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28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自古以来,明君被美色所惑沦为昏君的不计其数。
    宇文焯笑了笑:不以为然的样子道:“国相多虑了,皇兄只是满意她罢了,帝王之心,岂是那么容易就能被勾了去的?何况皇兄心里都有数,对谁动情,都不会对一个外邦公主动情。”
    ------题外话------
    今天身体不舒服,明后天补上欠下的二更,么么哒
    第21章 虚情假意,杀机四伏(一更)
    作为亲兄弟,且还兄弟情深知之甚深,宇文焯很清楚自己的兄长是个什么样的人,看似温和柔情,实则冷心冷血,他比谁都理智,这么多年身边那么多女人,好些对他一片痴心,可却没有一个真的入他的眼他的心的,一切不过是帝王权术逢场作戏罢了,这位秦国公主也一样,或者说,比那些后宫妃嫔更难得他的心,所以,曹国相所担心的,不会出现。
    曹国相点了点头:“既如此,老臣便没有什么好忧虑的。”
    俩人又商议了些政事和两日后的帝后大婚事宜,曹国相才告辞回去。
    ……
    尚有两日便是帝后大婚,东越的皇宫里,张罗得富丽堂皇极尽奢靡,而作为皇后寝殿的凤藻宫,亦是布置得喜庆一片,殿内到处都悬挂着红色的绸缎正随风飘飞,晃眼又夺目,点缀着这座冰冷华贵的宫殿,美轮美奂,令人目眩神迷。
    后殿之中,寂静的恍若无人,然妆台铜镜之前,真定公主正坐在由着四个宫女上妆。
    动作又轻又静,且还是屏着呼吸的,可见这几个宫人是经过严格调教的。
    真定公主午憩方起,正在梳妆打扮,一会儿又得去听太后派来的内廷女官教导大婚的过程礼仪和当皇后之后该注意的一些事,真定公主虽然出身秦国皇室,言行举止皆是自有教养熏陶过的,但各国礼仪多有不同,她来了这些天,除了一开始那两日是休息,剩下的日子除了那么几次与东越皇帝独处以及给太后问安,便都是在学习东越的一些礼仪和规矩,她学得快,本身又有底子在,倒也不难,只是这大婚当日该有的礼制,她却是都不懂的,自然得在大婚之前好好学。
    眼瞅着宫女又给她盘发固髻,再看着另一个宫女刚摆在梳妆桌上的一系列沉甸甸的头饰,真定公主立刻淡淡的道:“今日就在宫里听女吏言传大婚的规矩,并不出去,也不见外客,就不用打扮的过于繁琐冗沉了,顶着头疼。”
    宫女一愣,随即垂眸应声:“是!”
    之后,便给她梳了个简单的发式,别了几支珠花稍做点缀,便已是极好。
    真定公主本身是极美的,她母妃是因美貌得蒙盛宠,她俏似其母,所以生了一副好样貌,而这幅样貌,宇文煊便很是满意,毕竟那个男人不喜美人呢。
    刚折腾好这些,外面走进来一个与这些宫人打扮甚有差异的宫女,实则却是真定公主从秦国带来的心腹紫韵。
    “参见公主。”
    真定公主轻嗯了一声,然后问:“陈女官她们可都来了?”
    “已经在外面的偏殿中候着了。”
    真定公主点了点头,自己亲自给自己带上耳坠,却见紫韵站着不动,又看了她,这才注意到她手上拿着一个精美的檀木盒子。
    “这是何物?”
    紫韵弯腰呈上手里的盒子低声禀报:“启禀公主,这是刚才陛下命成公公亲自送来的,彼时您正在小憩,奴婢便先放着等您醒来,成公公说陛下特意吩咐,请您亲自打开。”
    真定公主眉梢一挑,伸手接过,修长的手指挑开那扣子,打开一看,竟是一把雕龙画凤的金制梳子,十分小巧,却大气华贵。
    真定公主有几分诧异不解:“梳子?”
