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八十八章 童晓馨论秋实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北方,格沁朝旧都,燕京。
    这里地形开阔,可谓是一马平川之地,土地肥沃,适宜耕作,人烟稠密,北面背靠燕山,易守难攻,自先代以来,统一周地的王朝一直在此定都,距今已有五百余年。
    燕京郊外一处原野。
    轰隆——轰隆——
    一辆铁皮列车冒着滚滚浓烟从南方驶来,附近居民见多了这洋玩意儿,早已习惯,倒是儿童每逢火车驶过,聚在一起嬉闹着追逐,引来大人们的一通责骂。
    “一到北方,总觉得比起咱们江南少了点什么,这一眼望去一不见山,二不见水,地上光秃秃的。”
    车厢内一件封闭的包厢,童家一家三口望着窗外的景色闲聊打发时间。童夫人头一次出江南道,这一走就是千里外的燕京,怪不适应的。
    童晓馨笑道,“娘,这才离开一天,你就念叨上江南的好,这往后的日子可长着呢。”
    说起来,她同样不适应北方,一到冬天北方很冷又下雪,人人穿着厚重的大衣,看上去就像把被子披在身上一样。
    童晓馨不喜欢厚重的衣服,穿上特别不舒服,可她体质不行,受不了冻,一着凉就生病,因此特别羡慕那些体格子健朗的人。
    秋实学堂里有一个人体格特别好,一年四季穿着一样。有一年明州下雪,那人穿着单衣来学堂,别人冻得发抖拼命搓手,就他一个跟没事人一样,还跑到外面劈柴给大伙生火取暖。
    心热的人总是暖暖的,感受不到冷风,真好。
    童晓馨想着想着,又想到某个呆子,脑海里满是那人的影子,他说,他笑,他一往无前,他独自一人承受苦难,伤心流泪,痛哭不止。
    还说娘,才不见一天就怪想他的,往后的日子怎么过才好……
    童晓馨在心里祈祷,希望老天爷开眼,早日把那个呆子送到燕京城来,自己再好好的说教他一顿。
    人家等了你这么久,你怎么才来!
    “闺女,想什么想得出神呢?”童夫人手放在女儿面前摇动。
    童晓馨坐正身子,慌张道:“没……没什么。”
    “瞎说,准是在想秋实学堂中的心上人,瞧你脸红的,还想瞒过为娘。”童夫人一眼看出女儿这番相思的模样,她也是从这个年纪过来的,怎么会不知道女儿家的那点心思。
    这个年纪未出阁的闺女,一天没事的时候总是忍不住惦记起情郎。
    她把女儿的手攥到手心,热切道:“快和娘说说,是哪家的儿郎把咱们晓馨的魂都勾走了。”
    丈母娘见女婿,越看越顺眼,童夫人这还没见到女婿,光看女儿的神态,就知道那人准差不了。自家闺女的心气,可高着呢!
    “娘……”童晓馨把头埋进娘的怀里,像是乳燕归巢,又像是撒娇的小女孩。她是个大姑娘,可在爹娘面前还跟个黄毛丫头似的。
    对面那头坐着的童长宁插话进来,笑着冲夫人说道:“准是名满明州,秋实四才子中的一人,以咱们昔容的眼光,只有这四人可入眼。”
    “人家才看不上那四个庸才俗人呢!”童晓馨轻哼一声,反驳了父亲的看法。
    童长宁嘴角弯起一抹得意,继续说道:“这四人德才兼备,仪表堂堂,又出身显赫。昔容说他们是庸才俗人,为父可不敢苟同。”
    “那是您不了解他们四个,光听些外面的传言,可不个个是才子。”
    “昔容倒是与为父说说,这四人怎么就成了庸才俗人?”
    童晓馨以为父亲当久了明州税课使,对明州出身的学子格外注重。政坛上,地方派系最容易抱团形成政治集团,谋取话语权。
    “华陈黄顾,绕不华陈二人。单说华新民,追名忘义,一个虚伪君子。毕业时范先生给出评语‘才学兼备’,这就有违您刚才所说的德才兼备一词。范先生教了华新民四年,临到毕业都不舍得把德才两字一同给他,可见其德行上的不足。”
    “那这人可真够缺‘德’的。”童夫人笑道,先前她最看好华新民,出身名门又留海外,相貌才华样样不缺,与自家闺女再相配不过。
    谁知有才无德,这怎么行,姑娘跟了以后准受委屈。
    噗呲!
