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6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原本是有的,但是前任常州知府走的时候将他们聘去自家府里了,现在常州医官的缺还空着。”银耳道,“奴婢同他们说诊费好商量,他们还是不愿意来。”
    兰沁禾抓着药的手指紧了紧,好啊,她下午刚刚拒绝了李家,这会儿就立竿见影了。
    她深深吸了口气,当即就想去医馆和人理论,但是望着身后病气沉沉的村子,终是道,“咱们先把药煎了分发,等明日我亲自去看看。”
    真是虎落平阳,未免太嚣张了一些。
    她偕同村民在村子里架起了锅,家里可以煎药的便领药包回去,不方便的就由兰沁禾发熬好的药汁。
    好在此时天冷,熬这样大的锅也不太难受。兰沁禾脱了外袍,这是她第一回做这种事情,往常就算给妹妹煎药,要不是底下的奴仆已经熬好了端上来,要不是只需她站在精致的紫砂壶边上等半刻就行了。
    她端着木盆往大锅里面加水,被滚滚的药雾呛了几口,扭过头咳嗽了两声。
    边上的村民看了,知道这是个没做过事的大家小姐,忍不住道,“大夫,我们来做好了,您看了一天的病了,坐一旁歇歇吧。”
    “不必咳……”兰沁禾挥开面前的雾气,“你们回家各自照顾去吧。”除了家中的病人要照顾,牲畜也需处理,哪家也耽搁不起。
    药雾之中,她露出笑容来安抚众人,“回去吧。”
    村民们面面相觑,还是留了两个青年在兰沁禾身边,递个碗擦个汗。
    一一发了药已经过了子时,兰沁禾没有停歇,回去查了常州各处医馆药铺的情况,又让人把招医官的告示贴出去,忙了一夜她没有心思合眼,天还未亮全,便换上了官袍带着人敲响了王家大宅的木门。
    兰沁禾心里早已明白这些豪强的意思,如果她不出兵镇压着百姓把地租交全,像是昨日的事情还会接连上演,她这个常州知府别想安生一天。
    可若是兰沁禾真顺着他们的意思,那朝中很快就有御史上奏,参她欺压百姓,勾结地方豪强。
    太后给兰沁禾出了难题,她若是真有手段能将王瑞的常州摆平,那就等王瑞气短之后再慢慢收拾万党;若是兰沁禾连这点能耐都没有,那想要打压兰家也有了把柄。
    皇权官场的制衡之中,陪伴了三代帝王的老太后无疑是最顶端上的人物,她不会算漏一个错处,比寻常的帝王更谙制衡之道。
    不论是王党还是万党、不论是宫里宫外,她处在深宫也一样能够控制。不管黑子白子孰赢孰败,最后棋盘还是原来的模样。
    作者有话要说:鸡瘟:禽流感
    感谢追连载的老爷,这是特别福利,慕良番外·上药,限时一周,在微博@江枫愁眠
    每天追连载真是太难了,但是任何一本没有日追的读者都是进行不下去的——编辑不会给榜单、我也得不到回应,所以真的很感谢日追的大家!
    (考虑到有些中学党只有周末能碰手机,以后应该都是一周这样子)
    第68章
    兰沁禾所料不错,以王家为首的常州豪强们需要她把地租崔上来,否则常州之内,不会有任何一位大夫给兰沁禾好脸色。
    知府两三年一换,可这些都是百年的家族,常州的大夫们不傻,他们知道自己要在常州生活一辈子。
    兰沁禾深深吸了口气,今天是二月二十,早晨的天气还冷得很,可鸡瘟已经蔓延得热火朝天。
    她回到公署里收到了死人的消息,是下面的两个知县报上来的,请州里派人医治。
    不止医馆,如今下面的地方官也开始向她施威。
    鸡瘟这种病极难医治,死亡率极高,又会传染。
    兰沁禾坐在了椅子上闭目想了一会儿,接着提笔修了两封信,朝外唤道,“来人!”
    跑进来的是衙门的书办,“大人有什么吩咐?”
