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0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梅香的衣裳,床上的枕头被子都被他咬个遍。咬东西也就罢了,他还开始吃手指头。
    都说小孩的手上有二两蜜,这话真不假。自从第一次成功把大拇指塞进嘴巴后,慧哥儿如同开了光一样,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肚子饿了,先吃手指,不高兴想哭了,先吃手指,高兴了也先吃手指。不管任何情绪,都要通过吃手指来表达。
    有时候睡到半夜,梅香迷迷糊糊睡的正香,忽然听到吧唧吧唧的声音。夜里看不见,她伸手一摸,慧哥儿正在偷偷吃手指,关键是他自己还没醒呢!
    吃了几天之后,慧哥儿的大拇指和食指之间起了几个红包包。杨氏和叶氏都说这是吃狠了,口水泡的。
    梅香开始阻止他吃手指,过了两天,红包包都下去了,梅香也就不再那么拦着他。一放松了管束,慧哥儿立刻又开始猛吃。
    梅香也不去管他,反正小娃儿都要吃的,给他洗干净些就是了。
    房子盖好后,总要先晾一晾。如今正农忙,谁也没工夫给黄家办乔迁宴了。
    黄炎夏回家后,梅香立刻就丢下了卖豆腐的任务,又开始专心带孩子。
    叶氏几天不见外孙,想得不得了。这一日,她再三嘱咐黄茂林,后天一定要让梅香抱着孩子来。还叮嘱他早上给孩子多穿件衣裳,戴个小帽子。反正两家才隔了三四里路,走一会子就到了。
    黄茂林回来一传话,黄炎夏发话,让梅香隔几日抱着孩子去韩家吃顿晌午饭,淑娴跟着一起去。
    第三天一大早,叶氏提前把黄茂林的摊位摆好了,就站在那里张望。等女儿女婿一到,叶氏立刻小跑着迎接了过去。
    她都没跟小夫妻打招呼,只顾着对伸出双手,“外婆的小乖乖呀,这才几天没见,外婆都要想死你了。”
    梅香笑着把慧哥儿递给叶氏,“阿娘真偏心,都没问我吃没吃早饭。”
    叶氏看都不看她一眼,“你们想吃甚只管自己拿钱去买,家里吃的东西也多,等会子让你妹妹给你拿。多大的人了,还跟孩子小心眼。淑娴你常来的,婶子就不跟说客气话了。小乖乖,想不想外婆呀?”
    叶氏说完就在慧哥儿脸上吧唧吧唧亲了两口。
    慧哥儿被亲蒙了,忽然把小身板往后靠,仔细看了看叶氏的脸。嗯,这个人我认识,还挺熟。
    慧哥儿顿时嘿嘿笑了,笑着笑着,就有口水流了下来。
    叶氏眼明手快用帕子接住了,“哎呦,这是要长牙了?才五个月呢。”
    梅香也好奇,“这两天开始流口水的,我婆母也说要长牙了。”
    母女两个在一边说话,黄茂林把豆腐什么的都摆好了。
    小夫妻早上吃过了早饭来的,叶氏见女婿摆好了摊子,带着梅香和淑娴一起回去了。
    到家后,兰香忙迎接了出来。
    这些日子淑娴常过来,和韩家人都熟悉了。兰香比她小四岁,但两个人却能说到一起去。
    叶氏和梅香坐在倒坐房里带着慧哥儿玩,兰香和淑娴一起择菜。上午学堂里需要不少菜呢,小姐妹一边择菜一边说悄悄话。
    倒坐房里,叶氏和梅香也在说着私房话。
    叶氏抱着慧哥儿亲香个不停,“如今天气还暖和,外婆私心,还让你阿娘把你抱过来,等天冷了,可就不能上街了。”
    梅香在一边吃着果子,“阿娘,您整日管着学堂做饭累不累?要不要我来给你帮忙?”
    叶氏摇头,“不过是做顿饭,有你妹妹给我帮忙,丁点儿也不累。我如今的日子可好了,头两年咱们一起上街,一年到头没个歇息的时候,不都熬过来了。年轻的时候多吃些苦,老了才有底气享福呢。”
    梅香吃了两个果子,又喝了两口茶,“还是在阿娘这里我比较自在,在我家里,除了我房里我可以自由自在的。出了房门我就得守着规矩,公婆妯娌小姑子,一丁点不能错。”
    叶氏捏着慧哥儿的小胖手教他拍手玩,“慧哥儿他阿爷可有说什么时候搬家?”