    童晓馨亦忍住不笑了,她在笑她自己,背地里损同窗,也够缺德的。
    “再说陈书同,学识有余,实干不足,又眼高于顶,最喜欢装聪明人,这样的人最傻。总觉得别人不如他,其实真真无知的是他自己,碰上一个阿谀奉承的小人为伍,准是昏官一个。”
    对于陈书同,童晓馨看得透彻,这人差在出身,与其余三人相比,陈书同出身最差,过于好强,因此凡事必争先。过去,童晓馨谦让过,华新民谦让过,顾雨亭谦让过,谁想这非但没满足陈书同的自尊,反而助长了他的执念。
    留学归来,处处与华新民争锋相对可以看出,陈书同深深掉入自我执念中,很难再出来。
    “华陈二人锋芒毕露欠妥,说是俗人。那黄顾二人勤勤恳恳,不显山不露水,怎么就成了庸才。”童长宁来了兴致,华新民和陈书同两人的名字传得最广,他听得最多。几乎是有华必有陈,有陈必带华,两人才学相当,不分上下,堪称一时瑜亮。
    “黄维格,才学一流,却居心不良,刻意助长华陈两人威风。明明是真聪明,却总爱装一点糊涂。谦虚与虚伪只在一字之差,黄维格刻意装糊涂,谁知道心里打着什么鬼主意,背地准没安好心,小狐狸一个。”童晓馨接着说道。
    秋实三十六人中,童晓馨唯一看不透的人便是黄维格。黄维格总是披着一层伪装做人,而且一披就是六年,丝毫未变,他倒是个真好人。任谁也不信,一个伪装自己六年的人,仅仅是为了当一个好人,去搏那谦虚君子的名头。
    “黄家的独苗没想到是个‘假君子’。”童夫人微微摇头。
    这第二看好的人却是个虚伪之徒,包藏祸心,自家闺女可得嫁嫁一个坦荡之人。
    “最后是顾雨亭,惟贤惟德,坦坦荡荡,真君子。可惜是节空竹子,长错了地方。”说道顾雨亭,童晓馨语气中带有一些惋惜。
    这人是好人,可绝不是一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他把自己托付给了别人。男人最忌讳悠游寡断,拿不定注意,凡事喜欢和别人商量着来,要是个女儿家,准是个贤内助。可堂堂男子汉大丈夫,上不敢顶天,下不敢立地,前瞻后忧,徒有虚名。
    而且,顾雨亭还跟错了人,他这样的人只适合跟在重情重义的人身旁,要是屈居夏戈挺之下,也许能成一番大事。只可惜……
    “这四人俗人庸才,秋实里在这四人之下,还有邱白,沈复博,夏戈挺等人,皆有可取之处。”童长宁将名单上的名字一个个划掉。
    “书生,小人,武夫,皆不堪入目。”童晓馨直接了当将这三人否定。
    “这……”童夫人眼珠子绕了一圈,着急道:“闺女,千万别和娘说,你看中了哪家的野小子呐。”
    童晓馨心神一颤。
    野小子?
    说得不就是林庶灵,无父无母,无依无靠,一个人孤苦伶仃。
    童晓馨担心父母的门户之见,迟迟不敢说出这个名字。同时,她也相信林庶灵的本事,忠良之后,仁德之君,走到哪不能成就一番事业。
    她在等林庶灵来燕京,在这百年古都中闯出名堂,然后风风光光进童家提亲,娶她过门。
    呜呜——
    悠长的汽笛声,伴随着轰隆声逐渐退散,这趟行走一天一夜的火车终于到站。
    童家三口的谈话到一段落,三人忙着收拾行李,到不急着下车。等前后人走光,外面声响弱下,童长宁领着妻女从包厢里出来,拖着行李缓缓向车门走去。
    这时,隔壁一间门正好打开,里面的人伸出脑袋见到是童晓馨,正欲开口,等他看清边上的童长宁,连忙缩回里头。
    要是童晓馨此时一回头,看清那人的长相必定会大吃一惊。此人正是怀馨园遭劫后,失踪多时的赵曙。
    赵曙偷偷回到临州,和生母商议,觉得江南之地不可久留,若是让贼人查出他们母子的下落,必定不会放过他们孤儿寡母。赵曙从钱庄里取出父亲遗留的财物,跑去松江洋人租界,将银子兑换成洋钱,乘上这班开往燕京的火车,准备去关外投靠格沁人。
    “曙儿,怎么不出去?”赵母见儿子神色慌张,便询问道。
    赵曙不想让母亲担忧,随意编了借口,等上一段时间,确定童家父女两走远后,开门带着母亲从包厢里出来。
    他本以为过道上没人,谁想刚一开门出来,见到过道上站着一大伙人,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前面有一间包厢门敞开,像是在等什么人出来。
    这伙人有古怪,分明是为了不引人瞩目特意穿不同颜色的衣服,可实际却是同一伙人。赵曙意识到大事不好,赶紧拉着娘回车厢。
    “站住,再动打死你!”刷的一声,走廊里的人齐刷刷掏出一排手枪。
    “何事,大惊小怪。”
    一道悦耳的女声响起,敞开的包厢中走出一身穿鹅黄色洋装的绝色女子。
    赵曙发誓,这是他此生听到第二好听的声音,人也是第二好看的人,仅次于梦中情人童晓馨。
    “固伦……固伦小姐,这里有两人身份可疑,偷偷摸摸留在最后不敢见人。”侍卫长汇报道。
    这一伙人不是别人,正是那天到访春华园的固伦公主一行。公主殿下在确认海连英死讯后没急着上船回奉天,而是留在明州府,特意到荆湖镇雁山山脚一带探访并逗留几日。
    等听到曹文龙来明州的消息,这才动身返回奉天。
    “我们光明正大,倒是你们偷偷摸摸躲到最后才出来,我看你们身份才可疑。”赵曙义正言辞道。
    “哦?”临到燕京,固伦公主不愿多生事端,难道露出一抹笑意,问道:“你是何人呐?”
    这一笑不要紧,可把赵曙看痴了,他连假名都忘得一干二净,傻傻的报出真名,“我……我乃明州人赵曙是也!”
    固伦公主将信将疑道:“你就是那秋实学堂的赵曙?”
    “正是!”赵曙话一出口,醒悟过来,意识到大事不好,拉着母亲往后厢跑去。
    没等跑两步,被人一枪顶住脑袋。
    “小人恭喜小姐,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要想你儿子活命,乖乖的听话。从现在开始,别人要问起来,我就是你的女儿,昭容。”固伦公主上前,一手牵走了赵母,喝令左右带走赵曙。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