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胤禟迷瞪着脑袋坐下,心里还抽空想了下原来这就是老爷子单独召见的待遇啊,怪不得八哥一门心思就想着要更进一步,这滋味是他娘的不一样啊。
    “今儿叫你们过来,是想问问理藩院的事儿。”胤祐到得早,已经把前些天该回禀的都梳理这说了一遍,这会儿康熙问的就是胤禟。“你七哥说最近都是你管着理藩院,说说吧,这几天有什么事儿。”
    康熙张嘴一问,胤禟额头汗都沁出来了。好在老七回家闭门思过之后,他留下来那些规矩胤禟都没改,虽说有时候也嫌繁琐,但还是天天下午能抽出小半个时辰来,跟工部几个大人进行每日复盘。
    复盘这个词儿还是胤禟到了理藩院,才头一次从老七那儿听来的。第一天下午自己都要回家了,居然被老七揪着不让走,把人又拉回屋里,和工部几个大人对坐一起,要把当天的事儿都说一遍。
    这种搞法胤禟从没听过,但工部的人显然已经很习惯了。几人从容的拿出不大不小的纸条,对着纸条写的一个个都把今儿大概办了什么事粗略过了一遍。屋里还有个罗衍,坐在一旁专当文书,该记下的那边说着这边就都记下了。
    这个过程里一屋子人都认真听着,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当时没发现的,复盘的时候也能给揪出来。若是一天下来风平浪静屁事没有那就更好,瞧瞧今儿有什么能借鉴的,往后办事就更轻松。
    所以此刻康熙问起来,胤禟虽然紧张,但该怎么说怎么答,他心里都是有数的。康熙听着胤禟有条不紊的回话,从他进来就板着的脸上,总算有了点笑模样。“说说吧,这法子是从哪个先生那儿学来的。”这话问的是胤祐,他这个新招数用在衙门里效果不错,康熙早就听说了。
    “回皇阿玛的话,哪有什么先生啊,儿子是从纳喇氏那儿瞧来的。”玉玳这习惯是上辈子带过来的,到了这地界也不用上班不用当社畜,可不就把这技能用到管家上边来了。她领着府上管事的婆子太监对账复盘,胤祐看过几次就学会了,没想到用到衙门口也挺好。
    “纳喇氏有句话儿子觉得说得挺对,不复盘不回头看,那一天过了也就过了,只当是白过的。只有常回头看看,才能知道自己哪儿做得不够,哪儿做得好,后边的路才能越走越顺当。”这话放在玉玳管家诸事上合适,放在胤祐办差上也合适。甭管是什么天潢贵胄,真要办事的时候,就得先把事办好,要不然空有个名儿照样屁用没有。
    胤祐的话说得康熙和胤禟都觉得意外,两人都以为不是他自己想出来的,也应该是老七底下门客属人给他想的办法,可谁能想到这还是个妇道人家用来管着后院的法子呢。
    “行,朕知道你这福晋是个好的,往后你那性子别那么左儿,好生过日子吧。”康熙心中感慨这都是命啊,原本给胤祐挑了纳喇法喀家的闺女,只想着法喀手里头有实权,只要他老老实实的,自己总能保这个儿子一生富贵。
    可没想到竟是挑了这么个妙人给胤祐,怪不得儿子整个人都被抓得服服帖帖的。纳喇氏若不是个女子,说不得也能成一番事业,收拾自己一个傻儿子而已,真是浪费了。若是当初能给胤礽也找这么个太子妃,说不得也能让自己少操心些。
    不过这话好悬没让玉玳知道,要不然真得给康熙爷磕一个。自家爷们当不成皇帝事小,这还没当上皇帝就自己把自己作了个半疯才是事大。
    “皇阿玛说得是,儿子领训。”能让康熙说这样的话,胤祐心里也高兴。他就怕这回自己闹一场,让皇阿玛觉得是玉玳蒙了自己的心,才让自己这般行事。
