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4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听你这么说来,朕杀掉邓炳堂倒像是在自毁江山对吗?”郑开的语气很冷并透着一丝轻蔑。
    郑月桂慌忙道:“臣妹没有这个意思,臣妹只是觉得皇兄身为一国之主应当知人善用,而不是听信谗言枉杀忠良。”
    “混帐,朕当皇帝难道还要你来教吗?”
    房内传来郑开的怒骂声,紧接着又是茶杯被摔烂的声音,绍岩在门外听得清清楚楚,不由得暗自苦笑,狗皇帝在汪伯炎面前显得很软弱,却在自己妹妹面前端起了臭架子,这样的皇帝怎能治好一个国家?早知道这样,老子当初真不该救他,让他被毒死算了。
    这时,屋内响起郑月桂轻柔的声音,“皇兄息怒,臣妹对您并没有半点不敬之意,在这个世上,除了父皇和母后,就数您对月桂最好了,月桂从小就仰慕哥哥,一直觉得哥哥做什么事都是对,可是这一次,月桂不得不说,您真的错了。”
    郑开冷笑几声后才道:“真是笑话,朕为天下主,朕说的话谁敢不听,纵然朕有错,那也是对的,邓炳堂私制龙袍,玉玺,欲对朕取而代之,你是朕的妹妹,非但不站在朕的这一边,反倒倾向于这么一个不忠不义、包藏祸心的大奸臣,朕倒想问问你,他邓炳堂给了你什么好处?竟值得你这么为他说话?”
    郑开接着说道:“还有,半个月后,你就要下嫁于司马俊,你应当知道邓汪两家向来不和,朕不想让你搅入他们两家的是非当中,朕这么做就是不希望让你在丞相府里受委屈。”
    “若是皇兄不肯赦了邓大人的死罪,臣妹宁死也不会嫁入丞相府。”
    “你……,你这是要挟朕!”郑开顿时火冒三丈,一拍桌子道:“他司马俊有什么不好?自从上次御膳房发生了投毒事件后,他一天到晚形影不离地跟在朕的身边,但凡朕每次用膳,他都会当着朕的面事先品尝一遍,试问这么一位忠肝义胆的臣子,有哪一点配不上你?”
    日,他司马俊都称得上忠肝义胆,那我岂不是盖世豪侠了?绍岩抿嘴一笑,见皇帝越说越离谱,绍岩心想这个时候自己若再不现身,恐怕神仙都难保住邓炳堂的性命了,奈何姓魏的老太监一直在门口盯着,自己很难进得去里面,绍岩顿感焦头烂额,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一个妙计,趁那老太监不注意,悄悄贴着小香的耳边说了一通,小香笑着点点头,便偷偷离开了公主府。
    不多久,一名小太监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对着魏总管道:“魏公公,不好了,御书房着火了。”
    魏太监大惊失色,“你说什么?这,这到底是谁干的?”
    “回公公的话,是一个叫小兰的宫女一不小心打翻了油灯,待奴才等人要拿她治罪的时候,这丫头跑得比兔子还快,所以,所以……”
    ‘啪’,魏太监气得一巴掌打了过去,“还所以个屁呀,你们这群笨蛋,连一个小宫女都抓不住,咱家今天这是怎么了,先是碰上一个不知死活的小奴才,而今又遇上一个不知所谓的小丫头。”他边说边鄙夷的瞪了绍岩一眼。
    哼,说老子不知死活,你不也一样,火都烧到你屁股了,老阉奴!绍岩见魏太监满脸的横肉时白时红,眉毛拧成一片,时而跺脚时而叹息,显得非常着急,却又不肯离去,这让绍岩好生失望,于是悄然走到老家伙跟前,说道:“魏公公,御书房是皇上读书和批阅奏折的地方,这要是万一把火烧光了,您拿什么来抵罪?”
    魏太监停止这些急躁的动作,似笑非笑的道:“御书房着火,咱家必然要派人去救,就不劳小岩子公公费心了,您还是伺候好公主吧。”
    见魏太监面带嘲讽,言语更是阴阳怪气,绍岩不以为怒,叹息的摇摇头道:“哦,原来公公早就成竹在胸啊,难怪会这般镇静,不过也是,御书房是皇上呆的地方,又不是公公的家,公公自然不会像对待自己家那样,再说了,皇宫里有的是钱,烧了一座再建一座,到了没钱的时候,公公当然也不会坐视不理,肯定会将这么些年‘攒’下来的那些钱如数捐给皇上,以表忠心,公公,您说奴才分析的对吗?”
