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宫斗围观者 第4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两项请求都不离谱,江又晴也就卖一个人情,反正最后也要拿给昭文帝过目。
    后宫现存的人都能往上蹦几级,江又晴之前没有什么印象,现在乍一看才知道这些年进去不少人,在永寿宫的就有吕更衣、方选侍、万宝林、温贵人四位,还有死去的顺容华、成贵人。后宫近三分之一的人去了。
    皇子皇女前几个都立住了,后来的人肯定和现在在宫里的人不一样,老人填补高位已成必然。江又晴也就从上往下开始算该怎么分这块蛋糕。
    端荣华是肯定要往上提的,作为和她一起入宫有资历又有二皇子这个子嗣的人一定要占据底下最高的位置,江又晴选择的是从二品修容。这个品级要比之前被贬高一级,又比四妃低半级,卡的正好。
    紧跟着就是孙芳仪,与她同级的向诗云成了定妃,她自然品级也要往上走,定下的是正三品贵嫔。
    贞嫔一直跟着自己,江又晴自然也要给她捞一点好处,昭文帝的愧疚摆在那里,不过分就会通过。从三品婕妤就正好。同时嫔位的良嫔和江又晴没有什么冲突,只是暂时没有子嗣就往下顺延半级,为正四品荣华。
    庄良媛按照定妃的请求升嫔位,顾良媛诞下了一位皇女,比之庄良媛要往上,就调整到正五品顺常。底下的季淑女没人在意,宫女出身也往上调一调,为从七品美人。
    江又晴将自己的新排位誊抄到奏章上:延禧宫端荣华晋为端修仪、季淑女晋季美人,长春宫孙芳仪晋为孙贵嫔、良嫔晋良荣华,钟粹宫贞嫔晋贞婕妤,启祥宫顾良媛晋顾顺常、庄良媛晋庄嫔。又在在苏寻玉和顾珂的旁边用小字注明了迁宫的打算。
    还缺点什么,江又晴仔细想了想,又在后面补了一句:永寿宫方选侍晋为良媛。方选侍既然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这次大晋升也合该有她一份。
    “明天早上把这两份奏章交给王总管,让王总管交给皇上。”江又晴揉了揉自己的眉心,结束了一天的伏案。
    第86章 理顺
    晌午, 乾清宫主殿。
    昭文帝召见了两位大臣后就结束了一天重要的事,剩下的就是给闲的没事的一堆请安折上面批朕很好三个字。
    打开奏折,眼睛上下一扫, 提炼出中心思想, 过一下脑子确定没有什么暗示, 写下朕很好三个字, 放到另一侧。
    如是者三。
    王永捧着一摞后宫的奏折过来了,上面用蓝色的封面, 和前朝的奏折加以区分。自从决定不立皇后之后,昭文帝就不得不分出一些时间精力来处理自己的后方, 王永虽然能够为他处理很多事, 但是有一些东西身份不够,还是得自己动手。
    最开始是荣妃的奏折,里面的东西不多,大体是问选秀有没有一定要留下来的。现在朝局平稳,哪有那么多需要注意的, 他相信荣妃跟了这么久, 总是知道该怎么做的。在上面写下让她自行处理, 昭文帝就让王永将奏折发回景阳宫。
    明妃和定妃都没有什么需要报告给昭文帝的,剩下的两本都是怡妃呈上来的,而且一入手的厚度就能感受到里面记载了多少东西。
    昭文帝先拆开了较薄的一本, 里面是怡妃为妃嫔晋升拟定的位份。
    昭文帝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 从脑海中翻腾出妃嫔形象与人名一一对应。大体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在端荣华的位份上……昭文帝的手指在她的名字上打了个转, 这样轻易的提上去不会又出事吧。
    刘娇娇的造作能力给昭文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位在文贤皇后还在的时候就能闹出满城风雨,要是得脸了, 会不会连带着刘家闹得更加的夸张?