    “行了没几天就中秋了,既然你们俩都在,说说理藩院那边你们怎么看。”康熙没忘了正事,朝拜的日子已经定下了,在这之前康熙也不想三三两两的见蒙古来的那些人。可到底是中秋节,总不能把人扔在理藩院就不管吧。
    “儿子以为,中秋家宴蒙古各部来人是绝不能来的。家宴上莫不说贵母妃和各宫母妃们和妹妹们都在,就是兄弟们府上女眷孩子这么多,也不大合适。”胤祐早就把这事想过了,“但他们不管怎么说也是那么大老远过来的,不若白天臣工们进谏祝节的时候,单辟一列出来让他们进宫磕个头,倒也不算失礼。”
    “嗯,儿子觉得七哥说得有道理。”胤祐说完瞧了瞧胤禟,这事之前两人商量过,他也不怵头,“等下午出了宫,儿子让人在理藩院摆上酒席好生招待便是。每年城里都有花灯会,到时候让九门提督多派些人去街面上巡查,他们就是出门逛一逛也不怕出什么岔子。”
    康熙的确不想把人都弄到家宴上来,现在两个儿子说的办法倒是可行。“那行,就按你们说的办,到时候你们两个多盯着些。”
    说完了正事康熙也没有留儿子吃饭的习惯,胤祐和胤禟便老老实实出来了。从宫里出来,胤祐自是往好几天没去的理藩院走,胤禟却摆摆手跟胤祐告了假。昨儿晚上喝了两顿大酒,今儿能强撑着一路进宫再出来都没丢人,那都是自己运气好。
    现在宿醉过后的头疼,让胤禟只想回去躺着,胤祐看着他青白的脸色点点头,很爽快的就把人放回去了。
    胤祐一到理藩院门口,门房里的差吏立马就迎出来,万岁爷火气消了七贝勒重回理藩院的信儿,早就有人传出来了。“七爷,您可好几天没来了,这几天又来了不少蒙古人,册子都给您编好了就在屋里放着,您看您是?”
    胤祐的习惯是进了衙门先跟下边的主事碰个头,今儿去宫里耽搁晚了,便不见了吧。“你找个人先去胡同口买点豆汁儿回来,炸圈拿两个,要是有炸盒儿也带两个。”胤祐进宫太早根本没来得及吃早饭,刚刚又懒得下马,这会儿是真饿了。
    “买完了再去趟贝勒府,让罗衍收拾收拾赶紧过来。”胤祐一边嘱咐一边往里走,突然又想起什么似的站住脚,“再告诉福晋今儿不用准备中午饭了,就说爷在外边凑合凑合。”老爷子说得轻松,一竿子就把中秋节理藩院这一摊扔给自己了,可真到了那天多少事要安排,还是要找老四老五商量商量。
    胤祐一件事紧着一件事的吩咐下去,下边的奴才也跟着忙活起来。胤祐慢慢往屋里走,几天不来总感觉又不一样了些。这几天来人多,出出进进的难免把院里的花草都踩蔫了。
    老九惯是个不在意这些的,胤祐看了却觉得不舒服,刚一进屋又赶紧找了人来,让人去找花匠把院里该换的换下,该补上的补上。专门伺候胤祐的主事笑着一一应下,这理藩院说到底啊,还真离不了这七贝勒爷。
    胤祐这边忙得风风火火,另一边胤禟回家倒头就睡,可才刚刚睡着没多久,董鄂氏便风风火火的把人从床上给薅起来。这么突然被吵醒,胤禟恍恍惚惚只觉得天旋地转的头晕,这要不是董鄂氏,换了哪个奴才妾室,胤禟都能一脚踹死。
    “爷,别睡啦,宫里传圣旨来了!”要说董鄂氏也不容易,董鄂氏的阿玛官拜一品,也算是这么多年圣宠不倦。跟胤禟的这门亲事说来还是宜妃从中撮合才成的。
    可谁知道这位爷是个面上光,瞧着漂亮又聪明,可就是脑子不开窍,一直跟在老八后头看着是哥哥弟弟亲亲热热,其实什么好处都没捞着。现在好不容易醒过神来了,董鄂氏能不激动吗。
    来传圣旨的太监面上带着笑,一路客客气气的,董鄂氏问都不用问就知道肯定是有好事儿,这不赶紧就到后边找人来了。
    听说是来了圣旨,胤禟自然也不敢耽搁,让董鄂氏伺候着穿戴好衣裳,便赶紧往前边去。等到见着圣旨跪下之后,才后知后觉的想,爷这才刚从宫里出来,有什么事老爷子不能当面说啊,这不是遛儿子玩呢吗。