    第一百一十三章 面见皇帝(2)
    “对个屁。”魏太监怒骂了一句,老家伙可不傻,听到绍岩这么一说,他心里也在盘算着,御书房失火,自己还在这里闲站着,倘若是小火倒也罢了,若是御书房全部被烧,那他这位御前总管必有失职之罪。
    见老家伙犹豫不决,绍岩进一步道:“这样吧,皇上这里也需要有人侍候着,就让奴才替您去走一趟吧,您尽管放心,奴才一定等火烧停了再回来。”说着扭头就走。
    魏太监心里琢磨着,不管这名叫小岩子的太监是出于好心还是别有用心,都绝不能让他去救火,到时候,他倒立了功,咱家弄不好还会被皇上罚掉一年的俸禄,这种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事,咱家也才不会干呢。
    “等等,你回来。”
    听到魏太监的叫唤,绍岩心头一乐,站住脚步头也不回地道:“公公还有何事?您大可放心,只要大火一刻未停,奴才一刻不回。”
    “废话,等火停了,御书房早没了,小安子,咱们走。”小安子正是那名赶来报信的小太监,魏太监二话没说,立即领着小安子往御书房方向跑去。
    与此同时,小香悄悄地从边上走了过来,绍岩得意地朝她竖起大拇指,那位叫小兰的宫女便是小香所扮,她遵照绍岩的吩咐,偷偷溜到御书宫,假装替皇帝收拾桌子,一不留神打翻了油灯,这才惊动了门外的太监,小香对皇宫地形非常熟悉,随便跑到一处角落换身装束就没人认出来。
    绍岩夸奖她足够机智,小香脸色微红,这时,只听屋内的郑开勃然大怒道:“朕再重申一遍,这个婚事就这么定了,你嫁也得嫁,不嫁也得嫁,你好自为之吧。”
    “臣妹对那司俊毫无感情可言,皇兄若是执意相逼,臣妹莫敢不从,但臣妹还是那个条件,请皇兄放了邓大人。”郑月桂的立场非常坚定。
    “朕决不同意。”
    “你妹妹都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你还有什么不同意的?”兄妹二人在围绕婚姻这个话题据理力争,绍岩推开房门走了进来。
    见有下人贸然闯进,郑开倍感意外,指着绍岩骂道:“大胆奴才,朕没叫你进来,胆敢擅自闯入,你可知罪?”
    “知什么罪呀?又不是什么私闯民宅,你那么紧张干什么?”绍岩压根就把这个皇帝放在眼里,随即摘去头上太监的帽子,淡淡道:“皇上可曾还认得我?”
    郑开这才仔细打量着绍岩,初看只觉得有点眼熟,乍一看,脑海里不由得想起当日在御膳房的情景,不禁恍然大悟,瞬间转怒为喜道:“朕想起来了,两个月前,朕在御膳房里见过你,你叫,你叫……”郑开一下子想不出对方的名字,愣是在那抓耳挠腮。
    “皇兄,他就是臣妹跟你提过的那位绍先生。”郑月桂回眸一笑,美丽的脸蛋更加妩媚动人。
    “绍岩?对,你就是绍岩,朕记得你。”郑开兴高采烈的走到绍岩面前,那种近似于痴情的眼神,仿佛一下子见到了自己多年未见的生死之交。
    “草民绍岩见过吾皇万……”
    “呵呵,这里只有我们三人,绍先生也非外人,咱们之间就免去这些繁文缛节了。”郑开面带微笑地说,经过御膳房那件事后,郑开对绍岩的救命之恩念念不忘,曾让手下去民间打听是否有绍岩其人,只可惜那些手下多半都是司马俊的人,根本就是在敷衍了事,想不到时隔两个月能够再见救命恩人,郑开感到心里非常充实。
    “上次御膳房一事,多亏了绍先生,朕才能机会站在这里,绍先生当日施恩不图报的精神着实让朕佩服。”郑开赞不绝口道:“朕未想有生之年还能见到救命恩人,看来老天对朕不薄啊。”
    “咦,对了,绍先生为何会突然出现在此处?”郑开好奇地问道,郑月桂芫尔一笑,便将绍岩进宫的过程告诉了皇帝,郑开听后咯咯咯地笑了起来,“绍先生不仅足智多谋,胆识更是无人能及,朕这深宫大院之内警备森严,外有守卫两千,内有御林军三千,以及这么多的宫女太监,甭说是一个人,平常就连一只苍蝇都飞不进来,绍岩却不费吹灰之力就出入宫内,朕深感佩服。”
