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37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其实去南兴安或是留在双城一线接替杜开山的最适合人选,马春生应该算是最适合的一个。这个家伙无论是灵活性还是应变能力,都是相当不错的。其战术运用能根据环境的不同,而迅速的调整和改变。”
    “战法诡异多变不说,在南兴安一线那种相对复杂的地形之下,对付日军无疑是一个合适的人选。不过这个家伙那里都好,除了上面的两点之外,就是胆子太大了。要是给他一根足够长的竹竿子,他能连天都敢去捅破。放的太远了,实在不让人放心。”
    “只是可惜他一直担任参谋长,没有担任过师长,更没有在师长任上独立指挥过作战。独挡一面的机会不多,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欠缺。即便是在牡丹江军分区司令员的任上,也多是指挥渗透与反渗透作战为主。”
    “相对来说,统筹全局的经验还是差了一下,实际指挥部队的经验也略微显得有些不足。调他去南兴安一线,恐怕影响战局的进展。否则调马春生去南兴安接替王光宇,到会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
    杨震在这边在哈尔滨与郭邴勋商议将杜开山调到南兴安一线,那边此时已经将指挥部迁移到了拉林河南岸,扶余境内温泉堡的杜开山却是因为战局的受挫而极为火大,已经几次摔了帽子。
    扶余战线上不像陈翰章与王效明那里,要么都是山地,要么就是一马平川的平原。虽然有天然的湖泊、沼泽、湿地等作为屏障,但是地形来说相对要简单的多。而且陈翰章在前郭一线,虽说湖泊、沼泽地较多,但是其中总是有道路可以利用的。
    而杜开山在扶余境内的攻势,地形也相对较为平坦。但是他的攻击路线上,却处于拉林河两岸河网地带。虽说东北的河流不像江南那样的密集,但是却不利于坦克的运用。尤其是在缺乏军用浮桥的情况之下,作为突击主力的坦克使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尤其是此时的拉林河正处于汛期,河面宽不说水流量也相当的大。在第一波次的部队登岸后,后续大部队的运送速度相对来说要缓慢的多。在加上日军远程炮火的拦截,也造成了前后兵力在使用上的脱节。
    在双城正面发起攻击,作战地域分别位于扶余境内和榆树境内七、九两个抗联之中,也算是头等的主力师,居然在突破拉林河南岸日军一线阵地后,面对日军第七师团近似极度疯狂反击之下,攻势全部受挫。
    大半天的攻击下来,两个师的兵力,进展最大的也不过深入预定作战区域二十公里。而且大半天的作战,使得两个师的伤亡都不轻。七师仅仅在午后的作战之中,就付出了近千伤亡的代价。
    而担任榆树境内强渡任务的九师,则在突破日军一线阵地时候,遭遇到了整个战线上日军最顽强的抵抗。其先头团由于日军的疯狂抵抗,在突破拉林河一线时候,虽然突破了日军一线阵地。但因为河南岸的几个桥头堡,都是经过反复争夺才最终确定归属,付出了整个战线突破日军一线防御最惨重的代价。整整一个加强营在强渡的时候,被打成残废。
    在登陆之后向纵深发展的时候,在日军几乎不计伤亡的疯狂反击之下,作为九师先头团的二十六团,伤亡达到三分之二。大半天的战斗下来,面对日军不过是一个半联队的兵力,一个头等主力师的头等主力团居然伤亡这么大,这实在让杜开山很难接受。
    而更让的他恼火的是,在黄昏时候,作为第二梯队十一师最后一个渡过拉林河三十三团,在渡河的时候遭遇到日军远程炮火的突然袭击。三座浮桥全部中的两座当场就被炸断,光秃秃暴露在河面上,此时正在渡河的部队伤亡了两百多人。
    其中一座浮桥上,正在渡河的一辆满载弹药的卡车,也因为炮火的集中而产生爆炸。整整一车炮弹,全部损失不说。还连带着正在渡河的步兵,因为炮弹殉爆而伤亡数十人。而部署在拉林河北岸保护渡口的一个高炮连阵地,也在炮击之中损失。
    开门第一脚虽然踢开还算顺利,但是后续作战进展不利,部队伤亡却是不小。在让杜开山相当郁闷的同时,也多少让他显得有些急躁。战斗打成这个结果,让杜开山感觉到自己很是窝囊。
    杜开山恼火的一把将手中的三角板和红蓝铅笔丢到地图上,一把拿起放在桌子上的望远镜走到隐蔽部前举起望远镜,向着前方响着密集枪炮声的地方不住的观察着战况。心中盘算着,应该从哪里着手调整部署。
    见到杜开山明显显得有些急躁,在一边在战役开始之前才调来与他搭档,专门看着这个上来的时候无法无天家伙的政委易荡平沉声道:“老杜,你是军事指挥员,越到这个时候你越要冷静。如果你不能冷静下来,让下面的指挥员又该怎么能够冷静下来?”
