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29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皇帝没吭声,显然是头疼的顾不上搭理他,眉头紧紧蹙着,呼吸都不太稳。
    “陛下可是头又疼了?”
    “嗯。”
    “陛下,这可了不得啊,这已经是您这段时日第六次头痛了,而且,这次瞧着比之前还要严重,这怕是……”
    “行了,先去找太医来。”
    何福忙道:“奴才这就去!”
    何福慌忙退下,去了一会儿后,领来了被安排住在乾元殿附近备着的太医。
    何福领着太医回来时,皇帝已经移步到榻上坐下,人显然是没有刚才那么难受了,却还在面色凝重的闭目养神。
    人一进来,他便睁开眼坐起来。
    “臣参见……”
    皇帝不耐烦的摆手:“免了,过来给朕看看怎么回事?”
    太医忙站起正要跪下的身子,躬身走过去,给皇帝把脉。
    可把了一阵子,他一脸的困顿。
    皇帝目光沉沉的看着他问:“朕的头痛症比之前还要严重了,究竟怎么回事?”
    太医把了脉后,忙退后一步,硬着头皮道:“陛下恕罪,陛下身体并无异样,只是先前的一些旧疾,可这些并不会导致头痛啊,陛下的头痛症……臣实在探不出是何缘由。”
    皇帝闻言,脸色顿时冷沉下来,阴恻恻的目光看着太医,甚为不悦的道:“又是探不出……让你探个病因一连数次都探不出,朕留着你有何用?”
    太医忙一脸惶恐的扑腾跪下,匍匐在地道:“陛下息怒,陛下的脉象无异,臣不敢欺君,实在是判断不出为何陛下会这般头痛啊!”
    皇帝倒是没有直接处置他,只瞥了一眼,懒得搭理他,对何福道:“何福,你去把太医院的太医都找来。”
    何福这又退下,去了半炷香后,又领来了几个太医。
    太医院自然不只是那么多太医而已,只是如今已是夜间,宫中值夜的太医不多,一般都是两个,现在之所以能有那么几个,也是因为楚贵妃病的厉害,需要多几位太医坐镇,以防不测,除了一个在昭阳殿守着之外,其它的都被找来了。
    皇帝没说什么,让他们轮流把脉,可,却还是没有一个说得出他最近总是头痛所为哪般。
    宫中的太医医术都不凡,否则也就不会被录用,特备是第一个给他看的,那是太医院周院正,统领太医院,从来只给他瞧病,他之前病的那么重,便是周院正一手治好,医术自然是信得过的,如若不然,他刚才早就让人拖下去处置了。
    周院正道:“陛下头痛既然查不出缘由,兴许是近来多愁多思所致,不若陛下暂且搁下一切政务好生养着,臣为陛下开一副缓解头痛的药用着看看,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皇帝点了点头:“那就这么办吧。”
    周太医忙去开药,其他太医也被遣退了。
    皇帝咬了咬牙,然后继续支着头闭目养神。
    何福看着,眸中略过一抹异色。
    虽然时辰不早了,可是皇后并未休息,她身体已经好的差不多了,不需要继续卧床养着了,用了晚膳沐浴更衣后,她便进了偏殿佛堂,静心礼佛。
    这么多年都在礼佛,已经养成了习惯,所以,哪怕是现在已经不像以前那样日日礼佛,可没事的时候,她都会在小佛堂待着,念经祈祷,如今,需要祈祷的事情不少,她其实并不是很信佛家,只是求个心安罢了。
    佛堂内静若无人,冉冉香烟飘散在殿内的每一处,皇后一身白衣跪坐在蒲团上,手里捻着佛珠,眉目紧闭面容沉肃,嘴一动一动的,却听不到丝毫声音,不晓得在念什么。
    只在她前面的香案上,燃着一盏长明灯。
    她在给谢蕴念往生咒。
    不晓得过了多久,若兰从外面走进来。
    后,跪在皇后身侧后方,恭声禀报:“皇后娘娘,刚才乾元殿那边传召了宫中值夜的所有太医去,那边来报说,陛下又犯头疼了。”
    皇后闻言,捻佛珠的手一顿,缓缓睁开了闭着的眼眸:“又犯了……”
    若兰颔首:“是,据说,比之前还要严重,但是太医依旧诊断不出是何缘由。”
    皇后眉梢轻挑,问:“若兰,这已经是第六次了吧?”
    “是!”
