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5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黄茂林抱起女儿,在她脸上亲了一口,“上街干什么呀?”
    青莲鼓起白嫩嫩的小胖脸儿,“吃糕糕,吃糕糕,找姐姐,找姐姐。”
    一岁九个月的青莲已经能说不少话了,比慧哥儿当初说话早了许多。
    大大的杏眼水灵灵的,齐刷刷的睫毛忽闪忽闪,两只黑眼珠纯净透明,小脸蛋白嫩嫩,小嘴巴红嘟嘟,看的人忍不住就想把她抱进怀里一顿搓揉。
    因冬日里天冷,梅香一直没有给青莲剪头发,如今长长了不少。
    今儿早上起来,青莲见阿娘梳妆,又往头上戴了一朵绢花,忽然间伸手要花,梅香给了女儿一朵小绒花,青莲拿着小花就往头上比划。
    梅香笑了半天,抱起女儿忍不住亲了一口,“我的小乖乖,想戴花了是不是?来,阿娘给你梳个小辫子。”
    梅香摸了摸女儿细软的头发,找了一把小梳子,把青莲头顶的头发用红头绳绑了一个小马尾,把那朵小花戴在上面。
    青莲戴了花之后高兴得不行,跑去给哥哥看。
    慧哥儿当时正准备去学堂,看了一眼妹妹头上的花,用手扯了扯,“臭屁!”
    青莲听不懂,以为哥哥在逗她,笑个不停。
    小花戴到头上就摘不下来了,青莲不让。
    黄茂林抱着女儿往后院走,青莲急了,用小手指头指着外面,“上街上街!”
    黄茂林忙哄女儿,“好好,上街上街,我们去叫阿娘一起!”
    青莲听懂了,父女两个到了后院后,梅香正在做针线活,见黄茂林进来了,头也没抬和他说话,“豆豆送过去了?”
    黄茂林点头,“我还想让豆豆住咱们家呢,又怕那孩子怕生,过一阵子再说吧。”
    梅香奇怪,“迎宾楼离这儿又不远,怎么想着让豆豆住咱们家。”
    黄茂林嘿嘿笑了,“一来迎宾楼人多杂乱,豆豆想在那里安心读书写字怕是不容易,到咱们家可以和慧哥儿一起,小哥俩相互比一比,学得更快。再者,慧哥儿也不小了,不能总是跟咱们挤在一张床上,也该自己睡了。”
    梅香嗔怪他,“慧哥儿才五岁呢,急什么。就算让豆豆陪着他,一个七岁一个五岁,晚上一起蹬被子一起着凉,那可真是难兄难弟了。”
    豆豆还没来,小柱却要回家了。
    小柱到黄家已经整整四年了,这期间,他每年只回家住个两三天,其余时间全部侍奉在师傅师娘身边,一来学手艺,二来帮着家里干活。
    磨豆腐的手艺小柱头两年就学的差不多,后面两年不过是打磨精度。
    黄家夫妇确实舍不得小柱,这两年,小柱分担了豆腐坊近一半的责任,磨豆腐、卖豆腐,甚至往县城里送货如今也是他在打头。
    过完年之后小柱虽然一直没提回家的事情,但黄茂林一直记在心里。
    二月底的一天,黄茂林让梅香好生备了一桌酒席,给徒弟践行。
    师徒二人都喝了些酒,小柱喝的有些上头,趴在桌上呜呜的哭了,“师傅,师娘,我舍不得走,你们留下我吧,以后我就在家里干一辈子,给师傅打下手,师傅给我些工钱就行。”
    黄茂林拍了拍他的肩膀,“胡说,你家里已经给你订了亲,你的手艺如今不比我差,回去了之后,开个小作坊,娶妻生子,以后的小日子滋润着呢。”
    小柱擦了擦眼泪,给师傅倒了杯酒,又把自己的酒杯满上,“师傅,我再敬您一杯。”
    不等黄茂林回话,小柱自己仰脖子喝了干净。这一顿饭,小柱自说自话自己斟酒喝,越喝越上头,哭了两场,说了一肚子知心话,说的黄茂林夫妇也有些动容。
    等小柱终于趴在桌子上起不来了,黄茂林和大福一起把他抬回房里,并让大福好生看着他。
    夜里睡觉的时候,梅香忽然问黄茂林,“在乡下开个小豆腐坊得多少银钱?”
    黄茂林心下算了算,“若是作坊小,大头就是毛驴,再就是盖房舍,锅碗瓢盆和石磨什么的不值几个钱。拉拉杂杂算起来,少说也得七八两银子。”
    梅香对黄茂林说道,“我想着,小柱到咱们家四年,除了用心学手艺,平时就没闲过,慧哥儿小时候他一直帮着带,去年你受伤了,若没有他帮忙,我一个人如何能忙得过来。这些年逢年过节咱们也给他封了红包,我估摸着他多少也攒了个二三两银子,咱们不如再送他几两银子,让他回去开个小作坊,好生把日子过起来,也不枉你们师徒一场。大福看见了,以后也会用心干活。”
    黄茂林用手点了点梅香的鼻尖儿,“还是韩掌柜会笼络人心,怪不得我每天不要工钱给韩掌柜干活,都是被韩掌柜蛊惑的!”