    但甭管是不是遛儿子吧,圣旨里的内容的确是叫人高兴的事儿。“九贝子爷,您赶紧谢恩吧。”圣旨里的意思大概就是说胤禟这回办事得力,赏个贝子给他以示鼓励。
    别看只是个贝子,那就算是有爵位了。要知道这几年从老八那儿往后数,这些弟弟们可都过得苦着呢。胤禟端端正正磕头谢恩,董鄂氏高兴得塞了三份的红包给宣旨太监,把人送走之后就开始张罗怎么办酒请宴,好生高兴高兴。
    第四十五章
    胤祐闭门思过这几天,府里上下也跟着缩着脖子做人, 就怕被外边抓住把柄说主子爷思过的心不诚。现在胤祐解禁了, 府里上下也就跟着热闹起来了。“福晋,老夫人递了信来, 说是快中秋了特地差人来问,府里都准备妥当了没。”
    嫁到皇家就这点不好, 哪怕只隔着几条街也没法儿说想回娘家就回娘家,且不说别的, 只说这贝勒府的马车若是时不常的就往都统府门口停, 用不了多久京城里就得传出七贝勒宠妾灭妻, 七福晋连夜回娘家的消息不可。
    “嬷嬷,你今儿抽个空替我回去一趟, 就说我这儿什么都好,等过了节便和胤祐一起回去看他们。”再过两天就是中秋节了, 玉玳实在是抽不出空回去, 只好先让大嬷嬷跑一趟。
    最近胤祐风头出够了, 家里边肯定也跟着担心够了, 说白了自从自己嫁给胤祐那一天开始,纳喇家便也跟着被捆在一块上了七贝勒的船, 他好与不好早就不是他一个人的事儿了。“何嬷嬷你也准备准备,咱们今儿进宫一趟。”
    胤祐让马云祥回来说了不用准备送去衙门的中午饭,玉玳想了想还是打算先进宫一趟。最近实在是事儿多,小十八洗三之后玉玳愣是再没往宫里去过,再不去请安实在是说不过去。
    要说成嫔, 玉玳摸着自己活蹦乱跳的良心说,真算得上满紫禁城最省心的婆婆。可今儿坐在马车里,玉玳还是忍不住心中的忐忑。胤祐这回算是绝了往后府里进人的路,就算日后成嫔想给儿子塞妾室,怕是也找不到可心的人家。
    人心再好也是偏的,媳妇和儿子到什么时候都不可能一样,儿子现在几乎公开说要守着福晋过日子,也不知道成嫔这个当娘到底怎么个心情。
    但再怎么忐忑马车还是把人送到了宫门口。入了秋之后天儿就没那么热了,玉玳走在宫道上也不像以往那般风风火火,这几天宫里也在准备过节的事宜,玉玳一边走一边饶有兴致的东瞧瞧西看看,刚走到后宫里边,就迎面碰上了坐在肩舆上的宜妃。
    “给宜母妃请安。”玉玳老老实实让到一侧给宜妃请安,要说康熙后宫里谁长得最在玉玳的审美上,还真不是成嫔而是宜妃。宜妃就是那种明艳大方的美人,笑要大声笑,嗔也要皱着眉丝毫不掩饰。
    “是玉玳啊,今儿进宫来瞧你额娘的吧。”平时不是没有遇上这些娘娘们的时候,但大多都是请个安就罢了,这专门停下来跟自己寒暄还真是头一遭。
    “回宜母妃的话,好些日子没进宫来了,就怕额娘跟儿臣生气呢。”要不说这些娘娘们在宫里待久了也没意思呢,这聊个天都不会聊,自己进宫来还能干嘛呢,这不问废话呢嘛。
    “你个促狭鬼还怕这个呢,你额娘最是偏疼你,前几日过去瞧她都还在提你呢,赶紧过去吧。”漂亮的人儿大多都心高气傲,宜妃往日可算不上平易近人,今天这般亲近的做派,玉玳还真不大习惯,能赶紧敷衍过去便罢了。
    等玉玳走了有几步远宜妃又在肩舆上回头看了看她,刚刚请安的时候宜妃注意到了,这位七福晋从头到尾哪怕是行礼的时候,腰背都是挺直的。这般心里有傲气的人,现在瞧着顺风顺水,也不知道能走多远。
