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四百一十七章 百姓伸冤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我们赢了,大家可以安心回家睡觉了。”
    胜利的呼声传遍通州城的大街小巷。
    通宵达旦守卫城池的守将和士兵们,全部松了一口气。
    他们终于赢了,终于不用再经受担惊受怕的日子。
    魏治洵的军队进入通州城,百姓们站在两侧欢迎着他们的到来。
    长期的战争之后,城中粮食匮乏,百姓和将士经历了长久的饥饿,街道到四处可见瘦骨嶙嶙,面色枯黄的人。
    瘦到皮包骨的孩子,依偎在同样瘦弱的大人怀中,柏轻音别开眼,忍住落泪的冲动。
    自从当了母亲后,她便见不得可怜的孩子。她心疼的不行。
    “怎么了?”魏治洵看出她的情绪波动。
    柏轻音哽咽着,望着魏治洵的眼睛缓缓道:“分一部分粮食给灾民们吧。”
    知道她是心疼通州城的灾民,魏治洵回答道“好,这件事情就交给皇后去办。”
    增援过来的粮草应该能撑一个月,分一些给灾民后,他需要再次调派粮草过来。
    回到通州城内的府邸,柏轻音一刻也不停,开始着手安排赈灾之事。
    经历长久的饥荒之后,城中时有爆乱。被饿到发慌的百姓,迫于无奈只得进行偷盗。
    柏轻音眉头紧皱,手撑着头,苦思冥想着解决方案。
    突然,耳边传来咚咚的鼓声,声音穿透她的耳膜,瞬间扫去她身上的倦意。
    “去看看,发生了何事?”柏轻音命令侍女出去探查。
    侍女出去一小会儿,接着回来禀告道:“回禀皇后娘娘,门外有人击鼓鸣冤。”
    “随本宫出去看看。”
    为了方便办事,她和魏治洵暂住在通州城的府衙。
    柏轻音走到门口一看,发现一名老妇正被几名穿着衙役官服的青年男子往外面拖,老妇哭的嘶声裂肺,场面吓人。
    “住手!”柏轻音厉声呵斥。
    衙役回头,发现柏轻音站在他们跟前,慌乱地噗通一声跪下。
    完蛋了,他们办事不利,冲撞到皇后娘娘,这条小命恐怕要保不住了。
    不能他们求饶,柏轻音问道:“发生了何事?”
    “启禀皇后娘娘,这名老妇人惊扰到皇后娘娘凤驾,属下正在处理此事。”
    柏轻音眉头轻皱,看着跪在自己跟前的衙役。
    “把人强行带走,这就是你们处理事情的方法?”
    发觉柏轻音动怒,衙役赶紧朝着柏轻音磕头。
    “皇后娘娘恕罪,皇后娘娘饶命,属下担心她惊扰到娘娘,所以……”
    怕惊扰到她,所以要将老妇人强行拖走,最后败坏的却是她的名声。
    百姓们有冤屈无处申诉,她作为当政者,只会被唾骂。
    “百姓有冤无处伸,是当政者的悲哀。你们身为衙役,理应为百姓着想,却因畏惧强权而忽视百姓,此为不义,本宫罚你们俸禄一个月,以作警示,你们可有异议?”
    “属下没有异议,谢皇后娘娘宽容。”几名衙役磕头谢恩。
    柏轻音心里想多罚一点,转念一想,现在正值百废待兴之时,不可太严苛。所以就罚一个月俸禄作为警告。
    通州城太守跟在魏治洵的身边,正巧撞见柏轻音训斥衙役,他低着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衙役们以前没少做这样的事情,做多了便轻车熟路,没想到这次遇到皇后娘娘,被皇后娘娘给看到。
    县官低垂着头,心里忐忑不安。
    “刘太守,你怎么看?”
    突然被皇帝点名提问,刘太守慌乱跪下,道:“臣有罪,臣御下无方,求陛下治臣的罪。”
    刘太守是当年从都城调出的京官,对官场的那一套摸的熟稔,给个杆子便顺着杆子往下爬。什么脸面,气节,都可抛弃到一边。
    这些哪有性命重要。
    周围的人发现大魏皇帝也在此,齐刷刷的朝着魏治洵跪下。
    见此情景,魏治洵有些恼怒。
    他今天带着众人微服私巡,现在这些人都知道他的身份,还怎么微服私巡,都怪刘太守不识趣。
    柏轻音膝盖微曲,向魏治洵施礼。
    夫妻俩四目相对,一眼看透对方的想法。
    今天的事情不处理好,势必要影响到皇上的威望。
    魏治洵当机立断,道:“把那老妇带到公堂上,让她好好对刘太守诉说自己的冤屈。”
    “民妇谢皇上隆恩。”说完,老妇被两名衙役带走。
    魏治洵对身边的侍卫低声几句。没过多久,帝后亲自审案的消息在通州城内不胫而走,所有百姓都可以到府衙观看审案。
    能看审案的有趣过程,还能一观帝后风采,百姓们一窝蜂的朝着府衙赶去,争先恐后的想看看太守如何审案。
    没多久,空旷的府衙门口,密密麻麻的挤满百姓。
    太守坐在主位上,坐立不安的左右望着帝后二人。
    “皇上,您坐在那里不合适,不如臣在堂下看着。”太守吞吞吐吐的说着。
    他三魂吓飞两魂,还有一魂吊着,现在晕头转向,哪里能审案,当年靠着溜须拍马的本事,坐到通州太守的位置,哪有什么审案的真本事。
    魏治洵不领情,冷声道:“刘太守,你不用慌张,就把朕和皇后当成观审的普通百姓,你审你的,朕在旁边看,不影响你审案子。”
    “是是是。”可是他心理压力大啊。
    只要一想到掌握生杀大权的皇帝在此,他哪里还能安心。
    看来今天他在劫难逃,刘太守只得硬着头皮上。
    冒着冷汗的手,缓缓摸上惊堂木,接着象征性的一拍惊堂木。
    “肃静。”说完两字,刘太守额头上冷汗直流。
    他斜着眼偷偷看了看帝后二人的脸色,发现他们一个在悠闲喝茶,一个正看着门外的百姓。
    这才,壮着胆子开始询问。
    “堂下何人?家住何处?有什么冤屈,速速说清楚。”
    “民妇通州城郑杨氏,家住通州城柳叶巷,家中以卖杂货为生,昨日民妇的夫君在卖完东西以后,正准备收摊关门,被突然闯入的劫匪刺死,民妇的儿子发现劫匪,上千与劫匪缠斗,最后也被劫匪刺死。民妇的家人死的冤啊,求大人为民妇做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