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20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他打马走到车窗边,“梅香,我真高兴。”
    梅香撩开车帘,“茂林哥,我也高兴。”
    夫妻二人相视一笑,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之中。
    作者有话要说:
    啊,正文终于完结了,感谢各位亲们这116天的陪伴。后面三天先后会有韩敬平和叶氏、梅香和黄茂林等几个小番外,亲们可以选购。
    这篇文,是作者对自己浓厚的乡土情结的一次回顾。里面的很多场景,再现了作者童年时期的经历。男女主人公携手奋斗,也是作者最喜欢的爱情模式。虽然纯粹的乡村种田文受众小,成绩也一般,但作者一直没忘了自己写文的初心,把好故事说给大家听,把积极向上的理念传播出去。认认真真,打磨每一个情节,雕琢每一个文字。以后的路上,不管亲亲们能不能再继续陪伴作者走下去,作者都希望亲亲们能生活幸福。
    小广告时间,隔壁新文每天早上6点坚持更新,请亲亲们给个收藏吧。收藏多一些,作者的入v前榜单位置会更好一些,能增加一些读者,v后嘛,能多挣些小钱钱给家里的小屁娃买零食吃,谢谢大家。
    爱你们~~感谢在2020-05-29 17:18:25~2020-05-30 16:55:2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baobao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n的平方 60瓶;lyj 10瓶;myadam11、柯媽、竹叶青l 5瓶;倩倩 2瓶;小w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39章 奈何桥魂魄相依
    叶氏自从离开荣定县以后, 就再也没回来过。
    刚开始的时候,她跟着明朗天南海北到处走,一个地方住三年, 再换一个地方, 等换了五六个地方后,她去了京城,从此在那里定居。
    早些年的时候,老家若有重大事情, 比如韩文富和韩文昌去世, 她都是派孙子们回去。
    叶老太太去世的时候,叶氏挣扎着要回家, 但她当时离老家一千多里路,老家的信送过来的时候,估计叶老太太都下葬好几个月了。
    再者, 连她自己当时都已年过六旬, 儿孙们如何放心让她回家,不说一路颠簸苦,到家后见到老母坟茔, 更会痛断肝肠。
    叶厚则送信来时已经嘱咐妹妹,老母亲无疾而终,活了快九十岁,是喜丧。在远方哀悼即可, 不必回家。
    老母亲一去世, 叶氏就更加断了回家的念想。只经常送信回家,让韩敬奇和韩敬杰代为照看韩敬平的坟墓。并嘱咐女儿女婿们, 若回老家,定要去扫墓。
    这个不用她嘱托, 黄茂林每次回荣定县,必定要去岳父和生母的坟墓上看一看。
    后来,叶氏七十岁的时候,明朗调任京城,做了四品京官,叶氏从此跟着儿子定居京城。小儿子、孙子、外孙子和外孙女婿来来去去,四处游宦,叶氏这里,像一座坚固的大本营。
    为了不耽误儿孙们的前程,叶氏用心保养身体,并不一味的大吃大喝,平日里还时常找些事情做。
    正如当初她所言,她活到了八十四岁!
    那一年,明朗已经六十五岁,官居户部侍郎。明盛已经六十一岁,官居左都御史。兄弟二人毗邻而居,共同奉养老母。
    梅香年纪就更大了,一直住在省城。
    叶氏和她老母亲一样,也是无疾而终。头一天晚上,她只略微喝了两口稀粥,她一向注重养生,吃的少,儿孙们并不勉强她。
    睡到半夜的时候,她自己坐了起来,让身边的老嬷嬷把儿孙们都叫了过来。
    如她这个年纪,随时都有可能驾鹤西去,后人们早就做好了各种准备。儿子、孙子、重孙子、玄孙子全部来了,挤挤挨挨了一大屋子。
    叶氏拉着两个儿子的手,气若游丝,“我刚才梦见你们阿爹了,他说他等了我好久,让我早些过去。”
    两个儿子紧紧拉着她的手,“阿娘!”