    “娘娘,这七福晋瞧着也没她们传得那么邪乎啊。”宜妃贴身的大宫女刚刚就偷偷仔细打量过玉玳了,这宫里美人太多了,比七福晋美的也不是没有,怎么七贝勒还真就三千弱水只取一瓢了。
    “老七才多大,这辈子且长着呢。”宜妃倒是不在意这些,现在老五和老九跟老七都走得近,在宜妃看来这是好事,总比跟着老八天天的混着什么都没捞着的强。况且只要自己儿子不学着老七那般就行了,再者说成嫔都不操心,自己操那闲心做什么。
    “赶紧走吧,太后那儿还等着呢。”宜妃这回去太后那儿还领着两个人,都是等着太后点头就要送到胤祺那儿去的。这成亲都几年了,他塔喇氏半点动静都没有,宜妃实在是愁得夜里睡不着,白天吃不好。这回又挑了两个瞧着就好生养的,只要太后同意就赶紧把人送过去。
    玉玳不知道自己在宜妃那儿已经成了反面教材,一路走到咸福宫再是不热也出了些薄汗。马嬷嬷领着宫女伺候着玉玳擦过脸上了茶,“福晋今儿想吃什么,奴才中午让人准备着。”
    这个时候进宫肯定是要留下吃中午饭的,现在成嫔还没出月子,天天窝在屋子里没法出去,正是没劲透了的时候,玉玳这时候来可算是让几个嬷嬷都松了口气。
    “想吃额娘这儿的金糕和鸡蛋糕,还有嬷嬷做的红豆汤。”宫里的吃食大多以蒸炸为主又大多口味平和,蒸菜容易做又不容易凉,炸过的点心经放又香,宫里这么多主子可不就只能这么办。玉玳其实心里想吃爆炒肥肠和醪糟鱼片,不过这会儿也就想想还是等晚上回府里去吃算了。
    玉玳点菜从不扭捏,马嬷嬷听着笑得合不拢嘴,“红豆汤多放红豆熬得浓些,金糕多放山楂是不是,奴才都记住了,您赶紧进里间去吧。”马嬷嬷在宫里伺候了一辈子,就怕那种一问三不答,又什么都不满意的主子。像七福晋这样说得明明白白的,才是真体贴奴才。
    在马嬷嬷这儿报了餐又收了汗,玉玳才往里间走。成嫔这月子坐得那可真算是一点马虎都不敢有,这都大半个月了还在床上养着呢。“怎么在外边这么久才进来,你一进门我可就听见了。”
    “一路过来出了汗,怕进来熏着额娘。”玉玳乖乖的坐到床边的绣墩上,也不大敢看成嫔的眼睛,就怕人家额娘心里有气儿,正等着对自己发呢。
    “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事儿,平时可不这样啊。”成嫔看着玉玳老老实实低头坐着,心里大概猜到是因为什么,但还是想问问,看看自己这天不怕地不怕的儿媳妇是怎么想的。
    “额娘,前几天胤祐那事儿您听说了吧。”玉玳想了想还是打算老实交代,“这事胤祐的确是吃了亏,人蒙古格格到底长什么样他到现在都没瞧清楚。想出这么个办法也是没奈何,额娘您千万别怪他。”
    “而且,而且……”玉玳第一次在成嫔这儿紧张的腿都发抖,“额娘,府里现在有大阿哥和大格格,往后想来也不会少了弟弟妹妹们,媳妇会好好跟胤祐过日子的。”
    一段话被她说得结结巴巴颠三倒四的,也不知说没说清楚就说不下去了。还是成嫔实在看不下去玉玳手里扭得皱巴巴的帕子,这才主动打断了她的话。“行了,额娘知道你的心,要计较的早就计较了。”
    别的福晋嫁到皇家来,不管是真贤惠还是假贤惠,总还是要张罗着给爷们屋里添几个人的。只有玉玳,从来不提这档子事。“额娘还记得老七第一次领你过来的时候,那孩子身体不好,院里奴才们总还是小心伺候着,我知道他心里不喜欢,可这事就是当额娘的也没法多说。”
    玉玳没进门前,阿哥所的两个格格那都是奔着伺候祖宗的路子去伺候胤祐的,生怕他磕着碰着。明明只不过腿上有毛病,愣是让成嫔瞧着都不舒服,就更别说胤祐了。那时候儿子还小,也分不清自己心里怎么想的,只不过被伺候的时候偶尔皱紧的眉头,还是能让人瞧出几分端倪。