    “扶余一线是日军二十八师团与第七师团防区的衔接处,扶余一旦丢了,新京的西北方向对于日军来说将是无险可守。而榆树是新京北面的屏障,丢掉榆树水网地带天然屏障,新京则很难守住。在我们突破日军一线防御之后,日军拼命反击是在我们预料之中的事情。”
    “老杜,你的想法我明白。而且现在的情况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一点有利因素都没有。你想想,我们现在的伤亡不轻,装备占劣势的日军伤亡只能更大。现在我们在这里与日军反复争夺,消耗其有生力量。虽然会付出一定的代价,订单是在将来攻取新京的时候就会事半功倍。”
    “一号不是总说吗?在战斗之中就算不能让日军伤筋动骨,但也不要当打成一场击溃战。击溃战,不如歼灭战。而伤敌十指,不如断敌一指。在战斗之中要有宁愿用牛刀杀鸡,也不要用小刀杀牛的精神。你之前的这个部署,也正是按照一号日常要求的去做的。”
    “我们的军事素质也许与日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武器装备上已经领先于日军整整一个代差。现在彻底的打垮这个第七师团,虽说有些困难,也许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但并不是一点希望没有。”
    “如果我们能在这一战之中,打垮第七师团,只能对我们下一步的作战会更加有力。老杜,你是军事指挥员,这个道理我想你比我清楚。但是我们在部署的时候,越是这种情况,越是要需要慎重。”
    “不过老杜,有一点也许你听了会很不高兴。但是作为你的政委和搭档,我想我还是要说一下的。我认为你在一开始,就是在战略目标定位上出现了错误。老杜你的心情我理解,但是从你的整体部署上来看,老杜你的胃口是不是有些太大了?”
    “你的初衷是不错,只要到了打垮这个位于卡岔河西岸的日军第七师团后,从扶余、榆树一线到新京除了第二松花江之外,已经是无险可守。新京这个关东军统治东北的心脏,在我军面前也就像一个熟透了的果子一样,唾手可得。但是你却忘记了我们老祖宗的一句话,叫做贪多嚼不烂。”
    “以两个师的兵力从两翼包抄,同时以十一师作为第二梯队从正面压过去。想要将整个日军第七师团全部一口气,装进口袋之中。总体上来说,如果单单针对两到三个联队,你这种部署应该说还是很不错的。”
    “打一场大歼灭战想法是好的,但你的口袋一下子张得这么大,想要将整个第七师团的主要力量都装进去。日军的指挥官又不是傻子,难道一点也看不出你的战略企图来?我想着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要是日军的高级指挥官都这么白痴,他们又岂能在两年之内就占领了大半个中国?”
