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户部郎_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户部郎》作者:枫香
    文案:
    白手起家的屠老板,一朝穿成了富二代,可惜富得太水,
    身为户部尚书的独子,明明仆役成群,
    小日子却还没有现代小市民来得滋润。
    这可怎么行?
    钱,必须搂紧;肥羊没有,养也要养出一群来下刀子狠宰!
    内容标签:  强强 穿越时空 宫廷侯爵
    搜索关键字:主角:屠浩,许明旭 ┃ 配角: ┃ 其它:
    作品简评:
    vip强推奖章
    现代土豪屠老板穿越成了古代户部尚书的独子,却发现这个时代穷到掉渣,要啥啥没有,只能发奋图强,努力教别人赚钱致富。许明旭身为太子太傅家唯一上进的庶孙,在家受到父亲漠视、嫡母苛待、兄弟姐妹们的欺负,进入国子监后,却认识了比他年幼许多的室友屠浩。屠小耗子星星眼:美少年,咱们手拉手一起建立钱多多的美好家园呀!本文用轻松幽默的方式,讲述了一个现代土豪老板变成古代官家子弟的生活。两位主角一个披着小孩儿皮子的耗子精,一个少年老成的美少年,相互疼惜,因宠成爱。作者言辞幽默风趣,人物刻画立体,故事轻松活泼,观之令人会心一笑。
    第1章 屠夫子
    京城屠家,单单从姓氏上看,就带了三分匪气三分杀气三分痞气,剩下的那一分说啥也不会留给文气。偏偏,京城屠家却是世代书香。
    如今的当家人屠烨,更是大汉朝的户部尚书。
    大汉朝的户部尚书——屠浩一想到这个设定,就无语望苍天。他原本以为这个大汉朝就是华夏历史上的汉朝,不管是西汉还是东汉,就算生产力水平低了点,好歹有点归属感。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什么的,简直不要太拉风!
    可是,当今天家姓章,不姓刘。整个京城,没一个有名有姓的大户人家姓刘的。
    屠浩立时就蔫了,上课也不太有精神。
    于是,屠大老爷回家的时候,看到儿子盘腿坐地上数铜板呢!
    屠大老爷生的虎背熊腰,一双眼睛尤其凶悍。坊间传闻,当今天子未登基前,与一众纨绔纵马街市,被屠大老爷瞪了一眼,一群纨绔尽皆收敛,下马步行。庙堂之上,屠大老爷一说话,除了有数的几个武将,没一个敢和屠大老爷呛声的。
    屠尚书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主持过两届科考,脱了官袍,人都敬称一声“屠夫子”;一转身,就落了个简称,叫“屠夫”。
    不管怎么称呼,屠大老爷确实真才实学,对自己的独子还是关爱有加的,也不管自己汗湿三重衫,问道:“小耗子,比上个月又多了多少钱啊?”小耗子是屠浩的小名,他外公给取的。
    要说屠家的基因向来强悍,上溯几代爷爷都跟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一样。可惜,屠大老爷娶了个比自己基因还要强大的老婆,生出来的一子一女都肖母。
    如今屠浩七岁,据说跟屠母小时候一个样。屠母出身将门叶家,一身英气,身材高挑,常做男装打扮,与屠老爷一场美女救书生的邂逅,于是有了屠英和屠浩两姐弟。
    屠母在屠浩两岁就过世了,屠浩对屠母也就印象浅薄。屠浩对屠大老爷,也谈不上多大好感。屠大老爷一问钱,屠小盆友抬眼一看那张土匪脸,第一反应就是——卧槽,打劫的!第二反应才是,尼玛,这是他老子!
    所以,屠大老爷很习惯地看到儿子总是先把钱搂怀里,再把钱推地上玩。
    屠浩这人认真,听到老爹的问话,站起来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本子,规规矩矩地向“大老板”报告:“今年截止五月底,当月盈余五百零六贯二百七十一文……”啧,上辈子就学过点财务基础,这财务报表做得真不专业。
    屠大老爷原本只是问着玩,逗儿子呢!一听这数字,人差点就傻了。一个月五百贯的纯利,一年就是六千贯。屠大老爷自己就是做主管钱粮的户部尚书,去年国泰民安,堪称盛世,一年税收也就两千万贯。别看着好像挺多,可比起要花的钱,那是捉襟见肘都不足以形容。
    屠大老爷自己忙得脚不沾地,当然没时间管家。索性他家人口简单,妻子过世后也未再娶,家中就由长女幼子当家。屠家耕读传家,也没多少产业,边上有管家账房帮衬着,长女幼子管个小家完全没什么问题。
    可如今,儿子却告诉他这个小家,一个月的盈利就有五百多贯。屠大老爷这还是听岔了,屠小朋友说的是盈余,而不是盈利,中间还扣除了再投资的部分,是实打实的可即刻动用的现钱。
    屠浩可不知道自家老爹内心的活动,一点都不打盹地照本宣科:“其中当铺三十二贯,银楼二十七贯,酒楼五十三贯,客栈二十贯,小食三百零二贯……布庄刚开还没回本,按照这个月的情况,估计下个月才能赚钱……等今年农闲了,修的路桥就能接上云山那儿的庄子,到时候做点好事,又能赚上一笔钱,来年开酒庄、挖渠的钱都有了。”屠浩说着说着,最后就变成了嘀咕,拿着炭笔在另外一个小本子上写写画画。
    “唉,这钱放着总不是个事儿啊!”