    叶氏微笑,“我这辈子,活得真值。虽然年轻时受了些苦,但这后半辈子顺风顺水,儿孙们孝顺,再没有什么遗憾。你们别难过,阿娘都这把年纪了,也该走了。以后你们兄弟还要和以前一样,照顾好你们姐姐妹妹,别让阿娘担心。等阿娘去了,你们一定要把我送回家,和你阿爹葬在一起。”
    叶氏说完,有些疲惫疲惫,闭上了眼睛。
    明朗头上已经有了许多白发,拉着老母亲的手轻声说话,“阿娘放心,儿子会照顾好弟弟的。姐姐和妹妹在省城也都好的很,过些日子还说到京城来看阿娘呢。阿娘还有什么心愿,只管跟儿子说,儿子定会遵从。”
    明盛拉着叶氏的另外一只手,“阿娘,我会听大哥的话的。”
    叶氏脸上露出一些笑容,“好孩子,阿娘放心的很。”
    说完这话,叶氏彻底咽下最后一口气。
    两个儿子等了半天,不见她回音。明盛伸手探了一下,立刻嚎哭起来!
    剩下的后人们都明白了,全部跪地痛哭。
    明朗兄弟二人最为伤心,老母亲守寡把他们带大,母子情分深厚。老母亲在,他们还有来处。老母亲一去,他们年过花甲,只剩归途。
    老太太活着的时候温和慈善,疼爱儿孙们,怜贫恤老,从不与人争执,经常做善事,在京城里是出了名的和善人。连宫里的娘娘们听说叶氏青年守寡,带着女儿供两个儿子读书,也对她大加夸赞。
    叶氏感觉自己身体越来越轻盈,仿佛挣脱了某种束缚一般,在空中慢慢飘荡起来。
    她睁开眼,发现自己站在床边,儿孙们跪在地上痛哭,再一看,她的尸身还躺在床。
    耳畔,哀婉的哭声越来越重。家里搭起了灵棚,来祭奠的宾客越来越多。两个儿子一身重孝,跪在棺木前,守了三天三夜。
    兄弟二人年纪大了,中途好多次撑不住,儿子孙子们强行把他们架回去歇息。
    梅香虽然年纪大了,但她身体好,接到消息后,连夜带着妹妹赶了过来。
    兄弟姐妹四个一起办完了丧礼,扶棺归故土。
    叶氏忽然明白了,自己要去了。
    她有些难过,跪在地上的全部是她的后人,花白了胡子的儿子,鼎盛之年的孙子,青年有为的重孙子,活泼可爱的玄孙子。
    但叶氏知道,她该走了,若再留下去,儿孙们不得安宁。
    叶氏有些迷茫,不知该往何处去。她一动,就感觉自己的身子如风一般飘荡起来。
    正当她寻找出路的时候,忽然,面前出现两道影子,一黑一白。
    穿白衣的先开口,“你的时辰到了,跟我们走吧。”
    穿黑衣的拿出一个本子,在上面勾画了两笔,一边勾画一边说道,“此鬼生前不作恶,行善较多,可入轮回。”
    叶氏忽然明白了,“劳烦二位差爷,可能容老妇人再等一等。”
    白衣官差摇摇头,“不可,你家中丈夫已等候你多年,他的期限早已过去。因他一直滞留,且执念颇深,魂魄日渐虚弱,须得你去解救。”
    叶氏一听说,立刻心如刀绞,“请二位差爷带我去!”
    黑衣官差要给叶氏上锁,白衣官差摇摇头,“罢了,又不是恶鬼,不必上锁,走吧。”
    两位地府官差让叶氏闭上眼睛,一阵风吹过,叶氏感觉天旋地转,再一睁开眼,到了一座桥边。
    桥这边是一个老妈妈坐在那里,面前放了一只大桶,桶里一只长勺,旁边有一只碗。
    桥的那头模模糊糊的看不清楚,桥底下是一条河,河水黑黢黢的。
    有许多魂魄被官差押着,轮着喝那桶里的汤,依次走到桥的那边,没入黑暗中。
    但总有魂魄不愿过去,那些执念太深的,官差们也不勉强,全部关押在一只笼子中,放在桥边。
    等的时间越久,魂魄越虚弱,鬼魂们会非常难受,有熬不住的,自己会要求过去。
    黑白二位官差已经走了,桥边又有别的鬼差接手。
    叶氏跑到那铁笼子旁边,一边绕着看一边喊,“当家的,当家的你在哪里?”
