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00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接到狄飞的指责后,杨仕当即回书,说狄飞在骗人,皇帝已经被狄飞杀了,如今只有自己是正统的皇帝。
    但是朝臣不乐意了,杨仕的势力都在西边,他一登基,朝中人马都没有利益可分,便上书请求他向狄飞交涉验证皇帝的真假。
    这是探子不断向杨佑回报的消息,最新的进展是,杨仕把那些上书请求验证杨庭的大臣都杀了。
    反正许多人都是林家残党,杀了也不算可惜。
    这一刀下去,大半个朝堂的人就没了。
    杨佑也是感叹万千,虽然这些官员都不是什么好货色,但杀人太多总是令人胆寒,“不知老师他们是否还好?”
    他问探子。
    那探子是一名又瘦又矮的乞丐,让卓信鸿训过之后放去京城探听消息,如今骊都局势鱼龙混杂,这种三教九流之辈的消息往往最为灵通。
    “回禀王爷,小人探明太常寺众人早就称病不出了,伪帝有意将他们的官职卸了再安排其他人。”
    没事就好,官职倒是不重要了,杨佑点点头,他忽然又想到了一个关键问题,“你听到的很多事,都是朝廷机密,你不过是平民,又有什么路子可以探听?”
    那乞丐露出自信的笑容:“王爷,这您可就有所不知了。小人平日里也是为察事厅做事的,察事厅许多儿郎我都是认识的,许多消息都是通过他们之手才传出来的。”
    杨佑早就听闻杨休和杨伦在京城失踪了,没想到察事厅居然还在暗中活动,看来杨休也在暗中活动。
    说不定自己手里的密旨也是杨休搞出来的。
    他想了想,只有杨休能拿到杨庭的东西,而且只有他需要自己进京,杨休很聪明,他会选择让他活命的法子。
    “你退下吧。”杨佑再问了些琐碎事情便让探子退下了,召集众将议事。
    一时间,刘武、卓信鸿、杨遇春、廖襄都到了他的帐中。
    “可探得狄飞将军的情况?”杨佑看向廖襄。
    廖襄上前一步,“据说是退到了弘农,一直没有动作,伪帝也没有对东边有什么安排,只是互相写檄文责骂。”
    看来这两个人都老实了,狄飞知道自己打不过杨仕,只好转攻为守,反正杨仕还有其他人要对付。杨仕也不可能真动了要立即把狄飞斩尽杀绝的心思,他损耗不起。
    狄飞啃不下,杨仕肯定想要拿杨佑开刀。
    杨佑指着舆图道:“四哥接下来肯定要对付我们,他已经在京畿道招募了一支新军放在了岐山,这场大战是无可避免了。”
    “不过是些新兵蛋子,”廖襄这几天是越想越开了,反正只要杨佑成功,自己有个国公的封号肯定是推不了的,若是失败了,轰轰烈烈当一个枭雄也比在西南窝着强,“他敢来我就敢打。”
    杨佑表情严肃,“不要小瞧四哥,还请诸君小心布阵。”
    他说完就让几位将领自行商议军策,他自知不是打仗的料子,还不如让懂行的人自己决定,他只在一些关键时候点头。
    很快,诸将就商量好了对策,各自散去,杨遇春磨磨蹭蹭地最后一个走。
    杨佑看见了他的小动作,叫住他,“你想说什么?”
    杨遇春从怀里掏出一包东西,打开来甜香四溢,“在吴家买的五香糕,听说他家做得最好。”
    杨佑掰了一小块尝了尝,确实好吃,他捻着指尖将碎屑弄掉便坐回了座位。
    杨遇春跟着他,站在桌前,俯身把糖放在桌上,“多吃点吧,看你一直都吃不下军中的饭菜,从成都过来你是越来越瘦了,脸上也没有什么血色。”
    他的指尖轻轻刮过杨佑的脸颊,收回身侧握住。
    杨佑也摸了摸自己的脸,只有他和杨遇春在时,两人说话也没什么顾忌,如同寻常朋友兄弟一般,杨佑苦笑道:“我是愁的,给我也吃不下,给我收好吧,想起来吃两口。”
    杨遇春把糕点放在一边的食盘中,听到杨佑在后面问他,“你们跟着我来,后悔吗?万一我失败了呢?”
    杨遇春替他把放乱的舆图军报整理好,“说来的时候,都是大家一起商议的,都同意了才带兵过来的,就是后悔也怪不到王爷身上。谁不是在赌呢?我们不知道成败,伪帝就知道了?赌赢了,是天命,赌输了,也是天命,都是自己做的决定。”
    天命?