    “你帮我去送两封信。”兰沁禾将封了口的两份信推了过去,“一份寄给户部尚书殷姮,一份寄给万阁老,用六百里加急。”
    她自己还要再上一份奏疏,向朝廷奏明常州的鸡瘟。
    “六百里加急……”书办犹豫道,“大人,只有军国大事才能用六百里加急啊。”
    “我说的就是大事!”兰沁禾熬了一夜,严厉了声辞,“你尽管去送,有什么事我担着。”
    “是、是。”那人后退着往外走,又被兰沁禾叫住。
    “你等等,”兰沁禾道,“送完信之后再去拟一道通函,通知常州各县将得了鸡瘟的人畜分离,不要再让病情扩散了。”
    这个倒是好办,书办应了,转身出去办事。
    江苏离北京并不远,估计几天殷姐姐那里就有回应,可是这几天的功夫兰沁禾也耽搁不起。
    她起身踱步,思量片刻后决定在各县的衙门里发药。
    这时候她无疑是感激殷姮的,若不是天天跟着殷姮一起看书学习,这会儿她还得再去翻看医书、踟蹰不定地找人试药,那一趟下来,不知道还要花费多少时间、死多少人。
    话虽如此,她也只能开些保守的药方,凭她的医术只能推缓不能治愈。这种病一旦患上就再难活命,若是殷姐姐在这儿,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兰沁禾这边举步维艰,在她将药方分发各县后,还未等来北京的消息,就被省里叫了过去。
    江苏·巡抚衙门
    坐在案牍后面的女子年近花甲,她穿着一身锦鸡纹绯袍,端坐在首。
    议事厅中两边坐着各处的知府知府以及按察使和各参政参议,这副阵容,除非是极为重要的事情,否则是不会有的。
    “今日叫诸位来,是有重要的事情。”果然凌翕开口了,她正襟危坐,面色严肃,“接到了呈报,南方的倭寇自十一月被纳兰将军大败后,又有了动作。现如今在淮海、扬州两处皆发现了倭寇的踪迹。”
    这话一出,众人哗然。
    南直隶应天府,这是西朝极为重要的中心、曾经的皇都,军事力量并不薄弱,倭寇竟胆敢从江苏进犯,这要不是他们疯了,要不是打算开启什么大的动作。
    “淮安、扬州、苏州以及松江临海,这件事各位务必重视。”
    几位当地的知府应了,“是。”
    凌翕又道,“另外还有一件事,为圣上在南京修园的工程已经下来了,照例该由各府出人,但是今年诚如我方才所说,淮安扬州苏州和松江就不出人了,摊到后面的几个府里,大家匀一匀。国土要守住,修园也不可马虎。”
    兰沁禾一怔,这样的安排让她有点不安。
    江苏的地形来看,确实常州并不是第一临海州,但常州内一条长江通往外海,也算是危险地带。再有她前两日刚刚上报省里有鸡瘟这件事,这时候再让她出劳役哪里承受的起。
    等各人散去之后,她立马去找了凌翕,将自己的顾虑说了。
    凌翕听罢,笑着看她,“这两日初到任上,不太习惯吧?”
    兰沁禾被戳中了心思,面露赫色,“是我之前想得浅薄了。”
    她之前想过常州是块硬骨头,却没想到连她一个知府去求大夫给人治病都不成,这是京城里西宁郡主绝遇不上的事。
    “我知道你难,”凌翕拉着她坐下,“前任留下的烂事、需要学习的新学问、那么大的府里的人情世故还有各式各样的俗事堆起来,谁都会乱了阵脚。连你这样素来圆滑周到的,都开始浮躁戾气了。”
    她眨了眨眼,没明白凌翕的意思。
    “你上报病情的时候,难道就没去临府打听打听?”凌翕反问。
    兰沁禾恍然大悟,“老师是说,不止常州一处得了鸡瘟?”
