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7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陆建国干活是常见的事儿,割野草还是蛮少见的,他的重心多在庄稼和社员思想工作上,突然听陆红英说陆建国割公路上的野草,不仅仅是公路,公路两侧的野草也割得干干净净的,薛花花以为生产队要来什么大人物,毕竟这两年,来仁安村考察的领导还是很多的,粮食产量,养猪技术,都是领导们想推广的,奈何真正学到办法的并不多,所以她没往其他方面想,叮嘱陆德文他们要有眼力,生产队要是来了陌生人问什么答什么,重要的是别把人往当作坏人了。
    去年,市里领导路过丰谷乡特意来生产队视察庄稼,遇着陆德文和陆明文,人家是半句话没套到,倒是兄弟两差点把人家祖上三代扒出来了,问题是,但凡他两提的问题对方犹豫,兄弟两就嘀嘀咕咕怀疑人家是小偷,人贩子,土匪,逼得人不得不亮明身份,就人家亮明了身份,兄弟两还半信半疑的,要公社干部到场亲自证明。
    就没见过这么没眼力的。
    陆德文也想到这件事了,悻悻然点了点头,随即又抬头盯着薛花花,张了张嘴,小声问,“妈,要来的真是敌国间谍咋办,我们不就把生产队信息全部泄露了?”陆建勋在信里还说到间谍了,身为军人家属,他们防范意识可得更强才行。
    薛花花抽了抽嘴角,瞅了眼破旧得裂缝的墙,“你觉得间谍会来咱生产队吗?”仁安村在县里市里是有些名声,还不足以引起间谍的注意,而且,她还不了解陆德文他们,之所以那么小心警惕,完全是故事听多了的后遗症,知青房有两个特喜欢讲故事的男知青,讲了很多老一辈跟间谍斗智斗勇的故事,兄弟两角色代入太深,所以看到衣着整洁,气质独特的人就怀疑是不是间谍,而去年那段时间正是兄弟两最疯狂的时候,甚至还发明了抓间谍的游戏,下雨天没什么事,兄弟两就在知青房跟几个男知青玩角色扮演,一人扮演间谍,其他人扮演抓间谍者,痴迷得吃饭都是在耽误他们时间的那种,要不是薛花花,两人恐怕连家都不回了,这会儿听陆德文絮絮叨叨的,薛花花直接甩了个冷眼,“就你聪明会看人是不是,那你给我看看,我这辈子能活到多少岁!”
    陆德文顿时没声了,一脸讪讪的去灶台前烧火做饭,待薛花花出去淘米倒水,他赶紧凑到陆红英跟前,“三妹,你在学校有没有听到啥消息,真的有领导会来?”
    陆红英翻了个白眼,怕她说话声音大惹来薛花花,陆德文急忙做了个小点声的口型,陆红英推开他,“做好自己的事儿就行了,管其他干啥,妈说得对,间谍对咱生产队没兴趣,就算真的真的来了,以你的眼力,绝对看不出来。”哪个间谍会穿得光鲜体面地来农村啊,害怕别人认不出他是不是?