    “要知道,一旦被你抢占了三岔河至榆树县城,整个第七师团的防区将我们彻底的分割为三块。而且,东大荒沟以西的各部,有被合围的危险。在加上我们东边从五常发起攻击,已经进入舒兰的王效明指挥的三个师。西边正在与二十八师团激战的二师,第七师团可谓是腹背受敌、四面楚歌。”
    第894章 用好第二梯队
    说到这里,易荡平微微沉吟了一下道:“日军不是傻子,更不是应变能力极差、反应极差的那种军队。其经过陆军大学学习的高级指挥官的战略眼光虽然一般,但是战术眼光还是相当精准的。而且其反应之迅速,远远超过一般的军队。”
    “他们很清楚,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对于他们来说是最危险的,他们又岂不会倾尽全力发起反击,尽可能的将我们反击回到拉林河以北?就算不能将我军反击回拉林河以北,但是至少也要将我军阻击在目前的战线上,使我军无法对其纵深形成威胁。”
    “老杜,日军这个第七师团是日军老资格师团之一,其战斗力在日军各个师团之中也是很强的。在日军之中不次于第二、第六这两个日军王牌师团。而日军的真实战斗力,你应该是很清楚的。”
    “而且日军部署在扶余、榆树、舒兰境内的这个第七师团,仅仅从目前的情报来看,其师团本身再加上配属的步、骑、炮、坦部队,其总兵力现在已经达到了四万人。重装备的数量,特别的大口径火炮的数量,甚至还略占优势。”
    “从现在战场上已经出现的日军番号来看,不算步兵和骑兵,单单野战重炮兵就出现了两个联队,还有战车一个联队。再加上第七师团原有的炮兵联队,其一百毫米口径以上的火炮数量,至少有六十多门。”
    “而且对于第七师团长国崎登中将来说,新京可谓就在他第七师团的防线后边。如果他们撤退了,新京就整个暴露在我军的炮口之下。而新京是什么地方,你老杜是清楚的。你想想,这种情况之下就算他国崎登中将在不情愿,也只能拼命的抵抗。”
    “就算退一万步,对于新京的得失关东军不放在心上。但是老杜,你在关内、关外,都与日军作战过。对于日军的战斗风格,我想你应当清楚。日军无论是哪一个师团,或是独立混成旅团什么时候有过不战而退的举动?”
    “其实老杜,我军现在实际上在总兵力上基本上不占据任何的优势。如果不是第七师团的一部分被老王那边吸引过去,我们现在打的会更加的艰难。我们三个师,加上配属的重炮、坦克部队,总兵力也不过不到五万人。”
    “我们与这个第七师团目前的兵力,可以说大致是相等的。即便是以总兵力来计算,我们也只是占据相对的优势。我们以不到五万的兵力,对付四万多日军口袋又张得这么大,几乎导致任何一个方向兵力都无法形成绝对的优势。”
    “老杜,你犯了一个日军将领经常犯的错误。一张网眼张得太大的网,最终的结果可能是什么都兜不住。反倒有可能被催死挣扎的鱼将网给撕破。而且老杜,你别忘记了,在扶余境内还有二十八师团一部。”
    “这两部日军总兵力相加,总体计算下来我们正面日军的总兵力,绝对不是只有四万人这么简单。实际上敌我之间的兵力对比,已经达到了一比一的比例。就算二师牵制了二十八师团一部,但是他们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兵力,在我们正面的战场上。”
    “老杜,现在与其在战这里因为进展不利而骂娘,不如好好的琢磨琢磨,怎么在下一步作战之中用好十一师这个第二梯队。只要将十一师投入到关键的位置上,你在战役之初的目标也不是一丝达成的希望没有。”
    “毕竟眼下的战局还没有到无可挽回的地步。而且从整体上来看,对于我们还是比较有利的。在我们的东面,还有老王的二纵队。在我们西边,还有老陈的一个第二师。整个扶余、榆树战场之上,总体来说我们的兵力和装备,还是占相当优势的。”
    “我们当面的日军第七师团和二十八师团,实际上是被我们三把尖刀分割成四个部分。再加上我们还有相对的空中优势,只要我们细心调整部署,这个第七师团和二十八师团就算在横,但也是人生肉长的,并不是坚不可摧的。”
    “现在二师在第二松花江东岸的攻势,进展还是比较顺利的,也吸引了二十八师团的相当一部分兵力。我们如果能与二师配合好了,就算打不垮这个第七师团,但是围歼兵力被分割成互不相连两部分的二十八师团,却是没有问题。如果击溃了二十八师团,我们在中线的这盘棋,也就彻底的活了。”
    易荡平的苦口婆心这番话还是起到了相当的作用,杜开山放下手中的望远镜沉思良久,转过身来到地图前死死的盯着地图。半天才道:“老易你说的对,与其在这里生闷气,还不如考虑好将十一师用到该用的地方。”