    端荣华还是宫里第一个给他送宫女的,第一个送的成贵人搅起了多少风雨,又送了第二个。以后呢,会不会再来?送上门的不要白不要,但他也对端荣华没有多少好感。
    为了二皇子给端荣华增添些声势,但是这会不会助长端荣华骄躁的本性,会不会影响到二皇子还是个问题。
    出于谨慎,昭文帝还是决定暂且再压一压。
    另一本奏折就厚实的多,打开来看上面全是密密麻麻的字迹。重要的点还用蓝笔勾勒出来,最前面夹着一份贴白用来简述奏章得主要内容,顺便捋顺其中的逻辑关系。
    看着这熟悉的行为模式,昭文帝若无其事的将奏折合上,确认是蓝底的,再淡定的把奏折打开,看着奏折的第一句话就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冗员和冗费,关于这两点……
    昭文帝看着有些沉默,真是梦回之前。不光内容格式,连字体都是标准的馆阁体。昭文帝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江向山,你到底给你女儿教了什么!
    当然,远在雍州的江芃只是打了几个喷嚏,半点不知道昭文帝在想什么。
    熟能生巧,看了这么多年的奏折昭文帝很快就将内容过了一遍,收起了对后宫的轻视,虽然后宫的事在他看来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其中的原理套在国事上也能运行。
    回想了一下自己的处理办法,抬笔在奏折后方让怡妃稍安勿躁,昭文帝对王永说道:“把这些奏折给原发回去。之后你去查一查后宫贪污的问题,把底下的宫人换一批上来,尽快。”
    动官员不容易,动个奴婢还是很简单的。官员换一批不容易,奴婢容易得多。底下的人抓一抓,上面自然就警醒得多,总不能指望所有人都一尘不染。
    “是,奴婢知道了。”王永躬身答道,将奏章重新封存后装进两个小匣子里,让底下的小太监送过去。昭文帝将尚宫六局划分之后,他的权力大了很多,相应的,太监的势力在后宫中疯涨,像之前的太医院吞噬尚药局一样,过个七八十年,御侍监即使不成为管理后宫事务的中枢,也将占据重要地位。
    看到王永吩咐完底下人,昭文帝靠在椅背上若有所思的出声问道:“对了,那个宫女怎么处理的?”
    “回主子的话,百灵一直压在慎刑司,等待着您处置。”王永屏住呼吸等待着昭文帝的宣判。
    “哦?”昭文帝又问道,“这种事不是一直都是你处理吗?怎么要朕下令。你与她有什么牵扯?”
    “回主子。”王永躬着身,冷汗浸透了里衣。
    收到昭文帝批驳的江又晴先打开了关于宫务的那份奏折,批复的很是简短。在未来三个月内王永会进行换血,三个月后有她来指派人。这么算,她未来的三个月要把文贤皇后制定的规矩全部誊抄下来,到时候直接套用就好。
    掀桌子是最快的处理办法。
    心头挂着的事解决了,江又晴拆开另一封奏折,原以为这一份奏折没有什么需要更改的,打开才知道昭文帝还真的改了。
    奏折最后给良嫔和顾良媛分到了储秀宫和承乾宫,这也是江又晴觉得最有可能的两个宫殿。储秀宫是原来薛妃的住所,空置了这么多年,总不会一直空下去。两个宫殿都不算偏远,也算是好去处。
    只是前面的位份其他人的都没有变,但在端修容那一行用红笔划掉,在孙贵嫔的后面写了个端字。也就是说,昭文帝只是把端荣华“官复原职”了,恢复了承孝皇后处置前的身份地位。
    昭文帝看起来只是想压一压,虽然面子上不太好看,但是实际上刘娇娇也没有吃很大的亏。有封号还是要比没封号高半级,端贵嫔肯定排在孙贵嫔前面,那刘娇娇实际上还是四妃之下第一人,没哪个不长眼的回去找事。
    既然昭文帝安排了,江又晴也就照做,将其誊到布帛上,先盖上自己的钟粹宫宫印,再拿去王永处盖上凤印,之后发到后宫各处。
    处理完这些事后,江又晴开始从文贤皇后的处理办法中寻找规则,再思考怎么将之变得能够在现在的情况下使用。当初的情景和现在大不一样,皇后和妃子也不一样,总不能生搬硬套。
