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6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117章 稳脚跟谈论女学
    又过了几天, 黄茂林先把豆腐坊搬到了县城,这第二步总算走完了。
    黄茂林走之前,把家里存货处理得干干净净。先把所有剩余的黄豆拉到了县城, 再把自己平日用的一些东西送了过来, 最后一趟才是人。
    黄炎夏和大福自然是要跟过来的,除了这二人,黄茂林把黄茂坚也带了过来。
    黄茂坚在家里也无事,这几年跟着黄茂林往县城里送货, 不光把县城里的主顾们摸得清清楚楚, 也挣了一些银子补贴家用。
    这回黄茂林临走之前,再三邀请他一起往县城里来帮忙, 以后按月给他工钱。
    豆腐坊那边剩下好几间屋子,可以住不少人呢。
    黄茂林原说让黄炎夏住在自己家里,每日早上父子两个一起过去。
    黄炎夏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我老了, 胳膊腿不灵活,整日跑来跑去的,累的慌。我就在豆腐坊里住着, 有茂坚和大福跟着我,好的很。”
    黄茂林劝不动老父亲,只得与梅香商议,把豆腐坊那边的伙食弄好一些。
    搬过来头一天, 四个人迅速把东西安置好。黄茂林带着众人一起到了自己家, 不管在哪里住,总要先一起吃顿饭。
    梅香提前准备好了酒菜, 等人一到,立刻吩咐王妈妈下厨, 并亲自带着铃铛上茶上点心。
    黄炎夏把儿子的宅子里里外外逛了两遍,满口说好,回来问梅香,“后面那个园子是做甚用的?”
    梅香笑着回答,“阿爹,那是个小花园子。”
    黄炎夏不好意思笑了,“这县城里的人就是讲究,还要花园子。我以为是个菜园子,心想怎么一棵菜都没有。”
    梅香也附和黄炎夏,“我也是这样想的呢,好好的园子,种菜不好,种一些花花朵朵又不能吃。”
    黄炎夏赶忙摇头,“可千万别,别人家的园子都种花,你家里要是种的菜,可不遭人耻笑。种花就种花呗,等我孙女大了,有个花园子,才像大家小姐呢。”
    青莲把昨儿表姐给她的点心端了出来,“阿爷,吃点心。”
    黄炎夏高兴的摸了摸孙女的头,“青莲真孝顺,好,阿爷吃点心。”
    黄茂坚看到黄茂林这样大的宅子,心里忍不住激动起来,茂林兄弟真是能干,才几年的功夫,都能在县城里置办这么大的宅子。我要是跟着他多干一些年,不说住这么大的宅子,说不得也能在县城里扎根呢。
    当然,这些话他也只是心里想一想。如今他只是豆腐坊的伙计,豆腐坊才搬过来,还没开业呢,谁也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
    黄茂林心里也焦急,万事开头难,吃了这顿酒席,从明儿开始,几个人又要一头扎进豆腐坊里去了。前程如何,目前还不得而知。
    王妈妈置办了一桌好酒席,这里也没有外人,黄炎夏让大伙都上了桌子。
    梅香带着女儿坐在南面,随时可以起身给众人添饭菜。
    黄茂林先向黄炎夏敬酒,“阿爹,儿子不孝,让您这么大年纪跟着我奔波这么远来受苦。”
    黄炎夏摆摆手,“不说这些话,你是我儿子,你有难处了,我自然不能站干岸看笑话。等把你这边支应开了,我还要回去的。你在县城里发达了,我在老家脸上也有光不是。”
    黄茂林举起酒杯,邀请黄茂坚和大福共饮,“从明儿开始,不光你们,我也要住到豆腐坊里去。不把这豆腐坊弄好,我就不回来了。”
    梅香并没有说话,男子汉大丈夫,愿意出去做事情,又是在家门口,她自然不能阻拦。
    她安静的坐在一边,一边抱着泰和,一边照顾女儿。
    黄茂林心中有数,下午还要去做准备工作呢,不敢喝多了。
    梅香叮嘱黄茂林,“当家的,你们明儿开业,咱们在这边也不认识几个人,自然说不上办酒席的事。但我给你们预备了一些鞭炮,明天早上必定要热热闹闹的开张。”
    黄茂林点点头,“我这些日子回不来,你好生照看家里。每日打发个人过去给我们做饭洗衣裳,等过些日子豆腐坊都稳妥了,我再回来住。”
    梅香点头,“你只管去,我让细月去给你们做饭洗衣裳。家里的事情你不用操心,有我呢。”
    吃过了晌午饭之后,黄茂林又带着众人去了豆腐坊。
    先把东西规整清楚,然后立刻开始做豆腐。先做一些易于保存的,明儿早上再做一些新鲜的水豆腐。
    梅香带着两个丫头一起过来了,先检查了他们住的屋子,头先细月已经过来打扫了一番,这会子铺上被褥就好了。
    大男人也不讲究那么多,能住就成。梅香还带来了柴米油盐,以后这边整日要开火的。
    把豆腐坊里整理好了之后,梅香让细月留下做晚饭,自己带着铃铛回去了。
    除了细月,梅香把王铁锁和王聚财父子也打发过来帮忙,家里有贵仁和王聚宝够她使唤了。
    黄茂林是个用心之人,他知道自己初来乍到,想在县城站稳脚跟,必须得多下些功夫。
    转天早上,一行人一起动手做了一些豆腐,头一天开业,黄茂林不敢做太多。
    黄家父子放了两挂鞭炮,昭告街坊邻居们,水玉坊开业。
    刚开门没多久,忽然门口来了一群舞狮子的。
    黄茂林有些纳闷,那领头人自报家门,“县丞家老太太着小人来,恭贺黄掌柜开业大吉!”