    凌翕点了点头。
    兰沁禾顿时面露赧色,羞愧异常。她竟然连这点功夫都忘了做,还冒冒失失地冲到了抚台面前。
    这样一来,常州确实没什么特殊的,沿海的那四处才是真的为难,外有倭寇内有瘟情。
    “是学生轻率莽撞。”她低了头,“日后再也不会了。”
    凌翕点点头,“我也没什么好嘱咐你的,有些事你总得慢慢经历,第一次,都是这样的。从前你总觉得抑郁不得志,巴望着能入仕为官,可你不知道,西宁娘娘的日子是多少人梦都梦不到的。”她失笑着叹气,“这下好了,出也出不去了,且熬个三五年,看是能调进省里还是能回北直隶。不过依我看来,不管哪边都比不上你曾经的日子啊。”
    “老师说的是,可我并不觉得后悔。”
    兰沁禾抬眸,目光炯炯明亮而热烈,“正是因为时局艰难,才必须有人站出来。我不是楚狂接舆,我五岁入学十五入国子监学得都是王阳明的致良知。
    君子之士,行其义也,哪有贪享乐而废道义的说法?这个官我能当一天,就为民谋一日,能当一年就谋一年,哪日大厦倾颓,也算死而无憾。”
    凌翕目光微闪,面前的女子熟悉而陌生,她有着西宁娘娘的容貌和少年兰沁禾的魂魄。
    这样的兰沁禾,已经至少十年没有出现过了。
    可她心里忍不住担忧,官场永远是和光同尘的地方,太纯粹的性子是无法待下去的。譬如万清,三十年了,她也有许多不得已求全的地方。
    那兰沁禾呢?她是宁为玉碎还是同她母亲一样无奈折腰?
    兰沁禾身上的书生气太重了,她一辈子都在学堂里,从前是学生,后来是博士,只和书卷书生打交道,哪怕她模糊的知道官场险恶,可到底没有亲身经历过。
    凌翕覆上了兰沁禾的手,“这话说得好,日后每行一步都不要忘了。”
    “学生明白。”
    凌翕笑了笑,她起身打算送兰沁禾出去,却在刚一起身时,忽地眼前一黑跌倒在了地上。
    兰沁禾一怔,接着急忙将人扶起来,“老师?老师?”
    她扭头四顾,没有找到可以求救的人,于是高声朝外喊道,“来人!快请大夫!”
    门口的小厮跑了进来,一看这情况吃了一惊,接着同兰沁禾一起将人扶去了床上,请了大夫过来诊脉。
    兰沁禾心里起疑,拉着小厮站到了外间,“凌抚台病了多久了?”
    怎么大夫来的这样快,像是一直候在边上似的。
    “病了两年多了。”小厮如实答道,“说是心力交瘁,要好好休养,可大人愣是不听,依旧是每日每夜地熬。”
    他叹了口气,“过了年她发病的次数愈加多了,不知道还能熬多久。”
    这些话如当头棒喝,凌翕每年都同兰家有书信往来,他们从不知她竟然犯了这样的病。
    难怪、难怪她来了江苏后几次见到凌翕,她都化着从前不用的妆容,是为了遮掩病气罢了。
    花甲的年纪,就是死也是喜丧了。
    兰沁禾在凌翕的床头守了一夜,她卸掉了妆容,现在才得以窥探,老人的眼角眉间遍布皱纹,满头银丝,唇色也泛着灰白,气血极亏。
    可她印象中的凌翕还是二十年那个身姿绰约、谈笑风生的美人,还是那个单手就能将她抱起来的凌姨。
    被打成了万党一派的凌翕,孤身在王瑞的江苏,实在是太难了。
    全国两京一十三省,哪里出了天灾**都要从江浙调粮,哪里出了乱子都要江浙一带加重赋税。
    身在南直隶,她实在是太难了。
    兰沁禾转过身去拭泪,第二日天亮凌翕才缓缓睁眼。
    她看见床头的兰沁禾后恍惚了一下,似是不解又似是疑惑,半晌才反应过来,冲她笑了笑,“这几日有点乏,让你担心了,现在睡了一觉元气大好了,你也快回常州处理事务吧。”
    她的语气外强中干,努力维持着精神,内里中气依旧难掩不足。
    兰沁禾刚准备好的笑脸又因为这句话朦胧了泪眼,她努力控制着不要落泪,笑着起身,“老师既然好了,那我就先回去了,您多休养两日,万事还是身体重要啊。”
    “劳你担心了,我知道的。”凌翕冲她点头,“还有些困,我再眯一会儿,就不送你了。”
    </div>
    </div>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