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是一个异类,与他的身份、他周遭的环境、他的职业都不搭。
    社长是个实干家,他经营了这家杂志十几年,深谙与教育部门、政府机关打交道的门道儿,面对这位空降的年轻领导,一时也摸不清他的打法。
    总编和杨劲年纪相仿,无框眼镜和小立领衬衫更显文艺内涵,他在十佳青年表彰大会上领过奖,在杂志社组织的省级论坛上压轴演过讲,接受过数次电视台采访,经历的大场面不少。可他面对杨劲,总有一种虚张声势的儒雅,和吹弹可破的尊严。
    “官大一级压死人。”杨劲没有官架子,总编很不愿意归因于此。
    可他在镜头前、在话筒前都可以神态自若,在杨劲面前,却连基本的表情管理都要刻意。
    跟这位新领导的几次接触,总编总是发挥失常。
    杨劲说:“管理的问题,也是管理者的问题。但这个时代不要搞□□会,这几个人的罚款,我觉得没必要。”说完看向社长:“我看过最近几期杂志了,优点也很明显,这是十几年的积淀,达到这个高度也很不容易。”
    李清一在门外枯站几十分钟,没听清里面说什么。
    社长和总编出来,总编顺手把一沓单据丢给李清一。乘电梯下楼时,李清一发现社长神色如常,总编脸色难看。大概碍于李清一在场,总编几次欲言又止,出电梯时,社长说了句:“一个领导一个风格,努力适应一下。有能力,肯出力,对杂志社肯定是有利的。”
    当天下班前,李清一就收到了财务退款。
    第16章
    晓晓为李清一安排了一场相亲。
    两人一直互通有无,李清一告诉晓晓转企安置费有两万多,听说局里的主管领导已经签字了,很快就要下发。还替晓晓惋惜了一下,说晚走半年就能多拿两万,早知道就晚点走。
    晓晓不以为然。她旧话重提:“你别跟我说,你搁那耗着,天天看领导眼色,看戏精表演,就是为了那两万块钱。”
    李清一当然不是这个意思。
    晓晓说:“钱当然是好东西,可就算明知道半年后有两万块,我还是选择离开。为什么?机遇更宝贵!再说,我早把那两万块赚出来了。”
    说回两人的近况,李清一才得知,晓晓正在恋爱,对象也是离职后才认识的,至于认识的方式,和对象的具体信息,晓晓语蔫不详,但她抛砖引玉,说为李清一安排了一个相亲。
    “这可是我经过多方考证,为你的个性量身打造的。”
    李清一对晓晓敬仰有加,连带对她介绍的相亲对向,也无端生出信任感。两人互加了微信,对方也没有过多寒喧,三言两语约定了见面的时间地点。
    当天下班前,群里已经沸成一锅粥。此前,群里另有男生加了杨劲微信,早把他拉进群里,他屏蔽了群消息,从不参与群聊。
    篮球群当天晚上有场比赛,对阵某知名开发商,比赛地点在该开发商新建的高档小区运动会所。由于对方是单位,组织者格外用心,球队里负责对接的人也很积极,私信每个人,确定到达时间。当天下午,群里一直在讨论战术,越到下班讨论得越热烈。
    啦啦队也受到了同等程度的重视。
    这种业余篮球队,十个里有九个半都只有男生,活动星崩儿出现一两个女生,也肯定是某个成员的女朋友。他们这个球队不一样,女生占了半壁江山,而且,个个都懂球,人人能上场。这一点外人看着新鲜,也不排除有人专门为了这个氛围才留下来打球的。
    每个女生都收到私信,问能不能到场。李清一明确回复了,去不了——相亲就在当天晚上,一早就约定好的。
    群里信息迅速滚动,有人说:“go队来不了,女队谁组织一下,要当好啦啦队,这是我们的闪光点。”
    女生插嘴:“赢球才是闪光点吧。我听说对方有一个在省队当过陪练。”
    男生马上反击:“省队怎么了?一个省队的,架不住我们的默契配合。”
    芸芸发出一条信息:“无论输赢,你们都是我们的mvp,我们永远是你们的啦啦队。”
    此言一出,群里信息马上又爆了。有人相继发出玫瑰、捂胸、感动的表情……
    还有人说:“芸芸,就凭你这句话,今晚的你的饭钱我出了。”不知是感动还是反讽。
    突然有人截过话题问:“go队怎么不来?”李清一出勤率很高,偶尔明确表示不来,尤其这么重要的比赛,还挺少见的。
    别人替她答:“又要相亲。”
    “相亲不能换个时间?”