    皇后略有深意的笑了笑:“那就快了……”
    若兰神色微动,垂眸不语。
    皇后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眸色一凛,咬着牙关压低了声音道:“这一笔又一笔的血债,很快,我就可以跟他好好清算了!”
    若兰低声道:“娘娘,奴婢有些担心。”
    皇后转头看着她:“担心?有什么好担心的?”
    若兰一脸顾忌的道:“陛下终究是陛下,他若是知道……怕是不会轻易放过娘娘,奴婢怕您难以全身而退。”
    皇后淡淡的道:“无妨,这么多年,我活着犹如行尸走肉,能不能全身而退,我根本不在乎,何况,你担心什么呢?他是不敢杀我的。”
    其实,当年尚未出阁之前,她曾想过不嫁人了的,既然嫁不了想嫁的人,一个人活着挺好,所以,从被立为皇后的那一天开始,她就觉得或者很没劲,只是她有家族有亲友,肩上背负着太多,她有太多想要保护的人,所以再不快活也都不曾懈怠,自从十多年前出了那件事后,她就已经对这世间没有半分眷恋,所以当年,她也曾病重过一次,几乎快要死了,只是,她最终还是活了下来,她不甘心啊,所以才一直行尸走肉的活着,心里一直又放不下的执念,如今,若能拉着他和秦国的江山陪葬,她也没什么好怕的了,不过求仁得仁罢了。
    ------题外话------
    发烧了一天……
    第27章 荣王兵变,公主早产(一更)
    又下雨了。
    如傅悦所言无差,第二日天还没亮,一阵惊雷过后,一场狂风暴雨席卷暨城。
    天地间也蒙上一层阴暗幽森,如同暗夜笼罩,又有雨水遮挡,远处都瞧不真切,只在天边泛起一片白光。
    傅悦站在廊下看着这一场如瓢泼一般倾注而下的雨,心中怅然,不免有些担心。
    又过了一日了,楚胤依旧没有任何消息传回。
    这不像是他的行事性格,为了免她担心,他就算是再忙,也必定不会误了给她音讯,而且,她已经去了几次传书询问,这几日更是日日不断,可是,已经十二天了,不应该啊……
    而且,就算他出了什么事,只要身边还有人,也绝对不至于音讯全无的地步。
    有些想不通。
    可即便想不通,她现在也没办法,只能再等等,实在不行,急于派人赶去南境一探究竟。
    一场大雨下了半日,终于在下午临近傍晚的时候渐渐停歇,天地间却依旧灰蒙蒙一片,皆是暴雨过后的寂静,好似这场仍有后续。
    蒙筝也从外头回来。
    傅悦听完蒙筝的禀报,下意识的站起来,一脸惊诧的看着蒙筝:“你是说,如今暨城都传遍了?”
    蒙筝神色沉凛的回话:“是,不知怎么的传出了这个流言,也不知从何处传起的,属下听闻时已经人尽皆知,许是有人暗中推动,如今不仅坊间物议沸腾,朝中和禁军各处军营也是人心惶惶。”
    傅悦诧然,也是困惑不已,缓缓坐下,竟半天没有任何言语。
    蒙筝所言,便是如今暨城传得沸沸扬扬的一则流言,然则,却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而是当年庆王府的冤案!
    不知是谁放出的,说当年庆王府叛国一事,实则是皇帝难容战功赫赫的庆王府,所以,在庆王大败北梁和北汉之后,密令沈霆等人勾结北梁,出卖军情,将北境的军情布防暗中告知北梁,才让庆王惨死沙场,葬送了聂氏一门忠烈和聂家军,以及北境百万子民,将北境化为炼狱,之后又让沈霆等人将一切罪责推到庆王头上,构陷庆王通敌叛国,致使聂氏背负污名,之后,为了铲除后患,皇帝暗中命人火烧庆王府,又株连聂氏九族……
    虽然只是流言,可是一经传出,还是在暨城上下炸开了锅,其实这不是新鲜事,很多人都知道当年庆王叛国之事怕是另有内幕,当年本就是疑点重重,可在皇帝的杀伐果决雷霆手段之下,谁也不敢质疑,去年沈霆叛国的事情出来后,就更加确认,只是暨城毕竟是天子脚下,哪怕有质疑,又有谁敢表露,所以,哪怕暨城之外的民间和各处军中一直都传有这样的流言,可却还是一只被压着,暨城之内自然也无人敢议,如今被有心人传开,就如同星星之火,一经燃起便瞬间燎原!
