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22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程遥遥的小尾巴翘得高高的,瞥向谢昭:“你真的这么夸我?”
    谢昭脸皮微烫,不着痕迹地瞪了眼黄六。
    谢奶奶笑呵呵道:“行啦,小黄你别夸她了。再夸尾巴要翘上天了!”
    黄六这才住了嘴,又美滋滋喝起鸡汤来。母鸡加党参炖了一上午,滋味甘醇,一碗下去胃里又暖又舒坦。
    吃完饭,程遥遥和谢奶奶回屋了。黄六跟着谢昭在院子里晒太阳。
    小院清净,阳光温暖。黄六坐在竹椅上,旁边小木桌上摆着一壶炒米茶,一盘子新鲜草莓和点心。吃撑了的黄六瘫在椅子里,看着小猫们追逐着跑来跑去。
    黄六长叹一声:“谢哥,你这过的是神仙日子啊!要是跟你换换,哪怕过上一天就死了我也愿意啊!”
    谢昭舒展长腿坐着,正在削竹子。闻言凉凉扫过来:“想换”
    “……”黄六背脊一凉,“想”字到了嘴边愣是咽下去了,赔笑道:“我哪有那个命啊!我就是来给谢哥您鞍前马后的!”
    谢昭从兜里抽出一封介绍信:“介绍信给你开好了。去城里百花巷第三家,替你租了间房,有人跟你接头。”
    “得嘞!”黄六捧着介绍信,“那谢哥你?”
    谢昭道:“我这几天要办些事。你那边办妥了,我会进城找你。”
    黄六点点头。遇到正事儿他也不含糊了,揣上介绍信,提着行李就进城去了。
    等他离开,程遥遥才从房间跑出来:“那二流子走啦?”
    “不许这样叫。”谢昭语气带笑,“被奶奶听见又要说你。”
    程遥遥往谢昭背上一趴,哼哼唧唧道:“又没有当着奶奶的面叫。你到底找他来干什么?”
    谢昭把玩着程遥遥纤细指尖,耐心解释道:“国家开始鼓励私有经济发展。我打算办个工厂。”
    程遥遥失声道:“什么?”
    谢昭粗糙指腹缓缓摩挲着程遥遥的指尖,弄得她痒酥酥的,他道:“前几天的报纸就登出了。”
    “这么早!”程遥遥脱口而出。
    谢昭长眸眯了眯:“嗯?”
    “我是说……国家真的鼓励私有经济发展了?”程遥遥也懒得多做掩饰,迫不及待地追问她更关心的问题。
    她清楚地记得,1977年恢复高考,1979年地富反坏右彻底摘帽,1980年后私有经济进入蓬勃发展阶段。
    如今却提前了。是她这只蝴蝶扇动翅膀改变了历史,还是林然然?抑或还有其他穿越者的存在?
    谢昭眯了眯眼,道:“不会有错。临安城新建的一个大市场也在改成商场,打算出售铺位给私人。”
    这跟她所知的更不一样了。不过程遥遥来了兴致:“价格怎么样?”
    谢昭报了个数。程遥遥惊奇道:“也太便宜了!”
    谢昭低笑着摇了摇头。这个价格对于程遥遥而言只是一件衣裳,对临安城的老百姓而言,却是一辈子也攒不下的数字。
    何况国家这些年疯狂打压私有经济,“投机倒把”的概念还深刻印在老百姓的心中。就算能凑得出钱,他们也不敢轻易尝试。
    程遥遥高兴道:“我买!我有钱!”
    谢昭勾勾她的手,程遥遥绕到谢昭身前要坐到他膝上,却见长毛小白猫大模大样瘫在谢昭腿上。
    糯米糍平时最黏着谢昭了,谢昭也最喜欢它。它瞧见程遥遥了也不让开,还嗲嗲地蹭着谢昭的手。
    谢昭还揉了揉小猫耳朵,唇角带笑。那副心有猛虎轻嗅蔷薇的铁汉柔情,落在程遥遥眼里就满不是滋味了。
    程遥遥一甩手,气哼哼就走了。
    “妹妹?”谢昭忙放下小猫追上去。
    程遥遥跑回屋里反手就要关门,谢昭硬是伸进一只手把门卡住了,掰开门:“妹妹,怎么忽然不高兴了?”
