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2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罗慎满怀希望回过头去, 很快脸上就露出失望, 来的是崔守疆。他不想和他扯那些儿女情长虐恋情深, 故意问:“陛下派崔护卫来, 是要传什么话?”
    崔守疆有些不好意思, 尴尬地一笑, 说:“不是陛下派我来的,是我有话与罗大都护说。以前我总骚扰你, 对不住。”
    罗慎见他说得坦诚, 便不好拒人于千里之外, 说:“是我一直瞒着你, 该说对不住的是我。”
    崔守疆不知道还能说些什么,他忽然后悔这么冲动追上来,两手搓着缰绳,说:“罗大都护保重。”
    “崔护卫保重。”罗慎拉了拉缰绳, 继续往前赶。
    崔守疆又鬼使神差地追上去,问:“我听青鸟说, 她认识朱雀很多年, 看来姜家有一个真的朱雀。那个朱雀去了哪里?”
    罗慎说:“和人私奔了。”
    “私、私奔?”崔守疆再一次失望。
    “我要取代朱雀,又不能杀她, 就找了个人接近她, 她经不住诱惑, 跟人跑了。”
    崔守疆:“……”
    “崔护卫,告辞。”罗慎对正在发呆的崔守疆抱拳行礼。
    崔守疆默默叹口气,觉得自己恐怕这辈子都无缘这种清新脱俗不做作的姑娘了。
    回到唐见渊身边, 唐见渊见他情绪低落,一眼把他看穿,于是当晚又和姜玿华商量起给未婚贵族男女办宴会的事。
    姜玿华说:“陛下真是好陛下,不止会引导百官勤勉公正,还懂得替他们分担家中事务,连他们儿女的婚嫁都要操劳。”
    唐见渊看她一脸狡黠的笑,说:“是为了守疆。”
    “其实婉表妹和他挺般配的,他俩时不时也能聊上一聊。明天我就让婉表妹进宫,让他们俩多接触接触!”
    “那样会令他们起疑,适得其反。”
    姜玿华想了想,说:“要不过段时间端阳赛龙舟,我把他们安排在一起。崔护卫如果对婉表妹有意,那正好可以顺水推舟,如果两人的事不能成,他们各自还能相看别的人。”
    唐见渊自然是乐意的,就是说她会在宫里待到端阳节之后,还有一个多月时间呢。
    这一个月,足够他为两人的将来做些什么。
    回到九宸殿,他就琢磨开了,对师奉恩说:“传令尚宫局,最近宜多办游戏比赛,别让太后觉得宫中无聊。”
    师奉恩点头道:“是。”忙让谢和去尚宫局传话。
    唐见渊展开双臂任由小太监们给他脱衣裳,昂然屹立,尊贵非凡。
    师奉恩观察唐见渊的神色,看得出来,天子已经在思索他和姜家二小姐的婚事了。他想了想,用眼神示意小太监们退下,一边给唐见渊换衣裳,一边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陛下,您想立姜二小姐为后,有一事不得不考虑。”
    “何事?”
    “陛下和姜二小姐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天底下没有人比姜二小姐更能配得上陛下。”师奉恩说着,偷看一眼天子的表情,知道自己的话让他很受用,便说,“可是姜二小姐是太后的妹妹,算起来,便是陛下的姨母。虽然陛下觉得没什么,可百姓们会怎么想,满朝文武会怎么想?陛下是天子,心胸宽广,会无视他们的议论,可那些风言风语若是传到姜二小姐耳中,她一定会伤心的。”
    唐见渊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皱眉问:“百姓会议论天家私事?”
    “是。百姓们一有空闲,就爱聚在一起,无所不谈,尤其喜爱谈论天家和贵族私事。”
    唐见渊冷着脸,表示不信。
    师奉恩看懂他的表情,说:“奴婢进宫前没少见这样的人。他们当面不敢说,背地里传流言蜚语比什么都快。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就算陛下想尽办法去堵他们的嘴,总会有风声传到姜家人耳朵里去。”
    唐见渊沉默了,原来平民这么爱管闲事,那确实得重视起来,改变他们的想法。
    他想了个简单粗暴的主意,让天鹰喊来一帮男女暗卫,把自己的计划交待下去。
    次日午时左右,在东市西南面的永宁坊,搬来一家富商,街坊们冷眼看着,这户人家姓李,当家人有一个十六岁的女儿,长得如花似月,家主还有一个差不多年纪的亲妹妹,两人虽然是姑侄,看着却和姐妹差不多。一家人欢欢喜喜搬来,这两个姑娘却不怎么高兴。
    大家也想不出所以然来,不过这家人十分热情,一来就给邻居们送了不少东西,很快和大家热络起来。大家也知道这户主是个慷慨的,一来二去,都挺喜欢这家人。
    人的本性是打听周围人的私密事,永宁坊的人也不例外,几次三番打探这姑侄俩发生了什么事,家主和夫人三缄其口。
    越是打听不到,就越是想知道,街坊们急得和什么似的。
    又过了几天,永宁坊来了两个年轻人,看长相应该是亲兄弟,都长得一表人才,谈吐不凡,他们到处打听两个姑娘,说是姓李,从江南来的。
    大家明白了,他们是来找刚搬来的那两个李家姑娘,于是给指了路。
    然后街坊们目瞪口呆地看着两个年轻人被李家家仆打了出来,两个姑娘哭喊着追出来又被拉回去,李家乱成一团。
    李家家主在门口放了话:“要么大郎娶了九妹,要么二郎娶窈窈!想两个都娶,我李家干不出这乱人伦的事!”