    再者,每年都要举办小选,小选还是在选秀前完成的,进一批人就要放一批人,放哪些江又晴还要再斟酌一下。
    早就知道自己会往上升,但敲定的时候还是高兴的。
    良荣华和顾顺常已经着手开始搬宫,庄嫔虽然只是向上升了一级但到底脱离了万事靠走的阶级,成为了出入乘轿的人,加之正在庆幸自己和承孝皇后走得近没有被定嫔发现,也就高高兴兴没有疑惑。
    其他诸人也各有各的欢喜。
    延禧宫也是热闹的,大家好像只是看到自己主子复位了,就像其他宫里的妃嫔一样高兴。
    经历了这么多风浪,端贵嫔早就不是以前的那个人了,她何尝不知道硬塞人会给昭文帝带来不好的印象,但是比起这点不好的印象她更害怕被遗忘。前期她的做法现在想来是不妥,但是风格已经形成,如果表现出自己思路的转变反而会让人警惕,也就只能将错就错。
    现在看来效果不错,怡妃是她的老相识,别的不说,怡妃是绝对不会在这上面卡她,让自己在昭文帝面前的形象不好,那就只能是昭文帝做的。昭文帝虽然不喜但也没有把她压到最底。
    端贵嫔看着眼前的二皇子说道:“现在的情况不代表什么,你记得万事用忍,等你能上朝了,大幕才拉开。”
    李恭听着端贵嫔的话,也压抑着自己的心绪,说道:“知道了,不过再等几年。”
    子以母贵,端贵嫔的几起几落自然会影响到他。只是等到他上了朝堂,在刘家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势力,哪能不和身后的弟弟争一争呢?皇家人的血液里流淌着对权势的渴望。
    荣妃为选秀的事忙得脚不沾地,浩大的声势掩盖了底下的人事变动。小选已经结束,该放出的宫人正拿着自己的小包裹,排队按着手印领取遣散费,拿了钱之后就走过小门,在门口等候,会有宫人来把人带走,正式出了宫门,有人接的就回家,没人要的就拿着体己自己找门路去。
    不过能活到出去的人总有两把刷子,纵使对自己未来充满不确定的生活有些忧心,但在这个即将出宫的环节还是畅快的。一群人排着队往外走,前不久还有一群人往宫里进,两队人的眼睛里都充满着光彩。
    能出宫的都知道规矩二字怎么写,倒是不用宫人维持纪律。百灵顺着大部队往前走,到达了检查包裹的地方。将包裹打开,里面是几块碎银子和一张一百两的银票。检查的宫人将一个包袱角压在了银票上,示意她赶紧包上出去。百灵福身一拜,拿着包裹继续往前走。
    检查不是看有多少钱的,只是查看有没有带打上宫印的东西。宫女总是有机会出宫的,检查的人也是宫女,总不想自己出宫的时候被拿走安身立命的银子,因而代代相传,出宫之人的银子不能拿。也不是没有拿的,不过这种人早就被吞吃干净了。
    百灵继续往前,跟着前面的宫人走到按压手印的地方,那里的人正在分发银两。
    “苗翠?”记录的宫人轻声问道。过了几秒发现没有人应声,抬起头来就看到百灵讨好的笑脸。
    “怎么不应声。”宫人抱怨的话在看到了百灵的样子后噤了声,从旁边拿了一个小荷包塞到百灵手里,又将印油往前推了推,“找准地方印一下手印就可以了。”
    百灵用颤抖的手沾了印泥,找到苗翠的名字印了下去。因为手不稳,压得太实,整个拇指都是红色的,像沾染了鲜血。
    “去吧。”记录的宫人将叹息压在心底,放了行。
    百灵弯腰感谢她的放行,在小门外排队等候,就像当年她进宫一样。等到这一队人够了,便在宫人的带领下踏出了宫门。
    第87章 又一群
    “这个月的份例发下去了吗?”江又晴把该盖章的事务处理完, 想起这个月已经过了三分之一,不知道已经颁发下去的实行情况如何。
    事情虽然已经托付给了王永,人确实换了一批, 但格局并没有怎么变动。
    王永毕竟是个太监, 对于尚六宫的事情多数只是耳闻, 具体的运行以及人员架构还是不太了解。将底下的人扫除一部分, 确认达到震慑的目的就交给了江又晴。但也并不是就此不管,等到她们故态复萌的时候, 江又晴也可以直接找他。
    “发的有些不干脆,但是都在规定时间中, 并没有缺少东西。”晓云禀报道。随着江又晴地位的提升, 她负责的东西也越发的多,眼界手腕也随之增长。
