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684章 春祭大典,天降异象!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三月末,帝王的龙幡玉撵驶出汴京,百官随行,京中官眷乘车在后,伴随着汹涌的人潮,一道往城外天坛寺而去。
    天坛寺名为寺庙,实则是皇家修建的祭祀之所,占地极广,恢弘大气,春祭祭地,与旁的仪典不同,允许百姓在外围观,随古钟和君王一起,朝拜天地,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是唯一一次能与皇家亲近,瞻仰君颜的机会,所以百姓从四面八方赶来,共襄盛举。
    曲蓁撩起车帘,扫了眼骑马在前,与容黎言和容珩并行,穿着一身暗紫色长袍,玉冠高束的男子,眼中闪过复杂之色。
    半响,撂下帘子。
    “二殿下刚接手兵部,陛下又赐封赏,伴君祭天,打得到底是什么算盘?”
    她看向车内闭目养神的容瑾笙,疑道。
    闻言,容瑾笙凤眸微张,轻笑道:“小三这段时间拔除了不少东宫的羽翼,声望渐高,宫里坐不住了。”
    “以容黎言的性子,没有反击?”
    曲蓁忙着替众人治伤,不曾关注过外界的动静,只是觉得自容檀被幽禁后,局势变得更复杂了。
    “说起来,他也是学聪明了,这些日子都在宫中侍疾,陪伴陛下左右,甚少过问朝政。”
    容瑾笙眸光幽邃,露出抹意味不明的笑意来。
    到现在才明白陛下是他坐稳东宫之位的筹码,说明太子还不是蠢得无药可救。
    这不,他的好皇兄就出手了!
    “打感情牌?”
    曲蓁诧异挑眉,这倒不像是容黎言的行事风格,他素来自诩东宫,骄傲持重,规行矩步,甚少在旁的事情上动心思。
    看来这一连串的打击让他也察觉到了危机。
    “陛下对这位长子还是寄予厚望的,他这步走的简单,却甚有成效,相比起来,小三就有些冒进了,容溟的出现既是警告,也是制衡。”
    容黎言旁观此局,看的自然清楚。
    “帝王权术之下,尊贵如皇子,也不过是他拿来平衡朝局的棋子罢了。”
    二皇子避世多年,不涉朝政,要在这两方倾轧之下站稳脚跟,堪称步步艰难。
    他的死活,景帝怕是也未曾顾虑过。
    曲蓁眸光略冷。
    容瑾笙见状,抬手在她发上揉了揉,朝中争斗向来如此,习惯就好了,要不想做棋子遭人摆布,那就竭力去争,做那个执棋的人!
    天坛寺离京城不远,靠近皇陵,地处中间,众人很快赶到,下车休整,以待正午开坛。
    容瑾笙负责春祭事宜,刚下车就被官员簇拥着远去。
    她留在原地,举目四望,看到了不少熟悉的身影,冷嵘、阮姝玉、池清姿、晏夫人、汝南王妃等,与她交好或是交恶的人都到了,其中,还有晏峥!
    那红衣在人群中着实扎眼,他似有所觉回眸望来,曲蓁移开视线,在众多的注视中,抬脚往汝南王妃走去。
    她身旁围着的几人看见曲蓁过来,纷纷欠身避开。
    “给王妃请安。”
    曲蓁拱手道。
    汝南王妃一身素衣,面容平和,见了她才隐有些许的笑意,抬手扶道:“你我之间就不要讲究这些繁文缛节了,怎么样,身子好些了?”
    “劳王妃记挂都是小伤,已经痊愈了。”
    她径直答道,“多亏王爷在外斡旋,援手之恩,曲蓁定铭记于心。”
    她通过风愁等人知晓,在她被关在天牢的那段时间,汝南王为了她的事,也没少四处奔走。
    “人没事就好,这些都不重要。”
    汝南王妃笑着打量她,“再说了,我们也就是做些琐碎的小事,真正主导的还是王爷,他为了你三番两次和太后翻脸,那气魄和决心,谁看了都不免动容。”
    “王妃说笑了。”
    曲蓁刚说完,她就正色道:“你也别害羞,我算是看着你们一路走来的,王爷人品端方,又待你情深义重,你啊,要比我家云儿幸运。”
    “王妃……”
    曲蓁深知武安县主是汝南王妃心底的痛,甚少在她面前提及,却不想她自己先提了。
    “没事!”
    汝南王妃扯了下嘴角,强笑道:“我算是想明白了,云儿素来孝顺,她也不想我颓废下去,等百年之后,我们自然能团聚。”
    “王妃能这么想县主定是欣慰的。”
    “她蒙你援手才能得个清白身,凭着这份恩情和故交,我汝南王府日后就是你的娘家,待宸王府花轿临门之际,我定为你添妆,送你风光出嫁!”
    汝南王妃笑着说道。
    一番心意曲蓁也不好拒绝,颔首道:“多谢王妃。”
    “应该的!”
    两人短暂的叙旧后,汝南王妃就被搀扶着离开了,临去之际还告诉了她一个八卦趣闻。
    “阮家那位大小姐去为刚过世的亲娘立长生牌的时候,被喝醉的冷国公府小公爷拦下,两人阴差阳错有了肌肤之亲,阮家和冷家正为了这事儿闹呢!”
    曲蓁站在原地,眸光微动,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事!
    阮王氏头七未过,两家翻脸,不管是嫁或不嫁,阮姝玉都会和阮家生出隔阂!
    以后的日子,有的闹呢!
    念落,她很快就将此事抛于脑后,转而前往朝臣聚集的地方,准备参与接下来的祭祀仪式。
    刚过正午,日头高照。
    随着古钟声响,鼓乐其鸣,百官以景帝为首,分列两侧,立于天坛之下,整衣冠,行三跪九叩之礼。
    “肇兴稼穑,福佑黎庶,启后承前,立春吉日,谨捧仪章,聿修祀典,洁治豆笾,愿我盛朝,风调雨顺,平安康泰,拜!”
    礼官唱和,众人俯身跪拜。
    “二拜!”
    “再拜!”
    话音落,景帝携太子登祭台焚香,线香点燃,景帝上前两步,刚想将其插在铜炉之中,未曾想刚才还万里晴空,艳阳高照,眨眼间便是天地变色,乌云现,‘轰隆’一声巨响从云层中炸开。
    “这,这这,春祭大地,风云变色,是为大凶之兆啊!”
    钦天监监正蓦地从地上爬起,哀呼一声,不等他说完,瓢泼大雨从天上倒灌而下,电闪雷鸣,刚点燃的祭香,霎时灭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