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三百七十七章 北方大旱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朝堂上,有魏治洵坐镇,那群人就算是有心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可民间却不一样。
    民间消息都是口口相传,再加上一些主观臆测。
    到了最后,民间的消息就成了。
    “皇后其实个妖孽,她就是来祸害我们大魏的。”
    “皇上应该找白马寺的大师给皇后看看,说不准就能把那妖孽给降了。”
    “这种妖孽做我们的皇后,我们日后还会有好日子过吗?”
    “我们这是造了什么孽啊!”
    赵月坐在台下听着下面吵吵的声音,不觉间露出了讽刺的笑容。
    定王刚下朝就听说赵月在这里喝茶,便马不停蹄的赶来。
    “你怎么在这里?我不是说了,现在风声很紧,不是必要尽量减少抛头露面,魏治洵和柏轻音已经开始怀疑我了,你觉得他们会放过你?”
    看着隐忍着怒火的定王,赵月没有半点惹人生气的自觉。
    “我本来以为你会喜欢这个惊喜的。”
    “什么惊喜?”惊吓还差不多。
    赵月指着窗户外,围在一起唠嗑的那些女人:“我觉得你应该喜欢听到这些。”
    定王坐了下来,听着外面人不断用言语攻击柏轻音,嘴角露出满意的笑容:“这件事你做的还不错。”
    另一边下了朝便有人将宫外的传言告诉了魏治洵。
    对于这种事情,魏治洵一想就能想明白到底是谁做的。
    “既然她这么喜欢操控舆论,那就让她尝尝舆论的厉害之处,事情做的干净点,别留下马脚。”
    魏治洵不想让这种事情传到柏轻音的耳中,坏了柏轻音的心情。
    可对于这种事情,柏轻音却早就习以为常。
    “可是在因为朝堂上和外面那些人传出的流言心烦?”
    给魏治洵盛了一碗汤,柏轻音脸上带着笑:“何必与他们计较那般多,百姓看不透这宫里的水有多深,只看的见这表面的繁华,说便说吧,我们又不疼。”
    “可朕就是气不过!”
    “没什么可气的,你若总是因为这种事情生气,那以后生气的地方可太多了。”柏轻音无奈地说。
    “至于让那些弹劾我的文人闭嘴,这还不简单,我来搞定。”
    柏轻音笑了笑,下午就写了一首诗,让人送出宫外,那群文人自诩才华过人,自诩国之栋梁,可柏轻音的诗句一出来,便将他们比的什么都不剩了,内容里讽刺了这些文人们不用心读书反而搞这些虚张声势。
    这些“文人雅客”谁都明白这诗的意义在什么地方,瞬间都闭了嘴。
    同时在朝堂上,柏轻音又点了几个作妖大臣姓名,被点名的都是定王党羽,这些人,柏轻音原本没打算这么早收拾的,但是既然定王这尾巴都不好好藏着掖着,她也不介意帮她砍掉。
    一连砍了几个朝臣,不少人都战战兢兢。
    柏轻音看着下面那群人,嘴角露出讽刺的笑容:“诸位大臣一心为国,本宫心里明白,本宫今日处置的只不过是一群蛀虫,他们拿着国家的饷银,干着鸡鸣狗盗的事情。
    作为大臣,国之重器,理应为国为民,而不是在朝堂上搅弄风云,把这大魏的江山搅的鸡犬不宁。
    日后谁若是敢再犯,那几位大臣就是极好的例子。
    当然,本宫与皇帝也会以身作则。”
    柏轻音一番表态让群臣闭了嘴,在民间的口碑也骤然转变。
    反倒是赵月,之前做的事情也被抖落了出来,冒充皇后,挑唆君臣关系等等一系列的事情。
    一时间,赵月反倒成了人们口诛笔伐的对象。
    情况扭转打了赵月与定王一个措手不及。
    可是明明该是将定王与赵月一网打尽的局面,偏偏此时北方大旱。
    从北边递来的折子让魏治洵烦闷忧愁,一连几日都与高深他们在御书房商议该如何缓解北方旱灾。
    可纵观古今,却根本没什么可考察借鉴的典籍。
    “今日便到此吧。”魏治洵揉着太阳穴。
    今日已经很晚了,柏轻音那边估计等急了。
    “那臣便告退了,陛下,不如将此事告诉娘娘,娘娘聪慧,说不准会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法子?”
    毕竟柏轻音之前参与政事做出来的功绩都是肉眼可见的。
    “她最近一直在因为定王的事情奔波操劳,这种事情还是不要打扰她了,让她好好休息一下吧。”
    高深也不好再说什么,拱手告退。
    ……
    “陛下呢?”
    柏轻音换了一身轻便的衣裳,这几日魏治洵总是在御书房里与群臣商议政事,也不知是出了什么大事。
    “在书房,高深大人让人给娘娘递了一道折子,您要现在看吗?”
    柏轻音点点头,从婢女的手里接过折子。
    打开后柏轻音眉头紧皱。
    北方大旱?
    是了,北方不如南方降雨频繁,极容易产生旱灾。
    前些魏治庭在位的那年也是,灾害频发。
    魏治洵从边境打回大魏都城后,事情也是不少……合上折子,她轻轻拂去衣服上的褶皱:“走吧,去御书房。”
    时间已经很晚了,可御书房依旧灯火通明。
    魏治洵的面前除了奏折,还有一堆厚重的书籍。
    今年的大旱非比寻常,整个夏季,一滴雨都没下来,所有的秧苗都已经枯死在地里,秋日,北方将面临颗粒无收的状态。
    而百姓的余粮此时怕也并不充足。
    正烦着,一直秀气的手掌从他面前将书抽走:“我有一计,能解决北方水患,保证日后北方再有旱灾不会面临这种境地。”
    魏治洵的眼睛骤然亮了起来。
    “什么计谋?!皇后快说!”
    “调水,从这儿,这边水源充足,只需要挖一条长渠,从这边调水来到北方便可。”
    柏轻音手指在地图上轻轻滑动,她知道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但是一旦落定,日后北方将不在遭受旱灾,这是一条利国利民的大计。
    魏治洵震惊地看着柏轻音,对啊,既然北地无水,那边从多水的南方调来,这一计简直妙啊!
    柏轻音看着他那双带着血丝的眼睛,眼里带着遮掩不住的心疼:“事情解决了,这下可以好好吃饭了吧?”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