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8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叶氏笑眯眯的看着两个女儿,“你这几年不做活了,也养的越来越好了。真论起底子来,你比你妹妹还好看一些,不过她比你年纪轻。你们各有千秋,都好看的很。”
    梅香开玩笑,“阿娘又开始自卖自夸。”
    玉茗也跟着开玩笑,“阿娘这可不是自卖自夸,我平日里看我们清溪,也觉得她是天底下最好看的姑娘,一点儿都不掺假的。”
    一屋子的人都跟着笑了起来。
    兰香依偎到叶氏身边,“阿娘,我不想离开家里。”
    梅香笑着接口,“你说的不假,哪个姑娘愿意离开家里呢。在娘家多好,只要是家里有的,想吃什么吃什么。父母疼爱我们,从不舍得女儿们受委屈。但你想一想,阿娘当初也是娘家女儿,你嫂子们也是家里的宝贝。既然世道如此,我们就往好处看。你婆家离这里又不远,常太太一向宽容,你经常回来看看又不难。”
    玉茗在一边接话,“妹妹不要害怕,你是家里最小的,你哥哥们也都舍不得你的。就算你去了婆家,我们也都惦记着你。要是受了委屈,一定要回来说,我们给你撑腰。”
    婉柔开玩笑,“就是,只管回来告诉我们,我去把他家房子拆了!”
    叶氏连忙嗔怪两个儿媳妇,“别吓着你妹妹,去婆家过日子也不是龙潭虎穴。我当年嫁到韩家,虽说你们阿奶时常找我麻烦,我却觉得日子有滋有味的。大郎是个不错的孩子,又一向对你们妹妹好,以后的日子不用愁。”
    梅香也劝慰妹妹,“我们姐俩算是命好的了,娘家就在身边。你看你大嫂,娘家离得这样远,她仍旧整日操持家事,爱护兄弟姐妹。你去了常家也是长嫂,只管跟你大嫂学,错不了。”
    叶氏也连忙夸赞,“是呢,你两个嫂子都好的很,你多跟她们学一学,婆家的那些事情再难不倒你。”
    兰香红了脸,“阿娘姐姐和嫂子们说的都对,但我还是不想走。”
    梅香哈哈笑了,“这可由不得你,花轿一来,把你往里面一塞,就算泼出去的水了。”
    娘儿几个在屋子里说说笑笑,反倒冲淡了嫁女儿的离愁。
    到了正日子那一天,明朗告了假,明盛也给学堂放了假,黄茂林把外头的事情都推了,带着妻儿们一起,早早就过来了。
    韩家岗来了许多人,叶家也来了人,虽说嫁女儿清冷,该有的排场还是少不了,这样才能显得娘家重视女儿。
    若是连娘家都不重视,女孩儿们这辈子的命运真的就如菜籽一般,随风飘扬,倘若命好,落到肥沃的土壤中生根发芽,若是命不好,落到那贫瘠的石缝中,真是一辈子都要苦死了。
    如梅香姐妹,因叶氏爱护女儿,能得娘家庇护。如春香那样的,娘家虽然不把她当回事,好在她自己争气,也在婆家站稳了脚跟。也有那命苦的,娘家不疼婆家不爱,真真是一棵苦菜花。
    兰香的嫁妆都已经装好了,三十六抬,齐齐摆在院子里。那嫁妆厚实的很,衣裳料子塞的箱子里手指都插不进去,头面首饰都是真材实料。除了这些,还有二十亩田地的陪嫁,这都是用常家的聘礼买的。
    梅香今天打扮得异常光鲜亮丽,金钗玉镯,宝石花钿,锦缎红裙,杭绸披帛,手里还拿了一把团扇,整个一富贵娘子的装扮。
    玉茗和婉柔忙得团团转,梅香一直陪着叶氏。
    叶氏心里又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小女儿终于要出阁了,嫁的人家又好,她终于对当家的有了交代。
    难过的是女儿即将要离开她,两个儿媳妇要操心家事,平日里都是兰香陪着她。这个女儿性子温柔,一向又体贴,忽然间要离开,叶氏感觉自己的心又被掏空了一块。