    “那天你们在我这儿没待多久,可一出门你就挽着胤祐的胳膊,只差没整个人都倚到他身上去了。额娘跟你说句心里话,当下那一会儿额娘可不高兴了,怎么这么不会体贴爷们。但看着老七背影儿都比以前舒展,就又缓过来了。”儿子大了,要的不是小心翼翼的区别对待,而是能携手往前走的福晋,正妻。
    成嫔的话说得玉玳心里暖和,总算是松了口气,恢复了正常状态的人又像平常一样在咸福宫插科打诨,混了中午饭还要蹭个下午茶。直到要出宫的时候,成嫔才拉住人说了另一件要命的事儿。
    贵妃那边传了消息出来,中秋那天蒙古来人要在前边给万岁爷祝节,这回跟着进京的女眷还真不止那位蒙古格格,别家不说带着闺女来,还有那么多王妃福晋呢。所以到时候女眷应当也会随着命妇进宫来给太后磕头。
    有时候人人都知道有些事不能提,但是又更加不能真有什么动作把人给处理了,那么以来岂不是掩耳盗铃。所以中秋的时候那蒙古格格是肯定要进宫来的,到时候不管好事不好事的,恐怕都得瞧瞧七福晋和那蒙古格格,到底差了多少才能让七贝勒说出那等话来。
    玉玳当时听了这话面上笑着装傻,只说浑不在意,但真到了中秋这一天,愣是天没亮就起来了。胤祐迷瞪着眼看她把衣柜里的衣裳全翻出来挑了又挑选了又选,眼睛都要看直了。“你怎么这么多衣裳啊。”玉玳平时不是那种很爱做衣裳的人,这次突然翻箱倒柜的试衣裳,都把胤祐惊着了。
    “哪儿多了?多了怎么今儿还找不出一件可心的来。”玉玳也是急了,前两天成嫔说的话自己都记在心里,自己嘴上再是说不在意,可哪能真平白让那蒙古来的海兰珠压自己一头啊。
    玉玳话里带着气儿,胤祐才不跟她顶着来,缩了缩脖子抱着枕头打了个滚,又滚到床里边去了。玉玳懒得管他这赖皮模样,“瞧瞧,这件是不是太素净了,今儿过节还是不穿这件了。”刚刚试了件妃红的玉玳总觉得颜色俗了点,可现在这件杏色的又太素了,穿上去街面上闲逛可以,进宫又差了那么点儿。
    “爷送你那套头面呢,今儿戴那套吧,好看。”那套头面还是玉玳坐月子的时候胤祐带回来讨她开心的,整整一套金镶玉嵌红宝的头面漂亮是真漂亮,招摇也是真招摇。玉玳拿到手之后就好生放起来了。
    玉玳隔着床幔在外边扭来扭去的换衣裳,胤祐眼睛就忍不住的往她身上看,看得口干舌燥的哪里还睡得着。干脆起身也不管屋里还有好些丫鬟婆子的,就从后边一把把人给搂住了。“衣裳穿红色的,不是要漂亮吗,爷的福晋越张扬越漂亮。”
    生完孩子之后玉玳有心减肥,别的地方都还好基本都恢复到生孩子前的样子,就是屁股和前胸怎么减都比之前大了一码。玉玳刚开始不习惯这会儿也随便了,可就便宜了身后这登徒子,时不时的抱着就不撒手,活脱脱一流氓。
    “行行行,红色就红色,你先放开,这大清早的干嘛呢。”今儿一整天多的是事儿才没空跟他胡闹,心里虽痒痒着却还是一把把人给推开了。
    “地上凉,你把鞋穿好!”被迫放开了媳妇的胤祐,敞着衣裳光着脚坐在床边醒神,被玉玳说了也不回嘴,有奴才来伺候他穿袜穿鞋,他也就懒懒的抬了抬脚,还不忘飞眼儿给玉玳瞧。
    玉玳看着他大爷样儿也没空说他,男人嘛能分得清红色和蓝色就不容易了,再往细了分也不是他们的技能。胤祐说一句红色,杨梅就得领着小丫鬟们挑了七八件衣裳出来,到最后挑来选去的,还是选了件石榴红镶银边的裙子。
    既是要高调妆容玉玳便半点没压着,尤其最后眉间的花钿是点睛之笔,添上之后本就明艳的脸更是多了三分张扬。“好看吗?”
