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06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几天后,狄飞的回书到了,杨佑看了一眼,忍不住笑了出来。
    “怎么说?”卓信鸿在一旁帮着他处理公务。
    杨佑将狄飞的回书递给他,卓信鸿看了也笑了,“他竟然怀疑咱们陛下的真假,要我们先送陛下进城给他验一验,他以为这是买卖呢!”
    “我这个儿子难道还分不清真假吗?”杨佑冷笑。
    也许就是皇子才会弄虚作假。
    “继续派人去催,”杨佑下令道,“他敢把这件事告诉百官吗?杨仁拖着不肯登基,不就是名不正言不顺吗?二哥好歹还有个皇帝病中作为借口,杨仁一没人二没玉玺,他要是敢坐上皇位,那就是等着我开战。”
    等杨佑派了第二批使者进京,传回的消息说狄飞封锁了京城,不准他们进去,必须先让杨佑带着皇帝进宫验明真假才行。
    杨佑把这件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皇帝,又在皇帝面前哭了一场。
    杨庭忍了半天,终于说出了他想要的话,“狄将军这是被奸佞所蒙蔽才不肯让朕进京,我为国除害。”
    这句话相当于默认杨佑可以和狄飞动手了。
    而只要有杨庭发话,他就有了正当的理由。
    杨佑让人写了若干皇帝回京,狄飞故意不开城门,想要拥兵自立的书信,半夜用箭**了骊都城内。
    本来百姓们也不是很喜欢杨庭这个皇帝,只是一年中经历了许多兵祸,也忍不住怀念着杨庭在位时虽然有些困难,但还不必为性命担忧的日子。
    这京师,杨仕围过一遍,狄飞领政又自己封了城,骊都附近的农田供不起城内的用粮了,外面的粮又运不进来,骊都蔬菜食粮价格飞涨,就是开了官仓也经不起几百万人吃饭,狄飞没办法,又开了小门从周围的城市调粮。
    然而杯水车薪解不了急火,百姓们更是比以往盼着杨庭归朝,好过安生日子。
    昏君就昏君吧,好歹活得下去,总比在明君手里丧命来得好。
    一时间骊都城内民意鼎沸,狄飞接连下了好几道不准私议朝政的命令,又封了好几处院子,这才稍微控制了局势。
    这些东西都是杨佑不知道的,因为一个更大的惊喜在等着他。
    他们在城外又驻扎了几天,夜里突然一阵骚动,杨遇春将他叫起来穿好衣服,扶着他走出去。
    “王爷,”卓信鸿已经穿好了戎装,正在和一个黑甲将领讲话,见到他来点头行礼,“这是羽林军大将崔珏崔将军,乃是如今的骊都卫尉。”
    他早就听说崔珏被杨倜升成了卫尉,用来当挡住杨仕的炮灰,骊都城被攻破过两次,没想到崔珏在狄飞手下还是当着卫尉。
    说起来他们俩也算是有些渊源,那时崔珏要和自己的哥哥崔琰置气,崔琰明明是杨佑的侍读,最后却选择成为了二皇子杨倜的心腹。
    崔琰从小到大处处都压着崔珏一头,崔珏为了证明自己,非要跟着杨佑,要给哥哥看看,当年他放弃的五皇子才是最后的赢家。
    杨佑为了保证自己的低调,并没有选择与崔珏合作,而是安慰了他一番,让他留在京城为自己做打算。
    其实这十多年来他还真没和崔珏联系过。
    崔珏是羽林军的将领,是守卫宫城的禁军,杨庭嘴上不说,心里却盯得很紧,在杨休组建了察事厅之后,更是不放过任何和禁军有交往的人。
    杨佑要是和崔珏联系,就是在找死。
    崔珏上前一步跪在杨佑身前,“末将崔珏,前日接到城外弓箭落下的书信,听闻王爷前来救京师于水火,不胜感激之情,已吩咐手下开城门,末将亲迎,愿为殿下马前卒,复我大齐朝纲……”
    没想到最后是崔珏帮了个天大的忙。
    “将军请起。”杨佑弯腰将他扶起来,没等崔珏说完,拉起他的手道:“将军为迎接陛下不惜冒险,忠君爱国之心十分可敬,且随我入见父皇。”
    他将几位将领都叫起来候在杨庭门前,叫小太监通报。
    杨庭收拾了一番才让他们进去面见。
    卓信鸿暗自后悔自己一想到城门大开就急匆匆地拉着人想进京。他们手上拿着皇帝当借口,自然要把礼数做到位,如果崔珏只是为了杨佑而来,那杨佑和反贼也没什么区别了,哪有禁军将领和亲王交好的道理?
    只有崔珏是为了皇上而来,日后无论是皇帝还是百官都无法用这一点来攻击杨佑。
    为了皇帝开城门,不是正好证明了自己的忠心吗?
    崔珏显然也是想到了这一点,跪在地上时脸上带着十成的忠义,“陛下,末将来迟了!”