    苍蝇都飞不进来?哇,有没有那么夸张?瞧你那些守卫一副半睡半醒的样子,老子想进不来都难。绍岩也不与他啰嗦,直接单刀直入道:“皇上,草民这次来别无他意,只为领赏而来。”
    “领赏?”郑开倍感诧异,郑月桂也觉得匪夷所思,绍大哥不是说好过来救人的吗?怎么突然间说到‘领赏’上面去了。
    “是的,不瞒皇上您说,其实草民并没有您想像中的那么伟大,什么施恩不图报,视金钱如粪土之类的,草民真的做不到,草民上次在御膳房走得太快,所以才忽略了皇上的封赏,此番是特来向皇上求赏的。”
    见绍岩如此直白地求赏,郑月桂并未感到太大意外,绍大哥救过皇兄,拿点赏钱是应该的。
    郑开甚是吃惊,这小子胆子可真不小,竟敢公然与朕讨求封赏,他就不怕朕会杀了他?不过他说得很对,钱财并非万能,无钱怕是万万不能,照这么说来,他向朕要几个赏钱倒也在情理之中,况且他还救过朕的一条性命,理应要加赏。
    “那你说吧,你要朕赏你什么?”郑开心平气和地笑道:“功高莫过于救驾,你救过朕,朕可以赐给你一切,哪怕是金山银海,只要你开口,朕都可以做到,不过朕要事先申明一下,朕可不能将整座江山都赐给你啊。”
    想不到这家伙开起玩笑来也挺有意思,老子才不稀罕你的什么江山,他日我们两国打起来,还不知道是谁将江山让给对方呢,绍岩心里很清楚,两国争战那是迟早的事,自古以来一山不容二虎,三国当中必将由一个国家实现一统天下。
    郑开见绍岩没有说话,脸色顿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安道:“绍先生,你不该是真的想要朕的江山吧?”
    绍岩满脸堆笑道:“皇上说笑了,这怎么可能呢?草民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哪会想过这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郑开一想也是,民间老百姓只求个平平安安,一家人其乐融融的过日子,朕何不赐他些银两和良田,让他和他的家人过上几辈子的舒心日子得了。想到这里,郑开淡淡一笑:“朕就赐你良田百亩,黄金万两,另赠绫罗绸缎百匹,奴婢百人,外加一座豪华别苑,不知绍先生意下如何?”
    对于一个乡野百姓来说,这样的封赏只会在梦中见到,无论谁得到这笔封赏,恐怕几辈子都吃不完,然而绍岩却不为所动,在听到皇帝的封赏后,他立即跪倒在地道:“草民多谢皇上封赏,但草民要的并不是这些。”
    “那你要什么?莫非是想封王拜相?”郑开对绍岩的印象颇佳,如此智勇过人、英俊挺拔的人才,留在朝中为官却也是件好事,便道:“好吧,朕就封你为一字并肩王。”见绍岩脸上未见喜色,郑开嘟着嘴巴道:“绍先生,您如果还不满意,朕一时半会儿还真找不出适合你的要求了,要不这样吧,从今往后,你就出任一定并肩王,兼巡察都御史,天下所有官员都归你来管。”
    “皇上,草民不求金银财宝,也不求豪宅田地,更不奢望封王拜相,草民只须皇上答应草民一件事。”
    “什么事?你只管说来,朕都一一答应你便是。”
    “草民要皇上先答应草民,草民方才敢说。”
    “这……”郑开想了想,爽朗笑道:“就依绍先生所言,朕准了,说吧。”
    为免到时皇帝会耍赖,绍岩转身朝郑月桂拱手道:“有劳公主呆会儿为草民作个见证。”
    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救忠良(1)
    郑月桂点点头,郑开有些不高兴,眉头微微一皱道:“莫非绍先生对朕还不放心?”
