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10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刘颇是个老油条了,一看杨庭的表情就知道他要拉什么屎,主动上前说道:“如今陛下还朝,天下安定,不宜再动兵戈,勤王军队封赏已定,也是时候衣锦还乡了。”
    刘颇看了看杨佑,又看了看杨仁,只差没直接说,你俩什么时候退兵了。
    谁都不傻,先退兵的人一定会错失先机。
    但是杨庭在京城里,他们又不能不退兵,否则你们俩一个亲王一个将军,有驻地不回去,天天带着外面的兵马在京城里操练什么?
    想谋反吗?
    杨庭显然也没把他之前对杨佑的承诺放在心上,不过杨佑早已料到,若是杨庭会简简单单地放权,那他还是杨庭吗?
    杨佑猜测,除非到死,否则杨庭一定会紧紧地抓住自己的权力不放。
    这件事谁都不想先开口,连杨遇春这种刺头也乖乖地站在杨佑身后。
    杨仁从另一边露出和煦的微笑:“狄将军毕竟还在病中,我这个做孙子的也不忍心让老人家风尘仆仆地赶回去,倒不如再歇息几日,等外祖病好再商量也不迟。”
    “景王殿下,”杨仁温和谦虚地说着,“你说是吗?”
    既然老了,又为何不把兵权交出来呢?
    杨佑看着杨庭平静地表情,猜着他到底在想什么。
    杨佑点头,“讨虏将军为国操劳,儿臣也不愿看到讨虏将军这样的老臣奔波。要回去的也是儿臣才对。”
    杨庭猛地抬起头看他。
    杨佑拱手一笑,“若非接到父皇密旨,儿臣断不敢擅离职守,前来京城勤王,如今父皇已安然归朝,儿臣也该回去了。还有一堆小事等着要处理呢。”
    好一招以退为进。
    杨仁看见了皇帝犹豫的神色,杨佑他怎么敢……他怎么敢……
    若是杨仁趁机怂恿皇帝放杨佑回去,那他所做的一切都白费了,他从哪里来的勇气主动要求退兵。
    杨佑此举大大出乎常人意料,有不少朝官都猜测太子必然在三皇子杨仁和五皇子杨佑之间产生,已经有不少人决定暗中站队了,可是杨佑竟然想回去?
    他难道不想要皇位吗?
    皇帝难得严肃地说道:“你成天就只知道那一亩三分地,西南有什么好的,你巴不得回去?”
    杨仕脸色一沉,心道皇帝果然上了杨佑的当,再多聊几句,恐怕皇帝就不想放杨佑回去了。
    他不是没想过用杨佑这招,只是不敢赌,若皇帝真同意让狄飞退兵,自己在京城就是孤家寡人了,好不容易因为这场战乱而积累的声望和势力就会付诸东流。
    杨佑确实是个狠人,不过此刻已经没有机会再给杨仁插话了,他笑着看皇帝和杨佑父子情深的场面,额头上却冒出了汗。
    杨佑不赞同地回答皇帝:“蜀中乃天府之国,物产丰美……”
    “行了行了。”杨庭不耐烦,坐在龙椅上闭目养神,“就你话多,多年都没回家了,就先在这里住着。朕看啊,狄将军也得好好休息。你们的兵都拿给兵部安排回去,把刚刚赏的田地领了。到底都是朕的百姓,不能有功无赏。”
    “多谢父皇。”杨佑想了想,有些为难地说,“父皇,我手下有几个人打仗受了伤,能不能让他们留在京城里,我保证会管好他们的。”
    皇帝眯着眼睛似睡非睡,他挥了挥手,便算是答应了。
    于是退兵的事情就此商定,狄飞官职不便,只是在京中休养,什么时候养好了什么时候回去。
    最后一件事,乃是钦天监和礼部送上年号奏折。
    今年从年初开始就动乱不断,礼部想换个年号也换个气象。
    元康都用了二十多年了。
    一般来说,新的年号并不会当即启用,而是要等到旧年号的最后一年过去才能使用。如此才算是一个完整的新旧交替。杨倜改过一次年号,杨仕又改过一次年号,不过他们都没等到自己的年号正式用上,所以换来换去,现在的年号还是元康。
    杨佑昂首想看看皇帝这次要选什么年号。
    “就这个吧,”皇帝用朱笔在奏折上画了个圈,“垂拱。”
    圣人在上,垂拱无为,不治一官而天下大成。
    杨庭居然还在做着拱手而治的春秋大梦。
    杨佑面色庄重,俨然一副被皇帝高深大道感动的样子,“有此年号,当保佑我大齐天下永昌。”
    “五哥。”
    按照礼仪,武官不可带武器进入大殿,杨佑的剑与手下武将的剑都放在了宣政殿前专门摆放物品的地方。杨佑正将自己的佩剑挂在身上,就听到了杨休的声音。
    他一个人,没有朝官与他结队,笑着向杨佑走来,“我们兄弟许久未见,不是今夜可否请五哥小酌几杯?”
