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9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青莲屈膝谢过李先生,又坐回来梅香身边。
    婉柔在一边凑趣,“好了,这师徒变婆媳,说出去也是一段佳话!”
    说定了正事,一群女人又开始叽叽喳喳说起家长里短。
    黄茂林带着几个男孩子在厢房里吃饭,长俊偷偷觑了他一眼。
    正房里传来笑声,黄茂林知道,必定是两个女人已经定下了亲事。
    黄茂林看了眼长俊,给他夹了一筷子菜,“我就这一个女儿,请你以后好生待她!”
    长俊受宠若惊,立刻起身给黄茂林鞠躬,“叔父放心,长俊再不敢背信弃义!”
    黄茂林示意他坐下,“你是个好孩子,我心里都清楚。我舍不得女儿,这几日才看你不顺眼,难为你了。”
    长俊笑着给黄茂林倒了杯酒,“叔父心疼我,我心里也清楚。”
    黄茂林敲了敲他的碗,“还叫什么叔父,该改口了。”
    长俊立刻又站了起来,抱拳行了个规整的礼,“小婿见过岳父大人!”
    黄茂林笑了,“好孩子,快坐下!”
    说完,他给长俊夹了条鸡腿。
    慧哥儿瞪大了眼睛,这还是前几日那个吹胡子瞪眼的阿爹吗?连我都没吃到鸡腿呢,先给他了!
    黄茂林笑眯眯的看着长俊,“多住一阵子再走,明儿你带着青莲出去玩,去银楼也好,去绸缎庄也行,戏园子就别去了。要是觉得城里不好玩,去庄子上玩也行。”
    长俊也有些发懵,吞了口口水,“岳父,我们还是在家里吧。”
    黄茂林喝了口酒,看了他一眼,开始回忆起来,“既然已经定了亲,就要好生相处。我与你岳母刚定亲的时候,她也是十二岁,我天天上门,帮着劈柴挑水。你岳母和外婆上街卖菜,我每天帮他们摆摊子收摊子。每隔三两天,我自己花私房钱给你岳母买些点心,或是买朵花。我们还一起打槐花饼吃,一起进山砍柴。”
    长俊给他倒了杯酒,“岳父岳母情比金坚!”
    慧哥儿和泰和也听得津津有味,天下的孩子都一般,听见父母恩爱的往事,心里都异常高兴。父母恩爱,孩子是带着希望出生的,这种从根上的肯定,让孩子从内而外会散发出一股自信。
    反倒是那种父母不和的孩子,觉得自己的出生就是个错误,信心大挫,一辈子都耿耿于怀。
    黄茂林一边喝着酒一边絮絮叨叨,说了许多往事,最后有些醉了,慧哥儿和长俊一起把他送回了正房。
    叶氏带着两个儿媳妇和孙女已经走了,梅香把李先生安置到了西路跨院中,长俊也搬了过去。
    李先生住了几天之后就走了,把长俊留了下来,让他和慧哥儿一起读书。
    梅香再三挽留,“先生回去也无事,不如留在这里,我们姐妹整日说说话,多好。”
    李先生笑着摇头,“原不该拒绝妹妹的好意,只是家里还有许多田产铺面需要我回去打理。娘家那边的关系我也要去走动,再者,我回去置办一份像样的聘礼。我知道妹妹不是在乎钱财的人,但我喜欢青莲,自然要给她做脸面,不能让外人耻笑。”
    梅香听她这样说,不好再留。
    李先生又嘱咐长俊,“你们兄弟二人一起读书,不管慧哥儿去什么学堂,你跟着一起去。”
    长俊有些舍不得李先生。
    李先生拍了拍儿子的肩膀,“等你考中进士做了官,我就跟着你一起享福去。男子汉大丈夫,不要扭扭捏捏。你就把这里当做自己的家,该吃吃该喝喝,我给你留了钱,想买什么东西只管去。过年前我会过来下聘礼,到时候再带你一起回去。”
    长俊点头,“阿娘回去了之后要保重身体。”
    李先生挥挥手,“你们都别送了,过两三个月我又来了。”
    说完,她笑着转身走了。
    作者有话要说:
    亲亲们早上好!隔壁文《穿越成太傅家千金》正在火爆连载中,请亲亲们给个收藏吧,帮助作者顺利登上第一个人工榜单前排!爱你们!