    这话陆德文就不爱听了,再怎么说他们每次考试都是通过了的,陆红英咋这么看不起人呢,不爱听归不爱听,他却不敢反驳,因为陆红英是年级主任,最会讲道理了,学校的学生就没不怕的,怕到哪种程度呢,陆红英教的班级是全年级成绩最好的,除了刚进去那年教的学生成绩不怎么好,之后班级每年都是年级第一,能升年级主任也是有这个因素的,因为她带出来的学生成绩优异,孙桂仙没少去学校找校长,试想,刘大宝不留级的话就能一直在陆红英的班级,成绩肯定能提升,上初中高中完全不是问题。
    当然,对于这件事,刘大宝认为就是因为他留级了,班级平均成绩才升上去的,他也认同这个看法。
    然而不管怎么样,陆红英很厉害,他是不敢跟她吵的,吵不赢。
    第八十二章  极品婆婆
    嘴上吵不赢,陆德文并不觉得自己错了,这几年间谍活动猖獗,年年下乡的知青们身边都发生过间谍的事儿,间谍怎么不可能来生产队了?别的不说,单说从生产队选出来的大学生,哪个不是勤奋好学,艰苦奋斗,积极投身祖国建设的好同志?陆红英天天跟群小学生打交道,不知生产队已经红遍大江南北了,全国各地的知青们求爷爷告奶奶的想来这搞建设呢。
    既然生产队名声这么响亮,被间谍盯上就不奇怪了。
    越想越觉得有理,陆德文按耐不住要和知青房的人交流抓间谍的事儿来,间谍不是小偷,他们擅长伪装,巧舌如簧,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干危害国家的事,他既然嗅到了气息,坚决不能让间谍得逞,于是,他也不和陆红英斗嘴了,赶紧找陆明文说说。
    这天晚上,陆德文跟陆明文睡的,兄弟两嘀嘀咕咕半夜,一惊一乍的嗓门越来越大,还是薛花花起床骂了人,他们才安静睡了。
    清晨,薛花花和陆红英在灶房弄早饭呢,兄弟两就窸窸窣窣穿着草鞋出去了,喊腰驼背的模样活跟做贼心虚的人差不多,薛花花拿着铲子,朝外喊了声,“老大,干啥去呢?”
    院坝里的两人身形一僵,昏暗的光线中,陆德文挺了挺脊背,声音夹着虚势,“妈,我和二弟上工了,待会再回来吃早饭。”
    薛花花不知两人抽什么疯,“天都看不清,保管室门都没开,你俩上啥工啊,找不着事情做就把鸡笼扫了……”
    陆德文苦了脸,和陆明文对视眼,想到生产队即将发生的事,两人哪有心思扫鸡笼,恨不得敲锣打鼓的告诉知青们生产队可能有大事发生,人人提高警惕,不做出卖国家信息的好同志,岂料没出门就被薛花花拦下了。
    陆德文四下看了看,神秘兮兮进了灶房,“妈,我和二弟不是闹着玩的,昨晚我们讨论了很久,一致认为生产队的氛围跟诡异。”
    薛花花翻了个白眼,重重地挥了挥手里的铲子,“我看诡异的是你们,鸡笼的竹子朽了,去砍竹子重新搭过。”
    陆德文讪讪扯了扯嘴角,朝薛花花跟前走了两步,捂着嘴小声说,“妈,是真的,咱生产队可能……”话还没说完,就看他妈挥着铲子打了过来,吓得他撒腿就跑,音量骤然拔高,“妈,妈,我错了,这就扫鸡笼去啊!”
    没了伙伴,陆明文也瞬间老实了,扫鸡笼的扫鸡笼,拆鸡棚的拆鸡棚,跟正常人没什么两样。要薛花花说,但凡兄弟两嘀咕些乱七八糟的事绝对就是太闲的缘故,骂他们几句再给分配点活,两人保证没心思作妖,追根究底,两人就属核桃的,隔三差五不捶捶两人就不痛快。
    然而,她还是低估了两人作妖的能力,扫完猪圈背着背篓去田野割猪草时,陆建国唉声叹气地来找她,“花花,是不是你骂德文和明文了,兄弟两神经兮兮的,我看脑子不太正常啊。”
    “他们咋了?”薛花花侧腰,拿出背篓里的镰刀,沿着小路边走边割草,完全不把陆建国说的话当回事。
    见状,陆建国再次叹了口气,眼神瞄了眼四周,压低了声音,“我这两天没啥事,想把公路的草割了,德文两兄弟前脚贴后跟的围着我,那眼神,活像看桌肉似的。”不仅陆德文和陆明文,还有知青房的几个知青,黑亮亮的眼神,看得人心慌,要不是他行得端坐得直,非以为被他们握住把柄了呢。
    “我看他们皮紧了,别管他们,有啥重活累活全给他们,别让他们闲着。”
    “我倒是想啊…”陆建国皱了眉,可兄弟两不是时时刻刻围着他,而是休息时来的,他管不了啊,“中午你跟他们说说,别没事就缠着我,我偷偷跟你说件事,你别和别人说啊…”自行车的事他早想找个人说道说道了,这不没来得及吗,况且县里没通知啥时候去拿,他怕弄得人尽皆知,到时候事情黄了可就丢脸了。
    薛花花狐疑地瞥他眼,陆建国咧着嘴笑得高兴,“县里说奖励我辆自行车,以后开会啥的也方便。”
    都是沾了薛花花的光。
    “你割公路的草就是为这个?”