    江又晴点头道:“那就好。按规定做了就好,也不指望她们痛快。”
    江又晴一上手就处理月例发放问题。在她看来,对于妃嫔来说月例是重中之重。虽然像她这样的高位妃嫔从不指望月例的那点子银子过活,但对于底下的人来说, 这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江又晴一直记得, 王湘不就是因为月例问题而走上绝路的。这宫里到底低位多。
    因而在月例发放上就有讲究了, 整宫妃嫔份例的发放排在月初的五天。份例必须由高位到低位,但是时间上可以做文章。四品以上在第一天,正四品到从五品是第二天。正六品以后被安排在第三到第五天。
    这样只要看住了发放的东西不克扣, 即使拖延也不会造成妃嫔因为活不下去搞事的情况出现。
    “去荣姐姐那坐坐。”江又晴说道。
    选秀即将开始, 江又晴也要问一问新人的大体情况,方便之后做事。
    “荣姐姐。”钟粹宫和景阳宫之间的距离对于江又晴这种坐肩辇的来说并不远, 前脚才想着要过去,后脚就已经踏过了景阳宫的大门。
    江又晴一进门就看到荣妃正拿着底下送上来的单子在查看秀女的家世。
    “这是交代要留下来的?”江又晴看着姚诗拿笔在上面钩划,好奇的问道。
    姚诗听到江又晴的声音也不意外, 抬头看了江又晴一眼就又返回到工作之中了,说道:“不是,皇上这一次选秀没有交代的,全凭殿选的时候看。”
    “那姐姐这是?”江又晴疑惑的问。
    姚诗将自己正在看的册子递给江又晴,江又晴翻看两页就发现了缘由。
    “这是家里情况简单的?”江又晴一连翻了几个,发现家里官职高低都有,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家里人少,比较清静。
    姚诗点头肯定道:“宫里这么热闹,其实也热闹不到咱们身上,咱们和她们差得多,不论是资历还是子嗣上。她们斗是不会波及咱们,选择家世干净一点的,她们犯事的时候咱们也轻松。”
    轻松的把人抓到。江又晴在心里补充。
    “不过也要看具体表现,没准皇上看上了哪个,或者有特别出彩的。”姚诗说道,“这次大概进五六个人,不知道能活多久。”
    有了姚诗的消息,江又晴对于如何针对新人安插耳目就有了一定的依据。倒不是指望对新人怎么样,而是留个后手,把握一下全局。
    相信不只她一个,另两位也会安插人手,相对于她们的小心翼翼,江又晴就光明正大了许多。所谓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回到钟粹宫江又晴开始率先盘算要把人塞到哪里去。后宫现在正经算是空着的,宫里除了主位还住其他人的就只有江又晴自己、定妃和端贵嫔。其他人的宫里必定是要放新人的。良荣华和顾顺常能够被顺利分出去也有这个原因。
    当然,江又晴在名单上偷摸的把景阳宫的名字划掉,姚诗不喜欢往宫里塞人她是知道的,没有必要给她找不痛快。
    要进五六个人,剩下有主位的宫殿有四所,明妃的永和宫,孙贵嫔的长春宫,良荣华的储秀宫。顾顺常的承乾宫。
    进来位份最高的一个人往明妃宫里塞,剩下的一人宫里发一个,多出来的一两个就扔到长春宫和储秀宫,顾顺常的四皇女身体不好,别出了什么意外。
    江又晴一边想着,一边安插人手。预备伺候入宫妃嫔的奴婢是早于妃嫔入宫时间准备的,一次预备上九、十名的妃嫔班子,到时候直接拨过去。江又晴也不贪心,不指望安排到贴身的奴婢身上,只在二等丫鬟里安插一个,能够知道大体行动就是,平时也不会打听消息。
    选秀的马车从紫禁城外带着一对对的美人进了紫禁城,这将是她们辉煌的起点或者是巅峰。
    江又晴第一次感到如此的忙碌,她从不知道选秀是如此麻烦的一件事。其中确实有磨合的因素,但即使适应了也不能称得上轻松。
    时间过得算不上快,除却那些赐给宗室的归明妃管理的,剩下的六人就是这一次进入后宫的新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