    黄茂林立刻明白,这是叶氏来给他壮声势了。因叶氏年纪也不大,家里下人都叫太太,但外头人叫的都是老太太。
    黄茂林立刻拱手,“多谢岳母大人!”
    这一声岳母,来看热闹的人立刻就明白了,敢情这是县丞大人家的亲戚。
    门口热热闹闹的舞着狮子,黄茂林对着街坊邻居们拱手,“众位街坊,今儿我水玉坊头一天开业,不瞒大家,我这名儿虽取得雅致,其实就是个卖豆腐的。今儿来买豆腐,一律去掉两成折扣。”
    附近的人都过来凑热闹,住在县城里的也不都是大富人家,升斗小民多的很。能省些钱吃豆腐,有何不好。
    黄茂林也不计较,一边招呼众人一边与大伙拉闲话,说笑间便认识了许多人。
    黄茂林刚才已经透露了自己的身份,这会子不想再多说自己家的关系。他还记得骆掌柜呢,前任县太爷弟弟的便宜老丈人,因仗着女儿的关系,很是飞扬跋扈了一阵子,如今老实的跟鹌鹑似的。
    舞狮子结束之后,黄茂林给他们封了厚厚的打赏。等热闹散去之后,黄茂林匆匆吃了早饭,立刻带着黄茂坚出发了,让其余人留守在水玉坊。
    二人先去拜访了以前的老主顾,告诉他们自己搬到县城来了。
    往常,黄茂林只给他们送香豆腐和白豆腐干。有那精明的店家,知道黄茂林家里有关系,想着买谁家的不是买,干脆连其他豆腐也全部从黄茂林这里订。
    凡是每日要的货多,到了一定数量后,黄茂林都会少要一些钱。黄茂林只打折扣,不多送。你多送豆腐,再多人家都觉得少,但你少要钱,对方立刻会觉得自己占了便宜。
    这种微妙的人心,黄茂林拿捏的很到位。
    等把老主顾拜访完了之后,黄茂林又带着黄茂坚回来了。从家里拿了许多样品,又出去跑。
    黄茂林想做大,全靠自己家卖是不可能的,还要多找几家代卖的。
    他拿着样品,带着黄茂坚把县城里所有的豆腐坊和豆腐摊子都跑了个遍。
    这第一遍扫完,多了不少代卖的地方,但也有人墨守成规,不愿意增加新品种,怕影响原来豆腐品种的销量。
    这期间,他把原来几个代卖的地方也去拜访了一遍,并向各家承诺,自己不会到附近来抢生意。
    黄茂林在外头风风火火的忙碌着,梅香在家里安静过着日子。
    她把小花园重新打理了一遍,移栽了一些新品种,有略微名贵的,也有普通的。又找人搭了个秋千,给青莲玩耍。
    梅香把如月给了青莲,让如月每天贴身照顾青莲,听青莲的话。
    打理家事的同时,梅香时常往娘家去坐一坐,也开始结交左邻右舍。
    搬家来的头一日,梅香把附近街坊家里拜访了一遍。等她安顿好之后,左边刘太太开始三天两头回访。
    这刘太太家里开了个小小的绸缎铺子,略微有些家资。刘太太有个三十岁的样子,家里有两子两女,大儿子正在明盛的学堂里读书。
    刘太太是个开朗人,与梅香很能说到一起去。
    梅香因为自己家里弟弟做了县丞,也不敢随意结交他人,还跑回去问了叶氏。
    叶氏笑着安慰女儿,“你不用想太多,天底下哪里有那么多蝇营狗苟之辈,既是邻居,又能说到一起去,你们交好是你们的事情,与你弟弟并无干系的,你只把握好分寸就行。”
    梅香这才放心,回来之后,继续与刘太太交好,并与她一起把这周围都逛了一遍。
    黄茂林在忙碌的间隙回来了两趟,住了一宿又出去忙碌。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多月之后,水玉坊在县城里渐渐有了名气。