    梅香摇头,“我也没问,想来要不了多久了。茂源整日早出晚归,就算我们不想搬,我婆母肯定早就等不急了。”
    叶氏听到后立刻高兴了起来,“等你到了镇上了,我就可以天天抱慧哥儿了。”
    梅香嘿嘿笑了,“阿娘莫急,等明年明朗成亲了,很快您就要抱孙子了。”
    叶氏也笑了,“孙子和外孙我都疼,你公婆他们以后是跟着你们住?”
    梅香拍了拍手上的点心渣子,“我没问,跟我住一起也挺好呀。有人帮忙带孩子做饭,豆腐坊有公爹一起帮忙,茂林哥没那么辛苦。我倒是想呢,估计我婆母不会同意。”
    叶氏收敛了笑容,“这中间可不能马虎,茂林本来就是长子,若是名义上公婆跟着你们,分家的时候你们定是要多分的。到时候你公爹要是问你们谁养他们,你们定要冲在前头。”
    梅香点头,“阿娘放心吧,我公爹对我们一直不差,婆母虽然有些私心,这两年也老实的很。跟不跟我们,我倒不是太在意。就是茂林哥,我看他的样子是希望和公爹一起住的。但总不能把人家两口子分开呀,也是难。”
    叶氏又亲了亲慧哥儿,“你莫要管太多,只要分家的时候你公爹不偏心,万事让你公婆和茂林去操心。”
    梅香再次点头。
    叶氏晌午要去给学堂做饭,和梅香说了一会子话之后,她就去帮着操持午饭。黄茂林卖过豆腐后收了摊子也过来了。
    学堂里学子众多,叶氏想着今儿女儿女婿都在家,走过来吃饭大张旗鼓的,索性单独给家里孩子们留了一些饭菜,趁着热全部提了回来。
    梅香和黄茂林带着两个妹妹一起吃饭,叶氏抱着慧哥儿,非让梅香先吃。梅香匆忙吃了饭之后,又让梅香抱着,她再去吃饭。
    叶氏吃饭的时候,慧哥儿一直盯着她。见叶氏往嘴里喂饭,慧哥儿的小嘴也跟着吧嗒吧嗒。
    叶氏忍不住笑了,“我的小乖乖,这是想吃饭了。再等一等呀,你还小呢,现在不能吃饭。”
    慧哥儿继续看叶氏吃饭,哪知看着看着,他忽然撇嘴哭了。
    梅香吓了一跳,立刻抱着他哄,“乖乖,怎地忽然哭了?哪里不舒服?肚子饿了?”
    叶氏哈哈笑了,“他见我吃东西不喂他,委屈的哭了呢。小乖乖,不是外婆不给你吃,是你不能吃这个呢。”
    梅香听了之后也跟着笑,“这可咋办呢。”
    叶氏想了想,“慧哥儿也有五个月了,再等个十天半个月的,要是他馋饭馋的狠了,看来是可以吃了。你每天给他煮个蛋,把蛋黄用热水泡化了给他吃。刚开始就给一两口,要是不拉肚子,身上也不长疙瘩,慢慢多给两口。”
    梅香听得直点头。
    在韩家吃过了晌午饭之后,叶氏不让他们走。
    “早上起那么早,这会子大晌午的,外头热的很。兰香,带着你淑娴姐姐去你屋里。梅香你跟我回房,茂林,你去东厢房,他们兄弟两张床,你随便挑一张床睡一会子,他们晌午不回家的。”
    叶氏不容分说就把女儿女婿留下了。
    睡过了午觉之后,在叶氏的万般不舍之中,梅香和黄茂林抱着孩子,带着淑娴一起回家去了。
    八月初的天气,早晚变得凉快了。蚊子苍蝇变少了,慧哥儿的日子也没有那么难受了。
    一晃眼又到了中秋节,黄炎夏想着这有可能是分家之前全家在一起过的最后一个中秋节,他给了杨氏足足的银子,让家里过一个像样的节日。
    当天早上,杨氏让红莲做早饭,她自己去西院忙活。哪知还没等她忙完,就听到正院里忽然传来淑娴的惊叫声。
    杨氏丢下东西就跑了过来,淑娴还在厨房里叫喊,“二嫂,二嫂!”
    梅香听见动静后,也抱着孩子跟在杨氏身后赶了过来。
    一进厨房门,见红莲正坐在地上发蒙。
    杨氏忙问,“这是怎地了?”
    淑娴帮着回答,“阿娘,二嫂刚才差点倒地上去了。”
    红莲晕乎了半天之后终于清醒了过来,她忙回答杨氏,“阿娘,我无事,就是起来猛了,有些头晕。”
    杨氏盯着红莲看了半天,忽然问她,“你这个月月事来了没?”