    忽然,笼子边角有一个模糊的身影抬起了头,叶氏努力辨认,发现正是青年时期的韩敬平。
    叶氏的泪水立刻流了下来,旁边的鬼差奇怪,“鬼也会流眼泪,倒是少见。姓韩的,你婆娘来了,你可以走了,再不走,当心你魂飞魄散。”
    说完,鬼差打开了牢笼大门,放出了韩敬平。
    那道身影缓缓站了起来,钻出笼子,走到了叶氏身边,轻轻拉起了她的手,“芳萍,你来了。我等了你好久,就怕等不到你。”
    叶氏看着眼前的丈夫,还是年轻时的模样,只是脸色有些苍白,她再也忍不住扑到他怀里,“都是我不好,都是我的错,我该早些来的。”
    韩敬平摸了摸她的头发,“没有的事,你的寿命有这么长,若为了我强行剥夺,更会折损我的阴寿,还会报应到来世。”
    叶氏非常担心韩敬平,“他们说你虚弱的很,你感觉怎么样了?”
    韩敬平笑着安慰她,“也没有那么严重,早些年是弱的很,后来你一直做善事,有些福报落到了我头上,也能滋养我的魂魄。再者,你每年给我上了很多贡,我拿去孝敬官差们,也能得一些阴间的供养。”
    叶氏摸了摸他的脸,“傻子,既然这么难熬,怎么不早些走,白受这份煎熬。”
    韩敬平也摸了摸叶氏的脸,“我不想一个人走,我想等你一起。我听前面留下来的鬼魂们说,夫妻一起过奈何桥,再一起投胎,若是执念重,说不定下辈子还能做夫妻。我撇下你自己先走了,眼见着你和孩子们受苦,我却无能为力,如何忍心一个人先走。我也不甘心我们的缘分就这么浅,多等一等,说不定就能等到了。这辈子不能陪你到老,下辈子我一定要陪着你。”
    叶氏又痛哭了起来,哭了一阵子后,她忽然不好意思起来,“当家的,你还这么年轻,我,我却成了老太婆了。”
    韩敬平笑了,“谁说的,你现在的样子,不是老太婆。”
    叶氏奇怪,跑到河边往河水里看,惊奇的发现她居然又变回了年轻时的模样,看这样子,大概也就是韩敬平去世时候的年纪。
    叶氏高兴的跑了回来,“当家的,我又变年轻了。”
    韩敬平笑着点头,“成了鬼魂,没有躯体束缚,你就会自动变成你想要的样子。”
    叶氏明白了,她一见到丈夫,就想到丈夫临终前的事情,她也变成那时的模样。只要不是白发苍苍的老太婆,叶氏就很高兴。自己变年轻了,站在丈夫身边也很相称。
    高兴完了之后,叶氏问鬼差,“差官大人,我丈夫魂魄虚弱,可会影响投胎?”
    鬼差也不瞒着她,“自然是会有影响的,虚弱的魂魄,再投胎重新为人,怕是身子骨弱,阳寿也不长。”
    叶氏顿时着急起来,扑通一声跪下,“求差官大人指点迷津,我要怎么做才能救他?”
    韩继明去拉她,“芳萍,你起来,我没事的。”
    那差官想着韩敬平等了叶氏这么久,难得见这么真心的鬼魂,好心对叶氏说道,“他魂魄虽虚弱,你的魂魄却很强壮,若是以你的魂魄滋养他,可以让他变强一些,但你就没有现在这么壮了。”
    叶氏急忙点头,“我要如何滋养他?”
    差官微笑,“你只要心里想着这件事情,寸步不离他,想的越深,作用越大,你们一起喝孟婆汤,一起过奈何桥,到阎王大人面前受审,再一起投胎,到时自会有效果。去吧,他不能再等了。”
    叶氏连忙起身,谢过鬼差,拉着韩敬平就去喝汤。
    韩敬平先喝了汤,喝完之后,韩敬平好像变得不认识叶氏了,整个鬼浑浑沌沌的。
    叶氏心中大惊,都说这孟婆汤会让人丧失记忆,万一我喝了,会不会不记得当家的。
    我若忘了他,他这么虚弱,岂不遭人欺负。
    叶氏问那坐着的老妈妈,“姐姐,是不是喝了汤就把前程往事都忘了?”
    老妈妈微笑,“自然都会忘的,也有那执念深的,就算忘了,也会记得一些事情,但看你执念够不够。”
    叶氏看了看四周,把自己手上那只名贵的镯子撸了下来塞到老妈妈手中,“姐姐,这只镯子跟你玩耍,我,我能不能不喝这汤?”
    老妈妈收了镯子,却笑着摇头,“不行,汤你要喝。这样,你喝汤之前抓着他的手。我见过许多执念深的鬼,喝汤前抓住什么东西,喝了之后也不会松开。你看你男人,是不是还抓着你的手的。”
    叶氏低头一看,韩敬平虽然傻了,却仍旧死死抓着她的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