    “就是!相亲重要还是比赛重要!”
    “啦啦队要穿队服吗?go不来谁组织啊?”
    又是一串疑问,桃子说:“行了行了啊,go队是正经事,你们又不可能跟她谈恋爱。”
    火过为灰:“就是!你们又不可能跟她谈恋爱。”
    紧接着,小灰灰又@桃子:“相亲8点能结束吧?我记得之前都很快。”
    ……
    组织者也给杨劲发了微信,杨劲说有事,去不了。回复完,杨劲顺便打开群聊,粗略一翻,净是这些乌烟瘴气的对话。
    ※※※※※※※
    诚品书店。古堡般弧形的旋转楼梯,纵横交错的线条,浅棕、深灰几种淡雅的颜色穿插,虽地处闹市,却刻意打造得文艺而幽静。
    在这个城市生活多年,李清一是第一次光顾诚品。
    她在办公室衣柜里备了两套衣服,一套是篮球服,一套是稍显正式的灰蓝色连衣裙。
    连衣裙是偏硬挺的西装面料,后背拉链,剪裁十分合体,穿脱时手肘和肩膀都要小心穿过,拉链合上会勾勒出曼妙的腰线。
    为了搭配这件不常上身的裙子,她特地穿了一双裸色圆头淑女鞋。
    站在诚品书店内,看到人们随意地窝在角落里,沉浸在书页文字里,她才觉出一点不自在,似乎牛仔裤和宽松的t恤才和书店的氛围更配。
    她以为对方还没到,正留连眼前别致摆放的书架时,对方已经站到她的身边。
    李清一毕业以来相亲无数,这是第一次,她从对方眼里,看到与众不同的东西。
    不是刻意的礼貌,不是意外的惊喜,不是恍惚的神游,是交杂着笃定和欣赏的熟悉感。
    之前在微信上互相报过大名,男孩省略了自我介绍。
    直接问她,是先在书店里逛逛,还是去吃饭?他说书店隔壁是家商场,购物、用餐、看电影等一切相亲所需配套设施都具备。
    李清一说自己第一次来诚品,能不能先陪她逛了逛。“如果你不太饿的话。”
    男生咬了咬下唇,带着笑意重复说:“如果我不太饿的话……就听你的,逛逛再去吃饭。”
    男孩穿了白衬衫,衬衫舒展、笔挺,不像是穿了一天,下班直接赶来相亲的。
    二人在人文社科、外国文学、哲学心理学区域浏览,挪着小碎步子,偶尔就某本书交流几句。远远看去,有种浅淡的默契,不像是相亲初次见面的男女。
    外人看来,二人还是登对的。
    男生说楼上有阅读区,咖啡也不错,提议上去坐坐。
    李清一礼貌地说:“还是不要了,初次见面,各自看书有点怪。”
    二人一前一后走出书店,坐在披萨店里时,男生终于忍不住:“我们是初次见面这件事,你就没有怀疑过吗?”
    李清一一时语塞,脑中问号翻滚,冒昧地直视对方,在大脑中搜索记忆。
    男生被看得久了:“你大一体育课选了篮球,大二选了游泳,是不是?你在马哲课上看小说,下课其他人都走光了,你还在看,有没有这事?你们宿舍有个女生经期晕倒在图书馆,你到处找人帮忙,你都不记得了?”
    李清一眨眨眼:“你是我们学校的呀?”
