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罪无可赦_430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叔叔还劝吴父将那玉枕买下来,说是以后准能卖个大价钱。吴父胆小,听说玉枕是盗墓带出来的,哪儿敢经手,再说家里财政大权也不在他手上,便婉拒了对方的劝说。
    后来,那个展示过玉枕的叔叔在一次离村后就再也没回来,关于他,村里有不少传言,有说因为分赃不均,他被盗墓的同伙害死了,有说被警察抓住判刑了,还有的说他成了盗墓头子,非常有钱,再也不回来了。
    这是吴端对于盗墓和盗墓者的第一印象,他尤记得那叔叔端着酒杯,满口吐沫星子地吹嘘玉枕的价值,充满了烟火气,有点神秘,却并不可怕。
    吴端从短暂的回忆中回过神来,开始看桌上的案宗,一边看一边对同样关注案情的闫思弦转述道:“临关镇派出所上报到南城分局,因为可能涉及盗墓——墨城还从未出过盗墓案——所以,分局就报到咱们市局了。
    报案的是临关镇下辖的童村,今天一大早,村里看林人养的狗跑到一户跟看林人关系要好的人家,狂吠不止。
    等人出来了,狗就咬着人的鞋,示意人跟着它走。
    那户人家的男主人觉得蹊跷,就跟着狗出门了,眼看要进山,他又叫了两个年轻后生,带着镰刀跟上……”
    闫思弦问道:“现在不是都农业自动化了吗?怎么还用镰刀?”
    “童村情况有点特殊,因为附近的山里还出一种中药材,所以除了种地,童村村民还以采药为副业,每年仅从药材销售这块,每户就能多出几千块收入,赶上价钱好的时候,比种地还赚钱。
    当然了,村民也很爱护山里的生态环境,采药沿用最古老的手工方法,镰刀是村民进山必备的工具,割野草开路啊什么的,都用得上。而且,再过几天就要进入三伏了,夏季伏天正是采药的时候,大概家家户户都在提前准备吧。”
    闫思弦有点诧异,“童村的情况,你挺了解啊。”
    “墨城下辖的所有乡镇、村子,我都了解。”
    吴端是下过工夫的,有现成的人肉百科,闫思弦乐得轻松。
    吴端继续道:“三人跟着狗进山,走了一天多,半夜的时候在深山里发现了守林人的尸体,他身边还守着一条狗,两条狗都是守林人养的,据说很通人性,狗应该是在主人受伤后,决定分工合作,一个留下保护主人,一个回村求援,可惜主人还是死了。”
    “人是怎么死的?”
    “腹部中了数刀,初步判断是失血性休克死亡,手臂上留下了挣扎抵抗伤。不过因为尸体在山里,运出来费了不少工夫,所以还没有进行尸检。”
    “那这个人的死又是怎么跟盗墓联系起来的?”闫思弦问道。
    “因为村里进了一队人,大包小包的,还在几户村民家借宿——说是借宿,其实也给了些钱。
    据被借宿的村民反映,感觉那些人像是盗墓的。
    具体的案宗上没写,只说这队人让村民帮着介绍向导,村民说对山上最熟悉的,就数守林人了,就叫来了守林人。
    守林人一听说那些游客要深入群山腹地——采药的村民都不敢去的地方——心里就犯怵,不想去,不过对方给了很高的价钱。
    据在场的村民描述,应该是直接拍出了三四万现金,还说这只是定金,等出来了还有钱,守林人就动心了。
    之后就是进山,据村民回忆,他们是4天前,也就是7月10号进山的,看路程,刚走了一天多一点,守林人便遇害,疑似盗墓者的游客不知所踪。”
    两人一同看完案宗,闫思弦道:“仅凭这些就断定外来者是去盗墓的,太草率了吧。”
    吴端:“所以要去实地看看,跟知情的村民聊聊,一起?”
    闫思弦点头,“一起。”
    天很热,阳光刺眼,吴端开车,偏偏今早出门忘了戴墨镜,不得不眯起眼睛来,闫思弦便随手从两人中间的杂物匣里翻出一副墨镜来,“你先戴这个吧。”
    吴端欢喜地接过,戴上。
    闫思弦偏过头看了他一眼,“送你吧,它更适合你。”
    趁等红绿灯时,吴端照了照遮阳板上的镜子。
    那是个四四方方经典款的男士墨镜,他刷新闻时,似乎见过某个最近很火的流量小生戴过形状差不多的墨镜,不知是不是同款。
    无论是不是同款,闫思弦的东西想来都贵得要死,吴端婉拒,闫思弦也不强给。
    闫思弦问道:“你读过易经之类涉及风水玄学的书吗?”
    吴端:“《盗墓笔记》算吗?我刷了好几遍呢。”
    闫思弦:“……”
    吴端:“还有《鬼吹灯》,几部我都看过。”
    闫思弦:“滚!”
    闫思弦发现了吴端的新属性:他是个盗墓小说迷。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