    紫韵笑道:“还是金制的呢,倒也是稀罕了,以前都是用木或是银制成梳子,这纯金打造的,倒是不曾见过呢。”
    真定公主倒不是惊讶这梳子是何物料,只是放下盒子拿着梳子在手里搓磨着,不解的道:“陛下为何要送来这个给我?”
    紫韵自是不知的。
    倒是帮她梳发的宫人做了解释。
    “启禀公主,这是东越的婚俗,凡是男女定亲了,婚前会交换信物以作定情,大多数都是男方送女方梳子,寓意结发同心以梳为礼,梳子的用料是根据身份地位所定,陛下乃一国之君,您不日便是皇后,身份最为尊贵,故而陛下才命人纯金打造这样一把梳子,且刻上龙凤纹饰彰显身份,可见陛下对公主极为心仪的呢。”
    真定公主闻言,眸光流转,若有所思的看着手里沉甸甸的金梳,轻喃低语:“是么?”
    宫女笑道:“定是这样的。”
    真定公主凝神思索片刻,问:“那不知若是交换信物,我该回什么才好?”
    宫女想了想,道:“这……倒也不拘送什么,端看公主的心思,例如帕子,香囊,腰带,玉佩……大多是这几样,其他的且是少见。”
    真定公主颔首,思忖一瞬,看向紫韵问:“我记在秦国,似乎也是有赠与玉佩定情的风俗吧?”
    紫韵莞尔回话:“回公主,是的,且还有那么一句话,说是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所以,许多女子都会为赠与丈夫的玉佩上结缀出嫁时所系的罗缨以示心意。”
    真定公主淡淡笑着,想了想道:“你去……把我自小戴着的那块玉佩找来,再把离开秦国时母后为我所系的罗缨也一并寻了来。”
    紫韵忙领命:“是!”
    紫韵退下去取东西,很快便来了,手里拿着一块通体透白的精美玉佩和一条彩色的罗缨。
    真定公主分别拿起来,亲自系上,然后与梳子一道分别拿在手上打量许久后,又让紫韵再找来一个精致的盒子,将玉佩放入,再合上。交于紫韵。
    “送去给陛下吧。”
    紫韵忙含笑接过:“陛下收到定是高兴的。”
    真定公主不置可否。
    高兴与否且不重要,既然人家送来了梳子,她自然是要回礼的,其实以宇文煊的身份,她该自己做一条玉带给他的,只是时间仓促,也只能如此了。
    真定公主这么想着,不由得想起了来之前宜川公主和她说过的话,什么都不求,做一个妻子该做的本分,不争不抢,如今,她便是照着宜川公主的话去做的,效果也并不赖。
    她想要的,唯有先得了这位陛下的心,才能慢慢争取!
    既然都来了,那就把自己该得的,都一点点的得到,这是她这一辈子唯一生存法则,也是她眼下唯一的出路!
    否则,便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
    紫韵去送东西了,而她也随着起身去听女官教导规矩了。
    龙德殿是东越皇帝的居所,也是日常处理政务的地方。
    此时,商议完一些政务,几位大臣纷纷告退,而宇文煊便继续批阅奏折。
    宇文煊今年三十了,正是而立之年,长相算不得极为精致俊美,却也赏心悦目,且因为常年身处高位睥睨四方,周身皆散发着一股王者的霸气与威压,仿若与身俱来一般,如今身着一身黑色龙袍静坐在御案后面专注的看着奏折,便已是令人不敢直逼。
    其实,平日里,宇文煊待人还是挺温润和气的,可往往在他处理政务时,总是这般冷肃淡漠,特别是最近朝中并不太平,虽即将大婚可他心情却不见得好。
    批阅了两本折子,他似乎才想起一件事,问一旁的心腹成安:“大婚事宜准备的如何了?”