    这年头,五百贯的消费能力是非常恐怖的。
    人们讲家财万贯,那是一等的富豪,屠浩两年不到就能做到。这还是在维持着现有水平的基础上的。至于富可敌国,想想现在穷得都养不起耗子的国库,似乎也没什么难度。
    社会生产力的落后,现在老百姓又傻……不对,好骗……还是不对,是淳朴。能赚钱的项目,屠浩一眼看过去都觉得自己跟掉进粮仓的老鼠似的,简直有一种没办法全部吃光的悲哀!
    屠大老爷觉得自己整个人被颠了个个儿。
    屠浩三岁习文,博闻强记,虽说缺了点灵性,可你还能对一个三岁的奶娃子要求啥?能认识几个字,就可说是早慧;能背上两篇文章,那就是一等的读书种子。
    要不是屠大老爷捂着,屠浩跑不了一个神童的名头。可即便如此,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家里哪来的当铺、银楼、酒楼、客栈?什么小食,一个月能卖三百多贯?”至于布庄一个月回本、两个月赚钱啥的,屠大老爷都不稀得问。
    屠浩知道自家老爹忙,可没想到他忙到连自家的情况都一无所知的地步。闻言,他仰头看了一眼父亲:“铺子是前年陆续开出来的。至于小食……前几年不是好几个地方闹灾荒吗?”
    屠大老爷一脸严肃地点头,回想起来当时的情景,他还是心有余悸。当时前任户部尚书被逼跳了城墙,屠大老爷临危受命。百废待兴,北方蛮族又虎视眈眈,南方洪涝,北地干旱;若非当今天子使出雷霆手段,几乎动摇根基。
    “姐姐看到外面的流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不由得泪湿衣襟……”
    屠大老爷打断儿子,道:“得了,你姐姐啥德行,我这个做爹的还不知道?这些场面话留着说给外人听。小英哪会泪湿衣襟,她笑出眼泪来还差不多。老子不用猜就知道,她肯定买了不少人,是不?”屠大老爷觉得自己这官当歪了。他原本在礼部好好的,家里儿女也好好的;自从他去了户部,家里一双儿女跟掉钱眼里似的。
    屠浩给老爹竖了个大拇指,又摇了摇头,道:“姐姐没花钱买。”那会儿家里还没几个钱呢!“咱家多穷啊!只是力所能及,尽量少饿死几口人罢了。”成本不过是一天两顿饭,外加几件衣服。真是一本万利的好生意啊!他这个姐姐,就是个天生的商人。
    他当时都没想起来这茬,后面屠英一口气吃成了个大胖子,没办法一下子安置那么多人,冲着他嘀咕,他才出了主意。当时家里也没多少钱,还扯了叶外婆的大旗。
    “有了人,里面有会做木匠的,做了推车,早上推着车卖蛋饼油条饺子馄饨面条之类的早点,中间卖绿豆汤红豆汤炸串丸子啥的,下午就卖菜饭、盖浇饭、盒饭。一个摊子一天能卖上三四百份。”
    账是经不起算的。屠大老爷想到如今满大街的吃食摊子,有些专卖面条馄饨,有些就卖饺子汤团,还有些晚上出来卖盒饭……他从不以为这些小贩是一个老板手下的,如今看来……啧,他这个做户部尚书的,竟然还没有自己十三岁的女儿和七岁的儿子会搂钱。
    屠大老爷一时心情颇为复杂,不知道是该为了儿子骄傲好呢,还是为了自己悲哀好。最后,屠大老爷决定让儿子明天多写一篇文章当作业。
    可怜屠浩一个现代人,虽说也曾经是高级知识分子,在如今这个莫名其妙的大汉朝,也算得上小神童,可让他用古文写文章还真心为难到他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