    “哼!”程遥遥气鼓鼓跺脚,还伸脚把从门缝里溜进来的糯米糍抵住了。
    白猫小奶猫立刻满地打起滚来,一边滚一边叫,滚得一身白毛毛脏兮兮。
    谢昭粗如水泥柱的神经忽然反应过来,眼底弥漫开一丝笑意,渐渐扩大:“妹妹,它只是只小猫。”
    “……谁吃醋了!”程遥遥此地无银三百两,气得跳脚。
    谢昭趁机挤进屋里,先把满地滚的小奶猫抱出去,再抱住屋里这只撒泼的小奶猫:“不吃醋就别噘嘴。”
    程遥遥立刻捂住嘴,气鼓鼓瞪他。
    谢昭抱过程遥遥坐到床边,让程遥遥面对面坐在他膝盖上,高挺鼻尖轻轻蹭着她的,一下一下沿着她纤秀后背顺毛。
    午后窗边洒落阳光,空气里有金色粉尘簌簌滚动。
    程遥遥抵抗不住谢昭这样的温柔,别开脸去,谢昭低笑,蹭了蹭她玫瑰色柔软的唇角:“不准哼。”
    “就哼!”程遥遥立刻回头瞪他,却被吻了个正着。
    长长的一吻,丰沛阳气哺入程遥遥口中,气氛旖旎,程遥遥眼波逐渐浮现水意,软绵绵地搂紧了谢昭的脖颈。
    来自灵魂深处的颤栗沿着脊椎一波波冲击着她,程遥遥脚趾蜷缩,忍不住扬起天鹅般的颈:“唔……”
    等一吻毕了,程遥遥眼角和唇瓣都是绯红,呼吸急促,眼睛湿漉漉地看着谢昭。
    “别这么看我。”谢昭叹息道,“我会忍不住。”
    “好像你昨晚有忍住似的。”程遥遥嫌弃地咕哝。
    她甜软呼吸落在谢昭耳根,谢昭甜蜜又痛苦地深吸口气,将程遥遥按进怀中。
    谢昭狭长眼眸里翻滚着无边欲望。等到新婚夜,她就知道自己先前有多克制了。
    糯米糍又迈着小短腿跑到床边,扒着谢昭的裤腿嘤嘤叫起来。美貌小白猫撒起娇来谁能抵挡?可惜谢昭郎心似铁,硬是把它关到了门外。
    程遥遥倒先不忍心了:“你怎么这样!它还是一只小奶猫呢!”
    谢昭淡淡道:“你不是嫌弃它吗?明天把它送人。奶奶也说家里的猫太多了。”
    “不行!送给别人家能吃得饱饭吗?我不给!”程遥遥在床上扑腾起来。
    这五只小奶猫个个养得肥美圆润,人见人爱。村里不少人上门来讨要的,还有隔壁村的人来要。可这年头人都吃不饱,养猫养狗更不用提了,顶多给碗剩饭,或者猫儿自己出去打猎,哪有在谢家吃得好。程遥遥哪只都舍不得送,只有小黑猫芝麻送给狗蛋儿养了几天,怂怂愣是跑去给叼了回来,只好作罢。
    谢昭用被子把程遥遥裹紧:“不送人,你又要吃醋。”
    “才没有吃醋。”程遥遥缩进被子里,只露出一双桃花眼,过了会儿闷声闷气道:“糯米糍是小母猫,男女有别你懂不懂?”
    谢昭一愣,继而肩膀颤抖,抑制不住地笑出声来。
    程遥遥急得挠他:“你笑什么笑!明明就是,你不抱芝麻也不抱芋圆,为什么就抱糯米糍?你这个色鬼……”
    “因为它像你。”谢昭忽然道。
    程遥遥愣愣的,没反应过来:“什么?”
