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1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五月底,榜哥儿满月,两口子又去帮了一天忙。才办了榜哥儿的满月酒,韩敬奇的大孙子出生了。
    梅香又约了叶氏一起,回韩家岗送了份礼。
    明辉比梅香还大,成亲也比梅香早,因婚后几年都没孩子,小两口着急,周氏和韩敬奇更急。
    媳妇怀了身子之后,周氏又担心是女儿。倒不是她不喜欢孙女,他就怕媳妇像董氏一样,长时间没儿子,忽然间得个儿子,就跟凤凰蛋一样捧着,时间一久,就会惯的不成个样子。
    等明辉家的生了儿子,二房一家子的心终于放下了。
    满月礼上,梅香和莲香坐在一起。
    梅香忍不住问莲香,“还说等你嫁过去之后我们天天在一起了,如今离得这样远,我想找你说话都不成!”
    莲香看了看四周,“我更想找三姐呢,但我公婆说,今年先这样,等明年再提搬家的事情。”
    梅香又问她,“茂松家常出去收山货,你一人在家可还习惯?”
    莲香是个开朗人,又和梅香关系好,也敢把心里话说给她听,“刚开始是有些不习惯呀,三姐想,我在娘家住了十几年,忽然间去了婆家,他再一出门,我还得担忧他。慢慢的也就好了,有时候反倒觉得一个人自由自在的,多快活呀!”
    梅香哈哈笑了,“要让你婆婆听见了,定要罚你!”
    正说着话,赵氏过来了,“两位妹妹回来的少,今儿可算都凑到一起了。”
    姐妹俩都礼貌的和赵氏打招呼,并给她让座。无他,因赵氏也怀孕了。
    赵氏嫁过来的时间也不短了,董氏因为当家的事情,和赵氏别了一阵子的苗头。但董氏何曾是赵氏的对手,且韩敬义和韩明全也不是每次都帮着董氏,渐渐的家里内事都落到了赵氏手里。
    韩文富家里砖窑开工之后,赵氏立刻让韩明全也去干活。
    韩明全刚开始不想去,赵氏威逼利诱,又哭诉自己命苦,韩明全无奈只能去干活,得了的工钱全被赵氏收走了。
    董氏见韩家砖窑果真能开出工钱,也怂恿韩敬义去干活。
    有了韩敬义父子的工钱,一家子的生活忽然变好了很多。
    韩明全干了一阵子之后,又想抽懒筋。恰好赵氏怀孕了,听说韩明全不想去干活,赵氏立刻抱着肚子哭,说要回娘家,韩明全吓得立刻滚去了砖窑。
    崔氏如今有吃有喝,儿媳妇和孙媳妇之间的你来我往她从不在意。甭管谁当家,也不敢短了崔氏的吃喝。
    梅香和赵氏说了一会子怀孕和养孩子的事情,莲香伸着耳朵仔细的听。过了一会子,韩文富宣布开席。
    如今正农闲,砖窑里离不得人。韩家砖窑是按工付钱,你一天干了多少活就给你多少钱,免得有人出工不出力,一个人磨洋工,立刻带坏了风气。
    韩文富掌管韩氏家族二三十年,他对各家人的秉性了如指掌。当初挑人的时候,每一家他都挑一两个。先找到最勤快的,把砖窑支起来以后,立刻付了足额的工钱给这批人。
    且因为这批人老实肯干,韩文富把砖窑的规矩也立好了。其他人见这批人一月能挣不少钱,纷纷来找韩文富。
    韩文富和韩敬堂正想着扩大砖窑,立刻又挑了一批人,并将丑话说到前头,谁若坏了砖窑的规矩,没得说,立刻撵回来,谁说情都没用!
    人多杂乱,总有人想不守规矩。韩文富立刻开革了两个偷奸耍滑的后辈子侄,其余人立刻缩起脖子老实干活!
    砖窑里的活可不能敷衍,一旦马虎起来,烧的砖就不好。砖不好,人家盖房子容易塌。况且,那些经年的掌线老师傅们,一眼就能看出砖瓦的好坏。
    名声坏了,砖窑就败了!
    今儿虽然韩敬奇家办喜酒,各家各户的壮汉都没回来,只让家里的妇人带着孩子们来吃喜酒。
    酒席一开,整个场面更加热闹起来!
    梅香和莲香一起说了半天的悄悄话,又坐在一起吃了酒席,然后各自归家。
    作者有话要说:
    我又来了,惊喜不惊喜?
    发现个事儿,堂兄弟二人连起来,就叫元甲!
    快到月末了,小可爱们有快要过期的营养液都浇给作者吧!