    “哪里哪里,皇上位登九五,说出来的话都是金口玉言,草民哪有不信之理,只不过有句俗话说得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小心方能驶得万年船。”绍岩赔笑的道。
    虽然郑开心中不悦,但仔细想想,倒觉得绍岩说得有点道理,‘金口玉言’在一般情况下都是针对身边的那些臣子以及宫中所有下人,寻常百姓家讲究的是一个实在,郑开想了想,转怒为喜道:“绍先生行事如此谨慎,难怪刘先生会器重于你,也罢,朕再强调一遍,不管你说什么,朕都答应你,你若是还不放心,朕可以对天起誓,这样总行了吧?”说罢,郑开举起右手做出发誓的样子。
    皇帝向一个老百姓发誓,这在历史上真是前所未闻,绍岩不由得一阵窃喜,连忙朝皇帝磕了三个响头,“草民叩谢皇上不杀之恩。”
    “不杀之恩?”郑开懵了一下,“绍先生,朕何时说过要治罪于你?你是朕的救命恩人,朕感谢还来不及呢,哪会杀你呢?”
    “皇上何其英明,当然不会降罪于草民,草民刚刚是代邓炳堂邓大人向您叩谢,感谢皇上能赦免邓大人。”绍岩又是一拜。
    “这……”郑开傻眼了,他很想出口反驳,却又无话可说,说出去的话尤如泼出去的水,想收回来了谈何容易,何况帝王的话向来一言九鼎,这种自己打自己脸的事,就算打死他也不会做,怪就怪自己一时疏忽大意才中了绍岩设下的圈套。
    见皇帝一副闷闷不乐的表情,那股难受劲不亚于哑巴吃了黄莲,郑月桂嫣然一笑,心里对绍岩的仰慕之情又多了几分。
    “绍先生,朕可以答应你任何要求,唯独这个……”郑开吞吞吐吐的没有往下说。
    日,老子就知道你这狗日的会耍赖,绍岩强压胸中的怒气,说道:“皇上要是想反悔也没关系,只是这么一来,皇上以后恐怕难以面对天下人,换句话说,那些臣民们再也不会将皇上的话放在心上。”
    “他们敢?”郑开激动的顿足道,这才意识到自己一时失态,低声道:“不是朕想反悔,而是邓炳堂犯的是死罪,你叫朕如何将他释放?”
    “皇上,想造反的不是邓大人,而是汪伯炎,汪伯炎是想通过您的手将朝廷里的忠良杀尽,然后再将您赶下台,由他来做皇帝。”绍岩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绍先生,空口无凭,万不可乱说呀,况且朕当日确实是在邓府搜到龙袍还有玉玺,这些又能说明什么?”
    “这些根本说明不了什么,草民也可以拿着皇上的龙袍随便放在任何一位大臣的家中,皇上难道就认为他想意图谋反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也太牵强附会了吧?”
    “这个……”郑开的两竖眉毛拧成一团,暗自忖道,绍先生说得没错,朕岂能听任汪伯炎的片面之词,和几样东西去定邓炳堂的罪呢?何况邓炳堂在朝为官多年,一向对朕忠心不二,他为什么会造反呢?郑开之前对这案子也曾抱有许多疑问,奈何所有的证据都指向邓炳堂,加上汪伯炎等大臣的极力在皇帝耳边煽风点火,长此以往,皇帝心中的疑虑渐渐消除,更加确信邓炳堂谋反的事实。
    “绍先生所言不无道理,可是朕金口已开,又岂能随意收回,就如绍先生所说,朕若是出尔反尔,满朝文武又该如何看朕?”
    早知道你会这么说,绍岩胸有成竹道:“这个不难,皇上要是信得过草民,草民倒是有一个办法,既可以让皇上不失威信,又可以保住邓大人的性命。”
    “哦,什么办法?绍先生不防说来听听。”郑开迫不及待地问,绍岩正要道出自己的计划,只听门外传来小香的声音,“启禀皇上,汪丞相有要事求见。”
    郑开听到‘汪丞相’三字,就像老鼠见到猫似的,二话没说赶紧走了出去,绍岩和郑月桂相继跟在后面,却见那汪伯炎手持一卷圣旨站在门口,见皇帝、公主从里面走出来,汪伯炎赶忙上前道:“微臣参见皇上,月桂公主。”
    “汪卿家不必多礼。”郑开微微摆手,问道:“不知汪卿家入宫见朕所为何事?”
