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向往的生活_230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你那些也不够吃啊,”程进的声音有些急躁:“不能一样种个几千棵?钱不是问题。”
    叶逢河苦笑道:“我知道钱不是问题,但是我这里有问题的不是钱啊。”他这边有问题的是人工,种树不难,难的是要把那些山地开出来。
    程进叹了口气。
    叶逢河安慰道:“你别着急,这边扶贫呢,说是让那些年轻人回到家乡。等过年我再宣传宣传,看看能不能招点儿长工。”
    临工虽然便宜,但是总是找临工也不是个事儿。而且这边临工年龄普遍比较大,太重的活儿叶逢河也不忍心让他们做啊。
    程进恨不得从他们这边招一群工人上山,但是那个山不是普通的山,是高原。有的时候在平原地带看上去没事儿的壮汉,上了高原就犯病,还不如那些老头老太太呢。到时候工作做不了他还得搭上去药费,实在是不划算。
    如今正好也赶上山里又扶贫政策,程进也知道一口吃不成个胖子,只能忍了。
    “那蔬菜你多种点儿,对了,大棚里你打算种什么呢?”
    “就种草莓和西瓜,跟王栋他们说了,下个月运点儿草莓苗过来,十二月份就能吃上草莓。西瓜是欧教授给的种子,说瓜大还甜,是什么新品种。”
    落云山其实也有种西瓜的,但是因为这边有个长时间的雨季,导致西瓜就是没有北方那边的甜。这次叶逢河就打算着在大棚里先种一亩的西瓜试试,如果味道不错,以后就多种点儿。
    不过他也没有必要春季种瓜夏季吃,完全可以夏季种瓜秋季吃。反正这边一年四季温度都差不多,估计西瓜也琢磨不过来这季节问题。
    钟小胖的蜂箱里面已经有收获了。
    因为这次放蜂箱也没有系统的划片,分出什么这个花蜜那个花蜜来,这种杂蜜统称为百花蜜,味道也相当不错。
    这里的蜂蜜跟那些平原地方的蜂蜜不一样,平原地方养的蜜蜂个头比较大,蜜都是放在蜂箱的蜂脾上的,用摇蜜机就能把蜜分离出来。
    可是这边的土蜂子的蜜不是在蜂脾上弄的,而是直接在蜂箱里挂了一层一层的蜂巢。这些蜂巢要及时取出来,否则蜜蜂储存够了食物就不采蜜开始抚养下一代了。
    这些蜂巢直接连着蜂蜡,如果拿出来的比较晚,上面还能看到蠕动的蜂蛹。不过蜂蛹对这边的人来说也是好东西,嫩嫩的蜂蛹下油锅一炸,香的很呢。
    取出来的蜂巢是用土办法挤压过滤的,过滤出来的蜂蜜跟那些透明粘稠的蜂蜜不一样,而是结晶很多的状态,但是口味清甜,能真的吃出鲜花的香味。
    叶家的蜂蜜质量相当好,价格当然也相当好。就连过滤出来的蜂巢渣滓叶爸爸都舍不得扔,就放在屋里,碗里放个勺子,谁都可以挖一勺来吃。这东西不要钱,除了吸吮了蜂蜜还能嚼蜂巢,据说有清肺降火的功效。
    过滤出来的蜂巢也不多,叶爸爸就拿去跟他哥一人分了一小桶就没了。
    而且因为这次蜂蜜是在蜂箱里,取蜜也方便,不像之前要在大树上和悬崖边取蜜那么麻烦和危险了。
    这次蜂蜜一取出来,以画家李博为首的老住户就嗷嗷的要包圆。叶逢河哪能让他们包圆呢?硬是抢出两瓶子共四斤的蜜,一瓶给程家送了去,一瓶给了施家。
    不管人家稀罕不稀罕,好歹是个心意。
    在后面的就得等再出蜜了,没看就他自己也得嚼蜂巢玩了吗?
    现在是叶逢海盯着稻田那边,栗阳看着池塘那边,叶逢河自己背上竹筐拿着剪刀,去剪向日葵了。
    现在的向日葵早就垂下沉重的大脑袋,也不向阳了。因为脑袋太沉,举不起来了。
    叶逢河种的向日葵是那种大籽儿的品种,瓜子儿大,向日葵脸盘子也大。摘下来一个个沉甸甸的,二十来个就能装满一个竹筐。
    把竹筐里的向日葵丢进三轮车里,叶逢河来来回回摘了十多趟,也就摘了十分之一的量。他这次向日葵种的数量可比去年多多了,都是因为去年炒的瓜子愣是没吃到过年就都被卖光了,今年他基本上把能走的石板路两边都种上了向日葵。
    而且今年枸杞子也收获不错,他想好了明年也要多种枸杞子。红枸杞黑枸杞的,也顺着山路种,就种到向日葵后面那三四米的地带去,多种几行,到时候摘的时候也好摘。
    等他拉着满满一三轮车的向日葵回去,叶爸爸跟叶妈妈正在院子里忙着杀鱼。
    鱼腥味重,引了不少野猫在院子周围虎视眈眈,让饵丝米线都紧张起来。只要是有野猫敢踏进院子,它们就干扑上去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杀好的鱼一剖两半,控干了水,里外都抹上炒制好的花椒盐,然后把腌制上的鱼穿在一根绳子上,挂在凉亭下面晾晒。
    反正现在也有餐厅茶室,而且室外温度比较凉了,凉亭基本上空了下来,就连那个大树根做的茶台都被叶爸爸带人搬进茶室了,凉亭里就只留下了一些竹桌子竹椅子。
    凉亭里面挂了鱼,馋的那些野猫上蹿下跳的,想方设法的想要去偷吃一口。不过他们家的狗也不是吃素的,一只只蹲在凉亭下面,口中发出威吓的呜呜声。
    收拾出来不要的鱼杂,叶妈妈干脆拌上了吃剩的米饭,拌了一大盆放在院子外的山壁旁边。
    没一会儿,那一大家子野猫就都跑了过去,埋头吃的嗷嗷的。
    “这几只猫比咱家的狗都肥。”叶逢河卸下向日葵,把向日葵放在塑料布上继续晾晒,“小心吃馋了。”
    “不怕的。”叶妈妈笑呵呵道:“有猫好,有猫才不会有老鼠。咱家粮仓不招老鼠多亏这些猫了。不然你还指望饵丝米线带着媳妇儿孩子去抓耗子啊?”
    当然不能指望狗抓老鼠了,不够闹腾的。不过他家的狗可能是跟着他们一起喝灵泉水,都有了灵性,一只只的也吃得好喝的好,养的体格健硕,十分威武。现在小狗子们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工作,不是在叶逢林那边给看着鸭棚和竹鼠棚,就是在大爹大妈那边看着猪跟鸡,还有两只抱到彩亮那边帮着看牛去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