    梅香对着他的大腿轻轻拧了一把,“对,就是我蛊惑的,我是山里的妖精,专门骗人的!”
    黄茂林哈哈笑了,青莲也跟着笑。
    第二天一大早,小柱依然如往常一般起来跟着师傅磨豆腐。
    磨完豆腐他就守在倒座房卖豆腐,连饭都是在这边吃的。早饭过后,黄茂林来了倒座房。
    黄茂林先坐下,让两个徒弟也坐在一边,从兜里掏出个荷包,塞到小柱手里,“等会客人多,我就长话短说,这里面是五两银子,我与你师娘送你的。你拿回去开个小作坊,以后好生把日子过起来。”
    小柱惊呆了,从来没听说徒弟学手艺走的时候师傅还送钱的,都是恨不得让你多干几天。
    小柱抬眼看向黄茂林,“师傅。”
    剩下的话小柱再也说不出口,黄茂林拍了拍他的肩膀,“不要多说,这是我和你师娘的心意,今儿我就去给你订一辆车,你再干最后一天,明儿就走。”
    小柱正要说话,外面来了客人买豆腐,黄茂林示意他去招呼客人,自己回后院去了。
    等客人走了,小柱捧着银子又呜呜的哭了,哭过之后对大福说道,“师弟,明儿我就走了,以后就靠你侍奉师傅师娘。师傅师娘是好人,我来了四年,从来没有挨打挨骂,也没有饿过肚子。家里有好吃的,不管是鸡鱼肉蛋还是点心果子,有慧哥儿吃的就没少了我的,逢年过节师娘给我做衣裳,还给我红包,这哪里是收徒弟呢,一般人家养儿子也没这么精细的。你以后一定要好生干活,你比师兄机灵,但师兄希望你的机灵要用在正道上。若是你干了什么对不起师傅师娘的事情,我知道了,定也不饶你!”
    小柱看得出来,大福比自己机灵,上进心特别强,但这种人心思多,若是一旦没用到正道上,首先被坑害的就是身边人,因此特意说这样的狠话。
    大福吓了一跳,“师兄放心,我肯定不敢的。若不是师傅,我这会子还在乡下种地呢。师傅师娘对师兄这样好,我想着,只要我用心肯干,师傅师娘肯定也会对我好的。”
    小柱点点头,“是不假,这几个月你也学了一些东西,卖豆腐你都会了。磨豆腐的流程你虽知道,但想把豆腐做好,得耐下性子认真学个两三年。县城那边我也带你走过两回,以后我回家去了,你听师傅安排。”
    倒座房里,小柱絮絮叨叨的叮嘱师弟,后院里,黄茂林也有些不舍,叹了两口气。
    梅香笑着安抚黄茂林,“不要想太多,你们师徒的缘分本来就是只有四年,就算缘分到了,以后心里偶尔惦记一回,想的也都是他的好处。”
    黄茂林勉强笑了笑,“你说的对,是我着相了。”
    转天清晨,小柱在黄家吃了最后一顿早饭,预备要出发了。梅香昨儿就让小柱把自己的东西都打了个包袱,又把家里的点心给他带了一些,一家人一起送小柱去路口。
    慧哥儿听说小柱哥要走,抱着他哭了一场,不让小柱哥走。小柱从慧哥儿还不满一岁就来了黄家,帮着梅香一手一脚把慧哥儿带大,陪他玩耍,接送他上学,带他上街买吃的,慧哥儿对小柱哥情谊深厚。
    忽然间说要走,慧哥儿今儿连学都不上了,要一起去送小柱哥。
    车夫早就在路口等着,一见黄茂林来了,主动拱手打招呼,“黄掌柜放心,我定把这孩子平安送到家。”
    黄茂林也拱手,“劳烦兄弟!”
    小柱爬上了车,红着眼眶看向大家,“师傅师娘,我回家去了,愿二位长辈以后平安和顺!”
    黄茂林摆摆手,“去吧,一路平安,以后好生把日子过好!”
    小柱是个实诚孩子,听到这话后,眼泪又掉下来了。
    黄茂林眼眶也红了,摆摆手让车夫赶紧走。
    平安镇的人都知道这是黄掌柜的高徒,这乍一分离,以后再难见面,肯定万般不舍,车夫也懂人情世故,立刻掉头就走,免得他们师徒难分难舍。
    等车走了好远,梅香把青莲递到黄茂林怀里,“茂林哥,咱们回去吧。”
    慧哥儿拽着梅香的衣裙,“阿娘,小柱哥以后还会回来吗?”