    杜开山仔细掂量了一下目前战局后,对着身边的作战参谋道:“命令九师,终止原有抢占榆树县城的作战计划。除了以火力控制扶余至榆树公路之外,以不少于一个加强团的兵力,全力向西攻击前进。”
    “务必于明日凌晨之前强渡会塘沟,抢占三岔河东南方向的后大房身、四马架、新安镇一线。九师主力则就地展开防御,则务必死死的缠住高家屯至于大乌拉把子沟一线的日军二十六联队、二十五师团之七十联队。”
    “在保证西进部队侧翼的安全的同时,以一部兵力,不惜一切代价死守高家屯、韩家一线,阻击榆树境内的日军增援扶余一线。让他们在野战状态之下,尽可能的杀伤日军有生力量。两个主力团,如果还让日军两个联队突破阻击线,那么他们的师长和政委,都可以回家抱孩子去了。”
    “命令十一师则于目前所在的四方台、腾家店一线,就地调头全力向西南方向的弓棚子一线攻击前进。不惜一切代价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切断姚家沟子一线的日军二十八师团三十联队与其师团主力之间的联系。”
    “在抵达弓棚子一线后,除了以三十二团向东发起攻击,配合七师完成对姚家沟至杏树沟一线的日军合围之外。主力则就地向西攻击前进,配合二师围歼扶余境内的二十八师团主力。”
    “命令七师师长、政委,让他们抽出二十团由师政委指挥,向东南方向攻击前进。最迟于今晚午夜之前,必须抢占东北的石头城子一线。在抵达石头城子一线后,九师西进部队由七师统一指挥,对三岔河一线完成合围。”
    “只要能拿下三岔河一线,切断了第七师团与二十八师团之间的联系,我看手头上已经是无兵可派的第二十八师团,还有什么翻身的机会。老易你说的对,只要我们打垮这个二十八师团,我们的整盘棋就都活了。”
    对于杜开山的最新调整部署,易荡平没有发表意见。易荡平对于自己该做什么,一直都是很清楚。在作战上,无论是担任军分区政委、师政委,还是担任纵队政委,一直守着底线。那就是尽可能的不去干涉军事指挥员的工作。
    易荡平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是什么。作为一名关内部队调过来,参加过一二九运动的老资格大学生干部,易荡平入伍以来一直从事的政工工作。尽管现在很多部队,都是军政不分家。政委能打仗的,甚至指挥水平在军事干部以上的不在少数。而且很多军事干部,本身都是政工干部转行过来的。
    易荡平很清楚自己的弱势在哪里,虽然一直在努力学习,但是这种短板不是一早一夕可以弥补的。所以他轻易绝对不会干涉军事干部在战场上的指挥,但是不干涉并不代表着对于军事干部在指挥时候常犯的一些错误视而不见。
    在必要的时候,他会采取一些迂回的办法。但不会看门见山,让军事指挥员下不来台的直接说。这也是他能和任何每个搭档,哪怕是在难以相处的搭档,都相处的基本融洽的原因。但这并不代表易荡平在需要的时候,会不坚持原则。
    相反,他的原则性相当的强。只是他的工作方法很灵活,从不呆板的说教。再加上自身的文化水平很高,口才也相当的出众。工作之中,总是一碗水端平。所以无论在那里工作,都深受干部、战士的爱戴。
    易荡平不干涉杜开山的部署,杜开山自然更不会没事找事。而且以杜开山的性格来说,虽说很多的时候也是从善如流,但大部分时间之内他的军事部署上,轻易不会去征求自己政委的意见。尤其这个政委从从军那天起,其履历就和军事几乎没有什么瓜葛的情况之下。
    当然如果这个政委是和他极为脾胃相投的老搭档,总是跟着他一起闯祸的陶净菲就另算了。陶净菲那个时候虽然是担任的政委,但骨子里面还是军事干部。那种军事指挥员在战场上特有的不安分性格,还是相当浓厚的。
    两个人凑到一起,这天下的事情就没有他们不敢干的。所以杜开山对于陶净菲这个自己在抗联的第一个搭档,还是相当合得来的。很多事情,都是两个人一起下的决定。当然杜开山在别的事情上,还是一项很尊重易荡平这个政委的。
    好在易荡平这个人,对军事指挥员也是相当尊重的,轻易不会干涉军事指挥员的指挥。不像有些政委,对军事指挥员的部署总是说三道四的。两个人相处的倒也算是比较于洽,至少没有因为谁说的算的问题,闹出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来。
    第895章 好饭不怕晚
    杜开山这边调整部署,那边的九师师长和政委却是不干了。九师伤亡是目前整个前沿各师之中,伤亡最大的一个,但也是进展最慢的一个。现在却是让他们放弃原有的目标,去给人家打下手,这让九师的师长和政委,那里能够甘心?