    杨庭长叹一声抹去眼角的泪水,听崔珏说完了自己的经历。
    杨仕攻破都城后,不但没有赶走崔珏,反而颇为赏识他的军事才华,又想借着崔珏拉拢崔氏,便让他仍旧做卫尉,只是没有了城防权力。
    等到狄飞攻破京师,逼迫崔氏为其做事,崔家老太公早年间和狄飞有龃龉,不愿让家里人出仕,便将崔珏推了出去给狄飞做一个样子,崔珏才又回到了卫尉这个位置,只是这一次只有守着启夏门的权力。
    启夏门乃是京城南边的一处小门,是八百年前骊都刚建时留下来的门,后来骊都城越修越大,其他的城门规模远超启夏门,启夏门也就因此停用,作为放置杂物的地方。
    因为小,所以不引人注目。
    崔珏前天夜里从弓箭上拿到了一封书信,上面写着景王带着皇帝驻扎在城外,只待入京便可恢复朝野秩序,可是讨虏将军狄飞不知为何要阻拦他们……
    崔珏彻夜未眠想了许久,没有和谁商量,自作主张地赌了一把。
    他赌的是自己的仕途,说不定还有小命。
    当然,他和杨庭说的不是真话,都是经过了润色的,专挑杨庭喜欢的来。
    杨庭十分感动,当即就激动得要马上进城。
    卓信鸿已经提前点齐了人马,如今迎上了皇帝的车架就悄悄从启夏门进了城。
    七月初一 京城
    东方还没有露出阳光。偌大的京城被深沉的夜色笼罩,只看得见四四方方的城墙露出一角。杨佑抬眼看去,远远地望见慈恩寺的舍利塔高耸入云,一层一层的长明灯是城中最高的光源,和城中皇宫的高楼遥相呼应。
    已经过去了十年。
    他还记得离开京城的那天,处处都是绵绵细雨,最高的城墙上敖宸黑色的衣袍被风吹得猎猎作响。
    来不及怀旧,还有许多事情等着他去做,只有做完了才能有片刻的休息,杨佑带头打马进入了城门。
    胸前的伤口隐隐作痛,他咳了几声。
    杨佑带来三万兵马入城,带着五千人护送杨庭回宫,剩下的人都留在城墙卫所,时刻等候命令接管城防。
    他们走的是下路,宵禁时分没有人影,也没有灯火,只有几间民宅中传来低低的调笑。
    有的是家里在私相**,有的是京城里的暗娼。
    凡是遇到值守的卫兵,崔珏都会上前打点,基本都会配合他们,实在有不配合的,就地扣押。就这样一路到了昱善坊,再往北就是宫城。
    进了京还不算,宫城防卫森严,狄飞肯定把人全换成了自己的,皇帝要是进不了宫,上不了朝那也是白搭。
    崔珏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主动向杨庭和杨佑禀告:“讨虏将军入京以来只有朝议时会入宫,其他时间,连三殿下也不会进宫,只在外面的王府住着。我在禁军中也有不少熟人,出城前已经说好了,他会在大合门等着,开门迎接陛下。”
    “如此甚好。”杨庭什么也不担心了,把所有的事情都丢给杨佑处理。
    杨遇春先是带着一千人和崔珏走了,大合门旁边驻守着左羽林军,大多是崔珏的旧识,成功的几率很高。
    崔珏走到军营门口,看着旌旗暗自锤了手心:“今夜竟然换成了狄飞手下的河丰军!”
    “到底怎么回事?”杨遇春性子本就急雷一般,眼见时间流逝也快抑制不住自己着急的怒火,“你都没安排好就带我们进城!”
    要是没有内应,他们就得被狄飞包饺子!
    崔珏拉着他带兵回了昱善坊,杨佑见他们无功而返,心里咯噔一声。
    崔珏解释道,“狄飞进京以来就换了城防,原来各军都有固定的值守地,如今他每天要换一次,我之前都算好了,今夜应该是羽林军,不知为何换成了河丰军。”
    “难道是他们发现了我们?”杨庭不由得担心。
    “不会,”杨佑看着四周,京城依旧如往常一般安静祥和,“如果发现了我们早就该闹起来了,不会这么安静的,只怕今晚的变故也只是临时调动。”
    “可是我都和他们说好了……”
    “要是他们临时反悔了你又能怎么办?”杨佑道。
    这种事又不是请客吃饭,有胆量还远远不够,一个不慎就是掉脑袋灭九族,到谁手上都犯怵。
    说不定羽林军就是故意和河丰军换防,防止崔珏来找他们。
    “不行,不行,朕今日一定要回宫……”杨庭坐不住了,他要是错过这个机会,只怕一辈子都坐不上龙椅了。
    “父皇!”杨佑语气重了些,拉着杨庭的衣袍让他好好坐在马车上,“还有办法,别急,儿臣一定会让您回宫的。”
    还有什么办法?
    留在京城的人还有太常寺众人可以联系,能不能找,就算找了,太常寺管的也不是宫门,没有什么用。
    还有谁呢?
    杨佑突然想到了杨休,杨休管着皇帝的许多事务,他一定有进宫的办法。
    杨仕一直在找杨休和杨伦,直到他死也没有找到。从时间来看,杨休先是被贤妃控制,又是被杨仕寻找,狄飞入京他更不敢出头,根本不可能逃出京城,他一定是在城里躲起来了。
    可是他躲在了哪里?
    杨佑举目四望,茫茫的夜色中只有宫城闪耀着灯火,没有了皇帝,那灯火也比印象中的暗淡几分。
    浓厚的夜色中,晕染出一抹更为深沉的黑,如深不见底的虚渊一般,吸走了所有的光线。月色迷蒙,只要那抹黑色鲜活地跳跃在眼中。
    敖宸站在房檐上,俯视着所有人。
    杨遇春感应到杨佑的视线,跟着他向上看去。
    所有人都向上看去。
    那黑色的身影立在风中,却只出现在杨佑一个人的眼底。
    ※※※※※※※※※※※※※※※※※※※※
    老龙他终于被俺放出来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