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558章 船只与海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谁想到老板听说之后只是哈哈大笑了一阵,还说是彼得最近这半年不关心周围的事,这些学堂早就修好了,孩子们都已经读了大半年的书了。
    说完之后,老板就径自离开忙自己的事情去了,徒留彼得一个人在那里。
    海军的招募与训练已经提上了日程,凤九幽也开始在全国各地召集能工巧匠,日夜兼程打造用于出海的船只。
    靠海的地方有不少会造船的能工巧匠,凤九幽派出去的人专门在这一带寻找,还真让他们找到了几个厉害的匠人。
    据说这几人的祖上曾经制造过大型的航海船只。和现在渔民出海所用的小船不一样,那样的大船可以装载成百上千人,一次运送的货物也不计其数。只不过在当年,这样的船只还没有造完,当初下令让他们制造船只的皇帝就已经驾崩。
    随后接手的老皇帝立刻下了禁海的命令,这没有建造完成的船只,也很快被拆成了一堆废铁。
    本来,建造这些船只时候的图纸也是要被毁掉的,但祖宗们不想那么多人数年的心血白费,所以就偷偷将图纸保存了下来。
    没想到,这些图纸还真有重见天日的那一天。
    因为恰好解决燃眉之急,凤九幽也没有心思去怪罪他们私藏图纸的事情了,立刻命这些匠人在原先的图纸上进行改造设计,尽快做出新的图纸来。
    这次,凤九幽想要制作出的船只分为两类。一类用于海上贸易,一类用于军事活动。进行贸易的船只巨大而坚固,里面能容纳多人数月的生活所需,还要同时装载足够多的货物。用于军事活动的船只稍小一些,不需要承载货物,但耐撞击的能力需要更强,也需要更适应危险的地形。
    时隔多年,这些传承着父辈们精湛技术的匠人觉得自己终于有了用武之地,都在拼尽全力的赶制凤九幽所需要的船只。
    另外一边,海军的队伍招募的多是近海的渔民。这些渔民水性好,对海上的事情知道更多,也愿意最先登上船只,进行海上航行。
    除了这些动作之外,在蓝月儿的主持之下,蓝家商行带领着其他大商行也丝毫没有闲着。
    用不了多久,皓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出海航行可能就要进行了。这不仅仅是海军和船只的任务,更是一场商业上的往来。
    既然如此,皓国也要做足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重大变故。
    一场巨大的改变就在眼前,大多数百姓却恍然未觉,他们的生活现在似乎没有多大的改变。但有一些更为敏锐的人,已经隐隐约约察觉到了之后可能到来的不同寻常。
    航海的船只足足修建了一年时间,同样,这些新招募的海军也经过了一年的刻苦训练。虽然还是有些短暂,但其他的训练,可以放在实战中完成了。
    随后不久,大批丝绸用防水的油布包着送上了即将远航的船只。随后,成箱的茶叶也被密封起来,和经过层层仔细包裹的瓷器一同被安稳的放在了货仓的最底层。
    上船的不仅有海军,还有一些商人,其中还夹杂着不少的洋人。
    这些洋人里面,赫然有彼得的身影。
    彼得一开始其实是不想亲自过去的。皓国之前没有海军的事情,他在后来的时间里面也听说过了。出海航行本就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更何况带着这么大批量的货物,更加危险重重。
    就算不遇到海盗,海上变幻莫测的水域情况也时常令那些熟练的水手们精疲力尽。更别说这些刚刚训练出来的海军了。
    虽然训练强度很大,船上安排的这一批海军也都是精英,但在彼得看来,他们下水进行实际操练的时间并不算多,而且还没有进入过更危险的海域中。
    要让这些人来保护他们的安全,彼得心中还是有些不愿意的。
    但当船只彻底完工,下水试航的时候,彼得还是忍不住过去观看了这场盛大的典礼。
    一去之后,彼得就彻底改变了主意。
    他重新找到了蓝月儿,一改之前推脱的说辞,“我让我的那些同伴们上船了,如果自己不跟他们一起去,怎么看都不太好。我想想,还是决定跟他们同甘共苦,一起去航行。”
    蓝月儿笑着看彼得。彼得这话说的大义凛然,但实际上,他的心思两个人都清楚。要是真的为了同伴,他早就应该答应了。
    彼得只不过是想要亲自体验一番罢了。
    既然彼得已经愿意了,蓝月儿自然没有拦着的道理,只是让人又加放了一批武器在船上。
    除了这些出海航行的商船,凤九幽也很快选出了一批训练有素的海军,开始进行了海上探索。
    他在和彼得谈话之中发现,自己对于其他更遥远的国度的了解还是太少了。与皓国接壤的都是几个小国家而已,现在都需要仰仗着皓国来生活,根本生不起什么谋反之心。但更远处的国家,有着更加强大的存在。
    从那个时候开始,凤九幽就生出了派队伍进行探索的心思。
    队伍分成两批,海上和陆上同时进行。队伍出发之后也同样会分为两个方向,往南和往北行进。
    这些队伍不是为了贸易而进行探索的,纯粹是满足凤九幽的私人目的。他现在很想要知道在皓国之外,到底还有多少个国家并存于世,这些国家的国力如何,如今的发展情况又是怎样?