    而这则流言不同于之前模棱不清的猜测,而是逻辑分明的笃定,颇有依据不说,也符合当年的情形,加上结合去年沈霆叛国的事情加以深思,更是多了几分可信度,所以,引起的轰动自然是不小的。
    短短半日,这则流言便如同上午的暴雨,席卷整个暨城,每一个角落都不曾略过。
    秦国上下多少人感念敬佩庆王府,特别是暨城和北境的军民。
    庆王府镇守北境百年,肝脑涂地在所不惜,四代庆王,包括聂氏在内,就有两个是战死沙场的,还有不计其数的聂氏子弟,北境的军民对庆王府最为爱戴称颂,从去年沈霆叛国的案子被揭开的这一年来,北境对于前后两场叛国的案子就争议不断,军中更是对此诸多猜测质疑,特别是皇帝前后两次天差地别的处置之后,只是被压着罢了,可一旦如今暨城这桩流言传到北境,那后果绝对是不容小觑的。
    而暨城离庆王府最近,受过庆王府大恩的人数之不尽,如今传出这样的流言,自然是免不了一场风波。
    自然,皇帝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和诘问,皇室威严也随之荡然无存!
    哪怕,只是一桩没有确凿证据的流言!
    “公主,可要属下去查此事?”
    傅悦眼帘微颤,沉吟片刻,才粲然一笑,略有深意的看着蒙筝问道:“查来作甚?正合我意而已,我聂家的耻辱污名,也是时候该洗一洗了,不过……”顿了顿,她神色掠过几分阴沉:“若是有人敢借我聂家的事情来达成自己的目的,那我就不开心了!”
    蒙筝惊讶:“公主是说,此事是荣王所为?”
    傅悦嗤笑:“这个时候除了他,还有谁有必要散播此事?”
    蒙筝了然。
    傅悦笑道:“看来他这次是真的等不及了……”
    关于京中的流言,皇帝也很快就收到了。
    平时泰然自若喜怒难辨的皇帝,竟是大发雷霆!
    摔了一堆东西,命人彻查是何人散步的谣言后,再度犯起了头痛,然后,痛了一阵子后,竟是晕厥过去。
    何福立刻叫人去请来太医,一堆太医来了,轮流给皇帝诊脉,也都只说皇帝是急火攻心昏厥,对于头痛的症状依旧是没有定论。
    自然,也就当是急火攻心了,而且,这火气还有点严重,皇帝这次,是真的病了,本来就一直在抱病不出,这一波太医进出,更是引起了旁人的猜疑和不安。
    皇后听闻此事,也只是一笑而过。
    可宫中朝中却因此人心更慌了,好些大臣求见皇帝,探病请安为其一,更多的,是京中的流言,可都被同之前一样,拒而不见!
    因为这起流言,禁军各营也是议论纷纷人心不安,一日过去后,风波更甚,狡兔死走狗烹的说法也甚嚣尘上,根本弹压不下,军中最忌讳的编年史这般流言,禁军统领何俦不得不发出统领军令,召集禁军校尉以上的军官全部聚集禁卫府商议此事,然而,这些人进了禁卫府后,竟大半被设伏诛杀。
    而这件事,竟是发生的悄无声息。
    傅悦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同时收到的,还有骁骑营的七万大军已经集结,正往暨城四大城门靠拢的消息。
    荣王起兵逼宫了!
    显平三十二年八月初十,夜,皇长子荣王赵湮以骁骑营七万包围暨城,欲之逼宫!
    京城内收到消息的时候,大军已经在城外,显然是暨城周边的警哨都被除掉了,而四个城门的守门禁军皆为之大慌,可守门的禁军将领一个都不在,军阶稍高的也都不知去向,他们只能立刻去禀报上一级的传讯站,然而,却都一去不回。
    禁军统领以及一众军官皆不知所踪,禁军群龙无首军心不安,根本撑不住,没多久就被骁骑营大军陆续攻破了,大军进城,暨城随之大乱。
    傅悦在王府,虽然听不到外面的动静,可王府的暗卫还是将外面的消息一丝不漏的传到了傅悦这里。
    听到禁军大乱溃不成军,各站警哨全数瘫痪,城门也陆续失守,傅悦颇为意外,好一会儿后,才意味不明的笑着说了一句:“没想到他准备得如此周全,看来,之前藏得挺深啊,我小看他看了!”
    她之前确实是没想到,荣王能筹备至此,如今宫中皇帝病着,正是最好的机会,他又弄瘫了禁军的战斗力,若不出意外,怕是真的要成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