    杨佑当然不能拒绝,杨休找他绝对有别的事情要说,“好啊,不如就去我的王府,前几年托人从蜀中寄来的老酒还在家里窖着。”
    “不不不……”杨休拉住了他的手,“去我哪里,清净,人又少,只有咱们兄弟说些体己话。”
    杨休在暗示,他要说的是不能被别人知道的事情。
    杨遇春并不知道他和杨休之间似敌似友的关系,下意识地把所有的皇子都当成了杨佑的竞争者,把杨佑拉了回来,凑到耳边小声说道:“王爷,你一个人去我不放心……”
    杨佑拍了拍他的肩膀,“无事,六弟不会害我,你回去和湛芳说一声便是了。”
    在京城里出了事,敖宸不一定会直接帮忙,但一定会保证他的安全。
    “走吧。”廖襄一眼就看出杨佑两兄弟之间似乎有些秘密要说,拉着杨遇春走了。
    “请吧。”杨休带着杨佑上了马车。
    “去你府上?”杨佑问道。
    杨休点点头,“平时没人敢来我府上,自然清净得很。”
    杨佑笑着夸道:“谁不知道六弟是京城里一等一的人物,巴结还来不及呢。”
    杨休嗤笑道:“等有人下了诏狱,巴结我的人可就多了。”
    他淡淡地看了杨佑一眼,“你也别和我装,咱俩什么样子,彼此还不知道吗?”
    杨佑便收敛了脸上的笑意,不慌不忙地注视着杨休,抬起头来舒展肩膀,一身的气度全然在这两个小小的动作里展现。
    杨休靠近了他,细心地将杨佑衣服上的褶子理平,“足萦霓虹,目耀日月,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
    他的手从杨佑脖颈处略过,正当杨佑想要制止他时,杨休倏地收了手,目光从容地落在杨佑脸上。
    “五哥,十年不见,风姿更甚当年。”
    杨佑坦然地看着他,“红颜枯骨,不过一具皮囊,比不得六弟手握重权。”
    短短的路程,他们只来得及匆匆说几句重逢的话,杨休引着杨佑下了马车。
    不是杨休的府邸,而是察事厅。
    杨休看他一脸惊讶,主动说道:“我的府邸和察事厅很近,咱们有些事先去里面说。”
    杨佑跟着他走进了察事厅的院落,杨休一边走一边自嘲道:“谁不知道我是父皇养的狗,换了个主人,还是得当狗。”
    “那我可得找一个给我吃骨头的主人。”杨休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
    有几个看起来想地痞流氓的人主动上前恭候,杨休不想啰嗦,直接说道:“都下去吧,今天这里发生的事,一个都不准说出去。”
    “哎哟哟哟,”那泼皮裸着肚子拍拍脑袋,“我怎么觉得今天干的事和昨天一样呢?”
    “是啊是啊……”几个人应和着他走了出去。
    杨休带着他往地下走,越走越阴暗。
    杨佑好奇地问道:“这是去哪?”
    “察事厅的地牢。”杨休手里拿着灯走在前面,声音在阴暗的通道显得十分诡异,“有人想要见你一面。”
    察事厅的地牢关押的都是杨庭的犯人,许多人还会在里面不明不白地死去。
    杨佑想不出来,有什么人既认识自己,又惹恼了杨庭。
    杨佑一路走进去,牢房越来越多,全都关满了人,男女老少应有尽有,不知是察事厅本就如此,还是撞上了这段时间,所以里面全是人。
    还有不少人穿着华贵的丝绸,举止端方,一看就是清贵世家出身。
    不过一夜,杨休竟然就抓了这么多人,看来皇帝这次也是下了狠心。
    “呸!”一个披着头发的男子朝着杨休吐了口痰,刚好挡在两人前行的路上。
    “你认识我?”杨休脸上露出玩味的微笑,走到那间牢房前,“哦,原来是陈家的公子,陈公子啊,你在杨倜伪朝做事,是乱臣贼子,进我察事厅的监牢也不算亏。”
    陈公子只是冷笑,“太子殿下乃诸皇子中第二年长,素有才德,除了废太子,只有他……”
    “哎呀!”杨休叹了口气,“陈公子怎么还说胡话呢?来人啊……”
    杨休指着他说:“带陈公子出去清醒清醒。”
    那位陈公子的脸一瞬间变成了土色,不由得大喊道:“杨休,你可知我陈氏四世三公,是天下世家之首,你怎敢这样对我?”
    “我当然知道,”杨休头也不回地带着杨佑往前走,“你以为我敢这样对你,是谁下的命令?”
    陈公子被人架了出去。
    杨佑猜他应该是拿去上刑了。
    “我是不是挺狠心的?”杨休问道。
    杨佑没有回答,闭上眼睛叹了口气,“是谁要见我?”
    “你看这里关着的都是杨倜同党,猜不出来吗?”
    转过一个弯,有一间单独的牢房,里面躺着一个锦衣青年,身上都是伤,血将一袭白衣染成了深黑色,青年旁边坐着一个少年,看神情应该是他的小厮。
    那小厮见到杨休,立刻跑来门边向着两人跪下,“六殿下,景王殿下,你们终于来了。”
    他哭得十分伤心,“景王殿下,求求你救救我们公子吧!”
    “你们公子?”杨佑疑惑地看着那个锦衣青年。
    小厮跑过去将他扶到身上靠着,用袖子擦去他脸上的血污。
    那张脸有些熟悉,却都是模糊的印象了,杨休在一旁提醒道:“他姓崔。”
    崔琰?
    ※※※※※※※※※※※※※※※※※※※※
    杨佑日常心软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