    感谢在2020-05-23 18:14:02~2020-05-25 20:12:0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baobao 2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一江秋水 23瓶;25727481 20瓶;幸逢时 11瓶;暴力豆豆、柠檬 10瓶;小w 7瓶;23155266 6瓶;近三千万年、阿边 5瓶;kk_liunn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34章 下聘礼省城探亲
    等到冬月底, 李先生再次来了。
    李先生先去了韩家,与叶氏商议,“太太, 我去下聘, 总不好住在女方家里。我本想租个地方住,但就几天的功夫,不说合算不合算,这一租一退也费劲。”
    叶氏热情的招待了李先生, “先生这样想才是对的, 先生来荣定县,哪里还需要租房子。别说三五天, 三五年都行。我在家正好闲得无事,两个媳妇虽说孝顺,但家事忙碌, 又要带孩子, 我帮不上什么忙,不能总是拖着她们陪我说闲话。”
    李先生开玩笑,“再过几年, 我要是能过上太太这样的日子,这辈子也满足了。”
    叶氏立刻接口,“必定会有的,长俊有出息。不是我自夸, 青莲是个好姑娘。先生把她教导的又懂礼仪又通文墨, 到哪里都不丢人。”
    李先生哈哈笑了,“太太这还不是自夸!”
    叶氏也跟着笑了起来, “先生既然住到我家里,我先不管青莲是我外孙女, 我只把自己当先生家里人。敢问先生,既然是来下聘,怎地行李却单薄得很?”
    李先生笑眯眯的看向叶氏,“不瞒太太,我只带了一些传家的东西,其余的准备在荣定县买。那些古玩字画,平常人又不懂。我多置办些金银,这样才有脸面呢!”
    叶氏恍然大悟,“先生家里的古玩字画,毕竟都是值钱的好东西。可我们都不懂,那字画对乡下老农来说,还不如一把柴火呢。”
    李先生点头,“可不就是,聘礼嘛,热热闹闹的就好。”
    叶氏让人通知了梅香,梅香连忙赶了过来。
    “姐姐来了,怎么不去我家里?”
    李先生又解释了一遍。
    梅香觉得有道理,“那就劳烦阿娘和弟妹照顾先生几天,等下过了聘,再住到我家里去。”
    叶氏嗔怪女儿,“什么劳烦我,我跟李先生的情分,比你们厚多了。”
    梅香仔细对李先生说了长俊这几个月的日子,李先生始终笑眯眯的,“妹妹是个细心人,比我照顾得妥帖。长俊跟我在一起,连饭都吃不好。”
    梅香忽然听得一阵心酸,“姐姐是办大事的人,做饭洗衣这种小事情,倒不必亲自动手。不是我自夸,我们青莲也会做几样小菜,姐姐以后只管享福就是。”
    李先生又哈哈笑了,“才刚太太夸过青莲,妹妹又来夸赞一番。”
    三个女人一起都笑了起来。
    李先生住下之后,带着长俊在荣定县买了不少东西。
    主要还是金银首饰和绸缎布匹,另外再加一些活禽牲口。
    叶氏想着李先生在荣定县没有其他亲眷,索性自己充当起了男方长辈。
    有叶氏操持,聘礼下得热热闹闹。
    李先生大手笔,直接从银楼里订了四套金头面,两套赤金的,两套镶嵌碧玉宝石的。就这四套首饰,得值好几百两银子。另外还有两套银首饰,一套纯银,一套镶嵌红宝石的。
    另外有聘银一百两整。
    各色绸缎布匹买了整整四大箱子,青莲一个人十年也穿不完。
    又有两头猪,两头羊,八只活鸡,八只活鸭,外加喜饼、干果无数。
    最重要的是,还有一担古玩字画。