    谢昭唇角带笑,认真地看着她:“糯米糍撒娇的样子,跟你一模一样。”
    程遥遥那点儿气登时消失不见,变成了火堆上的麦芽糖,又软又黏地融化在了谢昭怀里:“我比糯米糍漂亮。”
    “对,妹妹最漂亮。”
    ……程遥遥挡住谢昭的嘴:“说正事。你说要办工厂,你想办什么厂?”
    谢昭反问:“你觉得现在什么厂最赚钱?”
    程遥遥道:“我们各自写下来,看看谁说的对。”
    两人拿了纸笔,各自写了几行字。两个本子放在一块儿,端正刚劲的字体和娟秀灵动的小字并排,各自写着:建材,纺织,建筑。
    程遥遥不得不佩服谢昭的眼光:八十年代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最赚钱的是低端制造业,开个工厂就能赚钱。而建材、建筑和纺织三个又是其中最赚钱的行当。
    尤其是轻纺行业。衣食住行,衣排在第一。全国人民困在深蓝土黄的工装里十几年了,一旦经济复苏,轻纺行业就是一片蓝海。
    而建材市场也是供不应求。临安城处于丘陵地带,木材竹子最多,办起工厂天时地利人和。谢昭又有倒卖钢材的路子,不愁销路。
    建筑行业虽然赚钱,却是被二代垄断的,没有硬关系插不进手。
    程遥遥眼光落在纺织和建材上:“你打算办建材厂?要做钢材、木材还是竹材?”
    谢昭一笑:“妹妹最聪明。”
    接下去的半个月,谢昭都在忙活办厂的事。他以黄六的名义注册办了一个木材加工厂,并没有涉足钢材。这个工厂人人都盯着,他不打算将钢材生意牵扯进来。
    私营企业还是试行阶段,手续繁琐,不过这个社会只要有关系,一切手续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办妥。
    程遥遥随口提过的商场,谢昭也上心地打听清楚了。群众绝大部分保持观望态度,任由政府办事人员如何鼓励,都没有人敢出头当第一个吃螃蟹的。
    程遥遥跟着谢昭去看了一次。那里是临安城中心的位置,就在供销社临街。新建成的大商场分为上下两层,还在装修中,已经看得出将来的气派了。
    程遥遥和谢昭看了一圈,选了位置最好的几间铺子。
    在选铺子的时候,他们还遇到了猴子。国家开始鼓励私有经济后,猴子这种曾经的投机倒把犯终于熬出头了。
    猴子恰好跟程遥遥看中了同一间铺子。程遥遥把铺子让给了猴子,猴子挠挠头:“这多不好意思!”
    程遥遥不在乎。临安城的铺子价格再涨,也不过是个小地方。她将来可以买北京上海的铺子,这个商铺对她和猴子的意义不一样。
    程遥遥买好铺子,又托猴子替自己租出去,价格尽可以压低些。猴子一口答应下来。
    两人玩儿似的买好铺子,出门后程遥遥把合同放在小背包里,底气十足地道:“你以后敢惹我生气,我就卖了铺子走人。”
    谢昭心中疑惑:他敢惹程遥遥生气?
    高考后的日子过得飞快,眨眼就到了元月。甜水村的考生们接到消息,去参加了政审和体检。谢昭的政审晚了几天才下来,却是顺利通过了。
    至此,程遥遥心中最后一块大石头也落了地。
    这天天气晴好,谢绯也放假回家了。全家人严肃地坐在桌前,一起研究着面前的入学志愿政审表。
    作者有话要说:  黄六:有些人看着是大佬,背地里却偷偷吸猫……
    三哥:我吸我媳妇儿。理直气壮
    这段架空,跟真实历史不一样,大家别当真。
    第202章 求婚
    高考分数线1977年高考填报志愿,并没有分数线可参考。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填报任意学校,择优录取。
    大家完全是两眼一抹黑的状态。好在甜水村有牛棚里的钱复和李项明两位大学老师,知青们都去跟他们请教。
    </div>
    </div>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