    他不能亲自去探索,这些事情,就全部交给了装备精良的队伍。
    这些队伍虽然随身携带着大量武器,但仍然是以使者的名义,拿着通关文书和凤九幽的亲笔信件,用拜访的名义进行友好交流的。
    到了这个时候,哪怕是最迟钝的人也感受到了不同寻常。
    就像一个开关被打开了一样,皓国从原来封锁,自给自足的状态,一下子向周围各地伸出了触须,不停的在做试探。
    货船起航的那一天,凤九幽和蓝月儿一起前来送行。
    船只起航处的百姓们得知皇上和皇后要来的消息,惊喜非常,又受宠若惊,简直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了。
    凤九幽提前派人告知了当地的官员,不许大肆操办来迎接他们的到来,否则就是劳民伤财的事了。是以二人前来,虽然百姓们异常激动,但也并没有过多的耗费钱财。
    凤九幽下达这个命令的时候,蓝月儿就在他的身旁。
    听到他这么说,蓝月儿忍不住笑了起来。
    她正在看账本,手边还放个算盘,计算着账本上面的数字。这账本可不是一般的账本,里面全是这一年来国库的开支。
    那些七零八碎的少量银子,蓝月儿不可能自己算,全部丢给了该干这事的人去做。但是其他大头的支出,蓝月儿却是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这一年以来,国库的开支是前所未有的巨大。先是除了江南以外,其他地方学堂的修建,再有海军的招募训练以及船只的制造,更有近期支出的出访外国的使者的费用,每一项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如果按照皓国以往的国力,单单是其中的一项,就能把国库掏个半空了。但现在情况已经有了大不同,这样花钱如流水一般,竟然还能支撑的住。
    “亏你还知道再省点钱,你看看,今年那些农作物多卖出来的钱,又被花的一点都不剩了。”蓝月儿虽然这么说着,但是嘴边却带着笑意。
    如果说今年有什么令人值得高兴的事,那么粮食获得了大丰收,就算其中重要的一件了。
    从那些洋人商人手中买到的种子,凤九幽立刻交给手下的人拿过去试种了。
    这样的试种可不仅仅是种植出来成果这么简单,在种植的过程之中,专门负责的人需要记录下不同植物生长所需要的不同条件,哪种作物喜阳,哪种需要充足雨水,哪种耐旱,哪种高产,全部都要搞明白。
    还好不负所望,半年的时间,他们就已经筛选出了适合在不同地方种植的农作物来。
    确定之后,凤九幽立刻派人在适宜地区推广这些作物。按照往年的情况,干旱缺水的地区种植粮食总是不太适宜,雨水太过充沛的地方又容易泡烂粮食的根,但因为没有合适的作物种植,再加上粮食一直是最为紧缺的,所以即便是种植的地方不够适宜,百姓们依然守着那几种粮食种植。
    凤九幽的命令下达之后,许多地方的百姓被迫改换了以前种植的作物。他们刚开始的时候接受这样的安排还有一些不情不愿,觉得是朝廷在胡闹,却没有预料到这全是蓝月儿因地制宜给他们安排好的,最适宜种植的东西。
    但真正将这些作物种下之后,他们才意识到了朝廷的苦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这样专门的调配之下,今年的粮食作物产量有了极大的提高。
    以往常种的水稻小麦产量虽然减少,但更多可以作为主食的作物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之上。有了这些的补充代替,国库也因此充盈了许多。
    算到这笔进账的时候,蓝月儿为这大笔的数字高兴了一阵子,可随后看到后面的支出,又开心不起来了。
    不过还好,很快就能将这些连本带利的收回来。蓝月儿这样安慰着自己。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