    这么精细打扮过哪有不好看的,不光胤祐觉得好看,走在宫道上谁瞧了都得再多看两眼。进宫之后胤祐就往前边去了,玉玳走了没多久,也赶上走在她前边的他塔喇氏和乌拉那拉氏。两人打眼一瞧玉玳,都半晌没说话。
    “你今儿可得离我远点,这谁敢往你身边坐啊。”他塔喇氏上下好生打量一番,还是忍不住有点酸。都是妯娌,谁都知道玉玳模样好,可也没想到能这么好。想来以前都是故意掩着藏着了。
    “行了,你就别那她打趣了,今儿什么情况你还不知道啊。”乌拉那拉氏倒是半点不惊奇。自家爷们要做个铁面无私的,自己就得跟着贤惠大方。老七要把这泼天的宠爱都给玉玳,玉玳可不就得担得起这份宠吗。所以在她看来这事没什么好酸的,做皇家福晋的人,有宠无宠都不容易。
    成嫔还没出月子,今儿不用去太后那儿祝节磕头。玉玳头一回自己一个人往慈宁宫去,一路上除了或艳羡或惊讶的目光倒也没什么别的,左不过就是混在众福晋之中,老老实实的磕完头坐下。
    只不过待到后边命妇和蒙古来人进来,虽不像电视剧里那么戏剧化,但不管是玉玳还是海兰珠,还是第一时间就把对方给认出来了。“诶,那一直看着你的是不是就是那蒙古格格啊。”
    他塔喇氏说是不跟玉玳一起坐,但到了还是挨着她坐着。海兰珠长得漂亮,精心打扮过后更是在众人中十分出彩,只不过胤祐那家伙真挺损的,若说海兰珠容貌上有什么可拿来鸡蛋里挑骨头的,还真就是不够白。
    这一点放在漠南整天风吹日晒的地方,没人觉得有什么,但跟玉玳一比,这差距就生是给比出来了。
    今日份碎碎念:今天是不是好长好长!!!不可以说我短了吼~~~~(挺起我的小胸脯!
    老规矩,本章评论红包随机掉落~~~
    第四十六章
    “不好说,应该就是了吧。”玉玳不是没问过胤祐, 可一问他不是说根本没瞧清楚人家到底长什么样, 就是说一点儿都不好看,可难看了。但这种屁话哪里能信?一长得不怎么地的闺女, 不光取个名字叫海兰珠,还老大的年纪不婚配, 就为了带到京城来搏前程,那不是疯就是傻。
    “老七这眼光可真够高的啊。”他塔喇氏忍不住戏谑, 这模样要换了自家那位爷, 说不定就顺水推舟收到府里去了, 哪还能把人埋汰成那样啊。
    玉玳听着这话笑笑没说话,他塔喇氏有时候总说宜妃挑剔, 可也许是家世不够高,他塔喇氏的确很多时候对一些话语和事情不够敏感。这哪里是好看不好看的问题, 就凭海兰珠这名字, 也许再过个百八十年, 到了叶赫那拉氏都能成为慈禧的时候, 还能靠美貌换个富贵。但现如今嘛,能囫囵个的回草原恐怕都难。
    “你这话再别说了, 小心宜母妃听着饶不了你。”玉玳没说什么,倒是乌拉那拉氏听见赶紧把话头儿给接过去了。他塔喇氏话说出口也反应过来不对,这下看着身边左右两人的态度,更是老实的把嘴给闭上了。
    几个皇子福晋小小声吐槽,自然没什么人注意。海兰珠在进门的时候看过一眼, 也不再往玉玳这边看,但若是仔细看,能看见她手指攥得发白的样子,就能看出来这位格格心里肯定五味杂陈。
    这世上什么都快不过流言,若是头两天海兰珠还一直磨着巴尔特想办法,可待到之后进京的蒙古各部其他人还没进理藩院的门,就开始打听自己这事的时候,海兰珠才算真的放弃辩驳。也不再每日精心打扮去院子里,就盼着有人来瞧见,为自己正正名儿。
    就在她以为自己算是完了的时候,却又得了这次进宫的机会。海兰珠想过退缩,但又实在不甘心,哪怕这次什么都得不到,她也想进宫,不为别的哪怕只是瞧瞧那把自己比到尘土里的七福晋到底什么模样,也得走这一趟。
    老太后虽在宫里生活了大半辈子辈子,但心里念着的还是记忆深处的大草原,今儿来了这么多蒙古各部的王妃福晋,平时少言寡语的老太太今儿精神头十足,还一个个的召到自己身边去用蒙语问些日常琐事。
    玉玳蒙语不怎么好,他塔喇氏跟胤祺在一起久了已经习惯他说着说着话,就蹦出几句蒙语,这会儿都是她在玉玳耳边小声翻译。
    老太后问的多是些小事,但对于被叫过去的王妃福晋们来说这就是难得的体面。康熙一路征讨噶尔丹算是把沿途各部的胆子也给震碎了,现在谁都想多跟朝廷亲近三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