    九师师长李明峰、政委何志坤两个人联名几次请示纵队,却得到最强硬的回答。不仅要求继续执行原有计划的请求没有被批准,反倒是还挨了正因为进展不顺而恼火的杜开山劈头盖脸的一顿训斥。
    放下手中的电话,李明峰对着身边一脸期待的看着自己的三个团长,一摔帽子很是火大的道:“都看着我干什么?按照纵队的命令执行。谁让我们他妈的前边打的不好,搞的现在混的给人家去打下手。”
    “你们闹心,老子这个当师长的更闹心。这他妈的打的什么仗?整个战线上二十多个师的参战部队,到目前为止我们师的伤亡最大,进展却是最小的。打成了这个样子,老子的脸都丢光了。现在成了配角知道脸上难看了,早都他妈的干什么去了?”
    见到李明峰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劈头盖脸的对部下就是一顿训斥。尽管心中也因为任务被调整而相当的恼火,但作为政委何志坤还是要出来圆场的。作为师长的李明峰可以不留情面的当面训斥部下,他这个做政委的还是要留一点余地。
    何志坤在底下踢了李明峰一脚,示意他火气该收收了后,对着三个同样不情愿的团长道:“不管纵队怎么调整部署,我们理解也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上级调整部署,是有上级的意图。我们做下级的不仅要按照命令执行,而且要执行好。”
    “说实在的,咱们九师之前打的是有些不太好。但是仅仅一天的战斗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好饭不怕晚。我想只要我们在后续的战斗之中越打越好,表现出我们九师的真实战斗力,我想上级领导会重新考虑的。”
    “不仅要打好,更要打的漂亮。让兄弟部队见见,什么叫做抗联真正的头等主力师。头等主力师的称号,不是在训练场上练出来的,不是在演习场上演出来的,更不是与兄弟部队打群架的时候打出来的。是在战场上真刀真枪的拼杀出来的,是用小鬼子的命换来的。”
    说到这里,何志坤转过头对李明峰道:“老李,你也消消火。你现在是师长了,这动不动就发火的驴脾气也该改改了。心中有火气,不要总是朝着下级发。虽说战事进展不利,但我们的同志毕竟都已经尽力了。打成这个样子,也不是他们愿意见到的。”
    “再说了,纵队现在让我们就地布防。但是老李,你想没有想过总部会放弃榆树吗?榆树是整个满洲最大的粮食生产地之一,也是吉林人口最多的一个县。能不能拿下榆树,对根据地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你想想总部能放弃这么一个黄金宝地吗?”
    “就算纵队想要放弃,我想总部也不会答应的。纵队现在调整部署,也只是暂时的。我们先按照纵队的要求去做,但自身也不能松懈。没有战机,我们自己要创造战机。纵队要求我们就地组织防御,但是我们不能单纯只是被动的防御。”
    “老李,论起做干部、战士的思想工作你不如我。打游击的本事,恐怕你也比我差的很多。但要是说这种正面硬碰硬的正规阵地战,可就是你的拿手本事了。怎么样?是骡子是马,咱们拉出来溜溜?”
    到底是关内调过来的老资格政工干部,经验老到。虽说话不多,但是就这几句话,就把几个原本有些崔头丧气的团长、政委的士气又给撩拨了起来。不过李明峰这个时候倒是显得很能沉住气。
    李明峰死死的盯着地图半晌,又拿过纵队的命令仔细斟酌了半天后才对身边的作战参谋道:“给纵队回电,我们九师会坚决执行纵队的最新命令。以最快的速度,按照纵队要求调整部署,完成全师转向。”
    待作战参谋转身去给纵队回电后,李明峰点了点地图道:“我现在决心以二十六团,配属师属炮兵团之野炮一营、一零七火箭炮兵一个连,一个火焰喷射器连、一个重迫击炮连。并加强二十五、二十七两个团各两个全建制的步兵连,按照纵队的部署向扶余之三岔河之东南方向之后大房身、四马架、新安镇一线攻击前进。”
    “以二十五团配属师野炮二营、一百毫米榴弹炮营一个连、一个一零七火箭炮兵连,总部加强重炮团一营之一个连之控制朝阳沟、幸福屯、付杂货铺子一线,阻击死死的缠住日军二十六联队。你们不要被动死守,要这个二十六联队打一场面对面的对攻战。”
    “考虑到二十五团在之前的战斗之中伤亡最大,全团目前实际上只剩下一个半营的兵力。我将师属工兵营、侦察营的两个连都交给你们团,由你们团统一指挥参战。另外,你把你们团的所有非战斗人员,都组织起来到一线参加战斗。”