    街坊们这才明白,原来是这对亲兄弟想娶亲姑侄,李家富商爱惜名誉,不肯同时同意两门亲事,被兄弟俩纠缠不过,这才从江南躲到了帝都来,没想到还是被两人找上了门。
    李家两个姑娘哭得天昏地暗,昏死过去,外面两兄弟也急得不行,又是求情,又是买重礼要送进去,李家家主油盐不进。
    有好事的街坊把兄弟俩收留在家,打探起来。
    那大郎叹了口气说:“我们兄弟俩姓陈,父母行商,也有些家底,说起来和李家是门当户对。”
    邻居大娘点头附和:“还郎才女貌。这么好的姻缘,可惜咯!”
    陈大郎说:“我和九娘相识在先,不过家中还不知道我们的事,二郎就结识了窈娘。我们彼此知道对方家世,本以为见到双方父母,必定会同意婚事的,就没有及时与家人说。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家父家母问起我们两个,要娶的是谁家姑娘,我们这才发现两个姑娘竟是姑侄!家父家母怕外人议论,让我们再考虑考虑,只能择一门亲事。可我和二郎事先都不知道九娘和窈娘是姑侄,也并非奔着混乱纲常去的,这么久的情意,哪能说断就断,所以我们都不想放弃,一个放弃了,让另一个心里怎么想?”
    “说得也是。”邻居大娘忙附和,“都说亲兄弟之间,不患寡而患不均,要么两个都没有,要么两个都有,一个有一个没有,没有的那个心里该难受了!”
    陈大郎点头:“我们和李家说明情况,李家就是不松口,还举家搬到了帝都来……哎……”陈大郎深深叹一口气,垂下头不再说话。
    陈二郎忙说:“大哥,要不我和窈娘断了吧!看你瘦成什么样!”
    “不!你不要让我内疚一辈子!”
    兄弟俩互相推辞一番,看见邻居大娘坐着看他们,有些不好意思,忙留下点礼品,起身告辞。
    邻居大娘笑着劝解:“都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那李二郎也不是不通情理的人,你们慢慢和他说,这事总能成的!”
    兄弟俩连连道谢,出门找客馆住下了。
    邻居大娘虽然这么说,不过还是觉得这事不可思议,两兄弟年纪轻轻的,不好好过日子,尽想着干乱人伦的事!
    很快事情就在街坊里传开了,大家觉得李富商做得没毛病,姑侄两个嫁了过去,那以后是妯娌呢还是姑侄,陈家两兄弟又该怎么称呼,这不是乱了辈分!
    李家两个姑娘开始茶饭不思,很快就卧病在床。
    李富商急了,一边到处找大夫给妹妹、女儿看病,一边继续乐善好施,他自己也急得快速苍老下去。
    终于有邻居不忍心,劝他:“要不就答应了陈家兄弟的提亲吧?还有什么能比两个姑娘的性命重要!听说那陈家兄弟最近也不太好,再这样下去,四个年轻人的命啊!”
    李富商跌足长叹:“可我要是成全了这两桩婚事,我李家的脸面往哪里搁!他们兄弟俩、姑侄俩以后怎么抬头做人!”
    街坊们都受过李富商恩惠,看待李家人便格外宽容,纷纷劝道:“什么脸面不脸面的!我们都知道你李家是永宁坊最有脸面的人物,不偷不抢的!姑娘们那么年轻,要是断送了性命才可惜了呢!”
    “是啊,两姑娘和陈家郎君也没干伤天害理的事,谁能说他们的不是!”
    街坊们似乎都想开了,纷纷登门劝解李富商,李富商就是不肯松口,李家两姑娘和陈家兄弟都病入膏肓,只剩一口气了。
    正好帝都最近没什么大事,这件事便成了帝都百姓关注的对象,眼看要出四条人命,京兆尹都坐不住了,派下属去劝解。
    李富商固执得很,又烦不胜烦,打算继续搬家。正好陈家父母赶来帝都,看见两个儿子只吊着一口气,哭着去求李家。
    事情很快就闹得人尽皆知,连姜玿华都听说了消息,想出宫亲自去劝顽固的李富商。
    灵犀和飞鸾忙把她拦住,说:“二小姐去不得!”