    陆建国不好意思地嗯了声,“这件事我就跟你和我媳妇说了,你别到处说啊,等自行车回来,你们有个啥事借来用就是了,咱生产队有今天,离不开你的功劳。”也就薛花花他才舍得借,换作其他人,想都别想。
    薛花花笑了,“啥我的功劳,全是你领导得好的原因,没有你,咱生产队还是盘散沙呢。”想到昨晚陆德文他们眉飞色舞聊间谍的事,大致猜到两人想什么,“老大他们就是闲的,待会我说说他们去。”
    陆建国嘿嘿笑了两声,挠了挠后脑勺,又说,“其实也没啥,他两啥性格我还是知道的,惹不了事,少跟知青房的人搅在一起就行。”
    闲聊两句,陆建国又说了遍孙桂仙家里的情况,“我看她三五几天是起不来了,猪场差人的话和我说,我暂时顶着,没啥事我得继续割草去,得在自行车回来前把公路整理出来。”平时去公社大家喜欢走小路,小路近,以致于走公路的人不多,所以杂草才越来越多。
    薛花花摆了摆手,看赵彩芝在田埂上割猪草,沿着那个方向去了,话说刚走到田埂间,就看不远处地里干活的陆德文和几个男知青蹲在地里,朝小路上挑着箩筐的中年男人神神叨叨,不是薛花花耳力好听到几人说什么,而是陆德文鬼鬼祟祟,半遮半掩的动作,绝对有问题,尤其当陆明文偷偷摸摸凑过去后,她更加认定有问题。
    逢赵彩芝喊她,薛花花应了声,边割草边往地里走,周围有眼力的都看出薛花花是奔着偷懒的陆德文和陆明文去的,今天不知哪儿不对,以往最积极卖力的兄弟两懒散得很,整个上午,挖地挖了不到三分之一,得不得就钻一起说悄悄话,休息的空档还围着队长不肯走,怎么看怎么都像出事了。
    而此时,沉浸在抓间谍任务里的陆德文完全没注意到薛花花的靠近,他的目光定格在羊肠小道灰衣男人的身上,那人虎背熊腰,头上缠着破布,走路歪歪扭扭的,一看就不是好人,结合早上队长欲言又止的情形来看,此人很有可能就是间谍。
    陆明文扯了扯陆德文袖子,偷偷盯着四处张望的男人,急得嗓子眼快跳出来了,“他真的是间谍?你们说队长知不知道?”
    “队长经常去县里开会,间谍的事儿肯定知道,没看他天天在公路上割草,没准就是守株待兔的。”陆德文有理有据的分析,“只是没想到人家是走小路来的,队长呢,公路上咋没人了,咱得赶紧通知他啊!”
    陆明文伸长脖子往公路望去,内心更加焦急,“队长不见了,大哥,咋办啊,要不要我大声喊声……”话说到这,陆德文毫不犹豫往他脑袋拍了下,“不中用的,人家是间谍,你这一喊,他不得跑了?”
    在场的知青没人说话,仔细注视着男人走路的姿势看,半晌,有知青抵了抵陆德文,“德文同志,你觉不觉得有点眼熟?”