    成公公忙回话:“回禀陛下,差不多了,有些布置需得明后日才能做,便先搁着,其他的皆已经备妥。”
    他闻言,状似并不在意,只淡淡的点了点头:“那就好。”
    说着,又开始拿起奏折继续看。
    这时,外面匆匆步入一个太监:“启禀陛下,凤藻宫那边,真定公主派人送了东西来。”
    宇文煊蹙了蹙眉,淡淡的道:“宣。”
    那太监忙退了出去,很快,紫韵走了进来。
    “参见陛下。”
    “起吧。”
    “谢陛下。”
    宇文煊扫了一眼紫韵捧在手里的盒子,问:“公主派你来所谓何事?”
    紫韵含笑恭声道:“回禀陛下,公主殿下适才收到陛下所赠之物甚为欣喜,听闻那是越国婚俗,觉得来而不往非礼也,便也循着越国婚俗和秦国的风俗所结合,回赠陛下一物。”
    成公公忙上前接过盒子,然后转呈宇文煊跟前。
    宇文煊诧然挑眉,随即打开盒子,看到里面的玉佩和玉佩下面系着的罗缨,若有所思。
    紫韵解释道:“这玉佩是公主殿下自小佩戴最为喜爱,这罗缨乃是公主自秦国出阁之时我朝皇后亲手所系,于公主亦是意义非凡,今回赠陛下,只望陛下能够喜欢。”
    宇文煊沉思片刻,淡淡的笑道:“回去告诉她,朕很喜欢,定会随身佩戴。”
    “是。”
    “下去吧。”
    紫韵这才告退。
    在她走后,宇文煊看了看手里的玉佩和罗缨,便随手放回盒子中,盖上,把盒子搁在一边,继续看奏折,可看着看着,他便又想起什么,扭头问成公公。
    “成安,你觉着这位真定公主如何?”
    成安一脸惶恐:“陛下恕罪,真定公主乃陛下将娶的皇后,奴才怎敢妄加评判?”
    “你就说吧,朕恕你无罪。”
    成安只好小心翼翼的道:“公主才貌不凡,举止娴雅,品性亦是……”
    宇文煊极为不耐:“行了,少跟朕拽这些歪七八糟的奉承话!”
    成安:“……”
    宇文煊有些嫌弃的扫了他一眼,然后又问:“在她身边的人都怎么说的?”
    成安这才正色道:“并无异常,与在陛下面前无异。”
    闻言,宇文煊饶有意味的眯了眯眼,随即哂笑一声:“看来也是个藏的深的。”
    成安想了想,忙道:“可是陛下,派去秦国暗查的人和定王殿下也都说这位公主不得秦皇喜爱,品性是不错的,怕是陛下多虑了。”
    既是皇后,东越自然要把这个真定公主给查清楚,她过去生平,生母何人,自小到大做过什么,又是何脾性,她的喜好和忌讳,全都是查清楚了的,而宇文煊也是都知道的,只是,查到的东西,他并不完全相信,毕竟,有先皇后留下的阴影,他不太愿意相信女人,对宫里的妃子,他也是愿意宠幸善待,但是,却从未有一个让他放心过。
    宇文煊轻嗤一笑:“希望如此吧。”
    女人这种东西,他是怕了的。
    成安一默,不敢出声搭腔附和。
    皇帝也没指望成安会附和,嗤了一句后,便不再多言,拿起折子继续看。
    ……
    东越使臣行馆之中,一片平静。
    赵禩的居所中,更是平静到诡异。
    屋里却站着好几个人。
    拿着刚收到的飞鸽传书在手里看着,赵禩脸色极为难看,那是少见的阴鸷,半晌后,才倏然将手中的纸条抓成一团,重重的拍在桌面上,咬着牙颇为恼火的道:“一群废物!”
    肃九沉声道:“殿下,楚王这次发起了狠,已经封锁全境将我们的人赶尽杀绝,照此下去,您在南境多年的布置皆付诸东流,如此损失,实在是太大了。”
    赵禩抬眸看着他,问:“那你说本王还能如何?”
    肃九一默。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