    她强打着精神,和亲朋们说话。梅香知道叶氏的心思,故而一直陪着她。
    等常家接亲的队伍来了之后,叶氏开始有些焦躁起来。
    明朗兄弟二人守在大门口,旁边还有方孝俊和慧哥儿等人助阵,常大郎被一行人为难的焦头烂额,最后只得塞了个大红包进来,求慧哥儿给开门。
    慧哥儿年纪小,辈分也小,笑嘻嘻收了红包,看向两位舅舅。
    明盛冲她眨了眨眼,慧哥儿立刻把门打开了。
    等兰香拜别亲人的时候,叶氏终于忍不住哭出了声。梅香也有些动容,但她顾不得难过,赶紧去安慰叶氏。
    常家的接亲队伍吹吹打打把兰香接走了,叶氏没有太多时间悲伤,又忙着去招呼各路亲朋。
    三日回门的时候,梅香又去了,黄茂林因为太忙,吃晌午饭的时候才过去。
    兰香梳起了妇人妆,头上只插了一支金钗,身上穿的全新的红衣裙,脸上白里透红,气色看起来倒是不错。
    叶氏和梅香母女两个把兰香拉进房里问了一堆的私房话,直问的兰香面红耳赤,连连摆手告饶。
    叶氏摸了摸小女儿的头发,“这有什么害羞的,你既已嫁人,夫妻人伦之道关乎子嗣,自然要认真对待。”
    叶氏是个寡妇,也不好跟女儿说太多。梅香不一样,她拉着妹妹的手,传授了一堆自己的经验。
    兰香红着脸埋怨她,“姐姐真是的,平日里看着倒好,怎地说起不正经的话来却这么多。”
    梅香点了点她的额头,“这哪里不正经了,你听了我的话,保管妹夫对你言听计从。”
    叶氏在一边笑着点头,“听你姐姐的没错,你看他们夫妻多好,谁不羡慕呢。”
    兰香点了点头,“我都知道了,姐姐不要再说了。”
    梅香怕说多了妹妹害羞,也就打住了话题,开始问她婆家的一些事情。
    吃过了回门宴,姐妹两个各自携夫归家。
    妹妹初初嫁人,自然不好总是回来,且常家有婆母呢。梅香不一样,她上无婆婆管束,自己当家作主,又生了两子一女,在家里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她怕叶氏心里难过,天天往回跑,只等叶氏慢慢适应了小女儿出嫁了的事情,梅香这才减少回娘家的次数。
    叶氏感叹大女儿的贴心,自己掏私房钱,给梅香打了两样首饰,当然,儿媳妇们也有。
    秋收的时候,黄茂林比春天还要忙碌。他的人脉越来越广,粮店的客户越来越多,这一季秋收,他囤了更多的粮食,再也不是县里最小的粮商了。
    等秋收过完,黄茂林和明朗分了比春天更多的银子。
    明朗得了银子就交给了叶氏,韩家仍旧是叶氏当家,具体的小事情是两个儿媳妇在操持。好在叶氏一向宽容,儿媳妇们怎么做,她从不去计较太多。
    黄茂林得了银子回去就交给了梅香,梅香数银子数得眉开眼笑。
    得了这么大一笔银子,梅香自然是高兴的。可还没等她高兴两天,纪大人那个吸血鬼又开始动心眼子。
    从过完年到现在,纪大人家里已经办了四场酒席,这回,他老母生了场大病,为了庆贺老太太死里逃生,他又要办酒席了。
    县城里的人给纪大人取了个绰号,叫纪长手,纪大人两只手真是又长又利,谁家但凡多挣了些银子,他那狗鼻子马上就能闻到了。
    秋季税收过后,衙门里一干人自然都得了些好处,纪长手自然忍不住要出手了。
    除了衙门里的人,如黄茂林这些借着秋生发了笔小财的人,一个都没跑掉。
    以前黄茂林假装小商人在偏院里吃饭,后来纪家下人认识他,把他带到了主院,那意思就是你送的礼得再厚一些。
    黄茂林背地里跟梅香痛骂这纪长手,“真真不要脸,捞这么多银子,也不怕噎着他!”