    陆德文推他把,“哪个和间谍眼熟,你梦游了吧。”
    经知青说,其余知青也注意到了,别说,还真有点眼熟,就年前吧,生产队来了两个鬼鬼祟祟的男人,大冷的天,两人头上戴着草帽,走路的姿势就像现在这样,歪歪扭扭,像喝醉了酒似的,不过当时他们不是进村,而是从村里出来…
    “德文兄弟,你就没觉得他像你家亲戚?”知青小心翼翼向陆德文求证。
    “我看是你家亲戚吧…”他们家亲戚,除了不走动的,哪个亲戚他不认识啊,就眼前这个裹着破布看不面目的男人……陆德文正诽谤着,对方猛地抬起头来,眼神对上的那秒,双方立即受了惊吓似的尖叫起来,同时,男人踉跄了下,掉头转身就跑,活像大白天见了鬼,连箩筐掉在地里都不要了。
    知青们:“……”瞧瞧这狼狈样,除了赵彩芝娘家人谁干得出这么丢脸的事儿来啊。
    陆德文啊啊叫了几声,正欲喘口气,扭头看薛花花板着脸,目光阴恻恻地盯着自己,又是连声尖叫,连带着陆明文和几个知青都跳了起来,薛花花是比陆建国还恐怖的人,当下几人啥心思都没了,拿锄头的拿锄头,找镰刀的找镰刀,该干什么干什么,半点不敢耽误。
    几秒的功夫,地里的人就跑得剩下陆德文和陆明文了,陆明文在旁边挖地,他想跑来着,但不敢,只得把锄头扛在肩头,心虚的低下头。
    “杵着干什么,杵着天上就能掉粮食下来是不是,我看你们吃了几顿饱饭又了不起了是不是?”
    陆德文悻悻然,“不,不是,妈…”怕薛花花动怒,陆德文大着胆子往前走了两步,“李知青说看见个贼眉鼠眼的人进村,我们这不怕是间谍,聚在一起甄别甄别吗?”说到这,陆德文就没个好气,哪怕来个小偷也比赵成刚强啊,等等,不对,赵成刚来干什么,年前趁着他们不在偷偷让赵彩芝借钱借粮给他们,才多久的时间,死猪不怕开水烫又来了,看薛花花要说什么,陆德文急忙打断她,顺势抓起地上的锄头,“等等啊妈,等我逮到赵成刚那个龟儿子再说。”
    说着,急急朝赵成刚跑的方向追了去,“赵成刚,把老子的话当耳边风了是不是,老子说过,下回再敢过来,看着你一回揍你一回。”赵家都是些吸血鬼,赵彩莲她们都不管赵家人死活了,也就薛花花心软,过年啥的会让赵彩芝背粮食回去,他们不感激就算了,年前趁着他们赶集不在家,兄弟两又是背背篓又是挑箩筐的来借粮借钱,赵彩芝不借给他们,他们就在院坝里打滚,要不是他和陆明文先回来,保不准兄弟两会动手抢呢。
    他是真气了,拿起墙边竖着的棍棒毫不迟疑就朝赵成刚打了去,赵家兄弟当场被吓得尿了裤子,跪地求饶说再不敢来了…
    才多久,又打他们主意了,今个不劈死他,赵成刚还以为自己是吓唬他呢。
    听到他的声音,前边的赵成刚索性连扁担也不要了,扔了就往前狂奔,很快就翻山不见了影儿,地里干活的人看得忍俊不禁,冲薛花花喊,“花花啊,你家德文是越来越能干了,赵家人以后估计都不敢再来了。”
    他们生产队的条件比周围好多生产队都要好,这条件一好,家里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就都来了,除了借粮就是借钱,好像他们的钱是大风刮来的,不借人家还不高兴,在外到处说你的坏话,可以说,村里就没有哪户人家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性格硬气些的还好,性格软的简直被欺负得不成样子,借了粮食不说,还得像龟孙子似的伺候人家。
    所以,看到陆德文摆出这副杀人的架势,很多人觉得羡慕。
    陆德文追过山头,看赵成刚打了鸡血似的,跑得比兔子还快,自己也不追了,杵着锄头站在那,对着赵成刚方向破口大骂,隔壁地里干活的人也听得清清楚楚,纷纷抬头看了过来,直到赵成刚的身影消失,陆德文才停下来,想到他妈还在地里等着,扛起锄头,蹭蹭蹭往回跑。
    薛花花没骂人,盯着兄弟两看了几眼就走了,薛花花前脚走,后脚就有知青贴过来,“德文同志,婶子没骂你们呢,待会我看到可疑的人再跟你汇报啊。”
    陆德文急忙摇头,“别,别,千万别叫我了。”
    陆明文附和,“对对对,我们得干活呢,家里开销大,我们不能偷懒的。”
    明明薛花花什么都没说,两人却怕极了,知青们不禁奇怪,“婶子不是没骂人吗?”