    红莲心里一惊,知道婆母意有所指,立刻斟酌着回答她,“本来该前几天来的,迟了几天,但往常也有迟几天的事情。”
    杨氏也不再问,“淑娴,你来做饭。红莲,你就坐在灶下烧火,让你妹妹掌灶。”
    杨氏心里存了想法,就开始不让红莲干重活。但她又不好带着红莲去看大夫,这才几天呢,要是不是喜事,岂不丢人。
    梅香心里也好奇,这几日她也开始格外地关注红莲,有时候家里人多的时候,她让黄茂林帮着抱孩子,自己把家务活干了,让红莲多歇息歇息。
    婆媳两个就这样也不提这事,只暗地里照顾红莲。红莲心里一直坠坠的,担心一场空。好在她的月事一直没来,她心里又热切地期盼了起来。连黄茂源夜里想亲热,她都找理由拒绝了他。
    原来杨氏一直催着黄炎夏给兄弟二人搬家,这几天忽然不吭声了,黄炎夏虽然有些好奇,但并不去过问。
    等到了八月底,杨氏再也忍不住了。她亲自带着红莲去镇上找王大夫把脉,王老大夫一口咬定是喜脉,杨氏高兴的直念佛。
    红莲也非常高兴,她都十七了。很多和她同龄的人都有了两个孩子,她却一直没动静。
    这下子好了,不管男女,她终于也有孩子了。
    红莲高兴的是自己有孕了,杨氏高兴的是自己有孙子了。再者,红莲有了身子,茂源整日在外头跑,家里每个人怎么能行?她是婆母,又是亲姑妈,自然要去照顾红莲。
    有了这个理由,等分家的时候,她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提出来和茂源住在一起,谁也不能说二话。
    杨氏本来还做好了准备暂时住在乡下,谁知道这个孙子来的这样是时候。真是个乖孙子呀。
    黄炎夏听到后也跟着高兴,人丁兴旺是家族兴盛之兆。有了孩子,茂源这一房才算真正像个家了。
    红莲一怀上,杨氏立刻催着黄炎夏赶紧搬家。
    但搬家前,要先分家。
    作者有话要说:
    亲亲们早上好。
    第82章 分家财兄弟别居
    分家可是大事, 不是一家人关起门把东西分一分就算了事。需要找有威望的长辈主持,儿媳妇的娘家人也要到场,各方对分家无异议之后, 签订分家契书, 由宗族长辈作证明,方才算数。
    有那私底下分了的,若自家人无异议也就罢了。若是有人觉得分家不公,可以请求重新分家。
    黄炎夏有两个儿子, 且不是一个娘生的。他要分家, 必须做到公平合理,否则一旦闹起来, 最后可不好收场。
    黄炎夏把镇上的房子盖好了,大伙儿都知道他可能快要搬家了,各家都在揣测他会如何分这一片家业。
    黄炎夏先找了黄知事, 又先后联系了郭家、韩家和杨家。黄知事帮着挑了个吉利的好日子, 各家人都上门了。
    郭家来的是郭大舅,韩家来的是明朗,杨家来的是红莲的阿爹和大弟弟, 黄炎夏特意还把黄炎斌叫来了做见证。
    杨氏一见这阵势,忽然觉得自己这一房吃亏的紧。她和红莲都是杨家人,凭白就少了一方力量。
    但这个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红莲都怀上她孙子了。
    明朗来之前, 叶氏一再嘱咐他, 若是黄家父母要跟着老大,务必要三七分。若是黄家父母要跟着老二, 不能低于五五分。最重要的,一旦跟了老二, 就不能中途反悔。总不能这会子父母年轻能干,你们跟着老二。等老了不能动了,倒是要来老大家养老了。
    叶氏虽然也感激黄炎夏头几年对自家的帮助,但叶氏心里门儿清,来自家干活的是女婿,只要她好生对女婿,也不算忘恩负义。这个时候,自然是要先顾着女儿女婿。
    三方人到了之后,一起坐到了黄家堂屋里。
    杨氏给大家上了茶水和果子,然后退出去了。分家是男人的事儿,媳妇们都有娘家人做代表。
    明朗年纪最小,但众人也不敢小觑他。
    黄炎夏先开口,“三叔,自古树大分叉、人大分家,我有两个儿子,如今都已娶妻成家,且各自有了营生。三叔也晓得,我在镇上给他们各自盖了一栋房。为家里生计着想,今日请三叔来帮忙主持分家,以后让他们各自顶门立户开枝散叶。”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