    庆贺完纪老太太死里逃生,县衙里又发生了件大事情。
    因荣定县这几年人口赋税滋生,从小县城变成了中等县城,按照规矩,县衙里多了一名主簿。
    新任主簿大人姓汪,是上头直接派下来的。汪主簿来历成谜,连纪长手都没打听出来。
    这汪主簿虽然官小,排在县丞和县尉后头,但他气势却足得很,且排场也大。刚上任的时候,带了一堆的随从。贴身的那两个保镖,一看就是练家子出身。
    汪主簿年纪不大,也就二十郎当岁的样子,人长得非常俊俏,举止优雅又带着些懒散,平日里总是笑眯眯的,但说的话经常能噎死人。
    衙门里议论事情,按照常理来说,县令大人说的话自然是算数的。可汪主簿觉得纪长手说的不对,立刻就能反驳回去,且说的头头是道,引经论典随手拈来,对朝廷的法度也是如数家珍。
    纪长手气了个半死,张县尉和韩县丞虽然偶尔也会有意见,但谁也不像汪主簿这样,硬邦邦的顶回去。
    纪长手看汪主簿这样子不像是贫寒子弟出身,难道是哪个豪门子弟跑这来玩的?纪长手一时有些吃不准,也不敢用强。
    双方这样僵持了一阵子,纪长手又要办酒席了,亲自下了帖子请汪主簿。
    汪主簿欣然前往,纪长手大喜,若真是京城哪家的豪门子弟,把他笼络好了,说不得以后还能得一份助力。
    汪主簿消息灵通,知道这纪长手貌似清廉为官,实则贪的很,他也备了一份厚礼。
    纪长手就更高兴了,以为汪主簿要和他化干戈为玉帛。
    汪主簿吃酒划拳的本事一流,什么投壶射箭更是不在话下。明朗等人心中都有数,这人怕是来头不小。
    高高兴兴吃了一天酒席,纪长手正高兴着呢,没过几天,忽然上头就来了贬官的命令。
    这消息对于纪长手来说,如同晴天霹雳。他稍微一想就明白,定是那汪主簿干的,旁人也没这么大的胆子。
    他气冲冲跑去找汪主簿,他正翘着二郎腿喝着上等雀舌茶,“纪大人来找我有何指示?”
    纪长手指着他的鼻子骂,“姓汪的,我好心请你吃酒,你却背地里坑我,到底有何居心!”
    汪主簿翻了个白眼,“纪大人好没良心,要不是我及时拉你一把,你这一条道走到黑,到最后就不是贬官,怕是要永不录用了。”
    纪长手气的直哼哼,“你平日里顶撞我也就罢了,我一直忍让你,衙门里有什么好处也从没少了你的,如何就这样跟我过不去!”
    汪主簿放下二郎腿,起身绕着纪长手看了一圈,“啧啧啧,纪大人,您到这荣定县不到三年,办了快二十场酒席了,捞的银子也够了吧。我要是你,趁早赶紧溜。你放心,好在你还算懂事儿,没有骚扰平民百姓,你这事儿我给你掩盖了一些,也不是什么天大的罪,换个地方可要老实一些。”
    纪长手恨恨的看着他,“不知汪大人家住何方?”
    汪主簿身边的随从面部表情地回答他,“纪大人,我们公子是哪家的,和纪大人又没关系!”
    纪长手含恨而归,过几天灰溜溜的走了。
    众人原以为这汪主簿说不定一步登天做了新县令,谁知他拍拍屁股也走了。
    明朗和张县尉都一头雾水,这来去如风一样的汪主簿到底什么来头?
    最后,还是李先生告诉了韩家女眷,“姓汪的这年轻人,怕是京城平阳公家的子弟。”
    韩家女眷都好奇,“这种豪门子弟,如何会到这穷乡僻壤来做个小小主簿?”
    李先生笑着解答,“平阳公家有个规矩,凡家中子弟,必须要到偏远州县从微末小官做起,若没做出成绩,就得一直趴着不许升官。这回汪主簿拿下纪长手这个表里不一的蠹虫,想来是完成了任务,又回京去了。”
    叶氏等人都连连称奇,“怪不得架子这么大,整日和县令大人顶嘴,原来是有来头的。”
    汪主簿像一阵风一样,在荣定县刮了一阵小旋风,立刻又走了,还把纪长手给挤兑走了。
    汪主簿这种豪门子弟离众人太远,也没人去关注他,走了就走了吧。
    家不可一日无主,县令之位缺了一个多月之后,在冬天刚刚来临的时候,新县令胡大人上任,新主簿冯大人后脚也上任了。
    众人被纪长手弄怕了,胡大人一上任,先往他家送礼,哪知胡大人一一退了回来。过了一些日子后众人才确信,这胡大人是个规矩的,该拿的拿,不该拿的从不伸手。新主簿来历普通,办差事兢兢业业,与同僚们和睦相处。
    荣定县县衙里,终于不再乌烟瘴气了。
    作者有话要说:
    亲亲们早上好!
    感谢在2020-05-17 17:41:20~2020-05-21 18:11:2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baobao 1个;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贝拉、胭脂糯米团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不老的心、贝拉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越努力越幸运 30瓶;紫藤花下的孤寂 20瓶;23155266 15瓶;球球球cat 10瓶;香蕉牛奶、小w 7瓶;七七芽呀 6瓶;小太阳是大吃货 5瓶;方也 4瓶;沉迷于小说的小艾、37075457 2瓶;最初的梦想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