    陆德文回以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你知道什么,不骂人才恐怖呢。”他倒是宁肯薛花花骂他们几句,那这件事就算过去了,薛花花不骂,说明事情还没过,估计在哪儿等着他们兄弟呢,前两年不是没发生过这样的事,相处久了,他们什么性格他们了解得一清二楚。
    知青们仍不太明白,但陆德文和陆明文不肯过多解释,各自忙各自的去了,无论知青们说什么间谍两人都不敢乱来,生怕哪儿做得不好惹着薛花花了,直到陆建国要他们陪着去县里,兄弟两问过薛花花的意思,得到同意,两人才松了口气。
    薛花花肯让他们去,说明不生气了,否则的话不会让他们去的,怕他们去县里惹了事就惨了。
    陆建国是去县里拿自行车的,崭新的自行车,在光下闪闪发亮,陆建国当场哭了出来,弄得县里领导一头雾水,还是陆明文反应快,替陆建国解释,“建国叔太感动了,这辈子勤勤恳恳播种插秧,没想到这么大岁数还能受领导褒奖……”
    县里领导不禁为之动容,掏出手绢给陆建国擦眼泪,实话和他说,“建国同志啊,你为咱们县添了光啊,上个月县长和县委书记去省里开会,省里多次提到仁安村生产队呢,这啊,是国家奖励你的,只要对国家对人民有贡献,无论多大的岁数,都是功臣啊。”
    陆建国文化水平不高,但他领导的仁安村生产队,年年都是省里领导干部挂在嘴边的先进模范,就说这辆自行车,县里交上去心里也没底,不知上边能不能批,谁知几天就批下来了,可见陆建国在上边领导的地位。
    “我…”陆建国抹了抹眼泪,哭得更猛了。
    哭也哭了,陆建国没觉得丢脸,他就是陆明文说的情形,给感动着了,太感动了,崭新的自行车啊,丰谷乡公社的头份,他能不感动吗?摸着油光锃亮的自行车,他又擤了擤鼻涕,担心鼻涕刮到自行车上,忙背过身扯袖子擦得干干净净,又在墙上擦了擦袖子才转过身。
    陆德文和陆明文也想摸自行车,怕自己手脏弄脏了车,犹犹豫豫的不敢,抬头看陆建国,看他盯着自己,陆德文忙缩回手,“建国叔,咋了?”
    “你俩会骑自行车吗?”
    陆德文摊手,“不会。”
    陆明文点头附和,问陆建国,“建国叔,你也不会吗?”
    “妈的!”陆建国猛拍大腿,“光顾着把公路的草除了,都忘记抽时间学了。”
    “那咋办?”陆明文急了,他还指望陆建国骑自行车载他们回村了。
    登时,三人看着自行车犯了难。
    太阳西沉,晚霞的余晖红彤彤的笼罩着村落,田野里的庄稼染上了淡淡的霞色,宽阔的公路上,尽头出现了三道人影,随之而来的是叮铃铃的响声,声音清脆悠长,惹来人们的张望。
    夕阳下,只看两个身形高大的男人肩头扛着个反光的物件,声音便是从那物件上传来的。
    “叮铃铃铃铃,叮铃铃铃铃……”陆建国雄赳赳气昂昂的拍了拍陆德文肩膀,神采奕奕地提醒,“好多人看着,肩膀挺直了。”
    陆德文抬手擦了擦脸上的汗,听话得昂起了精疲力尽的头颅,后边,陆明文抖了抖僵硬的右肩,声音沙哑无力,“大哥,等会,换个肩膀。”
    陆德文停下,双手举着自行车横杆,喊一二三,举过头顶,从右肩换到左肩,陆建国忙跳到另外侧,抬手按着自行车上的铃铛,“叮铃铃铃铃,叮铃铃铃铃……”
    看清是陆德文他们,干活的人纷纷丢下手里的活,好奇的问他们扛的是什么,知青们见识多,替陆建国答了,他们疑惑的是另外件事,“队长,自行车有轮子,你们坐上去骑着走就行,扛在肩膀上不累啊?”看陆德文和陆明文肩膀红得都破皮了,难道从县里扛回来的?
