给糟蹋了。”
    “不会吧,你们干活挺猛的啊,下雨那天,各个麦地都光秃秃的啊。”
    “秃什么秃啊,割是割了,没收回保管室都白说啊……”陆建国又叹了口气,愁眉不展道,“这雨要是不停可咋办啊。”
    其他生产队的队长有点不明白了,不是说陆建国有先见之明发动所有人收割小麦吗,人人都勒着裤腰带干活咋麦子还没收完。
    说到这个,陆建国更苦恼了,“麦子好,产量高,依着往年的话肯定全收回保管室了,今年却是来不及,不信的话你们去地里看,好多生秧了呢。”
    见陆建国发愁的模样,其他队长心里平衡了,起码各个生产队的情况差不多。
    陆建国揭开搪瓷缸的盖子,大口大口灌水,心里忍不住窃喜,要不是他英明神武,不知道多少粮食要遭殃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