    各街巷里的豆腐摊主家里并没有作坊,都是从大作坊里买了豆腐出去卖,与刘麻子和张五叔是一样的。
    黄茂林自己只能吃得下附近的份额,再远的地方,人家也不会大老远的跑过来买豆腐。
    有了这些豆腐摊主就不一样了,只要你家的豆腐够好,你的生意可以遍布全城。
    黄茂林最看重的就是这些小小的豆腐摊子,积少成多,有了他们帮忙,他才能实现让全城人都吃上水玉坊的豆腐这个梦想。
    上回去省城的时候,黄茂林仔细留心,看到了许多新品种。在平安镇的时候,他并没有花大心思去研制新品种。就算做出来了,也不大好卖。
    如今到了县城就不一样了,只要你能做的出来,就不怕没人买。普通小户人家买不起,各家酒楼里最喜欢这些新奇的东西,那些富贵人家的子弟也好猎奇。
    黄茂林一边四处跑,一边和黄炎夏一起研制新品种。
    这有了香豆腐,黄茂林还想做个臭豆腐。
    黄炎夏刚开始听到时候瞠目结舌,“豆腐臭了还怎么吃?”
    黄茂林摇头,“阿爹不知道,我在省城吃的臭豆腐,那可真香!有臭豆腐卷,可以做菜吃。还有外头专门卖的炸臭豆腐,加上一些料子,吃的人恨不得把舌头都吞下去。这臭豆腐卷儿我心里大概有了数,这炸的臭豆腐,还得再琢磨琢磨。”
    黄炎夏哦了一声,“做菜吃才是正理,你既然心里有数,先把那臭豆腐卷弄出来。”
    每次做新品种,黄炎夏都心疼的不得了,因为得糟蹋许多豆腐。
    一次不成两次,两次不成三次五次十次都有可能。黄茂林虽然也心疼,但他知道,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若舍不得这些豆腐,只能到省城里去做学徒,四五年的功夫,得耽误多少事儿。再说了,黄茂林都二十好几了,谁家也不招这么大年纪的学徒。
    梅香三天两头过来看一看,有时候帮着细月一起做饭。豆腐坊里每天需要的柴米油盐,梅香会打发贵仁送过来。
    自从细月每天到豆腐坊来做饭洗衣裳,贵仁就每天惦记着,一听说要送东西,头一个主动请缨要过来。
    自从二人定亲之后,梅香看细月每日穿得朴素,也时常给她捯饬捯饬,把自己的一些穿过了的仍旧有六七成新的裙子让细月改小了穿,还把自己的花儿粉儿给了一些细月,教她怎么擦脸,怎么画眉毛。
    梅香的裙子都漂亮的很,什么大红银红、鹅黄柳绿,颜色各不相同,连上面绣的花也各有千秋。
    细月本来整日穿着灰扑扑的衣裳,头发随意拢了拢,素面朝天。
    头一日穿上梅香的裙子,又擦了些胭脂,头上还戴了朵纱布堆的月季花,耳朵上配了一对银耳钉,贵仁看得嘿嘿直笑。
    细月当时羞得脸通红,要换了衣裳。
    梅香嗔怪她,“作甚要换掉?这样不好看?我看贵仁喜欢的很。”
    细月小声回道,“好看是好看,我只是个丫头,穿成这样,不像个样子。”
    梅香笑了,“胡说,你是我的大丫头,我让你穿的,谁还敢啰嗦。你不用担心,你是穿给贵仁看的,别人心里都清楚,没有人会编排你的。”
    王妈妈也在一边帮腔,“细月姑娘,这一身好看得紧呢。都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再好看的人,若是衣衫褴褛,也衬不出来。这样一捯饬,人立刻好看了三分不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