    姜玿华说:“为什么?就眼睁睁看着四个年轻人丧命?”
    灵犀说:“谁不知道当初先帝想让太后娘娘和二小姐嫁给亲王们,可是先帝病重,事出紧急,太后娘娘进宫成了先帝的皇后,百姓们也不敢议论什么。可如今二小姐以太后身份去劝这种事,您这不是蹚浑水么?到时候劝解不成,反而被人说道。”
    “就我这脸皮,我还没怕过谁嚼我舌根,先把人救回来要紧!”
    正说着,唐见渊“正好”经过凤仪宫,就“打听”她在说什么事。
    姜玿华把事情如实说了,唐见渊点头说:“此事朕会处理。”
    于是第二天快散朝时,他假装不经意想起这件事,问百官:“大祁律法可有规定,亲兄弟不可同时迎娶一家不同辈的女子?”
    大家立刻明白,是永宁坊的那件事传到天子耳中去了,毕竟是四条人命,而且民心也希望这两桩婚事能成,况且又不违反法律,便有刑部官员站出来说:“回陛下,律法上说,同族男女不可婚配。只要那两名女子与两兄弟不是同族,即便不同辈,嫁给亲兄弟并无不妥之处。”
    唐见渊点头道:“言之有理。”便宣布下朝,并让师奉恩去给京兆尹唐铸传话,去促成陈、李两家的婚事,免得闹出人命。
    不出一日,李富商得到天子赐婚的口谕,终于同意了两门亲事,一时间街坊百姓纷纷称赞天子仁慈,陈、李两家的婚事成为帝都美谈,没有一人觉得两家混乱了伦常。
    一些官员却觉得,他们好像跳进了陛下亲手挖的坑里。
    姜玿华也察觉到,唐见渊是不是在谋划什么,不过她也说不上来,也就没有多花心思在上面,继续吃喝玩乐,过得好不开心。
    第112章 游玩
    出了陈家兄弟娶李家姑侄的事, 有官员觉得是天子在预示着什么, 更多的贵族青年却解读出了别的含义——
    陛下肯亲自为这事发话, 说明在他心中, 婚配自由胜过纲常伦理, 那么如果有人迎娶姜家二小姐, 身为二小姐后辈的陛下,一定不会认为这是对他的冒犯吧?
    于是有性急的就先与家中父母商量了, 去镇国公府上打探消息, 结果是失望而归——裴夫人说二女儿又游玩去了, 什么时候回来还不知道, 婚姻之事,他们父母做不得主,得问过女儿本人的意思才行。
    不少人翘首等着姜二小姐归来,叶承却知道她一定在帝都, 明明叛军围城时她扮作太后替自己解了围,有那样的胆量与气魄, 想来只是平时不屑出门吧。
    帝都的那些俗人, 说她不通琴棋书画,只爱到处玩乐, 是个给家族丢脸的草包。在他看来, 那姑娘比笑话她的人强了百倍千倍!
    叶承不是扭捏的人, 在塞北死里逃生,让他额外珍惜该珍惜的一切,就想趁着端阳节赛龙舟, 和姜二小姐见上一面。
    于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与裴灏套上了近乎,裴灏也很直爽,很快就带他去见裴婉。
    在四海酒楼二楼包间里,叶承直接把来意说明:“裴小姐可愿意在端阳那日邀姜二小姐出门?”
    “可姑母说念念表姐不在家啊。”
    “叶某前几日看见一女子,与姜二小姐长得十分相似,想必是姜二小姐,却不十分确定。”
    裴婉沉吟道:“好,我去姑母家看看,如果二表姐在家,我一定带她去曲江池!”她从小和姜玿华玩得好,又见叶承身份尊贵,举止得体,是个佳婿,就乐得撮合两人。
    再说就算这叶将军不合二表姐眼缘,赛龙舟那天那么多贵公子,或许总有合适的,让二表姐去看看也是好的。
    叶承便让随从捧上给裴婉的谢礼。
    裴婉忙说不用,最后推辞不过,只好收下了,告别了叶承,直接来到姜家见裴夫人。
    裴婉看了刚出生的孩子,发了会儿呆,才说明来意:“姑母,听说前几天有人在街上看见了念念表姐,她是不是回来了呀?过几天陛下和太后娘娘在曲江池办龙舟赛,不如让念念表姐去坐一坐?”
    裴夫人忙撒谎:“念念还在外面玩呢,这孩子,要是回来了我肯定拿铁链锁着她!看她还到处乱跑!”
    裴婉说:“那真是可惜了……不过表姐要是能回来,姑母一定让她去曲江池啊!我好久没见着表姐,蛮想她的。”
    裴夫人笑着点头:“她要是回来,不用我说,自己早就跑去了!”
    裴婉走后,裴夫人正准备去看月子中的姜琼华,却见她正站在屋子后头,显然是听见了裴婉的话。
    </div>
    </div>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