    感谢在2020-04-16 17:22:26~2020-04-17 15:09:2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baobao 2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狗尾巴草儿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头发少脾气还不好 30瓶;33382635 20瓶;jj-adex 10瓶;小太阳是大吃货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0章 琐事多茂林过生
    过了没几天, 黄茂林吃早饭的时候忽然告诉梅香,黄炎礼一家子要搬过来了。
    梅香吃惊的看向黄茂林,“前儿我回二伯家, 莲香还跟我说今年不搬了, 怎地忽然又要搬了?”
    黄茂林摇头,“我也不晓得,早上阿爹跟我说的。咱们家和六叔家关系好,六叔搬家, 咱们定是要去帮忙。”
    梅香立刻高兴的点头, “去,一定要去!这下可好了, 莲香搬过来了,我总算多个说话的人了!”
    黄茂林从盘子里夹了半块咸鸭蛋,把里面的蛋黄挑出来放进梅香碗里, “难道跟我说话不好?还非要跑去找娘家妹妹说!”
    梅香笑着嗔怪他, “我跟你说正经的,你到打趣我!”
    黄茂林哈哈笑了,“我跟你说笑的, 等六叔家搬过来了,你只管去!不过有一样,六叔家里还没分家呢,莲香头上还有婆母, 自然不如你这样自在!”
    梅香往嘴里喂了一勺稀饭, “那可不,可着咱们镇子上, 有几个人日子比我好过的!还是茂林哥你有本事,如今我不用下田下地, 最多跟着舅妈和二姨做一些喜馍,再帮阿娘打理一下油坊,旁的事情再不用我操心!”
    黄茂林笑了,“胡说,家里整日这么多琐碎的事情,不都是你在操持。一鞋袜,柴米油盐,哪样不费心!是你勤快惯了,干活又麻利,才觉得自己时常闲着。”
    小柱在一边只管吃饭,天越来越热了,早上梅香煮了稀饭之后全部盛进盆子里,然后放在冷水里浸一浸,免得烫嘴。
    稀饭不冷不热,小柱稀里哗啦吃了两碗。慧哥儿早就等不及了,拉着他就要出去。
    梅香忙把汗巾子塞进小柱手里,“多给他擦擦汗,等会就带他回来,外头热着呢!”
    六月初的天,早晚还行,中午热的难受。梅香只让小柱早上带慧哥儿出去跑一跑,等太阳一大了就赶紧回来。
    慧哥儿一周四个月了,已经能跑的很稳当。但偶尔还是会摔跤,摔疼了会哭一哭,起来之后必定要让人抱一下,哭过了之后又去跑。
    因慧哥儿头大,小娃儿个子小小的,有时候就喜欢抬头看大人,头抬得太快,经常会往后面栽跟头。
    小娃儿的后脑勺可不能摔着,每次慧哥儿一抬头,梅香立刻用手托着他的后背,防止他摔倒!
    小柱是个有心的孩子,平时会认真观察梅香如何带孩子。他本来带孩子的经验就足,再有样学样,每日把辉哥带得妥妥帖帖。就算偶尔摔一摔,也是摔个大马趴,从来没有磕着后脑勺。
    除了带孩子,小猪学磨豆腐也很用心,对师傅师娘很是敬重,去二房和韩家的时候,规规矩矩,从不淘气。
    没想着这孩子小小年纪离了父母,又这样小心谨慎,心里不免有些疼惜他。
    刚入夏的时候,梅香裁了新布,给小柱做了两身新的夏衣。小柱很是高兴,干活越发认真卖力。
    这几家亲戚里,只有明盛的年纪和小柱相仿佛。且明盛并不是那种看人下菜的人,也能和小柱玩到一起。小柱就时常带着慧哥儿去找明盛,明盛偶尔会教他几个字,或念一些简单的门对子。
    小柱没有读过书,越发珍惜和明盛之间的关系,两个人倒是越来越好了。
    黄炎礼搬家那一天,黄炎夏早上来磨过豆腐就走了。吃了早饭以后,黄茂林让梅香和小柱看着豆腐摊,他自己一大早和黄炎夏一起去帮忙。
    黄茂源今儿推了外面所有的活儿,专心给黄炎礼家里拉东西。
    黄炎礼家里东西多,除了家具、粮食、身后和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还有许多山货。父子三个帮着跑了两三趟,才终于忙活完了。
    搬家忙忙乱乱的,把东西都送到镇上之后,黄炎夏父子三个就要回家去。
    黄炎礼忙拉住了他们,一定要带着他们去王家饭馆吃顿便饭,“二哥,你们来忙了一上午,茂源连生意都推了,这会子都过了晌午饭时间,我岂能让你们空着肚皮回家!走,咱们去王家,随意炒两个菜,总得先把肚子填饱了!”