    这东西一般人看不懂,只有个别读书人知道这是好东西。里面有几样孤本,还有几件上百年的玉制品。
    这一份聘礼,在荣定县都能排得上号。
    李先生当日作为三品侍郎家的小姐,嫁到孟家时带了丰厚的嫁妆。长俊的父亲去世后,家里的田产铺面也仍旧在李先生手中
    这回这份聘礼,只是明面上的。符合荣定县的上层标准,不打眼,也做足了脸面。
    除了这份明面上的聘礼,李先生私底下送了青莲许多东西。
    有一些她陪嫁中的首饰,还有省城附近一个田庄的地契和两家铺面的契约书,还有五百两银票。
    青莲收到东西时死活不要,只说这太贵重了。
    李先生当着黄茂林夫妇的面,把契约书又塞进她手里,“我就长俊这一个儿子,以后的东西还不都是给你们。这回聘礼下的少,也是怕你们在荣定县太显眼。你不晓得,孟家虽是大族,一堆的势利眼。我把东西都给你,回头你再带过去,算你的嫁妆,谁也不敢盘算。”
    黄茂林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他以前还觉得自己在荣定县算富裕的,原来以为李先生母子是出来讨生活的,如今跟女婿家里一比,自己就跟个穷光蛋一样。
    梅香笑眯眯的被青莲说,“先生给你的,你就接着吧。你们不晓得,当初我嫁人的时候,嫁妆里面好多东西都是你阿爹提前给我的。”
    李先生忍不住笑了,“还是妹妹实诚,就是,婆家给的,为甚不要。多一些嫁妆难道不好,这有粉就要往脸上擦。”
    青莲红着脸接下了东西。
    等夜里睡觉时,黄茂林止不住叹气,“咱们家真穷。”
    梅香知道他的小心思,“哪里穷了,又不缺吃又不缺穿,丫头婆子下人都有,田产铺面作坊,你这还叫穷。”
    黄茂林翻身看向梅香,“咱们家一样字画都没有,也没有上百年的玉。别说百年了,十年的都没有。”
    梅香柔声安慰他,“字画也好,古玉也罢,东西是给人用的。我不需要那些东西,有没有不打紧。你往前看一百年,孟家的老祖宗们在干什么?说不定还不如你呢。咱们好生慢慢的置办家业,慧哥儿兄弟慢慢改换门庭,没有个三五代,这腿上的泥巴都洗不干净。女儿能嫁个这样好的人家,我高兴着呢。”
    黄茂林笑了,“我也高兴,除了那些吃的,其余全部陪送给她,咱们再添置一些,必定不让她丢人。”
    梅香点头,“自然都要陪送给她,不怕,女婿和亲家母对她好,旁的人好不好又不相干。”
    下过了聘礼之后,李先生就要带着长俊回府城。
    黄家一家人非常舍不得,长俊自己也不想走。这些日子以来,他和青莲越发亲密。两个人时常一起出去玩,背着人的时候,还能拉拉手。
    青莲给他做衣裳鞋袜,专门煲汤给他喝,连黄茂林都整日酸溜溜的。
    长俊感觉自己每日像泡在蜜罐里一样,忽然间说要走,他万分舍不得。
    李先生再三考虑之后,与黄茂林夫妇商议,想把慧哥儿带走。
    “亲家,妹妹,慧哥儿已经中了秀才,你们以后对他有什么安排?”
    这话把黄茂林问住了,他想了想,“不瞒亲家母,自然是想让他继续读书的。”
    李先生又问,“要送他去府城吗?”
    黄茂林又被问住了,半晌后回答,“县城里肯定是不行的,至少也得去府城。”
    李先生直接看向他们夫妇,“亲家和妹妹若是信得过我,把慧哥儿交给我吧。我准备把长俊送到省城官学里去,若是慧哥儿跟着,他们郎舅二人一起,岂不更好。”
    黄茂林和梅香反应过来之后,都有些心动,但又舍不得孩子。
    梅香先开口,“姐姐,他们是住在官学里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