    梅香摸了摸儿子的头,“还会来的。”
    以小柱的品行,以后定然还会来看望师傅。慧哥儿得了阿娘的肯定话,立刻又高兴了起来。
    黄茂林亲自把慧哥儿送到学堂,一家人回去了。
    大福正在倒座房里,连忙出来迎接师傅师娘。
    黄茂林温和的对大福说道,“你去倒座房里看着,下午我教你做香豆腐。”
    大福高兴的点头,“师傅放心,我这就去。”
    小柱走了之后,大福越发勤快,除了磨豆腐的手艺不如小柱,其余的样样都干得不差。
    等到了三月初,张发财来找黄茂林,跟他报了迎宾楼第一个月的帐。
    “兄弟,这一个月我丝毫不敢懈怠,还是收效甚微,除掉本钱,只挣了五两银子。大部分都是吃饭钱,住店的不多。”
    黄茂林先看看账本,安慰张发财,“发财哥,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我们刚开业,好多人还不知道我们这里有客栈呢。你莫急,会慢慢越来越好的。”
    说完,黄茂林取了一两五钱银子给张发财,“既挣了五两银子,一两是你的工钱,另外五钱银子,算我给发财哥的红包,这一个月你着实辛苦了!”
    张发财连忙拒绝,“等客栈挣了大钱之后,兄弟再给我封红包吧!”
    黄茂源塞进张发财手里,“咱们兄弟,难道只能共富贵,不能共患难?如今你巡街的差事没了,又要供豆豆上学,还有一家子老小,家里不安顿好了,如何能安心做事!”
    张发财听罢,只得接下了银子。回去之后,开始想法子增加客源。
    他按照黄茂林以前的方法,先去驿站那边想主意,经过黄茂林同意后,又往另外几家货仓送些礼,那些拉车的车夫们来吃饭时,他偶尔给人家抹去个零头。
    除了张发财,黄家这边也没少使劲。如意坊的客人都被黄炎夏介绍了过来,黄茂源在外拉客或者拉货时,也没少跟别人推。甭管是来吃饭还是住店,多少总能多些收益。
    多管齐下,来住店的客人果真多了一些,张发财干得越发起劲了。
    到了五月初,张发财再次来报账时,一个月能挣十几两银子,黄茂林按照惯例给张发财分了两成,又加了三百文的红包。
    等张发财走了之后,梅香诧异的问黄茂林,“头先一个月挣五两银子,你给发财哥封了五钱银子的红包,如今挣了十几两,如何却是三钱银子?”
    黄茂林拿起账本仔细看了看,“我与发财哥自**好,此次盖客栈,我才把他拉了过来给我帮忙。但兄弟归兄弟,生意归生意。我给发财哥分两成干股,就是想让他更加尽心尽力。红包时多时少,我这是告诉他,想多挣钱,只能从干股里头拿,红包多少随我的意,时间久了,他就不会把心思放在红包上头,迎宾楼才会越做越好。等迎宾楼一个月能挣几十两银子时,他分得更多,更加不会把红包放在眼里。”
    梅香点头,“你说的有道理,自来亲朋之间合伙最难。患难时还好,都憋着一股子气,劲儿往一处使。等挣了大钱后,多少亲兄弟都打得头破血流,你与发财哥这么多年好关系,可得用心。”
    迎宾楼有了起色,黄茂林夫妇都松了一口气,盖客栈可花了不少钱,若是弄不成,可不让人心疼。
    如黄炎夏和叶氏等人,自然也是跟着高兴,谁不希望自己的后人越过越好呢。
    一日下午,慧哥儿从学堂回来之后,一进门就大喊,“阿娘阿娘,妹妹在哪里?”
    梅香笑着从正房出来了,接过了儿子的书袋,“妹妹去你二叔家里去了,找妹妹作甚?一天没见就想妹妹了?”
    慧哥儿哼了一声,从梅香手里的书袋中拿出自己的一本书,呼啦啦翻开给梅香看,“阿娘,你看看,是不是妹妹撕的?”
    梅香一看,那本书中间被撕掉了两页,顿时忍不住扶额,青莲现在再也不是以前那个乖乖巧巧的小丫头了,捣蛋的本事不比慧哥儿差。
    梅香摸了摸慧哥儿的头,“妹妹不是故意的,她见你整日读书,以为这书是个好玩意儿,才动手摸了摸。她还小呢,下手没个轻重,想是没当心撕掉了两页。明儿阿娘再给你买一本新的可好?”
    慧哥儿撅起了小嘴,“这上面有我写的笔记,阿娘买新的我还得重新再写一遍。”
    梅香蹲下身,和慧哥儿双目平视,“再写一遍岂不是记得更清楚,你姑父时常不是告诉你们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写读书心得想来也是一样的。你当日写头一遍时,说不定稀里糊涂的,再写一遍,能记得更清楚。”
    慧哥儿哼哼两声,“那好吧,看在阿娘的份上,我就不与妹妹计较了。”
    梅香抱了抱慧哥儿,“我儿真乖,这么小就知道体谅阿娘爱护妹妹,以后定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说完,梅香又在慧哥儿脸上亲了一口。慧哥儿顿时有些不好意思了,姑父说男子汉大丈夫,不能做扭捏娘态!
    但阿娘抱着自己,又亲一口,慧哥儿觉得心里甜滋滋的。
    梅香又问慧哥儿,“姑父有没有留功课?”
    慧哥儿点头,“有呢,姑父让写三篇字,还要背一篇书。”
    梅香想了想,对慧哥儿说道,“你在学堂坐了一天了,才回来也让屁股歇一歇,去你二叔家把妹妹接回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