    盛情难却,黄炎夏就带着两个儿子一起去了。
    等黄茂林回来的时候,梅香正在倒座房里看着慧哥儿睡觉,小柱已经被她打发去睡午觉了。
    天气太热,梅香把屋里的榻搬了过来,上面铺了层薄薄的褥子,褥子上面又铺了一张小草席。
    慧哥儿正摊开四肢躺在上面睡觉,梅香坐在旁边轻轻的给他摇扇子。
    梅香现在晚上能睡得好,有时候中午就不睡觉,给慧哥儿打扇子,还能看着豆腐摊。
    虽说下午来的人少,但总能有几个。
    黄茂林一进大门,反手把门插上了。进了倒座房之后,小声和梅香说了今天六房搬家的事情。
    梅香问他吃饭了没有,又问他热不热,六房什么时候办乔迁宴。
    黄茂林笑着一一回答她的问题,梅香又打发他去洗漱了一番。
    第二天,梅香就抱着慧哥儿去找莲香。和平氏打过招呼后,姐妹两个就到屋里说话去了。
    梅香悄悄问莲香,“不是说明年搬家,怎的忽然又提前了?得亏你们家房子早就盖好了,要不然这会在现盖,可不忙乱。”
    莲香小声告诉他,“我也不晓得原因,好像是公婆吵架了,立刻就决定要搬家。管他呢,如今可好了,我可以天天去找三姐,咱们还可以一起去找三婶。以后我阿娘天天来送菜的时候,我还能去跟阿娘说说话。”
    姐妹两个说了一阵子悄悄话之后,梅香又抱着孩子时别回家去了。
    黄炎礼很快办了乔迁宴,天一天比一天热,再等下去可不好办了!
    因天气太热,黄炎礼的乔迁宴办起来颇是费劲。菜少了不够吃,也不体面。若是太多,坏了更可惜!
    好在如今农闲,黄炎礼认真算计宾客数量,跟掌勺的大师傅仔细商量,确定了菜色和分量,最后再给族人们分一分剩菜,倒是没有抛费多少。
    自此,莲香经常过来找梅香说话。她叫梅香操持喜馍铺子,有些眼热,自己也想找些事情来做,但一时半会的也没有什么合适的活儿,只能慢慢寻摸着。
    都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这话可来不得半点假!
    一入伏之后,太阳每日烤人的很。豆腐也不能放,只能每日多做一些现货。
    办喜事的人也少,喜馍铺子的收成比前一阵子差了一些。
    好在春季田地里的收成都已经收上来了,家里一共三十八亩地,收上来六千多斤粮食,黄茂林留了一半卖了一半。如今家里钱粮充足,生意淡一些也无妨。
    刚进中伏,一天中午,黄茂林突然告诉梅香,他在外面找到了一小块菜地。
    梅香大喜,“果真?这菜地可不好寻呢,我阿娘学了这么久都没有合适的!茂林哥,你快说你的菜地在什么地方,有多大?”
    黄茂林让她先坐下,“阿娘是个斯文人,平时又不大出门,想寻菜地自然是不容易的。我不一样,我整日与街坊邻里打交道,多问一问自然是不难。这块地也不是很大,也就有咱们家三间倒座房这么大,是我让别人匀给我的。本是一块旱地,因镇上附近菜地难得,倒是卖上良田的价格了!”
    梅香高兴的抚掌,“三间倒座房也不小了,每样种一些,够咱们一家四口吃喝。贵一些就贵一些吧,总比长年累月买菜吃要划算!下午就带我去看看,这都中伏了,该种的菜要赶紧种起来!”
    黄茂林最喜欢看梅香喜形于色的模样,他刚认识梅香的时候,梅香肩上的担子重,承受了许多与她年龄不相符的苦难。从那个时候起,黄茂林总想走在梅香前头,帮她解决一切难题,为她撑起一片天,让她每天高高兴兴的,不用再皱眉头。
    黄茂林一时没忍住,当着小柱的面摸了摸梅香的头发,“好,吃夜饭前我带你去看看,这会子外头正热着呢!”
    梅香有些不好意思,“看我,跟个小孩子似的!”
    六月伏天最难熬,慧哥儿比去年好一些。他身上的小奶膘没有去年那么多,小胳膊小腿虽然也分了好几节,但不用再扒开洗。脖子也长开了,再不是头和身子连在一起的模样。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