    “皇上,有关于联合西楚攻打东林国的一事,微臣已经拟好一份圣旨,还请皇上过目。”汪伯炎边说边将圣旨呈到皇帝面前。
    绍岩大吃一惊,这个消息对他来说无疑是惊天震地,他刚登基不久,对东林国的大致情况了解不多,只知道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东林国是三国中力量最薄弱的一个国家,眼下两个国家居然有联盟之意,假如真的打起来,东林国非亡不可。
    郑开打开圣旨大致看了看,一脸疑惑道:“西楚国的军事力量远远超于东林国,为何他们还要与我南梁结盟?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汪伯炎谄笑道:“回禀皇上,西楚与东林之间常年都有摩擦,东林虽只是弹丸之地,但由于东林国前任国君即位以来,比较重视边防防御,纵使西楚国有吞并之心,也很难越过城池半步,而今东林国新任皇帝刚刚即位,西楚国想趁新君脚跟未稳之际,与我南梁结成联军,一举瓜分东林。”
    瓜分?你想得美,只要老子在位一天,就绝不会向你们任何一个国家妥协,不就是打仗吗?老子奉陪到底。绍岩甚是恼怒。
    郑开点点头道:“照丞相这么说来,西楚国灭掉东林国那是指日可待了,朕也不想从中捞取什么便宜,只希望通过这次联盟,西楚国别再骚扰我南梁边境就可以了。”
    “皇上说得极是,微臣这就任金定国和司马俊为二路元帅,着二人立即插入东林国的后背,配合西楚国的主攻,咱们就给他来一个瓮中捉鳖。”
    “这件事就交由丞相你去办吧。”郑开淡淡道。
    “微臣遵旨。”汪伯炎笑嘻嘻地准备离开,郑月桂急忙喊了一声:“汪大人请留步。”
    汪伯炎毕恭毕敬地回过头,面带微笑道:“不知公主还有何吩咐?”
    “依本宫看,出兵一事可以先缓一缓。”郑月桂不紧不慢地道。
    汪伯炎为之一愣,郑开也有些不解,忙问:“月桂,我们助西楚灭掉东林,从此少了一个对手,何乐而不为呢?”
    郑月桂道:“不错,两个国家联手对抗一个国家,东林国必败无疑,可是皇兄您想过没有,一旦东林国被灭,西楚国便会直接反扑我们,这么些年咱们和西楚国的小战争还少吗?东林虽是小国,但他们对我们南梁没有任何影响,据臣妹所知,那里民风淳朴,百姓们都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这样一个与世无争的国家,咱们又何必去给他们制造些灾难呢?”
    听到这丫头的一番话后,绍岩暗自赞不绝口,没想到这丫头常年深居宫中,不仅对他国风情了如指掌,而且还有着如此独到的见解,在这个纷争不断的年代里,有时战争确实无法避免,郑月桂之所以强调出兵的利害关系,其目的是不想见到那些手无寸铁的百姓被活活屠杀,这让绍岩好生敬佩。
    “公主此言差矣,谁不知道三国当中数西楚国的军事力量最为强大,要是他们想对我们南梁不利,早就该挥师南下了,近几年我们两国之间虽小有不和,但也只是些小摩擦而已,这说明他们对我们南梁并无敌意。”汪伯炎的眼神里露出一丝狡诘。
    第一百一十五章 巧救忠良(2)
    “现在只是些小摩擦,等到东林国被吞并之日,丞相大人,您敢断定西楚国的下一个目标不是我们吗?”郑月桂柳眉一竖,接着道:“西楚国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正如丞相所言,他们的兵力部署再精良,却也很难插入东林国的领地,而我们的位置恰好在东林国的后方,众所周知,东林国后方兵力空虚,加以时日便可拿下,西楚国正是看中这一点,他们是想让我直接从后方渗入进去,而他们所谓的主动出击多半也只是佯攻而已,等到东林国将大部分兵力调至后方后,他们便可趁虚而入,一举兵临城下,这次行动说的好听叫两国联手,实质上就是守株待兔。”
    好一个‘守株待兔’,这丫头分析得实在是太对了,绍岩暗自赞叹道,他觉得自己在这丫头面前显得是那么的渺小,这丫头外表柔弱,年纪也不大,但分析起问题来可谓是面面俱到,真不愧是一代女诸葛。
    “汪大人,您说本宫这么说对吗?”
    “这——”汪伯炎愣是答不上来,老家伙见自己苦心经营的计划被这小丫头说得一文不值,脸上的皱纹不由得越陷越深,心里甭提有多难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