    “我们现在正在作战,没有什么一线二线之分。只要他们是军人,身上穿的是军装,就是一名战士。另外我将师部的非战斗人员,临时编成一个连也交给你。我不管你打成什么样子,但是有一条如果这个二十八师团要是跑了,我为你是问。”
    “以二十七团两个步兵营,配属师炮兵一百毫米榴弹炮营、一零七火箭炮兵一个连、重炮兵两个连,以及全部的坦克部队,集中一切的兵力向大乌拉把沟、老贺家一线日军二十六联队的侧翼强行攻击前进。”
    “以二十七团一个步兵营,配属一二零重迫击炮连、八二迫击炮各一个连,固守西苏家一线。切断七十联队与二十六联队之间的联系,并阻止日军七十联队一切增援二十六联队的行动。”
    说到这里,李明峰抬起头来对身边的二十七团团长王玉阳道:“老王,你要抽调你们团最好的一个营,死死的给我钉在西苏木岗子一线。没有师部的命令,就算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要给我守住西苏木岗子。”
    听到李明峰的话,王玉阳没有丝毫的犹豫道:“这个部队不用选了,就用一营。这是我们二十七团最好的一个营,也是最能打硬仗的一个营。前面的战斗,我一直没有舍得让他们上,就是为了将这把钢刀,用到最关键的位置上。”
    “不过考虑到他们的正面比较宽,我想在将我的团属警侦连,也加强给他们。这样,他们一营就成了一个加强连。再加上配属的火力,以及我们在单兵火力、机枪火力上的优势,我想坚守三十六个小时,基本上没有任何的问题。”
    对于王玉阳选择二十七团一营作为固守西苏木岗子一线的想法,李明峰没有苏什么异议。他也不是那种手过伸长,胡乱干涉下级部署、指挥的上级。李明峰没有意见,作为政委的何志坤更不会有什么意见。
    作为杨震一手带出来的干部,李明峰的做派倒是学足了摆了摆手道:“现在都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了,马上回去按照最新的命令调整部署。现在是十七时,你们要在二十时之前完成调整。二十六团明日凌晨之前,要完成强渡会塘沟一线。”
    李明峰的话音落下后,知道这是师长在下逐客令的三个团长没有耽搁,有些嫉妒的看了二十六团团长后,纷纷敬礼后返回自己的部队。三个团长离开后,李明峰坐在师部里面死死的盯着地图。
    看到李明峰盯着地图不说话,何志坤拍了拍他肩膀道:“怎么老伙计,还是有些不甘心?你这个作战部署,可不是像纵队要求的以守为主,反倒是一个攻守兼备的战术。你这个架势,可是摆出了一副要一口将二十八联队吞掉的架势。”
    对于何志坤的话,李明峰摇了摇头道:“政委,要说甘心那是不可能的。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二十五团几乎被打残,却依旧没有能突破日军的防线。我这辈子,还没有打过这么窝囊的仗。”
    “这我李明峰不是那种轻易认输的人。仗没有打好,上级处分是应该的,这没有什么好说的。但是要让九师去给别人打下手,我不甘心。在哪里跌倒了,就要在哪里爬起来。既然咱们在这个二十八联队身上吃了一个亏,我就得在这些家伙身上找回来。”
    “老何,纵队要求我们转攻为守,但是没有要求我们死守。被动的按照上级的指示去做,可不是咱们抗联的作风。我放弃全线攻击,集中两个团的兵力,就先吃掉这个二十八联队。只要打掉这个二十八联队,剩下的那个七十联队我他妈的就不信了还能突破我们两个团的阵地?”
    对于李明峰的话,何志坤却是有些犹豫的道:“老李,从之前的战斗情况来看,这个二十八联队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我们一个二十五团,在与其正面交锋的时候,居然很难占据到上峰。再加上日军的远程炮火支援,很明显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硬骨头。”
    “一旦我们围歼这个二十八联队伤亡过大,对我们下一步的作战会很不利的。老李,你还是要冷静一下,别没有吃到肉反倒是被崩掉了我们自己的门牙。要是伤亡过重的话,下一步的战斗我们还这么打?老李,可千万别贪多嚼不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