    男生五官挤在一起,做了个认命的表情:“算了,你确实不认识我——可是,那天是我背你宿舍同学下楼的啊!她口水都流我肩膀上了……”
    李清一手抚前胸,目光游移不定,在回忆里搜寻。
    “我去!”男生有点卸气。
    后来熟悉起来,马宁对李清一说:“看你当时那样,我恨不得把你头盖骨掀起来,看看里面到底有没有记忆存储区。”
    披萨上桌后,李清一才豁然开朗:“噢!原来你是那个马宁!”
    同专业四个班,有些大课一起上,点名的时候,老师确实念到过“马宁”,也听别人提起过“马宁”,毕竟文科班男生少,虽然不在同班,可宿舍同学还是会提及其他班男生。
    “可是,晓晓说,你是他研究生同学呀。”
    马宁用三角铲铲了一块披萨,放在李清一盘子里:“有什么问题么?我考研跟她同校啊!毕业时,我知道你去了一个什么杂志社,名字挺长的,我也没记住,我以为就此别过了呢……最近,我知道晓晓换了工作,就在校友群里跟她聊了几句,她一提到前工作单位,我立刻联想到你了……这不……”
    李清一默默理了理逻辑,心里暗暗为晓晓竖了大拇指。这前情概要,这约会地点,可不就是量身打造的么!
    打破了“初次见面”的局促,这顿披萨也吃得更加融洽。
    两个人都撒开刀叉,用手抓起披萨吃。边吃边聊,共同认识的人、共同上过的课,不同时时间去过的同一家校外餐馆……
    吃过饭,马宁提出送李清一回家,李清一婉拒,说自己还有事。
    马宁也没再客套,走之前略迟疑,低下头说:“你今天这裙子……还挺别致的……我记得你上学时不会穿这种。”
    李清一心中惬意,这种惬意贯穿此次见面的始终。分别前,还是刻意撑起了几分陌生感和礼数:“工作了嘛,跟以前还是要有点变化,谢谢。”
    “是不是要送你回家?其实,我也没怎么相过亲。”
    李清一摇摇头,二人已经走到最近的公交车站。
    马宁低下头,轻抚下额头,似觉得自己上一句有点冒失:“那……你注意安全,回到家告诉我。”
    一切妥当周全,马宁终于大步流星地走了。
    ※※※※※※※
    商场设计成“天井式”,两侧商铺隔着“天井”遥遥相望。健身房装了巨大的落地玻璃,会员锻炼自成风景,也是招揽顾客的变相广告。
    “天井”对面就是西餐厅,李清一和马宁走进去、落座、点餐、交谈,健身房里的人都看得一清二楚。
    杨劲下班直接去健身,提前约好的,健身教练已经准备就绪。
    不同于健身房里龙精虎猛的鲜肉教练,这位健身教练是半路出家,不惑之年练就一身本领,原本是这家健身房的会员,肌肉的线条加上岁月淬炼的沧桑气质,让他格外受欢迎。
    杨劲跟他半师半友,熟知彼此的锻炼习惯,最后几组动作后,杨劲走出器械区,在跑步区踱步喝水,教练等着给为他做肌肉放松。
    杨劲眼看着李清一走进对面的西餐厅。
    一对年轻男女,用心但并不隆重地修饰过,彼此不熟又客套地迎合,一看就不是正经吃饭的。
    杨劲刚才练到肌肉脱力,正慢慢找回知觉,小口抿着瓶里的水,走向窗边。
    室内光线明亮,映出身后一排跑步机,以及跑步机上环肥燕瘦,机械地消耗着卡路里的男男女女。
    从这个角度看,李清一和杨劲的身影重合,前者完全笼罩在后者的阴影里。
    久候未见人,教练走到他身后。
    “是不是想说年轻真好?想回20岁重新体验一次?”
    杨劲回过头来,见教练和他望着同一方向。
    “不想。”
    “那你看个什么劲儿?我看看——这种没什么呀,街上一抓一大把……”说完和他并肩,扭头看着他:“最近没出去玩吧?”
    </div>
    </div>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