    离骊都越近,他对这个词就有越多感叹,曾经有那么一个人是如此地强调天命,杨佑不觉有些好笑,“你知道吗?要是真说起天命,那我一定赢的。”
    “为何?”杨遇春察觉出他心情变好了一些,便主动和他攀谈起来。
    “因为我有神明保佑,”杨佑笑着挑眉,“我连名字都叫杨佑啊。”
    “既然王爷天命所归,末将还有什么好担心的?”杨遇春回应。
    杨佑道:“你下去准备吧,千万不要轻敌,四哥可不好对付。”
    杨遇春退出了大帐。
    说起来,他们几兄弟的名字也着实有意思。
    废太子杨俭一点都不俭朴,反倒是骄奢淫逸,最后因为穷奢极欲而招引祸端。二皇子杨倜倒是有了点风流倜傥的味道,可惜也只会舞文弄墨那一套。三皇子杨仁只有一张脸皮是笑着的,面善心黑,人所不能及。本来应该是臣子的杨仕篡位为帝。最应该知进退休止的杨休却执着于权力。杨伦成也武宜之,败也武宜之。
    杨佑的名字,是丽妃取的,说是希望神明保佑健康长大,找到贵人过上好日子,丽妃许的愿望都实现了,可惜她没有等到杨佑坐上她梦寐以求的位置。
    他们兄弟的名字都是礼部拟了名单然后交给杨庭来选的,也不知道该不该说杨庭名字选得好。
    杨佑走出了军帐,在明亮的阳光下,一切都清晰得刺眼,远处是柔和起伏的小小山峦,再往远处去,就是一马平川的平原,风中扬起的细沙似乎也带有那熟悉的味道。
    是他生活了多年的故土,是那座让他爱恨交织的宫城。
    隔了百里,那座城却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他摸着脖颈上挂着的龙鳞,一路历险而来,匆匆十年,如今只剩下两枚了。
    也不知道再见到他会是何种光景。
    几日之后,杨仕的檄文先到了。他先是指责杨佑年少时候劣迹班班,接着说杨佑拿着密旨勤王,实际上并没有那份密旨,他是自己假造的,名为勤王,实为谋反,不日杨仕就要派王师前来讨伐叛军。
    杨遇春等人听到消息就开始跳脚,主辱臣死,杨佑被骂,他们比杨佑还憋屈。
    “他这个叛军也有理由称为王师?”杨遇春道。
    杨佑倒是平静许多,打仗之前,双方都得做些嘴皮子工作,他拿着杨仕递过来的国书垫在茶杯下面,“四哥到底是疏于文墨,写得没有二哥好看。”
    二皇子杨倜手上出的诏令,那可是篇篇都是磅礴华丽的经典,可惜他此刻已经身首异处。
    杨佑对他的死并没有太大的感觉,因为他早就料到了这个结局,杨倜不是死在杨仕手上,就得死在自己和杨仁手上。
    横竖他们兄弟从小就感情寡淡,更别提杨佑从小就被杨倜欺负,杨倜当了太子,下的第一封诏令目的也是要他兄弟们的小命。
    天家亲情,不过如此,唯一让杨佑轻松的是,杨仕替他杀掉了杨倜,否则他还真下不了手。
    刘武闻言笑道,“伪帝文采不行,污蔑人倒是一等一的。”一句话就把杨仕写的那些杨佑的劣迹都打成了污蔑
    杨佑有些心虚,杨仕给他列的罪状,除了逛妓院他不去,斗马斗蛐蛐比鸟等等他都是干过的,而且干得还不错,全京城都知道他会玩,就是到了成都,他也是借着这一手本事结识了许多贵公子。
    不过,杨仕对他的印象,好像也一直停留在京城的那个纨绔皇子上,杨佑乐见其成。
    “下去准备吧。”杨佑吩咐道,“这几日都打起精神来,咱们有可能两面受敌,实在打不过就撤回剑门关,先得保住自己。”
    “是!”众人齐声。
    杨佑和杨遇春驻守吴山,这是五座城池靠中间的一座,是最关键的连接点。
    一连几日,都是风平浪静,连调兵的消息都没收到,众人非但没觉得放松,反而越来越紧张。
    越是宁静,风雨就越是狂暴。
    两边都在等着互相露出破绽。
    夜里,杨佑处理完公务便睡了,杨遇春睡在他的外间,这都是多年养成的习惯了,他现在封了将军,也习惯睡在杨佑身边负责护卫。
    入夏以来天气慢慢闷热,刚刚躺下还不到一刻,杨遇春胸口后背都布满了一层汗水,他随便擦了身上,走出门来,闷得烦了,他便出来巡防,等自己累了再去睡觉。
    银河耿耿,玉露零零,夜间没有风,旌旗不动,刁斗无声。忽然一阵急切的马蹄,南山派人来报,杨仕派大将姚隽率三万人马来袭,守将廖襄被他暗箭射中,生死不明,南山告急!
    南山一座小城,哪里用得着杨仕三万人马?
    杨遇春赶紧把杨佑叫起来,南山一丢,等于他们退回蜀中的路就被切断了,将全数陷入杨仕的包围中。
    “为何没有提前收到消息?”廖襄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守个城也能出事,杨佑恨不得拎着他的耳朵骂人,只是姚隽也是名将,到底还是出了差错,再去追究也没用了,为今之计就是守住南山。
    杨佑当机立断,“你带人去守南山,一定要拿下来,让天水太守出兵偷袭姚隽。”
    杨遇春领命当即带走了两万人马去南山,给杨佑留下了三万兵马,两万在城中驻守,城外还有一万兵马防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