    陆建国不高兴地抖了抖手里的烟杆,“就你懂得多是不是,我不知道自行车是骑的啊,你有能耐,你有能耐弄辆自行车来啊?”
    陆德文小声搭话,强调,“队长,新的,得是新的。”
    陆建国会意,声若洪钟道,“新的,弄辆新的来啊。”
    知青们不吭声了,这年代不是有钱就能买到自行车的,还得要工业票,工业票那玩意可比粮票难弄多了,他们哪儿弄得到那玩意,有眼力的知青岔开话,问自行车是哪儿来的?
    陆建国挺着背,下巴抬得高高的,不回答,陆德文脑袋转得快,眉飞色舞地说,“还能是哪儿来的啊?县里领导奖励的呗,这几年,咱生产队粮食产量年年是县里最高的,养的猪是最肥的,投票选举的大学生是最有出息的,县里领导说了,像建国叔这样的队长可遇而不可求,对于这样的好干部不给予奖励,怎么能带动更多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呢?就说这自行车吧,咱丰谷乡公社可是头份,就是整个县里得到此奖励的都不超过三个人。”
    “哇…”在场的人无不羡慕,伸出手,跃跃欲试的想摸摸这值钱的物件,陆建国即使咳嗽制止住他们,陆德文挺了挺脊背,又说,“自行车可不能随便摸,干了活的手有汗,汗水会腐蚀,久了光泽会黯淡,还会生锈,大家伙看归看,尽量别动手啊,这是队长呕心沥血得来的,咱得爱惜啊。”
    要不说陆建国怎么带着陆德文和陆明文呢,他们俩脑袋瓜子聪明,嘴巴会说,瞧瞧陆德文这抑扬顿挫的调调,换作他儿子,几棍子闷不出半个屁来。
    赚足了眼球,陆建国觉得脸上倍有光,不像在其他生产队长面前显摆他们的实力那样,而是觉得自己努力付出有回报,还有上升的空间,他清了清喉咙的痰,拉长音说,“这辆自行车虽说是奖励给我的,但没有大家的努力靠我自己是没法拿到的,在这,我感谢生产队的所有父老乡亲,是你们的努力让咱生产队的名声越来越响亮,我相信,只要大家努力,再过几年,每家每户都能骑上自行车的,人有多大胆,田有多大产,只要我们敢想,敢做,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晚霞的余晖里,陆德文带头拍掌,紧接着响起此起彼伏的掌声,在众人的说笑声里,陆建国像打了胜仗的将军,领着身边小弟进了院坝,而地里,人们该除草的除草,该施肥的施肥,没有再留意陆家院坝的情形,只看陆建国两只脚踏进院坝身子就软了,直接瘫坐在地上,喘着粗气问陆德文,“德文,刚才我没说错话吧,他们有没有看出来我不会骑自行车啊?”
    他的打算,拿了自行车准备微风地骑回家的,公路上的草他都割得干干净净的,谁知功亏一篑,忘记自己不会骑了。
    “没,绝对没人看出来。”
    陆建国放了心,见兄弟两轻手轻脚的放下自行车,他赶紧爬起来帮忙扶着,又问,“可如果让知青房的人教不就露馅了,他们会不会笑我连自行车都不会骑啊。”
    陆德文不假思索地回答,“肯定不会,别以为知青房的人厉害,我看他们也有不会骑自行车的。”
    “不行,不能让他们教。”在知青房的威严是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陆建国可不想因此落下什么口实,他直勾勾地看向陆德文,陆德文看出他意思,大汗淋漓道,“这个我也不会,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摸自行车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